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千裡巡灣 海洋垃圾無處遁形!濱州市僅用4天完成了238.9千米...

2021-01-09 海報新聞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起飛」,百裡之外的一架垂直起降多旋翼無人機在接到濱州市生態環境指揮中心的命令後開始執行首次渤海灣海岸線固體廢物專項巡查任務。濱州市依託無人機的「千裡眼」替代傳統巡灣的有益嘗試,開闢了全省海上巡灣的新路徑。

相較於傳統的車輛和徒步巡查,無人機巡查效率高、範圍廣,實現了海陸全覆蓋。僅用4天時間,巡查完無棣縣至霑化區的238.9千米海岸線,共解譯115處固體垃圾廢物,其中無棣縣發現垃圾點37處,涉及垃圾區域總面積12456.21 ㎡;霑化區發現垃圾點78處,涉及垃圾區域總面積13884.36㎡,共清理各類垃圾約1.3噸。

據了解,傳統巡灣分為兩部分即陸地和海洋,其中陸地部分可駕駛車輛結合徒步巡查,相對快速的對海岸線垃圾進行巡查,但濱州市海岸周邊的陸地通車情況不佳且部分灘涂區域人力徒步無法進入,導致巡查效率低、巡查區域窄、巡查成本高。對於海洋部分,駕駛船隻的巡查方式同樣存在兩大弊端:一是船隻的航行速度不高,導致整體巡查效率過低,二是船隻無法駛入淺灘區域,無法做到與陸地巡護的無死角覆蓋。

為了提高海洋垃圾巡查效果及效率,結合濱州市海岸線的現狀和濱州市生態環境局指揮中心的建設情況,研製出一套可遠程控制、圖像實時回傳、數據實時處理的無人機海灣巡查系統,充分利用無人機高效、高精度、高時空解析度的特性,能夠做到「巡查橫到邊、縱到底,不留死角」。特別是是改造升級後定製化改裝無人機,擁有超過10kg的載重能力,能夠抵抗6級海風、飛行速度達到30m/s,同時在無人機系統中集成4G/5G雙通訊模組,採用航空攝影測量相機與30倍光學變焦雲臺,精準鎖定海洋垃圾空間坐標,回傳數據及時準確識別度高,確保能夠找到並清理垃圾。

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將繼續開發利用無人機等高科技手段加密加強海上巡查,做到近海、灘涂不落空,做好與濱州市智慧環保綜合監管平臺相連接,通過大數據傳輸,將歷次巡查通過雲端進行儲存,實現高科技手段和海上環衛的結合,做到垃圾及時發現,及時清理,建立近岸海域垃圾汙染防治常態化體系,實現「清潔渤海、生態渤海、安全渤海」的目標,持續改善渤海生態環境質量。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劍橋 通訊員 趙惠娟 報導)

相關焦點

  • 環境汙染無處遁形,大疆無人機提供多樣化環保解決方案
    大疆行業應用無人機搭載深圳市可飛科技有限公司所研發的靈嗅大氣移動監測系統,配合實時數據分析軟體,讓隱藏於船尾的汙染排氣無處遁形。同時,該監測系統還可估算出船舶燃油的硫含量,幫助快速準確的完成篩查,地面端軟體亦可支持遠程部署,指揮大廳也能實時共享無人機航拍畫面與監測數據,實現快速在線遠程監測。
  • 遙感三十號衛星探測範圍大有文章,美潛艇將無處遁形
    據光明網最新報導,日前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號07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這也標誌著遙感三十號衛星星座組網任務完成,中國建成了首個低軌衛星星座。據悉,遙感三十號07組衛星採用多星組網模式,主要用於開展電磁環境探測及相關技術試驗。但是,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 德拜探測器或將使潛艇無處遁形
    恐怕為時尚早,因為一種新型探潛裝備——德拜探測器即將推出,它或將使潛艇無處遁形。 目前對潛艇最具威脅的探測裝備一是聲吶,二是磁異探測儀。聲吶是針對潛艇的聲學特性,利用潛艇發出或反射的聲波,來實現對其探測的一種聲探測裝備。而磁異探測儀是針對潛艇的磁場特性,通過潛艇帶來的周圍磁場變化,來實現對其探測的一種非聲探測裝備。
  • 讓「隱身螃蟹」無處遁形
    讓「隱身螃蟹」無處遁形,必須強化監督。有關部門應創新監管方式,深挖細查,在發現問題上下功夫。比如,多部門開展聯合檢查,在節前明察暗訪,依託稅控平臺核查發票,利用大數據分析,發動群眾通過手機照片、視頻、電話舉報。同時,藉助媒體的監督力量,形成整治這一問題的高壓態勢。
  • 家用紅外報警器讓「不速之客」無處遁形
    家用紅外防盜器讓「不速之客」無處遁形  Q1:這款防盜報警器的原理是什麼?  它主要採用紅外熱感應技術對指定區域進行布控。當有不速之客入侵時,區域內的熱量就會立即發生變化,探測器檢測到這一變化就會發出報警聲並自動向主人撥號報警。
  • 探訪武漢病原檢測實驗室 24小時值守讓病毒無處遁形 (1/8)
    探訪武漢病原檢測實驗室 24小時值守讓病毒無處遁形 (1/8) "← →"翻頁
  • 讓「專利蟑螂」無處遁形
    原標題:讓「專利蟑螂」無處遁形 前不久,美國羅斯柴爾德專利圖像有限責任公司(Rothschild Patent Imaging LLC,下稱羅斯柴爾德公司)對美國GNOME基金會提起訴訟,指控GNOME基金會的Shotwell相片處理器侵犯了其「無線圖像分發系統和方法專利」,並迫使GNOME基金會交付上百萬美元的專利許可使用費
  • 我國將同步發展靜止軌道微波探測衛星 讓風雨「無處遁形」
    新華社上海11月9日電(記者張建松)正在上海舉行的第19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我國第二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閃亮登場,吸引了很多人駐足參觀。在研製發射靜止軌道光學系列衛星的同時,我國將同步發展靜止軌道微波探測衛星,實現「連續性+立體觀測」,讓風雨「無處遁形」。
  • 每天800萬件垃圾進海洋 我國海洋垃圾汙染物不容忽視
    4個海區中渤海、黃海、南海水質總體好轉,東海水質有所下降。受氮、氫營養物質輸入的影響,我國近岸海域營養鹽超標嚴重,富營養化問題突出。2012年呈富營養化狀態的海域面積達到9.8萬平方千米,其中重度、中度和輕度富營養化海域面積分別為1.9萬平方千米、4.0萬平方千米和3.9萬平方千米。重度富營養化海域主要集中在遼河口、渤海灣、萊州灣、長江口、杭州灣和珠江口的近岸區域。
  • 濱州市海洋發展漁業局:陸海統籌,開啟海洋強市建設新徵程
    發言人:濱州市委海洋辦主任、濱州市海洋發展漁業局黨組書記、局長 殷梅英 2020年,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共承擔「7+3」重點改革攻堅任務6項、《政府工作報告》分解任務5項、部門主責主業5項,全部圓滿完成。
  • 日本海嘯垃圾形成「人工島」 被美國無人機發現
    原標題:日本海嘯垃圾形成「人工島」 被美國無人機發現 無人機拍攝到日本海嘯垃圾形成的「浮標島」   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21日報導,美國船長查爾斯·摩爾(Charles Moore)帶領其創建的研究團隊「加利特」(Algalita)前往「
  • 湘潭市中心醫院分子生物實驗室:讓病毒無處遁形
    聽著電話裡3歲兒子稚嫩的嗓音,張波覺得鼻頭有點發酸……張波是湘潭市中心醫院分子生物實驗室的檢測人員,上次和兒子在一起還是去年大年二十九,她已經10天沒回家了。和張波一樣堅守在崗位的,還有實驗室另外3名同事,他們與看不見的「敵人」奮力「交戰」;他們讓病毒無處遁形,在這裡露出「真面目」。他們默默地守護著這座城市。
  • 合肥:裝上「監視器」 讓臭氧汙染無處逃
    近年來,隨著顆粒物汙染的逐漸改善,臭氧(O3)已成為影響合肥空氣品質優良率的首要汙染物,其中6月至9月臭氧汙染尤為突出。合肥市廬陽區開展臭氧汙染防治攻堅專項行動,打響「藍天保衛戰」。此外,為實現科學治汙,該區藉助33個大氣微觀站點和雷射雷達走航服務適時開展臭氧汙染數據分析和溯源排查,通過「線上千裡眼,線下網格員」,構建「天羅地網」臭氧環境管理體系,實現精準溯源、高效管控。6-9月,廬陽區藉助大氣科技手段共排查臭氧汙染相關問題92處,並第一時間整改到位,使臭氧汙染「無處遁形」。
  • 無人機空地一體交警執法新模式,「空中交警」來執法!
    隨著無人機科技的發展,無人機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航拍,植保,電路巡檢,軍用等領域都有著無人機的應用,近日,廈門警方又將無人機運用到了交警執法當中。 無人機空中執法,讓路面交通違法行為無處遁形。1月5日下午,駕駛員胡某來到廈門高速交警杏林執法站接受處罰,民警向他展示了無人機所拍攝的違法變道視頻。
  • 貓狗驅蟲也有講究,學會了這幾點,讓寄生蟲無處遁形
    今天,獸醫小明就來和大家聊一聊如何正確驅蟲,讓寄生蟲無處遁形~一、為什麼要給貓狗驅蟲?定期給寵物驅蟲,也是鏟屎官們的必修課,通過體內外驅蟲藥的結合使用,能有效驅除及預防貓狗身上攜帶和體內存活的寄生蟲,能使減少它們皮膚病的感染、營養吸收更好、免疫力相對提高,讓它們更加健康。
  • 天問一號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國際空間站險遭太空垃圾碰撞
    03星,將提高我國海洋衛星體系國際地位9月21日13點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二號03星。from=groupmessage「天問一號」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2020年9月20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4臺120N發動機同時點火工作20秒,順利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並在軌驗證了120N發動機的實際性能。
  • 讓「鉻毒膠囊」無處遁形-XRF快速甄別 ICP\AAS精準分析
    天瑞儀器長期致力於環保健康與食品安全領域的檢測方法研究,並在第一時間,針對「鉻毒膠囊檢測」展開廣泛而深入的調研。目前,已形成解決方案。媒體曝光毒膠囊引關注       連日來,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曝光國內9家藥企的13種產品採用了鉻超標的空心膠囊,在國內引起軒然大波。
  • 彩虹五無人機又掛上了新殺手鐧,坦克無處可逃,已領先MQ-9
    《簡氏防務周刊》稱,「彩虹」-5無人機發射了一枚新型80公斤級精確制導飛彈,飛彈攜帶一枚破片殺傷彈頭,發射高度約為3.5千米;在8月份已成功在「彩虹」-5無人機上掛載45公斤級AR-1型半主動雷射反坦克飛彈,證明了這種飛彈的可掛載性。
  • 被數萬億垃圾毀容的海洋,照出人類最殘忍的一面
    大海中的洋流會把垃圾帶到其他海域,人們得以目送著垃圾遠去,以極低成本完成垃圾的處理。大海卻不總是能包容萬物。美國航天局(NASA)科學可視化工作室曾將超過35年的衛星數據視頻化,還原了「海洋垃圾帶」的壯大過程。
  • 復旦學生團隊開發「天弩」系統,用無人機監管無人機
    然而,一些現象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未獲許可而進行飛行的無人機,會對公共秩序造成幹擾,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復旦大學航空航天系天弩團隊打造了一支「利箭」——「天弩」空中反無人機系統(以下簡稱「天弩」系統),將用無人機來監管無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