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姓氏中,卜姓較罕見,在百家姓中排在第92位。25歲的卜濤從事的又偏偏是一項在中國很冷的項目——棒球。他直言不諱地說,打棒球有些後悔,掙不到錢,退役後的出路也是個問題。但他也坦言,自己很幸運,趕上了一屆奧運會,也是最後一屆有棒球項目的奧運會。在北京奧運會上揭幕戰中第一個出場。「國內頭一回有這麼多觀眾看球,我渾身直發抖。」當時,外界報導說卜濤這個河南小夥很緊張,其實,他是地道的陝西人,西安娃,畢業於西安黃河小學。
成長軌跡 首個入選棒球國家隊的陝西娃1983年出生的卜濤與很多專業選手的成長軌跡一樣,不到10歲就接受棒球訓練,展露出棒球運動的天賦,15歲進入河南棒球隊從事專業訓練和比賽,很快就被國家隊發掘,不到16歲就成了赴海外研修的中國最年輕的棒球球員,在日本留學回國不久他進入國青隊,那一年這孩子剛滿17歲。2001年,只有18歲的卜濤入選國家隊至今。他目前是國家隊主力投手。
他還講了一個有關他的故事。2002年,中國首次推出棒球聯賽,新聞發布會和球員的轉會摘牌儀式同時舉行。這一天,卜濤還在國家隊訓練,他對自己被河南掛牌一點都不知道。更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他居然被四川一家俱樂部第一個摘牌,成了中國棒球職業歷史上第一個轉會的球員,卜濤就是這樣糊裡糊塗地開始他的職業生涯。
卜濤自稱創造了中國兩個第一,一個是最年輕的赴海外進修的棒球選手,一個是中國棒球職業聯賽第一個被摘牌的轉會球員。還上過央視的焦點訪談。其實,他還忽略了兩個一,他是陝西歷史上第一個棒球國手。北京奧運會上,第一個亮相的中國棒球選手。
巨大反差 國外像明星,國內是窮人但即使擁有這些,卜濤也承認,他們從事的是一項牆內開花牆外香的項目,在國內,這個項目鮮有人關注,倒是在國外能聽到掌聲。25歲的卜濤身高1米80,體重90公斤,虎頭虎腦,身材壯碩,是個很惹女孩子喜歡的帥小夥。要是在國外,卜濤這樣的小夥子一定有很多追逐他的粉絲。而在國內,他和他的隊友們已經習慣了默默無聞,「我們最喜歡去國外比賽,尤其是去美國和日本打比賽,因為棒球在那裡可是最受歡迎的項目,我們打完比賽,還經常給那裡的球迷籤名和合影」。卜濤說那個時候,他和他的隊友感覺自己像個明星。而在國內,參加比賽一般能住三星級酒店就不錯了,經常還住招待所。
中國棒球職業化開展得並不紅火,至今也只有6家球會,市場開發幾乎為零。卜濤親口透露:「我是國手,也算是俱樂部的主力,但一個月俱樂部只有1000多元的津貼。收入最好的是天津的一家俱樂部,由於有大公司贊助,那裡的球員每月有8000元的收入。我們都很羨慕。」不僅如此,在備戰奧運期間,中國棒球隊的補貼也不算高,進入國家隊大名單後,每人每月的津貼是1500元,平均每天只有50元。而與此同時,中國國奧足球隊每天津貼是300元到500元,奧運前的熱身賽,居然還有50萬元的出場費。
但卜濤說,作為一個棒球選手,他還是幸運的。因為能參加奧運,這是金錢不能取代的。
幕後故事 奧運錄製的專題至今沒播卜濤和他的隊友也有鬱悶的事,奧運期間,央視兩檔奧運專題節目,一個是卜濤個人的訪談,一個是對中國棒球隊全隊訪談。卜濤的個人訪談完成後,一直沒有開播,搞得採訪他的記者都不好意思,「實在沒辦法,你的訪談總被別的項目擠佔」。而全隊的訪談則是上午通知當晚去央視錄製節目,但到了下午又接到通知,節目取消,理由還是被別的項目的訪談替代了。
不過,提到不久前結束的奧運,卜濤還是很興奮,「中國隊的實力也就是亞洲第四,如果我們不是東道主,根本沒有機會在奧運會這樣的賽場上亮相。更讓我們沒有想到的是,奧運期間,看臺上觀眾滿滿的,跟國外差不多,我們還是頭一次在國內看見這麼多觀眾。說實話,緊張程度超過興奮。有窮人過年吃餃子的感覺」。也許是幸福感來得太快了,揭幕戰卜濤第一個出場,太緊張了,自己覺得沒有打好。但中國棒球隊的小夥子們還是上演了8∶7逆轉中國臺北的經典大戰。
以後打算 退役後想回西安當教師下屆倫敦奧運,棒球被取消,中國棒球運動難免再次陷入低谷,卜濤的一些隊友已經聯繫去美國打球。但他這個主力投手卻沒想那麼遠,他說,自己很喜歡棒球,但現在有些後悔,總覺得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退役後的出路也不樂觀。他說:「我今後幹什麼,也說不清楚。我目前最現實的想法就是退役後回到西安,當一名教師。」
兩個小時訪談結束了,認識了卜濤這個西安娃,也初步了解了中國棒球運動的現狀。突然間湧上一些感動,卜濤和他的隊友沒有品嘗到成功者的輝煌,甚至沒有失敗者的悲愴,他們更多的是無奈,但他們依然選擇堅持,「儘管搞棒球發不了財,但我還是想堅持,為了這個運動,我吃了很多苦,現在放棄太可惜了」。卜濤開玩笑說:「我想出本書,書名叫《我這10年,窮並快樂著》。」本報記者梁軍
(責任編輯:嚴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