拉閘限電不用怕?大搞水力發電站?

2021-01-20 機械VS科技

拉閘限電的情況已經很多年沒有發生了,但是最近這個話題又走到了頭條,眾所周知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我們限制了對澳大利亞動力煤的進口,導致火電廠的動力煤跟不上,恰巧這個事件發生在了煤炭需求量最大的冬季。而我們的發電結構又以火電為主,但是今天不去探討敏感的時事話題,來說一下水力發電。

水力發電或水電,是指將水的動能或是勢能轉換轉化為電能,由於水的源源不斷的循環,並且發電過程不產生汙染,是被公認的清潔可再生能源,太陽能也是一種非常清潔的可再生能源,但由於其發電效率的低下,還是不能與水力發電相媲美。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已經開始使用水的動能,驅動輪盤來研磨穀物,但如今水輪發電機的應用,使得水力發電廠有了驚人的發電量。水力發電的一般流程為:河川的水經由大壩攔截後,通過壓力隧道、壓力管道等的一系列設施後被輸送到了電站,當需要發電時,機組成員打開主水閥,開啟水門,被運送來的水直接衝擊到了水輪機上,水輪機隨即帶動發電機旋轉,發電機加入勵磁後,就建立起了電壓,斷路器投入後,電力則被立即送入電網。而發電機的發電量則通過調節水門導翼的開度來完成。

三峽發電站內的部分機組
超大型勵磁繞組

水力發電的主要類型有兩種:第一、水庫式或堤壩式水力發電。我們的三峽水力發電站就是典型的水庫形式的,三峽大壩通過大容量蓄水的方式儲存了大壩上遊水的勢能,看到三峽發電站出水的照片可以看出其出水口與水庫水平面的巨大落差使得水庫的水獲得了強勁的勢能。第二、川流式水力發電,又稱引水式水力發電或徑流式水力發電。川流式水力發電站幾乎不需要建壩蓄水,或者說幾乎不用蓄水,有的甚至沒有大壩,完全是利用水的動能來發電,這種發電站比較佛系,比較依賴季節性的雨水,一旦水流趨於平緩發電量就極為有限,這種發電模式不需要建造大型大壩,對環境影響有限。

當今世界最大 三峽水電站
美國約瑟夫酋長水壩,便是一座大型川流

水力發電的技術已經趨於成熟,你可以看到大到2300萬千瓦的三峽發電站,也有小到幾百瓦的田間地頭的微型發電設備。而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水力發電廠就是咱的三峽水力發電廠,每年可發出900億度的電,理論上可以滿足大半個上海(1566.67億度)的用電。十個最大的水力發電站有3個在我們國家,他們分別是溪洛渡水電站(年發電量571.2度)向家壩水電站(年發電量337億度)。大型水電站的確有著諸多優點:比如運行過程的無汙染物排放,運營成本低廉且穩定,可以實現按需供電,並且在關鍵時刻可以蓄洪調頻,有效降低洪水對下遊的侵害,或許這就是我們樂此不疲的大力興建超大型水電站的原因。這麼多年我們在水電開發上面也取得了令人驕傲自豪的成績,並且成功地走出了國門。

世界排名第二的溪洛渡水電站
向家壩水電站也是榜上有名

但是在這些光鮮亮麗的成績背後也需要考慮到,科技永遠是把雙刃劍。水力發電的代價還是巨大的,主要有五個方面。第一、考慮水電站建設的成本動輒上千億,而壽命又是有限的。第二、大壩截流出現的「高山巨湖」現象,對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以及棲息地的破壞是永不可逆的,並且水庫的巨大壓力改變了地殼的原有受力情況,甚至誘發地震,人類史上第一次由水庫誘發地震的案例發生在1932年的阿爾及利亞。第三、每當水庫開始蓄水,「高山巨湖」底下的植物進行厭氧分解,產生大量甲烷氣體排放,而甲烷這種溫室氣體的效應是二氧化碳的36倍!同時隨著庫區蓄水,名勝古蹟也隨之被一起淹沒。第四、人們被迫離開居住了幾千年的家鄉遷移到陌生環境中去,而那片故土被永遠淹沒在了水下。第五、不可抗拒因素導致的潰壩將是滅頂之災。

三峽庫區的水位標

關於水力發電你怎麼看呢?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拉閘限電,誰倒黴,誰受益?
    拉閘限電的日子,一過就是20年[4]。不少三線以下城市的70後和80後,大概還記得自帶煤油燈和蠟燭上課的小學時代。  此間,中國投入巨額資金興建發電設施,全國發電量很快進入快速增長期。時至1990年,全國年發電量已達到6213億千瓦時,躍居世界第四,相比1960年的全國年發電量594億千瓦時,增長10.5倍[5]。而這一年,世界最大的水力發電站三峽工程,還未動工興建。
  • 多年不見的拉閘限電再現,未來電動汽車該何去何從?
    多年不見的拉閘限電再現,未來電動汽車該何去何從?近期,受大範圍寒潮、工業生產快速恢復等因素影響,用電需求快速增長,部分地區短時間內電力供應偏緊。 此次「有序用電」舉措,對於多數普通家庭用電影響甚少,但引起了汽車領域多位業內人士的擔憂,甚至有人直言,「如此拉閘限電,未來電動汽車該何去何從?」
  • 為何有世界首位水力發電站,江浙還鬧電荒?俄專家:須向我們買電
    今年真是一個特殊的年份,夏天氣溫那麼高,多地都出現新的用電高峰,但也沒有出現拉閘限電的新聞。但到了冬天了,老百姓開空調的應該是少了很多吧,但在浙江、江西、湖南等地方卻出現了拉閘限電的情況。特別是在浙江義烏,路燈、廣告燈都不準開,商場超市空調不準開。現在義烏賣的最好的是柴油發電機!因為工廠不能停啊!
  • 超低溫來襲武漢將現用電高峰,供電部門:不會拉閘限電
    記者從國網武漢供電公司了解到,該公司將全力確保武漢電力供應安全可靠,除電網薄弱的個別區域外,在周邊電廠發電正常,電網不出現嚴重故障情況下,不會出現拉閘限電問題。因此,除電網薄弱的個別區域外,在周邊電廠發電正常,電網不出現嚴重故障情況下,不會出現拉閘限電問題。
  • 那為何還要「拉閘限電」?
    而隨著我國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對電力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你可能不知道,我國發電量甚至已經佔據全球發電總量的1/4之多了,而且,其實電也是可以進出口的。然而,令人驚訝的是,其實每年國內進口電力也不在少數。據此前統計,僅俄羅斯統一國際電力系統去年就向我國輸送電力30億千瓦時,佔7.8億元人民幣。這意味著俄羅斯每年的電力就能從我國收入接近8億美元。
  • 《映月城與電子姬》拉閘攻略 拉閘作用分享
    導 讀 映月城與電子姬拉閘有什麼用,相信很多玩家都看到人物旁邊的拉閘,那麼這個大家如何使用呢,還不知道的玩家一起來看看吧
  • 「中國限電」的真相,要讓外媒酸了!澳大利亞進口煤堪比九牛一毛
    原標題:說出來有點「炫耀」,所謂「中國限電」的真相竟是這個!近日,我國南方部分省份,如浙江、湖南、江西,出現限電的現象,引發外媒關注。澳大利亞進口煤堪比九牛一毛外媒稱中國限電是由於限制進口來自澳大利亞的煤炭所導致的,這個觀點根本站不住腳。首先,湖南、江西出現的高峰限電情況,以及浙江推動能耗雙控和減煤過程中出現的局部限電的情況,主要是由於入冬以來,受經濟快速恢復、極寒天氣、供應能力受限等多重因素的疊加影響。
  • 2020-2026年全球與中國小型水力發電站行業研究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
    報告首先介紹了小型水力發電站行業的相關知識及國內外發展環境,並對小型水力發電站行業運行數據進行了剖析,同時對小型水力發電站產業鏈進行了梳理,進而詳細分析了小型水力發電站市場競爭格局及小型水力發電站行業標杆企業,最後對小型水力發電站行業發展前景作出預測,給出針對小型水力發電站行業發展的獨家建議和策略。
  • 世界上最小的水力發電站問世
    德國的一支技術團隊推出了一款名叫Blue Freedom的充電寶,號稱是世界上最小的」水力發電站「。
  • 世界上最小的水力發電站 小到可以塞進你的背包
    世界上最小的水力發電站在哪裡?德國的一家技術團隊說:可以小到隨身攜帶。
  • 世界最大的水力發電站,中國三峽大壩到底多厲害?看英媒怎麼說!
    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工程項目,世界上最大的水力發電站,中國三峽大壩有多了不起?看看英國媒體怎麼說!三峽水電站早在1992年就批准建設,1994年正式開工,2009年全部建成。三峽大壩的高度為185米,蓄水高度為175米,水庫長度為2335米,共投資954.6億元。它集航運、發展、種植等功能於一體,中國三峽大壩為一體。
  • 中國建國後自行設計,自製設備、自主建設的,第一座大型水力發電站
    由水力系統、機械系統、電能產生裝置等構成,實現從水能向電能轉換的水利樞紐項目被稱為水力發電站,水力發電站的功能不僅限於發電,還具有水上運輸、防洪、防旱、調節農業灌溉等功能,我國廣大土地上有無數大大小小的水電站,哪一個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自己設計、自製設備、自主建設的大型水電站?
  • 世界上最小的水力發電站問世,三峽大壩還有用嗎?
    德國的一支技術團隊推出了一款名叫Blue Freedom的充電寶,號稱是世界上最小的」水力發電站「。沒錯,Blue Freedom是一款依靠水力發電的移動電源。攜帶方便Blue Freedom最棒的地方就是它可以通過水力發電。把它放在一定速度的水流當中,水流帶動渦輪轉動,內置的5W發電機便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然後將產生的電儲存在一顆容量為5000mAh的鋰電池中。
  • 中國第一座「三自」大型水力發電站「在崗」60年 首臺發電機組...
    杭州日報訊 60年前,新中國第一座自行設計、自製設備、自主建設的大型水力發電站新安江水電站開始發電,4號機組向電網輸出第一股電流。擔當使命60年後,新安江水電站累計發電985億千瓦時,為電網輸送了大量綠色、穩定電能。
  • 中國十大水庫,十大水力發電站
    2、 龍灘水庫 龍灘水庫工程位於墊江、忠縣交界的龍溪河左岸一級支流大沙河上遊沙河鄉處,是以城鎮供水為主,兼有農業灌溉功能的Ⅲ等中型水庫工程,工程主要由大壩樞紐工程和灌區工程組成。
  • 同利能源:小型水力發電機 小個頭起大作用
    10月中旬,在高新區的路演比賽中,同利能源公司(籌建)帶來了一個懸浮式水力發電機項目。有意思的是,這種發電機不僅填補了市場空白,還是小個頭起大作用:放在江河裡,甚至有水流的小溪裡都能發電,這對缺乏大型電站的山區來說,絕對是一個福音。並且,將這種發電機組合成發電機組,還能放在江河、海洋裡發電,可懸浮在水面,經過改裝也可潛伏在水底,對沿江照明、野外應急也非常實用。
  • 國內第一座高水頭梯級水力發電站位於哪裡?
    >雲南日報1956年關於以禮河電站開工的報導截圖  1956年7月1日,國內第一座高水頭梯級水力發電站
  • 男子在河邊挖溝,被鄰居嘲笑,自建小型發電站,從此不怕再停電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現實的生活中,我們身邊都會發現一有趣的事情,尤其是在我們看電視的時候,經常會看到一些有趣的小發明,而且有些小發明不僅實用,而且給我們的生活也帶來了很多的便利,就像國外的這名男子,他就自建了一個小型發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