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臭氧汙染在夏季高發?預防汙染需要做到這些

2020-12-05 中國江蘇網

據《健康報》報導,5月16日,生態環境部通報了5月中下旬全國空氣品質預報會商結果。通報提醒,隨著夏季到來,臭氧汙染「粉墨登場」,與PM2.5共同成為全國絕大部分地區的主要汙染物。那麼,什麼是臭氧汙染?臭氧汙染有哪些危害?為什麼夏季會成為臭氧汙染的高發期?我們應該如何預防臭氧汙染呢?

什麼是臭氧?新華社介紹,臭氧是一種藍色、有刺激性的氣體,跟大家熟知的氧氣是「親兄弟」。《科技日報》補充道,除少量由平流層傳輸外,地面臭氧大部分由人為排放的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在高溫、日照充足、空氣乾燥條件下轉化形成。

近地面臭氧是一種有害氣體,甚至會成為「健康殺手」。《健康報》介紹,在近地面,臭氧會危害人體健康,對眼睛有強烈的局部刺激作用,使視覺敏感度和視力降低;可強烈刺激鼻、咽、喉、氣管等呼吸器官,造成肺功能改變,引起哮喘加重,導致上呼吸道疾病惡化。

此外,臭氧還會破壞生態系統,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大氣成分研究所副所長徐曉斌在接受中國經濟網採訪時表示:「臭氧是一種強氧化劑,其在植物表面,通過氣孔擴散入理,會導致植物葉片枯黃,影響光合作用,不僅表觀上造成影響,如果是農作物還會影響產量和品質。」如果一個區域經常出現高濃度的臭氧,在臭氧這種強氧化劑的作用下,有一些材料會提前老化、報廢,帶來經濟損失。

那麼,為什麼夏季會成為臭氧汙染的高發期呢?氮氧化物主要來自機動車、發電廠、燃煤鍋爐和水泥爐窯等排放;揮發性有機物來自機動車、石化工業排放和有機溶劑的揮發等。北京市環境科學院大氣汙染防治研究所副所長黃玉虎說,揮發性有機物可與氮氧化物,在紫外光照射的條件下,發生一系列光化學鏈式反應,提高大氣的氧化性,引起地表臭氧濃度的增加,又加速二次細顆粒物的生成。這也是夏天更容易臭氧超標的原因。

針對臭氧汙染,我們怎樣預防呢?四川新聞網建議大家:

1.綠色出行是關鍵,大家儘量選擇綠色低碳的出行方式,少開一天車便減少了一天的汙染排放;

2.天氣越來越炎熱,大家在使用空調時,能在國家提倡的26℃基礎上再提高1℃,減少一定的汙染排放;

3.參與到對企業偷排漏排行為及汽車尾氣異常排放等情況的監督中。

新華社補充道,公眾尤其是兒童、老人等體弱和敏感人群,在午後兩三點臭氧汙染最嚴重的時候儘量避免戶外活動。

值得注意的是,臭氧並非一無是處,據新華社報導,太陽輻射的紫外線對生物有很強的殺傷力,而距地球表面25至50公裡處有一層臭氧層。儘管臭氧層在地球表面並不太厚,但它卻能大量吸收太陽輻射出的紫外線,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線的傷害。因此,臭氧層也被譽為是地球的「保護傘」。(陸春振)

相關焦點

  • 科普動畫 | 問:地球大氣分幾層,夏季汙染高發的臭氧在哪一層?
    科普動畫 | 問:地球大氣分幾層,夏季汙染高發的臭氧在哪一層?平流層中集中了大氣中大部分臭氧,在20至25千米處臭氧濃度最高。這一層我們通常稱為臭氧層。06對流層大氣層最內層叫對流層。是靠近地面的一層。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就直聳其中。
  • 科學精準防治臭氧汙染
    來源:中國環境報圖集 近年來,臭氧在我國多地已經成為影響夏季環境空氣品質的重要因素。臭氧汙染治理工作的複雜性和艱巨性決定了臭氧汙染治理亟須強化科學支撐。如何科學治理臭氧汙染?目前,各地在科學治理臭氧汙染方面還有哪些工作要做?
  • 科普圖解 | 什麼時候是臭氧汙染高發時間 又該如何防護?
    科普圖解 | 什麼時候是臭氧汙染高發時間 又該如何防護?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年來,中國大氣臭氧汙染呈加劇態勢
  • 又來了個臭氧汙染?你說的是臭氧層嗎?
    北極星大氣網訊:這幾天華北地區遭遇的高溫天氣,還給人們帶來了一個「副產品」——臭氧汙染。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的數據顯示,19日15時,北京市空氣品質指數AQI為139,空氣品質輕度汙染,首要汙染物為臭氧。同一時間的數據顯示,東北地區的吉林省長春市、長三角的浙江省杭州市、地處西南的四川省成都市等多個地方,均出現臭氧汙染。
  • 臭氧汙染 如何防治
    核心閱讀高空臭氧能阻擋紫外線、保護地球生物,而近地面臭氧則對生態環境構成汙染。近年來,隨著空氣品質標準的修訂,臭氧汙染逐漸為人關注。生態環境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國臭氧汙染超標程度相對較輕、總體可控。臭氧汙染從何而來,又該如何防治呢?
  • 臭氧汙染?京津冀不少受訪者搖頭「不了解、沒感受」
    針對這些問題,今日上午,人民網記者在京津冀三地街頭進行了採訪,大部分受訪者給出了「對臭氧汙染並不太了解」的答案。 天津市民李女士表示不知道這兩天的臭氧汙染,「我一直通過天氣預報了解氣象變化,手機APP天氣通顯示臭氧未超標,關注的微博@天津氣象截止到今天早上也沒有看到相關預報」。愛女心切,得知臭氧汙染後,李女士第一時間聯繫孩子所在幼兒園。
  • 臭氧汙染的背後有多複雜?
    平流層臭氧為地球罩上了一層保護傘,人們為南極臭氧層空洞的奔走呼籲言猶在耳,而對流層臭氧卻成為人類健康的「隱形殺手」,讓人避之唯恐不及。  那麼,我們真的清楚臭氧汙染和其背後的生成轉化機制嗎?我國的臭氧汙染應對目前處於什麼水平?這些問題在北京地球村環境教育中心近日主辦的大氣治理研討會上引起了專家學者的熱烈討論,請看報導。
  • 「於無聲處」的健康殺手——臭氧汙染
    也有網友說,進入夏季,霧、霾「退場」,終於可以大口大口呼吸新鮮空氣了。然而,在5月底至6月初,如果有人留心查看空氣品質測報,會發現華北、華中、黃淮甚至長三角地區,都出現過中度以上的空氣汙染。  有媒體說,這都是「臭氧」惹的禍。臭氧汙染究竟是什麼?其危害真的比PM2.5還要大嗎?
  • 臭氧汙染治理 聽聽專家怎麼說
    曾在歐盟聯合研究中心做訪問學者,擔任世界衛生組織空氣汙染專家,為杜塞道夫應用科技大學應用數學教授、波恩大學副教授。每到夏季,臭氧都成為中國多地的首要汙染物。夏季臭氧汙染在其他國家或地區是否廣泛存在?歐洲在臭氧汙染預警和治理方面有哪些做法?效果如何?中國環境報記者採訪了斯德哥爾摩環境研究所迪特˙施韋拉博士。
  • 我市四措施控制臭氧汙染
    根據新的《環境空氣品質標準》,臭氧濃度超過一定限值,即可認為臭氧濃度超標。    目前,臭氧已成為影響我國城市環境空氣品質的關鍵因素,而且呈現出區域性汙染特徵顯著、濃度逐年增長、夏季超標天數多的態勢。那麼,臭氧汙染又是如何形成的?
  • 「臭氧超標」加劇部分地區空氣汙染
    進入夏季以來,受高溫天氣的影響,「隱形的汙染物」臭氧開始取代PM2.5和PM10,成為一些地區首要空氣汙染物,引發社會高度關注。《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了解到,當前我國「臭氧超標」形勢嚴峻,呈現出區域性特徵明顯、濃度和超標率逐年上升、高值濃度明顯增多的三個特徵。
  • 打贏臭氧汙染防治狙擊戰,蕪湖市使出了這些「硬招」!
    打贏臭氧汙染防治狙擊戰,蕪湖市使出了這些「硬招」!(VOCs)入手,堅決遏制臭氧汙染。臭氧汙染防治攻堅戰中,首要攻克的碉堡就是工業源排放的VOCs。作為眾多攻堅措施中的關鍵一環,國標《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標準》於7月1日起實施。7月份以來,蕪湖市生態環境綜合執法支隊開展夏季揮發性有機物專項執法,出動執法人員621人次,檢查企業336家次,發現問題76個,立行立改60個,下達責改書16份。蕪湖市商務局先後組織176人次,開展2輪加油站、儲油庫油氣回收設施運行情況的檢查。
  • 臭氧汙染危害有多大?
    炎熱夏季裡,很多地方的監測數據顯示,臭氧已代替PM2.5成為大氣首要汙染物。
  • 臭氧汙染看不見卻比PM2.5更可怕 可能對人體造成多種危害
    據中科院「有機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介紹,臭氧的時間性和季節性都很明顯。臭氧濃度在清晨是非常低的,8點之後,隨著形成臭氧的廢氣越來越多,日照時間越來越長,臭氧濃度也逐漸升高,於14點到16點之間達到峰值,之後再緩慢降低,到晚上8點後,臭氧濃度又恢復了最低狀態。一年之中,臭氧濃度的最高峰集中在夏季。這期間,對臭氧的形成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日照強、雲量少、風力弱。
  • 臭氧汙染治理亟待加大攻堅力度
    在此情況下,我國不斷加強對臭氧汙染治理工作。在已經啟動的「十四五」大氣汙染防治專項規劃編制中,特別針對臭氧的兩項前體物VOCs、氮氧化物設計減排目標。今年6月,生態環境部印發了《2020年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攻堅方案》,要求把夏季VOCs攻堅行動放在重要位置,作為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關鍵舉措。
  • 人類為何一邊防臭氧汙染,一邊怕臭氧層空洞?
    但京津冀周邊、汾渭平原、蘇皖魯豫交界地區臭氧濃度卻相對較高,此外,成渝、廣東等地臭氧濃度同比也有所升高。近年來,我國大部分地區空氣品質得到改善,但臭氧汙染卻逐步顯現。臭氧可以說讓人類「又愛又恨」。我們為何一邊要防臭氧汙染,一邊又怕臭氧層空洞?用臭氧消毒機會加重臭氧汙染嗎? ▌「地球衛士」還是「健康殺手」?臭氧是氧氣的同素異形體,是一種具有魚腥味的強氧化性氣體。
  • 警惕臭氧汙染 對健康的危害
    目前我國霧霾的成分與上世紀倫敦或洛杉磯的不同,PM2.5的濃度水平沒有達到那樣高,倫敦毒霧霾主要是硫酸霧,洛杉磯是以臭氧為代表的光化學汙染,短期內會造成大量人群的死亡。 「目前,霧霾對人體的危害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鍾南山說,不少市民因對霧霾的視覺感受引起的恐懼心理有時比其對健康的實際威脅更大。過於恐懼,將產生急躁、埋怨情緒。需要有一個理性的教育和輿論引導。
  • 藍天下的汙染:臭氧來襲
    在距地球表面20至50公裡的高空平流層中,被平均厚度約3釐米的臭氧薄層所包圍。它可以吸收陽光中的大部分紫外線,並保護地球上的生命不受損害。但是,在地面附近,臭氧是一種汙染物。儘管其危害無法與PM2.5相提並論,但每年在全球範圍內造成超過100萬人死亡和數百億美元的農作物損失。
  • 人類為何一邊防臭氧汙染一邊怕臭氧層空洞?
    人類為何一邊防臭氧汙染一邊怕臭氧層空洞?  2019年,我國以臭氧為首要汙染物的超標天數佔比為41.8%,僅次於PM2.5。  臭氧可以說讓人類「又愛又恨」。  我們為何一邊要防臭氧汙染,一邊又怕臭氧層空洞?用臭氧消毒機會加重臭氧汙染嗎?  ▌「地球衛士」還是「健康殺手」?  臭氧是氧氣的同素異形體,是一種具有魚腥味的強氧化性氣體。
  • 臭氧汙染!過去20年中,臭氧汙染水平有所增加 罪魁禍首是人為
    研究人員在一項新研究中發現,在過去的20年中,北半球的臭氧汙染有所增加,這是第一項使用商用飛機收集的臭氧數據的研究。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研究所(CIRES)的CIRES科學家Audrey Gaudel指出,這些不斷上升的臭氧水平意義重大,因為這意味著我們試圖限制當地的汙染,可能無法達到我們的預期效果。大氣管理局(NOAA)化學科學實驗室在同一份聲明中表示。研究人員將注意力集中在北半球的臭氧上,該地區涵蓋了受空氣品質影響的很大比例的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