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院士坐鎮越秀區中小學 大手牽小手一起向黨走

2020-12-05 金羊網

六大院士坐鎮越秀區中小學 大手牽小手一起向黨走

金羊網  作者:劉雲、李煥坤、林詩妍  2018-05-17

金羊網訊記者劉雲、李煥坤、林詩妍攝影報導:17日下午,中共廣東省委組織部、廣東省委教育工委、中共越秀區委在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隆重舉行了「大手牽小手——不忘初心永遠跟黨走」為主題的院士與越秀區中小學結對共建活動啟動儀式。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活動是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在中小學生的心中播下「讀書報國」的種子,激勵中小學生當好新時代建設者和接班人。

啟動儀式後,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教授計亮年,華南理工大學建築技術科學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吳碩賢,中山大學教授陳新滋,中山大學生物無機與合成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陳小明,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腎內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侯凡凡等中科院院士分頭到了相關學校開展科普講座,記者進行了全程報導。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院長兼設計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何鏡堂與同學們大手牽小手 金羊網記者 鄧勃 攝

吳碩賢:「成語新學」談文理兼修

來到培正中學開展「牽手」活動的是吳碩賢院士。他以「成語新學」為主題開啟的講座。「熟能生巧」、「眼高手低」、「通文達理」,這三個同學們耳熟能詳的成語,在吳碩賢的講述中,變成了跟現場200多名學生分享自己求學經歷的經驗。他教導學生做學問要紮實,做到文理兼修。

據了解,1978年吳碩賢以當年高考理科第一名考入了清華大學的建築物理專業。雖然自己數理化成績比較突出,但是也不忘打好文學基礎,做到文理兼修。

「從初中到2016年,自己大大小小都寫了不少於一兩百首詩詞,但是2016年9月有了微信以後,現在堅持每天都寫詩一首,堅持天天寫,世界萬象都能通過詩詞表達,用詩詞來反映現代生活的素材」,吳碩賢說。(劉雲) 

陳新滋:燃燒心中的夢想

陳新滋院士走進文德路小學。剛進校門,文德路小學的孩子就用肢體語言送了三顆心給院士,分別是專心(專業)、進取心(不要比聰明,要比用功)、大愛之心(做社會有用的事)。隨後,院士來到操場參觀學生們製作的各種科技項目,包括改進後的救生圈、自製掃地機器人、模型、無線電測向等等。原來五月是文德路小學的科技月,陳新滋告訴羊城晚報記者,看完這些科技項目,收穫很大。「現在他們能做的事情簡直匪夷所思,比如還能用無線電來控制東西,這是我無法想像的。在這麼好的條件下,我相信他們能成為成就比我們更大的科學家。」

參觀結束後,陳新滋為100多名小學生帶來主題為《讓夢想燃燒》的演講。陳新滋首先在演講中提到,每個人心中都有夢想,要勇於去追求。「小孩子的夢想體現很高的智慧,知道孩子的夢想,大人要幫助他們燃燒起來。以無盡的熱情去追求理想,要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人,會取得最大的成功。」隨後,陳新滋舉了東晉醫藥學家葛洪、諾貝爾獎得主屠呦呦、草藥精華活性測定等例子,向小學生們闡釋科學技術並不神秘,用心+努力是成功的最重要條件。陳新滋還告訴孩子科研的初心是探索科學和宇宙的奧秘、讓人民生活更美好、保家衛國。陳新滋說,「你們的童年和我的童年太不一樣了,我們當時吃不飽穿不暖,你們的童年是中華幾千年歷史上最好的童年,但有一點我們是相通的,那就是我們都追求好好學習,為社會服務。」

文德路小學老師陳秀茹告訴記者,接下來計劃在5月29日的文德路小學科技節邀請陳新滋院士,「或者看院士有什麼適合小學生參加的活動可以帶到校園來,我們將加強結對共建活動。」陳秀茹說。(李煥坤)

六名院士出席了共建活動啟動儀式併到相關的學校開展了科普講座  金羊網記者 鄧勃 攝

陳小明:科學為什麼重要?因為它讓我們強大

陳小明院士來到小北路小學,他的到來受到了全校師生的熱烈歡迎。一開始,陳小明院士先參觀了小北路小學特色課程之一——造紙室。校長韓萍介紹,造紙術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課程的設置初衷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認識傳統文化,並將這一文化傳承下去。陳小明院士一邊觀察老師的示範,一邊對這一教育方式表示認同。他說,現在造紙都自動化了,能以這種方式讓學生了解傳統的造紙術,並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是一大創新之舉。

陳小明院士在隨後的講座中,以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為例,向同學們介紹了化學在生活中是如何無處不在。化學有多重要?他說,「如果沒有化學,就沒有化肥,而如果沒有化肥,我們的農產量將只是現在的三分之一以下。」陳院士繼續解釋,「如果沒有化肥和農藥,世界上的糧食只能養活20多個億人,而如今世界上的人口數量是在現六七十億左右。這一落差巨大的數據,讓在場的學生聽了連連驚呼。

為了向同學們強調科學的重要性,陳小明院士用一百多年前美國的學者亨利·奧古斯譚斯·羅蘭的講話引出話題:在1883年,這位美國學者在科學聯合會上說:「如果當年中國在造出火藥後,繼續深層次地用正確方法探索其中原理,他們將在運用中發展出化學甚至物理學。」說完這個故事,陳院士十分有感觸:「同學們,科學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啊!落後就要挨打,當年我們的生產力太落後了。」因此,他也鼓勵同學們在科學的探索上,絕不可有鬆懈之心,堅持才是成功的必備條件。 

「當年有句話叫,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陳院士笑著跟大家回憶了自己當年是如何走上學習化學的道路。在分享自己化學求學路上的困難時,他一再地想同學們強調:做科研也好,其他人各行各業也好,都會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難。我們需要用什麼心態去應對?首先要有毅力,然後是陽光的心態,很多困難只要我們咬咬牙堅持,再努把力就可以解決。最後,他以梁啓超的《少年中國說》為結尾,「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同學們,這個世界未來終究都是你們年輕人的!」

候凡凡:你能成為科學家嗎?從發現開始

候凡凡來到培正小學。一路上,培正小學的同學們熱情地向候凡凡介紹學校的角角落落,特別是院士長廊。原來,培正小學一共出過16位院士,候凡凡在廊裡邊走過看,不時回應。正式開講了,100名培正小學的孩子以「愛的方式」(掌聲)歡迎候院士的到來。候凡凡以科學世界裡與生命和生活相關的故事,打開科學的世界。

「科學其實無處不在,十年前,手機APP幾乎無人知道,但現在孩子們都會使用。天天都有新的事物產生,現在只是缺乏發現。」候凡凡說:「怎麼發現?通過生活中的難題入手。」比如,梅毒在中世紀的時候是一種可怕的病毒,後來,保羅埃爾利發現砷可以抵制該病素,日本科學家秦佐八郎在這個發現的基礎上,在兔子身上進行實驗,結果以606次試驗,找到了抗梅毒的藥。為了紀念這個發現,抗梅毒病以606來命名。

這些故事是不是離小學生太遠?候凡凡又舉了一個發生在「少年科學者」身上的故事:小學生露莎挑戰「神醫」露莎是美國科羅拉多州四年級的女孩子,當時美國流行觸摸療法。「為什麼這些人摸一摸就可以治別人的疾病,都是兩隻手,為什麼我不行,他們就可以?」正是出於這樣的懷凝,露莎決定挑戰一下這些人的「特異功能」。她撿了一個紙板,將中間掏兩個洞,請20位自稱有神功的治療師通過洞,感知手在左還在右。結果,猜中的概率為44%。人只有兩隻手,對與錯的比例是50%:50%。這說明,觸摸治療師沒有感受正確生物場的能力。這個實驗結果發表在1998年《美國醫學雜誌》上,一夜之間,九歲女孩的論文讓美國從事觸摸治療的數萬治療師停止營業,數十萬人更換了治療方案。

候凡凡說,這個故事,是想讓孩子們明白,要成為科學家的必備特點是「勇於挑戰」,即「不畏懼權威,不盲從書本,不迷信傳統觀念。」如何做到這點,首先要創造良好的「提問文化」,死記硬背式的學習方式是培養不出科學家的,喜歡提問、會提問是創造發明的第一要素。(劉雲)

這幾場講座通過院士和中小學生談勤奮讀書、專心科研的心得體會,談淡泊名利、追求真理的高尚情操,談爭創一流、為國爭光的報國情懷,在中小學生的心中播下科學的種子,激勵學生熱愛科學、讀書報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進一步推動中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記者了解到,這樣的共建活動可不止一次,接下來各院士還將不定期到學校開展科普讀書等講座活動,指導學生開展科學實驗。另外,還會邀請學生到院士實驗室參觀,讓學生走進院士實驗室,通過了解院士的科研工作,從小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科學精神,通過了解我國前沿科技的進展情況,堅定「四個自信」。 

編輯:易揚

相關焦點

  • 【節前護路「大手牽小手」,講述鐵路安全重要性】
    【節前護路「大手牽小手」,講述鐵路安全重要性】 2020-09-29 16: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教授陳新滋: 用無盡的熱情去追逐夢想
    陳慶新 攝&nbsp&nbsp&nbsp&nbsp■「院士大手牽小手 不忘初心永遠跟黨走」系列報導&nbsp&nbsp&nbsp&nbsp「你們的想法很好,設計也非常棒!」
  • 大手牽小手 一起逛臺北淡水老街
    出淡水捷運站,往老街方向走,一路上都可以看到很多小吃店和各種商店,然後就可以開啟邊逛邊吃的節奏了。淡水老街因為歷史悠久以及它的美食,吸引了很多遊客。整體老街很長,但是很窄,所以一到節假日,這裡人就特別多。網上提的最多的就是淡水阿婆鐵蛋,一開始還不知道什麼是鐵蛋,看到了才知道,原來不就是滷蛋嘛,又一次被網絡上的攻略欺騙了。
  • 烏魯木齊航空開展「小手拉大手 文明桌上走」活動
    (通訊員 楊智宇)「小餐桌,大文明」。餐桌文明是社會文明的重要體現,傳承著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尊重勞動、珍惜糧食、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8月24日至8月25日,為深入貫徹落實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重要指示,通過「節約糧食從娃娃做起」的主題教育,樹立「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消費理念,烏魯木齊航空順利開展「小手拉大手 文明桌上走」活動。
  • 《心理罪2》邰方美手鏡頭多 觀眾秒變「手控黨」
    《錦繡未央》裡李長樂的手和她的顏值反差太大,遭網友各種吐槽。扮演者李心艾也是心大,自己在微博裡大方承認自己是「包子小豬蹄麵包饅頭手」。《心理罪2》雖然是一部犯罪懸疑片,但美顏美手完全不輸偶像劇啊!   「手玩年」的出現更是完美解釋了手控黨對於骨節分明修長手指的喜愛。近年來電視劇網劇的導演們也注意到這點,特意給足了「手部特寫」,滿足手控黨的戀手癖。
  • 「大手拉小手科普報告匯」成立 向廣大科技工作者發出倡議
    光明網訊9月19日,「大手拉小手科普報告匯」成立儀式在2020年全國科普日特別活動上成功舉辦。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武向平,中國科學院光電研究院研究員、北鬥專家徐穎代表「大手拉小手科普報告匯」,向全國廣大科技工作者發出倡議,號召更多科技工作者攜起手來,積極參與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讓新時代科學家精神代代相傳,為培養具備科學家潛質的大批青少年群體厚植文化沃土。
  • 絕世唐門:霍雨浩與秋兒再做曖昧舉動,牽小手還摟腰,冬兒哭暈了
    導讀:《絕世唐門》漫畫解讀,霍雨浩與秋兒再做曖昧舉動,牽小手還摟腰,冬兒哭暈了。文/未央這一話的扉頁是冬兒啊!她可是唐三的心肝寶貝,誰承想竟被霍雨浩討了便宜,怎麼不讓唐三心痛呢?即使霍雨浩說明此次任務他一成把握都沒有,秋兒也明確表示會跟著霍雨浩一起去完成這次任務,語氣雖然是冷冰冰的,但霍雨浩明白這是秋兒傲嬌呢!
  • 「大手拉小手科普報告匯」在京正式成立並向廣大科技工作者發出倡議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武向平,中國科學院光電研究院研究員、北鬥專家徐穎代表「大手拉小手科普報告匯」,向全國廣大科技工作者發出倡議,號召更多科技工作者攜起手來,積極參與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讓新時代科學家精神代代相傳,為培養具備科學家潛質的大批青少年群體厚植文化沃土。
  • 「大手拉小手科普報告匯」在京正式成立 並向廣大科技工作者發出倡議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武向平,中國科學院光電研究院研究員、北鬥專家徐穎代表「大手拉小手科普報告匯」,向全國廣大科技工作者發出倡議,號召更多科技工作者攜起手來,積極參與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讓新時代科學家精神代代相傳,為培養具備科學家潛質的大批青少年群體厚植文化沃土。
  • 向佐曬一家三口疊手照慶百日,透露女兒英文名,與郭碧婷甜秀恩愛
    1月9日,向佐在社交平臺上首次曬娃,並附文:來到這世界一百天了,以後我們大手牽小手,一起向前走。謝謝老婆,辛苦了!謝謝Cora,我愛你們!一眨眼的功夫,小公主居然已經出生百天了!向佐自從當爹以後,就很少發表動態,這次久違和郭碧婷一起秀恩愛,兩人對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賣萌,很是搞怪。大概是在家沒出門太久,向佐頭髮長長,還用髮夾定住了劉海,眉毛上揚,抬頭紋搶鏡。郭碧婷長直發十分柔順,終於在女兒百日這天開始注重打扮自己,自從懷孕之後,曾經光鮮亮麗的她就不怎麼化妝了,相當樸素,或許這才是當媽媽該有的樣子吧。
  • 「小手牽大手,普查校園走」 駐馬店市開展人口普查校園宣傳活動
    駐馬店網訊(記者 王耀庭 通訊員 李子美)為推動駐馬店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順利開展,提升社會各界對人口普查的知曉度和配合度,做到廣泛宣傳、深入動員,6月11日上午,駐馬店市人普辦赴汝南縣常興鎮任橋村小學開展以「小手牽大手 普查校園走」為主題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一堂課進校園活動。
  • 九旬夫妻離別前「再見一面」 牽了手的手來生還要一起走
    浙江在線12月27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朱依瓊 通訊員 張基隆 鄭瑜)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本是人們對愛情的美好嚮往。然而寧波一對年過九旬的夫婦,雖同住一樓,「執子之手」卻成了遙不可及的奢望。  丈夫馮爺爺今年92歲,不久前心臟出問題,住進了寧波鄞州人民醫院ICU病房。不巧的是,馮爺爺的老伴此前股骨骨折,也住進了同一家醫院。
  • 為什麼向手吹氣 會讓手變涼,而哈氣就會讓手變暖?
    為什麼向手吹氣 會讓手變涼, 而哈氣就會讓手變暖?這主要是由不同情況下的氣流速度不同造成的。當我們呼吸般朝著手掌哈氣時,口腔中的熱量和水分有時間傳遞到我們手掌上,從而使手掌升溫。
  • 「大手拉小手科普報告匯」在京成立 22支團隊成為首批成員
    中國科學院院士武向平、北鬥導航系統專家徐穎代表「大手拉小手科普報告匯」向廣大科技工作者發出倡議。主辦方供圖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沛然9月19日,在2020年全國科普日特別活動上,「大手拉小手科普報告匯」正式成立。
  • 《直通春晚》藏語「碰」說唱火花四射 「段子手」孫建宏致敬戲曲
    春晚推薦官柳巖,鄭爽,彭昱暢,秦嵐為聯袂出擊推薦,專家評論團張凱麗、張晨光、黃豆豆坐鎮考核。歌曲《在那遙遠的地方》、相聲《百家笑談 戲曲》、武術《少年強 中國強》、雜技《天平》、 變裝魔術《櫥窗之戀》、創意舞蹈《指尖律動》精彩節目交相輝映,究竟誰能站上春晚的夢想舞臺?   歲末「年味」越發濃鬱,春晚優秀節目選拔也在緊鑼密鼓的展開。
  • 走進越秀區新冠肺炎密接者隔離區 酒店負責人:怕,但相信科學防疾
    2月19日,新快報記者走進廣州越秀區首個新冠肺炎密切接觸者醫學觀測點。
  • 手涼是什麼原因 6大因素導致的手涼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會有手涼的現象發生,那你知道導致手涼的原因有哪些嗎?出現手涼的現象的時候該怎麼辦呢,手涼吃什麼食物能夠有效的緩解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4、壓力過大長期精神緊張,疲勞、身體衰弱時,也容易手腳冰涼。5、疾病所致比如甲減,患者由於基礎代謝率下降,機體產熱量顯著降低,在寒冷的冬天哪怕穿再多的衣服,也總是手腳冰冷。6、衣著過少導致手涼的原因可能是由於衣服穿得太少了,穿得衣服過少不夠保暖的話尤其容易感覺到手腳冰涼。
  • 膠州市洋河小學開展「小手拉大手 我愛我家鄉」主題活動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豔 通訊員 周曉 青島報導為加強對學生的養成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激發學生熱愛家鄉、愛護環境的熱情,十月份和十一月份,膠州市洋河小學少先隊大隊部開展了以「小手拉大手
  • 手蛻皮怎麼辦 手脫皮的原因 【新】
    手蛻皮怎麼辦,生活中往往遇到一些小困惑,這些問題不影響健康,但是總有點不舒適,比如手脫皮了,就感覺手不舒服,洗臉、搓手都會感覺不適。          白皮,尤其是在碰水後尤為明顯,白泡變明顯、變大,變外凸。
  • 手外科醫生發現腦的奧秘,癱瘓手也能「換大腦」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手外科徐文東教授團隊就通過對「手」的研究發現了「腦」的秘密:當一側大腦半球損傷偏癱時,另一側健康半球在支配對側健康上肢時,也可以獨立支配同側癱瘓上肢。團隊經過十餘年艱苦研究,創新性地拓展了腦可塑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