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你可以去打打棒球。」
詹姆斯-喬丹是一位棒球迷,曾經希望兒子麥可-喬丹成為美國職棒大聯盟的一員。喬丹籃球天賦實在高出棒球太多,他最終選擇了籃球,成為歷史上最偉大的球員。不過父親的心願喬丹一直記著。
老喬丹不僅僅是一位慈祥的父親,更是喬丹背後最堅定的支持者,退休後幾乎每一場比賽都到場為兒子加油打氣。喬丹在籃球道路上功勳卓著,但是也經常碰到艱難險阻,家庭的支持幫助他一步步登上人生的巔峰。生活中,父親的一些習慣也深深影響著他。老喬丹全神貫注工作時有吐舌頭的習慣,喬丹在籃球場上也經常做這個動作。
1991年第一次奪冠後,著名攝影記者博斯丁抓拍到喬丹父子一起慶祝的珍貴畫面。後來喬丹公司打電話給博斯丁,他想要衝洗一張放大版的照片,掛在自己的辦公室裡,麻煩記者提供一下照片原件。喬丹十分珍惜這份父子之情,希望父親能頤養天年。
然而1993年7月23日的一聲槍響改變了這一切。詹姆斯-喬丹當天前往威明頓參加好友威利-坎普的葬禮,駕駛雷克薩斯400在回程途中不幸遭槍擊身亡。兇手在行兇之後曝屍荒野,屍體直到8月3日才被發現。由於屍體高度腐爛,無法辨認身份,驗屍官在8月6日將其火化,只保留下顎骨和雙手。警方在鑑定了雷克薩斯400的車主身份後,才確定死者的身份。
得知父親死訊和經過之後,喬丹幾乎快崩潰了,他是籃球之神,也是人間凡人。喬丹連續幾天把自己鎖在家中,陷入無盡地自責之中:「你不是無所不能嗎?為何連自己的父親都保護不了?」但是媒體們依然緊緊跟隨,沒有給喬丹留下一絲一毫的空間。可想而知,那段時間喬丹的生活有多麼艱難。
於是,喬丹開始萌生退意,前往棒球場完成父親的心願。1993年10月6日,喬丹宣布退役。1994年2月7日,他與芝加哥白襪的2A小聯盟球隊伯明罕男爵籤約。芝加哥白襪隊老闆正是傑裡-萊因斯多夫。他似乎看出喬丹改打棒球時間不會太長,保留了NBA合同。
喬丹已經有10年時間沒有打棒球,出戰超過100場比賽,打擊率20.2%,僅有3發本壘打,114次被三陣。不過來到棒球場,他全身心投入,不僅訓練十分刻苦,而且全力融入球隊之中,與隊友打成一片,不斷向他們學習。這對於一位已經成名的巨星來說十分不易。因為喬丹想要打好棒球,完成父親的心願。
另外相比於籃球場,喬丹在棒球領域關注度不會那麼高,儘量與媒體保持距離是他所希望的。心靈的創傷需要時間慢慢癒合。遠離籃球場一段時間,也讓他在回歸時更有飢餓感。
好搭檔斯科蒂-皮蓬在1995年舉辦了一場慈善籃球賽,麥可-喬丹受邀參加。雖然已經破別賽場1年多,但是他依然輕鬆拿下50+,狀態神勇。
94-95賽季MLB遭遇歷史上第8次停擺,棒球賽季只能暫停,何不回歸NBA呢?
「I am back!」喬丹在1995年3月19日重新回到了NBA賽場。復出僅第5場,他便在籃球聖地麥迪遜花園砍下了55分。那份飢餓感不斷顯現,來年喬丹便率領公牛豪取72勝10負,6月16日問鼎NBA總冠軍,那一天剛好是父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