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顆粒物汙染的逐漸改善,臭氧(O3)已成為影響合肥空氣品質優良率的首要汙染物,其中6月至9月臭氧汙染尤為突出。合肥市廬陽區開展臭氧汙染防治攻堅專項行動,打響「藍天保衛戰」。
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337個地級以上城市臭氧濃度同比上升6.5%,以臭氧為首要汙染物的超標天數佔總超標天數的41.8%。臭氧對空氣優良天數的影響已僅次於PM2.5。
為有效改善臭氧汙染,合肥市廬陽區積極研究部署臭氧汙染防治攻堅專項行動,從源頭替代、無組織排放管控、末端治理、園區和集群綜合整治、排口規範化標準化和臭氧汙染溯源分析等方面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確保臭氧汙染可防可控。
究竟什麼是臭氧汙染?它是如何形成的呢?事實上,在大氣平流層,紫外線輻射會打斷氧分子兩個氧原子之間的化學鍵,由於氧原子不穩定性極強,剩下的一個氧原子會與另一個氧分子結合,就形成了臭氧——完完全全的「天然」產物。而到了對流層,除部分從平流層到對流層「漫遊」的臭氧,以及森林植被生物貢獻的臭氧外,絕大部分臭氧是「人造的二次轉化產物」,如氮氧化物NOx(氮氧化物)、VOCs(揮發性有機物)等,它們是經過複雜光化學反應產生的二次汙染物。當日臭氧濃度最大8小時均值超過每立方米160微克,即成為臭氧汙染。揮發性有機物與氮氧化物共同作用,形成臭氧,也是PM2.5形成的前體物之一,是當前中國大氣汙染物的重要來源,對大氣環境質量和人體健康具有重要的影響。
針對臭氧汙染特性,廬陽區按照「防控結合截汙治霾」總思路,採取「白+黑」「5+2」「線上+線下」閉環調度模式,通過增派灑水車、霧炮車,增加灑水降塵頻次,確保路面溼潤,切斷臭氧產生鏈,實現源頭降汙。同時,該區將日常檢查與突擊檢查相結合,統籌開展揮發性有機物、汽修行業、柴油貨車尾氣三大專項治理行動。三大行動實施以來,通過對不達標企業和車輛亮劍執法,鐵腕治汙,實現臭氧形成前體物——NOx和VOCs產生量有效下降。
此外,為實現科學治汙,該區藉助33個大氣微觀站點和雷射雷達走航服務適時開展臭氧汙染數據分析和溯源排查,通過「線上千裡眼,線下網格員」,構建「天羅地網」臭氧環境管理體系,實現精準溯源、高效管控。6-9月,廬陽區藉助大氣科技手段共排查臭氧汙染相關問題92處,並第一時間整改到位,使臭氧汙染「無處遁形」。據統計,2020年6-9月該區臭氧日最大8小時滑動平均值(O3-8H)140ug/m3,同比下降25.5%;O3-8H超標天數5天,同比減少37天。
(通訊員 張琴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鄭茹 文/攝)
近年來,隨著顆粒物汙染的逐漸改善,臭氧(O3)已成為影響合肥空氣品質優良率的首要汙染物,其中6月至9月臭氧汙染尤為突出。合肥市廬陽區開展臭氧汙染防治攻堅專項行動,打響「藍天保衛戰」。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337個地級以上城市臭氧濃度同比上升6.5%,以臭氧為首要汙染物的超標天數佔總超標天數的41.8%。臭氧對空氣優良天數的影響已僅次於PM2.5。為有效改善臭氧汙染,合肥市廬陽區積極研究部署臭氧汙染防治攻堅專項行動,從源頭替代、無組織排放管控、末端治理、園區和集群綜合整治、排口規範化標準化和臭氧汙染溯源分析等方面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確保臭氧汙染可防可控。究竟什麼是臭氧汙染?它是如何形成的呢?事實上,在大氣平流層,紫外線輻射會打斷氧分子兩個氧原子之間的化學鍵,由於氧原子不穩定性極強,剩下的一個氧原子會與另一個氧分子結合,就形成了臭氧——完完全全的「天然」產物。而到了對流層,除部分從平流層到對流層「漫遊」的臭氧,以及森林植被生物貢獻的臭氧外,絕大部分臭氧是「人造的二次轉化產物」,如氮氧化物NOx(氮氧化物)、VOCs(揮發性有機物)等,它們是經過複雜光化學反應產生的二次汙染物。當日臭氧濃度最大8小時均值超過每立方米160微克,即成為臭氧汙染。揮發性有機物與氮氧化物共同作用,形成臭氧,也是PM2.5形成的前體物之一,是當前中國大氣汙染物的重要來源,對大氣環境質量和人體健康具有重要的影響。針對臭氧汙染特性,廬陽區按照「防控結合截汙治霾」總思路,採取「白+黑」「5+2」「線上+線下」閉環調度模式,通過增派灑水車、霧炮車,增加灑水降塵頻次,確保路面溼潤,切斷臭氧產生鏈,實現源頭降汙。同時,該區將日常檢查與突擊檢查相結合,統籌開展揮發性有機物、汽修行業、柴油貨車尾氣三大專項治理行動。三大行動實施以來,通過對不達標企業和車輛亮劍執法,鐵腕治汙,實現臭氧形成前體物——NOx和VOCs產生量有效下降。此外,為實現科學治汙,該區藉助33個大氣微觀站點和雷射雷達走航服務適時開展臭氧汙染數據分析和溯源排查,通過「線上千裡眼,線下網格員」,構建「天羅地網」臭氧環境管理體系,實現精準溯源、高效管控。6-9月,廬陽區藉助大氣科技手段共排查臭氧汙染相關問題92處,並第一時間整改到位,使臭氧汙染「無處遁形」。據統計,2020年6-9月該區臭氧日最大8小時滑動平均值(O3-8H)140ug/m3,同比下降25.5%;O3-8H超標天數5天,同比減少37天。(通訊員張琴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鄭茹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