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汙染危害有多大?

2021-02-22 中國環境網

炎熱夏季裡,很多地方的監測數據顯示,臭氧已代替PM2.5成為大氣首要汙染物。專家表示,由於臭氧具有極強的氧化性,當濃度超標時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一系列不良影響,尤其對兒童、老人以及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危害更為明顯,需及時做好健康防護,在臭氧汙染嚴重時儘量減少外出。

  與PM2.5相比,臭氧汙染更具隱蔽性,特別是少雲無風的晴朗天氣下,最容易出現臭氧汙染。

  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張遠航教授表示,近些年來,人類社會排放的各種汙染物,尤其是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等增多,導致近地面大氣臭氧濃度不斷升高,加之光化學煙霧頻繁發生,使臭氧濃度超標,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系統危害甚大。

  據介紹,臭氧能與生物體系中的不飽和脂肪酸、酶中的巰基、氨基及其他重要的蛋白質發生反應,短暫暴露在高濃度臭氧中,會引起咳嗽、喉部乾燥、胸痛、黏膜分泌增加、疲乏、噁心等症狀。長時間接觸則會明顯損傷肺功能,影響呼吸道結構,引起炎症,改變透氣率,甚至導致死亡。

  一項始於1977年的研究,對3091名27~87歲成年非吸菸的美國人進行了長達15年的追蹤。結果顯示,經常接觸臭氧的男性,肺部出現了損害的症狀。另外,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也與長期暴露在臭氧下有密切關係。

  專家指出,形成臭氧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等前體物質,對人體和生態系統同樣有害,如對人體呼吸道組織器官的損耗很;對一些植物的生長機能有很強的約束力,使葉子變黃、枯萎、生長力下降、產量下降等嚴重的生態後果。

  兒童、老年人或者某些疾病患者對臭氧更加敏感,危害更大。據新華社報導,臭氧的比重約為空氣的1.66倍,常常聚集在下層空間,所以個頭小的兒童是最直接的受害者。

  美國南加州的科學家曾做過調查,發現出生時體重較輕的孩子或是早產兒,受臭氧影響的機率更大。如果孕婦在懷孕期間接觸臭氧,出生的寶寶可能會先天瞼裂狹小(也叫先天性小眼症,一般是懷孕3個月時胎兒眼球發育不理想所致)。

  另外,還有研究顯示,對患有哮喘病、肺氣腫和慢性支氣管炎的人來說,即使暴露在低濃度的臭氧中,也可能對健康產生明顯的危害。

避免外出是最有效防護措施

  人們應該如何防範臭氧汙染帶來的危害呢?

  張遠航表示,針對臭氧汙染,目前尚沒有明確的個人防護措施。

  據他介紹,戴口罩對阻擋臭氧毫無用處,室內空氣淨化器同樣不起作用,有些淨化器本身還會產生臭氧,使用不當會造成二次汙染。

  因此,專家表示,儘可能避免外出,是目前躲避臭氧汙染最有效的方式。

  據中科院有機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資料介紹,臭氧的時間性和季節性都很明顯。

  臭氧汙染一般從每年4月份開始,一直持續到10月份,其中6~8月濃度最高。從一天來看,隨日照增強,臭氧濃度不斷增加,在下午1點左右出現峰值,下午2~3點持續高值,到傍晚5點左右隨著太陽輻射減弱,臭氧濃度逐漸降低。

  因此,張遠航建議,一旦臭氧濃度出現超標,應儘可能減少外出,尤其是兒童、老年人及心臟病、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更應避免戶外活動。

  對於都市裡的很多上班族來說,天氣晴好時,午飯後都會抓住機會出去散散步健身。對此,專家表示,夏季午後進行戶外散步健身有可能弄巧成拙,臭氧汙染會帶來健康危害,應儘量不要外出,尤其減少劇烈的戶外運動。

歐盟實行公眾報告制度

  歐盟2002年2月頒布了地面臭氧汙染控制指令,確定了統一的地面臭氧環境質量標準(見下表),並制定了地面臭氧汙染監測技術規範和向公眾報告制度,確定了中長期控制地面臭氧汙染的行動準則。

網址:http://www.cenews.com.cn/

相關焦點

  • 警惕臭氧汙染 對健康的危害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9日在參加廣東團全體會議作發言時,一方面為我國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點讚」,另一方面,也提醒防治大氣汙染眼睛不能只盯著霧霾,還要警惕臭氧等汙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天氣晴朗」未必是空氣汙染少。 霧霾對人體的危害包括生理和心理 霧霾對健康到底有多大的影響?鍾南山認為要有一個客觀認識。
  • 臭氧層空洞危害有多大?
    消耗臭氧層的物質有哪些?  消耗臭氧層物質(ODS)主要來源於人工合成的一些含有滷族元素的化合物,它們是造成平流層臭氧損耗的最重要因素,這些造成臭氧層破壞的化合物統稱為臭氧層損耗物質。另外,凡表面溫度大於1200攝氏度的物體都可能有紫外線輻射。常見的人為紫外線輻射源有各種人工紫外線光源、電焊、電爐煉鋼等。  危害有哪些?
  • 我市四措施控制臭氧汙染
    臭氧為何連續超標,汙染情況如何,危害有多大,如何治理?重慶日報記者分別採訪了市環境科學研究院氣研所副所長李振亮、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大氣室主任蔣昌潭、市環保局大氣環境保護處副調研員楊鳳,全面解讀臭氧的「那些事兒」。
  • 臭氧汙染看不見卻比PM2.5更可怕 可能對人體造成多種危害
    臭氧超標對人體有哪些危害?                   1、「低調」臭氧比PM2.5更可怕   專家認為,臭氧這種看不見的汙染不容小視,應像重視霧霾一樣,採取綜合措施加以防治。   「事實上,臭氧汙染已成為困擾全國的環保新課題。」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躍思說。
  • 過去20年,人類汙染讓臭氧層增加10%,臭氧空洞幾乎消失
    經歷過氟利昂電器的人們都知道,在幾十年前,臭氧層空洞是人類汙染的標誌性後果。然而時至今日,一項最新的研究表明,人類對地球環境的汙染已經到達了另一個層次,每經過10年,地球臭氧大約就會增加5%,北半球的臭氧層空洞幾乎完全消失。
  • 「於無聲處」的健康殺手——臭氧汙染
    然而,在5月底至6月初,如果有人留心查看空氣品質測報,會發現華北、華中、黃淮甚至長三角地區,都出現過中度以上的空氣汙染。  有媒體說,這都是「臭氧」惹的禍。臭氧汙染究竟是什麼?其危害真的比PM2.5還要大嗎?  臭氧何時當「反派」  臭氧(O3),是氧氣(O2)的同素異形體。
  • 「臭氧超標」加劇部分地區空氣汙染
    從汙染成分看,PM2.5汙染下降,臭氧汙染比例逐漸增大。  據專家介紹,臭氧是一種藍色、有刺激性的氣體,由於臭氧具有的強氧化性,如果空氣中的臭氧濃度過高,很容易引起上呼吸道的炎症病變,出現咳嗽、頭疼等症狀,還會對皮膚、眼睛、鼻黏膜產生刺激。
  • 臭氧汙染 如何防治
    核心閱讀高空臭氧能阻擋紫外線、保護地球生物,而近地面臭氧則對生態環境構成汙染。近年來,隨著空氣品質標準的修訂,臭氧汙染逐漸為人關注。生態環境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國臭氧汙染超標程度相對較輕、總體可控。臭氧汙染從何而來,又該如何防治呢?
  • 藍天下的汙染:臭氧來襲
    在距地球表面20至50公裡的高空平流層中,被平均厚度約3釐米的臭氧薄層所包圍。它可以吸收陽光中的大部分紫外線,並保護地球上的生命不受損害。但是,在地面附近,臭氧是一種汙染物。儘管其危害無法與PM2.5相提並論,但每年在全球範圍內造成超過100萬人死亡和數百億美元的農作物損失。
  • 電磁輻射汙染,到底對人體有多大危害?
    ,到底對人體有多大危害?   電磁輻射,對人體有六種危害。一是它極可能是造成兒童患白血病的原因之一。醫學研究證明,長期處於高電磁輻射的環境中,會使血液、淋巴液和細胞原生質發生改變。義大利專家研究後認為,該國每年有400多名兒童患白血病,其主要原因是距離高壓電線太近,因而受到了嚴重的電磁汙染。二是能夠誘發癌症並加速人體的癌細胞增殖。
  • 為什麼臭氧汙染在夏季高發?預防汙染需要做到這些
    通報提醒,隨著夏季到來,臭氧汙染「粉墨登場」,與PM2.5共同成為全國絕大部分地區的主要汙染物。那麼,什麼是臭氧汙染?臭氧汙染有哪些危害?為什麼夏季會成為臭氧汙染的高發期?我們應該如何預防臭氧汙染呢?什麼是臭氧?新華社介紹,臭氧是一種藍色、有刺激性的氣體,跟大家熟知的氧氣是「親兄弟」。
  • 臭氧層空洞的危害 臭氧層空洞的危害有哪些
    但如果臭氧層出現空洞,會造成以下危害:  1、增加皮膚癌:臭氧減少1%,皮膚癌患者增加4%-6%,主要是黑色素癌。  2、損害眼睛,增加白內障患者。  6、臭氧層空洞會使冰川因為受不住高溫而融化,使海平面上升,給沿海城市帶來巨大災害。
  • 臭氧汙染治理亟待加大攻堅力度
    近兩年,全國空氣品質持續改善,但臭氧汙染問題日益凸顯。今年6月2日,生態環境部《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中顯示,2019年,全國337個城市中有30%的城市臭氧超標,其中京津冀和長三角區域臭氧汙染尤為突出。2019年,全國以臭氧為首要汙染物的超標天數佔總超標天數的41.8%,僅次於佔比45%的PM2.5。
  • 全國多數城市臭氧濃度總體緩慢上升 臭氧汙染可防控
    臭氧汙染還會對環境造成損害,比如,會導致植物葉片壞死、脫落,危害生態環境,造成農作物減產等。「在天是佛,在地是魔」,有人這樣評價臭氧。  近地面的臭氧來自哪裡?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大氣環境規劃部副主任雷宇表示,石化工業、加油站、汽車尾氣等排放的揮發性有機物與氮氧化物,在陽光照射的條件下,發生一系列光化學反應,生成以臭氧為主的光化學煙霧。
  • 民生智庫 | 四項措施應對臭氧重汙染天氣
    原創 環境水務研究中心 民生智庫 收錄於話題#智庫觀點21個自2013年《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推進以來,我國大部分地區的大氣汙染狀況得到了明顯的改善提升。以北京市為例,2013年,北京市全年重汙染天數共58天,佔全年的15.9%,平均每周有一天重汙染。
  • 臭氧汙染的背後有多複雜?
    「臭氧汙染機理的明晰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一開始我們知道NO對臭氧有滴定作用,弄清了人為源排放,隨後又逐漸認識到植物源也能排放大量VOCs(能夠起到防衛、傳粉、交流等作用,森林是排放主體)。而NO對臭氧的滴定作用導致過去有些安裝在臨街樓頂的監測點位出現臭氧濃度『窪地』,形象來說,就是機動車排放的NO將臭氧『吃掉』了。」
  • 李克強治理大氣汙染 大氣汙染對健康的危害有哪些
    大氣汙染對健康的危害有哪些  我們所說的大氣汙染是指進入大氣中的汙染物質超過了大氣環境的容許量,直接或間接地對人類生活、生產和身體健康等方面產生不良影響的現象。  除火山爆發、煤田、油田放出的有害氣體及腐爛的動植物等自然因素造成大氣汙染外,工業生產、農業生產、交通運輸、居民日常生活活動等均可造成大氣汙染。
  • 聽院士講臭氧汙染_藝文志_中國環境
    ,長時間暴露在臭氧下可能會導致癌症或其他永久損傷,不僅僅是對人,臭氧對植物,農產物,動物等均存在一定的危害。全國部分城市六項汙染物的逐年變化趨勢(*會議現場拍攝,圖片質量不佳敬請見諒)  只有真正地意識到問題的來源,有了好的對策才能有好的治理成效,美國自清潔空氣行動後,直到今日大約花費了30-40年的時間來治理臭氧,目前我國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但是有著前者的經驗與教訓,通過學習與探索,我堅信我們可以用更短的時間去解決臭氧汙染的挑戰。
  • 細胞被支原體汙染的危害有多大
    同時,由於支原體直徑很小,僅在180nm~350nm之間,只有通過電鏡才能看到,不易被實驗者肉眼發覺,支原體汙染逐漸成為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本文締一生物為您分析細胞培養:關於支原體汙染的危害。支原體汙染的危害
  • 「白色汙染」危害到底有多大?
    社會一直在宣稱白色汙染的危害,白色汙染到底「毒」在哪裡呢?據山東師範大學人資環學院的成教授介紹,當前的「白色汙染」主要指塑料方便袋和餐飲業中的一次性泡沫飯盒等。它們的危害在於:一是這類塑料和泡沫製品往往難以處理,以致到處飄散,造成人們視覺上的汙染;二是它們不易被土壤分解,落在地面上後會造成土壤汙染。記者同時在網上了解到,不可降解塑料製品被埋入土壤中,會影響土壤內的微生物生長。而作為生活垃圾進入垃圾場填埋,或散落在田野進入土壤後,廢塑料製品混在土壤中,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會導致農作物減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