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對聯、抄竹簡、猜燈謎……山東博物館19個活動邀你過大年

2020-12-04 閃電新聞

齊魯網1月29日訊拓印福字、書寫春聯、抄竹簡、猜燈謎... ...為慶豬年新春,春節期間山東博物館將舉辦19個主題活動,讓遊客感受中國文化傳統魅力,過一個充滿歷史文化氣息的新年。據了解,年味系列活動主要面向青少年,快來看看哪些項目適合你們家孩子吧!

1、福氣帶回家——拓印「福」字

活動內容:親手拓印屬於自己的福字。

活動時間:臘月廿六、臘月廿九、正月初四、正月初十

活動地點:孔子學堂

活動人員:7—10歲青少年,微信預約報名,30人/場。

2、歲歲年年有今朝——迎春送福,春聯贈送

活動內容:山東博物館書法專家將現場為觀眾書寫春聯,書寫新春的祈願,並通過抽獎活動贈送春聯,將祝福帶回家。

(1)觀眾在導覽服務臺領取贈送券,有序領取;

(2)向活動當天前20名觀眾贈送春聯(以通過安檢為準)。

3、寫福字

活動內容:山東博物館選取古代名家書寫的福字,製作描紅,描寫福字。

活動對象:7-12歲青少年,每場限20人,額滿為止。

活動時間:臘月廿五、臘月廿八、正月初八、十一

4、送祝福

活動內容:徵集祈願,在祝福卡上書寫祝福語後貼到祝福牆上,拍照留念。

活動時間: 臘月廿九、正月初三、正月初六、初九、十三

5、剪福字

活動內容:剪福字並展覽。

活動對象:7-12歲青少年,每場限20人,額滿為止。

活動時間:臘月廿七、正月初五、正月十二

6、己亥尋富貴——尋找「豬」元素

活動內容:春節期間,在山東博物館展廳內尋找到與「豬」有關的文物或展品,不管你是以錄製抖音視頻或拍照分享朋友圈的方式,只要將你與山博互動的精彩片段分享給更多人,即可在山東博物館諮詢臺免費領取木版印的福字一張。

活動時間:2019年1月13日(臘月初八)——2019年2月19日(正月十五)

活動地點:常設展廳

活動人員:每天前20名觀眾,年齡不限,先到先得。

7、新年說「福」——體驗木版年畫

活動內容:體驗木刻版畫。

活動時間: 2月7日(正月初三)

活動地點: 年畫展廳

活動人員:7—13歲青少年,微信預約報名,30人/場。

8、妝點年味——體驗剪窗花

活動內容:

(1)邀請剪紙藝人志願者現場演示和教授剪紙的技藝;

(2)博物館教育人員講解中國剪紙概況及山東地區貼窗花與過大年習俗。

活動時間:2月7日(正月初三)

活動地點:民俗體驗中心

活動人員:8—14歲青少年,微信預約報名,30人/場。

9、萌寵鬧新年——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

活動內容:以《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展》展出的典型動物為原型,在博物館教育人員帶領下在展廳內一同探究非洲獅、獵豹、鱷魚……我們在過春節,他們在做什麼呢?

活動時間: 2月8日(正月初四)

活動地點:自然教室

活動人員:6—10歲青少年,微信預約報名,30人/場。

10、恭喜發財——聊聊「壓歲錢」的來歷

活動內容:聊聊壓歲錢的民俗內涵,在博物館教育人員帶領下在展廳內一同探究「錢」的發展歷程。新年來山東博物館模擬考古坊,去探尋「發財」的道路吧!

活動時間:2月8日(正月初四)

活動地點: 孔子學堂

活動人員:7—10歲青少年,微信預約報名,30人/場。

11、學而時習之——抄誦《論語》

活動內容:《論語》被譽為「東方聖經」,抄經可以讓你獲得大智慧。一年將末,孔子學堂為您準備文房四寶和《論語》名句描紅,在描寫《論語》中審視自己一年來的工作、生活、學習,為新的一年助力加油,「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活動時間: 2月7、8日(正月初三四)

活動地點: 博文書苑

活動人員:參觀觀眾現場報名報名,20人/場。

12、十二生肖己亥年——紅陶獸形壺

活動內容:眾所周知,紅陶獸形壺是山東博物館的十大鎮館之寶中時代最早的文物,那麼「獸」指的是哪種動物呢?和己亥豬年有關嗎?來山東博物館告訴你答案的同時,帶你感受中國文化的傳統魅力,過一個充滿歷史文化氣息的新年。

活動時間:2月9日(正月初五)

活動地點:自然教室

活動人員:7—12歲青少年,微信預約報名,30人/場。

13、新年古玩樂——體驗傳統投壺遊戲

活動內容:投壺是從先秦延續至清末的中國傳統禮儀和宴飲遊戲,也是一種禮儀。山東博物館邀你回溯歷史追憶文化,共同體驗傳統的投壺遊戲,在新年的歡樂氣氛間,品讀歷史,過一個傳統文化年。

活動時間:2月10日(正月初六)

活動地點: 孔子學堂

活動人員: 7—10歲青少年,微信預約報名,30人/場。

14、吉祥如「衣」——王爺的新帽

活動內容:從農耕文明進入工業文明,「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頭要一頂新氈帽」的北方習俗,過去成了人們追求幸福生活的寫照,隨著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過年不再滿足於吃好的穿好的,按照九旒冕的結構特點製作九旒冕,作為從「頭」開始的春節的禮物,感受生活的美好,節儉、團圓、祥和。

活動時間:2月11日(正月初八)

活動地點:孔子學堂

活動人員:8—13歲青少年,微信預約報名,30人/場。

15、十二生肖己亥年——「非豬」不可

活動內容:放眼望去,山東博物館還有一群來自非洲的動物朋友們,非洲草原上的野豬、疣豬和中國豬能否成為朋友,就等你來了。

活動時間:2月16日(正月十二)

活動地點:自然教室

活動人員:7—10歲青少年,微信預約報名,30人/場。

16、夢想垂汗青——小竹簡,大智慧

活動內容:讀竹簡論語,做謙謙君子。傳雅言之道,過文化大年。在朗朗的誦吟聲中,去「穿越」古代,過別樣精彩的傳統年。與參與人員一起動手體驗將簡片編聯成冊,品味竹簡在歷史上的重要意義,手執毛筆在簡冊上書寫下古今名句,暢聊書寫工具的前世今生。

活動時間:2月17日(正月十三)

活動地點:孔子學堂

活動人員:7—10歲青少年,微信預約報名,30人/場。

17、萌寵鬧元宵——動物的那些「年」

活動內容:龍騰獅舞萬象新,十二生肖齊聚門。舞龍、舞獅、跑旱船、扭秧歌這些都是春節期間民間最熱鬧的民俗事象,山東博物館自然教室裡,萌萌的小動物已經準備就緒,元宵節咱們帶你從生肖動物聊起!

活動時間:2月19日(正月十五)

活動地點:自然教室

活動人員:6—10歲青少年,微信預約報名,30人/場。

18、歡樂鬧元宵——猜燈謎

活動內容:體味傳統元宵節,燈謎中有文化,燈謎中有文物,燈謎中有回憶,燈謎能喚醒我們的記憶,燈謎能留住古老的習俗,讓我們快來參與,共同感受正月十五的樂趣吧。

(1)觀眾將猜中的燈謎取下,在孔子學堂核對;

(2)核對無誤後,登記,免費領取紀念品一份。

活動時間:2月19日(正月十五) 9:00——16:00

活動地點:孔子學堂跨院

參與人員:參觀觀眾,先到先得,禮品領完為止。

19、做福燈

活動內容:山東有的地區有正月十六提燈開學之說,學生提著燈籠走進學堂,有老師為其點燃寓意照亮前程。在開學之際,山東博物館和您一起製作福燈,照亮前程。

活動對象:8-14歲青少年及家長,每場20人,約滿為止。

活動時間:正月十五

閃電新聞記者 尹承謙 實習記者 鄭博月 濟南報導

相關焦點

  • 寫對聯、抄竹簡、猜燈謎... 山東博物館19個活動邀你過大年
    齊魯網1月29日訊 拓印福字、書寫春聯、抄竹簡、猜燈謎... ...為慶豬年新春,春節期間山東博物館將舉辦19個主題活動,讓遊客感受中國文化傳統魅力
  • 寫對聯、猜燈謎、剪彩紙 春節臨近長沙年味濃
    1月26日,長沙城投舉辦2018天心閣古玩城迎春祈福民俗文化節,通過送春聯、迎福字等活動為長沙市民送上新春祝福。 「五福」傳祝願,剪紙迎新年。   紅網時刻1月26日訊(記者 肖娟)猜燈謎、寫對聯、剪彩紙、捏麵塑……狗年春節臨近,今日上午,長沙城投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長沙城投)舉辦2018天心閣古玩城迎春祈福民俗文化節,通過送春聯、迎福字等活動為長沙市民送上新年祝福。   「依山傍水,猜一個漢字是什麼?」「是不是汕頭的汕字?」「恭喜你猜中啦!
  • 猜燈謎、祭灶王、做春卷 川菜博物館開啟「幸福年味」新春活動
    今日上午,位於郫都區古城街道的成都川菜博物館2018「幸福年味」新春活動拉開帷幕。活動不僅重現各種民俗,還可以品各種川味小吃,吸引了不少遊客。據悉,本次活動通過讓遊客參觀三千餘件文物的「典藏館」,了解川菜五味、經典川菜來歷。
  • 殺年豬、貼對聯、祭祖墳、拜大年,那些難忘的家鄉年事
    殺年豬、貼對聯、祭祖墳、拜大年,那些難忘的家鄉年事我雖然離開家鄉已經20多年了,但對家鄉的年事,總懷有難以銷蝕的記憶。我的家鄉在太行山東麓的淺山裡。每年一進臘月,家鄉就瀰漫起一股濃濃的年味。這時候,家裡家外的一切活動,都是在圍著一個「年」字去忙活。
  • 宜春80餘項賀年活動將陪您歡樂過大年
    宜春80餘項賀年活動將陪您歡樂過大年 1月14日,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為豐富全市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營造喜慶熱烈的節日文化氛圍,2019年春節期間,宜春市將開展各類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
  • 山東博物館的「十大鎮館之寶」,你最喜歡哪一件?
    博物館作為向民眾普及文物知識的重要載體,到今天,我國的博物館總數已經接近5000家。評價一家博物館有沒有分量,無非要看兩樣本事——藏品夠不夠豐富?文物夠不夠珍稀?很顯然,作為國內博物館界的「老大哥」,山東博物館是完全符合這兩項的。
  • 中國著名博物館之山東博物館簡介與珍貴藏品
    山東博物館山東博物館,英文名稱是Shandong Museum,國家一級博物館,是新中國成立後建立的第一座省級綜合性地誌博物館。館藏歷史文物14萬餘件,以陶瓷器、青銅器、甲骨文、陶文、封泥、璽印、簡牘、漢畫像石、書畫、善本書為主要收藏特色。
  • 神秘湘西過大年 | 12月26日矮寨奇觀旅遊區邀您過苗年
    神秘湘西過大年 | 12月26日矮寨奇觀旅遊區邀您過苗年 2020-12-24 19: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猜燈謎,這項傳統節日上的民俗活動,你了解多少?
    猜燈謎是我國元宵節一種特色的民俗文娛活動,不僅是元宵節,中秋節也有猜燈謎。燈謎有個有趣的名字「打虎」或「射虎」,(以老虎的難打比如燈謎的難猜?)猜燈謎由來關於燈謎的由來,民間有個有趣的傳說從前有個財主,人稱「笑面虎」,平時習慣以人的穿著打扮取人,見到綾羅綢緞的人就諂媚巴結,粗麻布衣的人則另一個樣子,鄙視嫌棄。元宵前,近鄰王少家窮無糧食,就去和「笑面虎」借點米好過元宵節,「笑面虎」見王少衣著襤褸,衣服窮酸樣,別說借米,連大門都不開。
  • 在著名的山東博物館,你知道第一「鎮館之寶」是什麼嗎
    山東作為孔孟之鄉,曾見證了無數文明的興盛與衰落,文藝瑰寶、歷史古典乃至人文盛景,興起於斯,流傳於此,山東博物館便是集大成者。現如今,各種省級市級的博物館不在少數,但要說像山東博物館這樣歷史悠久、藏品豐富的,還真是不多見。
  • 寫春聯、唱大戲、猜燈謎……駐馬店春節文化活動「好戲連臺」
    天中晚報訊 全媒體記者 戶向陽掛燈籠、唱大戲、猜燈謎……記者昨天從市委宣傳部獲悉,春節期間,我市將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充實、內涵豐富的文化文藝活動,營造歡樂祥和、喜慶熱烈、文明進步的濃厚節日氛圍,讓市民享受精彩紛呈的「文化大餐」。
  • 對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加六個字意思秒變,有文化真可怕
    對聯是我國傳統文化,咱普通老百姓一般叫對子,人家上點檔次的叫楹聯。不論叫什麼,意思都是一樣的。對聯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小兩千年,可謂是源遠流長了。小編第一次有意識地接觸對聯還是小學時候,那一幅「獨角獸、比目魚」可是令人印象深刻。
  • 睡虎地秦墓竹簡內容 睡虎地秦墓竹簡是哪個朝代收藏在哪個博物館
    睡虎地秦墓竹簡內容 睡虎地秦墓竹簡是哪個朝代收藏在哪個博物館  睡虎地秦墓竹簡,又稱睡虎地秦簡、雲夢秦簡,是指1975年12月在湖北省雲夢縣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簡,這些竹簡長23.1~27.8釐米,寬0.5~0.8釐米,內文為墨書秦篆,寫於戰國晚期及秦始皇時期,反映了篆書向隸書轉變階段的情況,其內容主要是秦朝時的法律制度、行政文書、醫學著作以及關于吉兇時日的佔書
  • 山東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聚先秦文明之精華」
    依託如此豐厚的歷史資源,山東博物館所藏文物,包羅萬千,陶器、青銅、竹簡、書畫等等不一而足。八角星紋彩陶豆(大汶口文化)2011年的時候,山東博物館進行了一次「鎮館之寶」的評選活動三、甲骨文(商)山東博物館館藏甲骨均為安陽殷墟早期出土品,甲骨年代涵蓋商代晚期二百多年,收藏數量達1.05萬片。這批甲骨絕大部分為傳教士明義士的藏品,還有一部分是甲骨名家羅振玉的藏品。
  • 蚌埠將舉辦第三屆燈謎大會 元旦來博物館猜燈謎吧
    據蚌埠新聞網報導,在即將到來的元旦小長假裡,沒有安排出遊的市民們,可以到蚌埠市博物館裡過把猜燈謎的癮。蚌埠市第三屆燈謎大會將於2019年1月1日上午在蚌埠市博物館一樓大廳舉辦。蚌埠市博物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為了豐富廣大市民的文化生活、滿足市民的文化需要,讓市民們歡度一個快樂而有意義的元旦佳節,加之正逢蚌埠市博物館新館開放三周年之際,由蚌埠市博物館主辦,蚌埠市燈謎協會、蚌埠市龍子湖區龍湖燈謎文化藝術協會協辦的蚌埠市第三屆燈謎大會將於2019年1月1日9:00在蚌埠市博物館一樓大廳舉辦,11:00結束。
  • 寫景對聯:春風抱嶺山山秀,邀對下聯
    一、野渡出聯:春風抱嶺山山秀,邀對下聯。二、出聯釋義:「春風抱嶺山山秀」屬於寫景抒情對聯,主要描寫春風吹綠萬水千山的景象。「春風抱嶺」採用了擬人化手法,形象地描寫春風吹拂的動作特點。不過,小編最喜歡的寫春風的詩句是白居易《楊柳枝詞》:「一夜春風千萬枝,嫩於金色軟於絲」詩句,把春風楊柳萬千條的氣勢、特點、顏色、性狀全寫出來了,不僅高度概括,而且形象生動,是描寫楊柳春風的千古絕唱。野渡藉此出聯,歡迎大家賜對!
  • 北京38家博物館81項寒假活動來了 熱點
    報名平臺:www.gonggongjiaoyu.com 諮詢電話:56266000 65119412 首都博物館 博物館裡過大年——大美吉羊 時間:2015/2/5—2015/3/29 首都博物館地下一層M廳
  • 細數山東六個國家一級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下)
    山東一共6家國家一級博物館,上篇文章談了前3家的鎮館之寶,今天我們來看看另外的3家。山東博物館鎮館之寶一為東平漢墓壁畫2007年發現於山東泰安東平縣,是山東地區迄今發現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藝術水平最高的壁畫,填補了我省漢代考古的空白,也是中國早期繪畫作品中的精品之作,在全國極為罕見。
  • 對聯俗稱對對子,在我國源遠流長,但你知道對聯的哪些趣事呢?
    對聯文化在我國可是源遠流長的,從秦漢前就有對聯這一文化了,經歷了多朝代的發展,對聯得到了很好的發展,那麼你們知道對聯是什麼嗎?對聯俗稱對對子,桃符。不同時候寫的對聯又不同叫法。但是他十分擅長於對對聯,他不但自己喜歡對對子,還提倡平民百姓和官員對對子,要求他們在門口貼上對聯,因此明朝的對聯文化得到了較好的發展。對聯文化到達頂峰時期是在清朝,這時候多的是文人雅士,對聯高手遍地都是。許多千古絕對都是出自清朝,清朝乾隆皇帝也是一個對聯高手。乾隆年間可謂是對聯盛世啊,不管老人還是小孩都能對上對子。
  • 直播、展覽、文創……「5·18國際博物館日」山東主場活動來啦
    5月18日上午,山東省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主場活動暨「文物山東·岱海同天」直播聯動活動開幕式在山東博物館舉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國際博物館日山東主場活動簡樸而又莊重。截止2019年底,在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備案的博物館(紀念館)共有575個,比2018年新增34個,其中,國有文物系統博物館162個,國有行業博物館60個,非國有博物館338個,其他博物館15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