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頑劣小子,到棒球少年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從北京六環邊的花莊地鐵站出來,步行走過一片工地,再打車往東南方向。當計價器金額顯示接近七十時,才終於來到目的地。

這裡是北京,卻又不是大家印象中的北京。

強棒天使棒球基地,就坐落在這裡。

基地的孩子們進行日常訓練。李霈韻 攝

在這個基地裡,有68個棒球少年——最小的6歲,最大的15歲。幾乎每個人的背後,都有一段辛酸的過往。

因為棒球,這些曾經頑劣的少年,有了自己描繪人生軌跡的機會。

一個星期之後,以他們為主角的紀錄片《棒!少年》將登陸院線。幾場點映過後,目前《棒!少年》豆瓣評分高達8.8分。

這裡的孩子們和其他孩子一樣,愛玩愛鬧。

「心想我伯父可能是把我賣了」

小雙今年14歲。2015年基地剛成立不久,他就來到了這裡。

在小雙還沒出生的時候,爸爸就去世了。媽媽把他的雙胞胎哥哥送了人,之後就再也不見了蹤影。

小雙只能跟著大伯生活。五歲時,大伯去世了,他便跟著二伯生活。

整齊排放的臉盆。王昊 攝

「剛過來的時候,心想伯父可能把我賣了,不要我了。當時我不想跟孫教練走,可他們把我抱上車,我一邊踹門一邊哭。」

小雙所說的孫教練,是基地的創始人孫嶺峰。他曾是棒球國手,參加過北京奧運會。2015年,孫嶺峰創建了這個基地,開始接收原生家庭有殘缺的孩子。

儘管開始百般不願,但小雙最後還是留了下來。時間一長,又有其他孩子作伴,他慢慢習慣了在基地裡的生活。不過也許是因為經歷,小雙比其他孩子內向得多。

可內向的人,也有發火的時候。

「他罵了我爸,說我爸在牆上掛著。我心裡不高興,就打起來了。」小雙說。

小虎(左)和小雙。王昊 攝

和小雙打架的人,叫小虎。2017年,12歲的小虎來到基地,沒多久就和小雙動起了拳腳。

第一次看到小虎的時候,孫嶺峰直拍腦門兒。「他來的時候就是一『流氓』。家裡沒人管,天天在馬路上晃蕩。」

小虎剛出生3個月,媽媽就被爸爸打跑了。在他成長的過程中,爸爸常年在外務工,奶奶眼睛不好,沒有謀生手段,小虎便遊蕩街頭。

《棒!少年》的導演許慧晶,曾講過這樣一件事:有一次回家,小虎爸爸帶回了一個女人和一個小弟弟。之後第二天,爸爸騎著摩託車帶著倆人出去玩,而小虎一個人在家餓了一天。

基地裡有專人照顧孩子們的飲食起居。李霈韻 攝

剛來基地時,小虎基本不識字。孫嶺峰問他一加二等於幾?小虎回答,等於三。孫嶺峰又問,二加一呢?他搖搖頭,說不知道。

小虎來到基地後闖禍不斷,開始並不受歡迎。言語激怒小雙,只是其中之一。

「棒球這破玩意就是哄小孩的」

由於原生家庭的缺陷,這些孩子在來到基地前,性格大都比較頑劣。

有一次小虎欺負了別的同學,學生家長抽了他一頓,他就把人家的車胎放了氣。課堂上,小虎也是極鬧騰的一個:「老師講著課,我拿打火機點了炮仗往教室裡扔。」

基地會議室牆上掛著孩子們的照片。王昊 攝

說起以前的「輝煌事跡」,小男孩們「不服輸」的個性不合時宜地冒了出來。小雙說,「你這都不行,我上人家房頂上,拿一塊布,把人家煙囪堵了。」

「我以前老廢了,真的是沒出息。」

現在的小雙,除了見陌生人時會顯得拘謹,一旦打開了話匣子,愛開玩笑,皮得很。

大家都在成長,小虎也在努力收斂自己身上的「匪氣」。談到棒球,他會和青春期的大部分男孩兒一樣,心氣兒很高。

孩子們的球衣。李霈韻 攝

「一開始,我以為棒球這破玩意就是哄小孩的東西。後來看他們打比賽,特別激烈,玩了命一樣。還有一部電影,也讓我改變了對棒球的看法。」

小虎說的電影是《42號傳奇》,講述的是美職棒大聯盟歷史上首位黑人球員,頂著種族歧視的壓力證明自己的故事。

2018年,由基地裡孩子們所組成的球隊,作為亞太區唯一一支代表,受邀參加了PONY世界大賽U11 Bronco組決賽。小虎和小雙都隨隊去了美國,這是他們第一次出國。

日常訓練

「咱們來的時候是白天,怎麼到這還是白天?」對於小雙和其他孩子,不熟悉的一切都很新奇。

但很遺憾,小虎由於超齡沒能上場,而胳膊有傷的小雙出現了關鍵失誤,他們最終輸掉了比賽。

日常訓練。李霈韻 攝

小雙在比賽後哭得站不起來,一旁的小虎用各種方式安慰。

那時的他們,已經從缺乏管教的「野孩子」,成長為想獲得勝利的棒球手。

「身邊朋友反正讓我坑一溜遍」

去年春節,因為訓練比賽的壓力,以及惦記親人,小雙自己跑回了家,不想再去基地了。為了能把小雙帶回來,孫嶺峰去了他家裡8趟,「我知道早晚得給他弄回來,在社會上他就廢了。」

女隊訓練。

基地裡一共68個孩子,像小雙這樣讓孫嶺峰操心的又何止一兩個。孫嶺峰說,他想把這些孩子以前缺的東西,加倍補回來。

現在基地裡的孩子們,每天上午上文化課,下午練棒球,大多數活動都在基地。

女生宿舍。李霈韻 攝

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中間隔著圖書館。宿舍裡都是統一的上下鋪,衣櫃和桌子也都是一樣的。不過,女生的被褥有小碎花,男生的則是更素的灰色條紋。女生宿舍的儲物櫃裡還多了毛絨玩具,牆上貼了卡通牆貼。

中午的時候,孩子們一起在食堂吃飯,自己刷碗筷。見到客人,他們也都會有禮貌地點頭問好。

孩子們正在上課。李霈韻 攝

孫嶺峰自己計算,從把孩子接到基地,一直到他們進入社會,每個孩子平均要花費幾十萬。基地本身也不是一成不變,因為拆遷等原因,基地已經搬了四次家。

基地眼下能接到外界的捐贈,但沒有固定的資金贊助。「(資金來源)比如說我自己,身邊的朋友。我身邊朋友讓我『坑』一溜遍。」他笑著說。

前兩天,小雙終於又回到了基地。一回來,他發現自己的同齡人都比自己高了,技術也更好了。小虎已經開始幫助教練訓練小隊員,他表情嚴肅地下達指令,偶爾出聲督促偷懶的隊員,很像那麼回事。

小虎帶領年紀小的孩子們訓練。李霈韻 攝

不過小雙並不慌,他覺得自己很快就能跟上大家的步伐。」我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改善家人的生活,畢竟他們是我的家人,最親的人。」

小雙停頓了一下,又說:「可能他們趕不上我成年之後的輝煌。但是如果趕上了,我一定會管的。」

(文中部分人物為化名)

相關焦點

  • 少年》的背後故事:從頑劣小子,到棒球少年
    強棒天使棒球基地,就坐落在這裡。基地的孩子們進行日常訓練。李霈韻 攝  在這個基地裡,有68個棒球少年——最小的6歲,最大的15歲。幾乎每個人的背後,都有一段辛酸的過往。  因為棒球,這些曾經頑劣的少年,有了自己描繪人生軌跡的機會。  一個星期之後,以他們為主角的紀錄片《棒!少年》將登陸院線。幾場點映過後,目前《棒!
  • 中國少年棒球隊訓練基地落戶
    本報訊 7月28日上午,中國棒球協會和中山市教育和體育局、東升鎮政府、廣東熊貓體育文化產業有限公司共同籤署「共建中國少年棒球隊」協議,中國棒球協會授權中山為中國少年棒球隊(U12)訓練基地,為國家培養後備人才,代表國家參加本年齡組國際少年各類棒球比賽。
  • 中日少年棒球俱樂部進行交流比賽(組圖)
    2月3日到7日,來自北京金熊奧森少年棒球俱樂部的30名中小學生選手來到日本,和日本東京都葛飾區少年軟式棒球聯盟的隊員棒球運動在日本十分普及,水平較高,大量青少年參加練習比賽。通過交流,中國小選手們在棒球的技術、意識、文化禮節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收穫。圖為北京金熊奧森少年棒球俱樂部的小隊員在進行擊球練習。新華網記者 鄧敏 攝2月3日到7日,來自北京金熊奧森少年棒球俱樂部的30名中小學生選手來到日本,和日本東京都葛飾區少年軟式棒球聯盟的隊員,進行了交流比賽。
  • 為了生存而選擇打棒球,底層孩子們的無奈之選
    少年》,讓一支少年棒球隊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全民關注。其實,這個故事講述的是底層孩子的人生之苦,孩子們打棒球,僅僅是為了生存。2017年,紀錄片導演許慧晶來到京郊的愛心棒球基地,第一次見到這群棒球少年。如果不知道他們悲慘的身世,大家肯定會以為這是一群練習棒球的富家子弟們。
  • 2012•中山 熊貓杯少年棒球全國邀請賽7月16日火熱開鑼
    60年賽事再展新姿        據賽事組委會透露,「熊貓杯少年棒球全國邀請賽」是由中國棒球元老、中山籍人士梁友文(中國棒球之父梁扶初四子)發起,去年,在社會熱心人士馮小龍等人支持下,以中國60年前享譽世界棒球界的「熊貓隊」為命名,在東升鎮成立了中山熊貓棒壘球俱樂部,並重啟當年「熊貓杯」賽事,舉辦了首屆「中山熊貓杯少年棒球全國邀請賽
  • 小站鎮建成全國首座14歲以下少年棒球場(圖)
    小站鎮建成全國首座14歲以下少年棒球場(圖) 發布時間:2013年07月11日09時51分   稿源:北方網   編輯:中安在線   天津北方網訊:紅土壘、草皮地、安全網,近期全國首座14歲以下年齡段棒球專用場地在津南區小站三小投入使用
  • 無聲世界裡用棒球對話的少年
    棒球和教練的到來,讓操場上多了很多笑聲。「學生每人一根棒,每人一個球,得為他們營造一種快樂的氛圍。」無錫市特殊教育學校副校長汪陽介紹,學校裡大部分孩子的家庭都比較貧困,家長多從外地進城務工,為了給孩子保留一縷希望,從三四十萬元的人工耳蝸到三五萬元的助聽器,幾乎每個家庭都已傾其所有,像棒球這樣花費較高的項目,他們根本不可能負擔。
  • 捧不紅的棒球,是少年們唯一的出路|湃客Talk
    棒球在中國是一個相對小眾的運動項目,雖然小眾,背後其實有很多可以挖掘的故事。紀錄片導演許慧晶花了一年半的時間,在北京近郊的一個愛心棒球基地,記錄下一群特殊的棒球少年,他們在運動場上揮灑汗水,最終遠徵美國。這些棒球少年大多來自中國不同地區的貧困鄉村,他們有著各自的困境:他們中有些人的父母已經不在人世了,有些是留守兒童,有些家庭沒有辦法負擔他們的吃穿用度。
  • 【箭廠】中國棒球少年進擊美國大聯盟
    幾乎每年,大聯盟都會派球探到中國南京的棒球發展中心,尋找身體素質過硬、技術方面也有潛力的棒球苗子。除了伊健所在的北京大成,其他成規模的棒球訓練學校都很少。而他最初想學棒球,並不是被甲子園或者美國大聯盟的熱血擊中,完全是因為羨慕堂弟在棒球學校不用學習。那時的他同樣不知道,2008年奧運會和2009年WBC經典賽上,中國隊曾經連續兩次擊敗中華臺北隊,使得當時中國內地的棒球界士氣大振。
  • 高原生態上的棒球夢 勵志體育電影《9號傳奇》青海開機
    總製片人沈琳悅、製片人郅東輝、聯合製片人宋姿弦、執行製片人王睿、導演朱敏江、演員:姚星彤、白恩以及強棒聯合的棒球少年們等主創來到現場,介紹了影片劇情和人物設定的精彩看點。    據介紹,《9號傳奇》講述了國家隊王牌投手於坤(白恩飾)帶領一群高原少年追求棒球夢想、實現自我救贖與成長的故事。
  • 一群野草般生長的困境少年,用棒球叫板命運治癒人生
    負責球隊訓練的是孫嶺峰的師傅張錦新,他一生摯愛棒球,從事棒球培訓40多年,為國家隊輸送了60餘名國手。這支擁有全國頂尖教練的隊伍,選拔隊員的標準卻不是過人的體能。這些孩子來自天南海北的邊遠村落,從寧夏西海固到四川大涼山,身後都有一個破碎的家庭和一段令人揪心的過往。
  • 王俊凱封面棒球少年LOOK被模仿 偶練C位輸在哪兒
    王俊凱封面棒球少年LOOK被模仿 偶練C位輸在哪兒 時間:2018.06.2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魚肉 分享到:
  • 讓青春更閃耀,寧波市「十佳棒球少年」等你打CALL投票!
    加入棒球隊已經快兩個學期了,他從一個小白到了現在,能基本熟練的掌握棒球技巧,他認識了新的老師,教練,認識了新的同學,也變得非常喜歡這項運動。棒球帶給孩子非常大、非常積極正面的變化!2020年,他參加省級棒壘球比賽,開闊了視野,更加深刻體會到棒球比賽團隊協作的重要性,讓他更加熱愛這項運動並增強自信心。在賽後,他對棒球的感情從興趣升華到了熱愛,他的願望是可以代表學校參加全國賽甚至國際比賽。
  • 甲子園燃燒青春,應援棒球的小姐姐更讓人熱血沸騰!
    從漫畫中也可知棒球力壓籃球、足球,是日本受眾最廣的一項體育運動,不僅幾乎每個小男孩都有過棒球體驗,女孩子們中也有不少狂熱的棒球飯。 即使在家觀戰 全套應援周邊也一樣不能少 連柯南都與它合作過 (柯南你不是足球少年嗎
  • 中國棒球少年圓夢MLB美職棒大聯盟(圖)
    中國棒球少年圓夢MLB美職棒大聯盟(圖) 2017-05-19 15籤約後,MLB美職棒大聯盟亞太區負責棒球發展的總經理銳克·戴爾按照傳統為宮海成舉行戴帽儀式。 唐娟 攝  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MajorLeagueBaseball,簡稱MLB)是北美地區最高水平的職業棒球聯賽,也是美國四大職業體育聯盟之一。MLB自2003年進入中國以來,始終致力於在中國推廣和普及棒球運動,在數年的時間中在中國逐步建立起以教育為核心的棒球生態系統。
  • 這是中國棒球少年的追夢故事
    對於這三位棒球少年來說,在他們18歲成人禮的這一年,完成了一個關於棒球、關於體育的小小夢想——與MLB小聯盟籤約,前往美國接受職業棒球訓練。2019年2月,MLB密爾沃基釀酒人隊舉辦籤約發布會,宣布此前分別籤下三位18歲的中國少年——伊健、寇永康和趙倫。
  • 純真棒球少年的青春吶喊 這才是史上最熱血甲子園
    秋田金足農業是一所農業學校,隊員們的正規課程是務農,養豬養牛種水果種水稻等等,全隊9個首發隊員中有6個在中學完全沒有打過棒球,另外的3個包括這次大放異彩的投手吉田只是壘球出身,上高中才開始系統訓練棒球,從預選到決賽堅守出戰,9個後備球員屬於啦啦隊陣容,從來沒有上場。憑著投手吉田的優異表現和其他隊友的苦力支撐,一路打進決賽。
  • 廈門市全民健身季系列活動鏖戰正酣 棒球少年展開45場激烈角逐
    【聲音】  廈門市棒壘球協會秘書長鄭明靈:希望棒球運動在廈門更加普及  這是全市首屆青少年棒球錦標賽,對廈門發展棒球運動具有特別的意義。棒球是一項集智慧和勇敢、趣味與協作於一體的集體運動項目,它動靜結合,分工明確,隊員之間強調個人智慧與才能,又必須講究戰略戰術,互相配合,很適合全民運動開展。  我們希望通過更多這樣的活動吸引各個學校以及廣大棒壘球愛好者參與到棒壘球運動中,讓棒球運動在廈門不再小眾,逐漸成為廈門的另一張特色名片。
  • 中國棒球少年進擊美國大聯盟
    幾乎每年,大聯盟都會派球探到中國南京的棒球發展中心,尋找身體素質過硬、技術方面也有潛力的棒球苗子。如果籤約成功,球員會去往美國訓練和生活,從大聯盟的「預備役」小聯盟開始,一步一步往上打。不過迄今為止,中國內地只有四位球員被選上。
  • 家長為何讓孩子學打棒球 提高靈敏度和專注度
    (校方提供資料照片)「棒球運動是90%的心理,10%的身體」。在美國、日本等一些發達國家,棒球被譽為「國球」,火爆程度不亞桌球之於中國,許多中小學生甚至還把參加全國高中棒球聯賽當做人生夢想。但在我國,由於棒球運動規則相對複雜,又受到場地限制,沒有傳統的土壤,所以校園開展並不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