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塞納河左岸右岸路線

2021-01-07 美好地時光

旅程的最後,我們終於來到了世界藝術文化之都法國巴黎。

塞納河自西向東穿城而過,將巴黎分為了兩個部分,塞納河南邊的部分就是「左岸」,而塞納河北邊的部分則是指「右岸」。

左岸與右岸風格有很大不同,左岸感性,是自由靈魂的代名詞,右岸理性,充滿繁華奢侈的真實。

巴黎知名景點也可以以此地理條件作為區分。

右岸小皇宮美術館-馬德萊娜教堂-橘園美術館-凱旋門左岸奧賽美術館-聖禮拜堂-艾菲爾鐵塔-蒙帕納斯夜景

(一)塞納河綠色車廂看點:河邊淘書有樂趣在塞納河左岸,攤河的兩岸一字排開有許多小書攤,這些書攤也是巴黎和塞納河的標誌之一,更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這裡的小書攤大都是做成兩米見長,深黑色或墨綠色的大鐵箱,用極簡單的方法固定在河兩岸的護欄上,只要打開箱子稍加整理,就成了一排排的書架。

最開始這裡只不過是巴黎市民用來交易舊書報、雜誌、郵票、明信片等一類印刷品的地攤,每當周日,巴黎商場關門歇業,沿著塞納河漫步就成了當地文人極好的選擇。

因為一個個深綠色的木箱在河岸邊延申,像一列整裝待發的火車,也就得此雅號「綠色車廂」。

按照法國政府規定,每四個車廂,必須有三個是出售圖書,另外一個可以出售旅行紀念品,因此這裡的經營還算規範,很多學生、老師、甚至文化名人也會光顧。

如果你有一雙慧眼,甚至可以在此淘到名作珍藏版。

(二)奧賽美術館看點:印象派與三臺大鐘奧賽美術館坐落在塞納河河畔,前身是一個火車站,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改造為美術館。

美術館裡最有標誌性的就是3臺大鐘,一臺室內的黃金鐘,高掛在中央展廳東側,非常精美。

東西兩側的大鐘,是懸掛在外牆上,鏤空的部分,可以看到室外。

西側的大鐘前是美術館的咖啡廳,東側是一條走廊。

想拍個人剪影的,東側更好一點。

而且東側大鐘鏤空處可以看到蒙馬特高地和聖心堂。

我一開始沒有發現東側的,在咖啡廳拍了幾張,略尷尬。

奧賽美術館體量非常大,和羅浮宮、蓬皮杜合稱為巴黎三大美術館。

奧賽的主要展出繪畫作品,就是印象派。

之前在世界各地欣賞印象派,都是這家三四幅,那家七八幅。

在奧賽可不一樣,之前聽說過的如雷貫耳的那些藝術家,展出在這裡的作品都是按系列的,大量的莫奈、梵谷、雷諾瓦的作品。

你會發現,之前在美術課本上看到的作品,這裡都有。

梵谷的《自畫像》、《隆河的星夜》、《奧維爾教堂》,雷諾瓦的《煎餅磨坊的舞會》、《鄉村之舞城市之舞》,竇加《謝幕》、《舞蹈之家》,莫奈《藍睡蓮》和馬奈《草地上的午餐》,還有米勒《拾穗》和羅丹《地獄門》,都陳列在奧賽美術館。

所以在這裡沒有鎮館之寶一說,隨便拿出來的,都是珍品。

參觀之前可以了解下印象派的特徵。

我歸納一下,印象派是現代藝術發端,它與傳統藝術一脈相承,印象派並未放棄傳統繪畫所遵循的模仿寫實的基本點。

不同之處在於,傳統繪畫只注意了對象的明暗變化,要求逼真;印象派卻研究了光在物體上造成的豐富的色彩效果,加入了主觀感受和寫意效果。

用中國繪畫做比較,可以理解為工筆畫vs寫意畫,都是不脫離物象的表達。

參觀建議:每個月的第一個禮拜一免費,人會比較多。

奧塞美術館站廳部分共有三層,依年代展示,越上層躍近代。

參觀時可以由上至下,先上最高層五樓,那裡展出1870年以後的印象主義,也是最精華的一區,看完後再慢慢一層層逛下來。

最後在一層紀念品店挑選自己喜歡的帶回家。

如果逛累了,美術館裡有一家咖啡廳,一家餐廳。

2層的餐廳是之前的會議廳,非常華麗。

(三)橘園美術館看點:莫奈睡蓮位於杜樂麗花園裡的橘園美術館,一共有兩層,第一層只有兩個展廳,用來展示莫奈的作品。

這兩個展廳太過美太有名,以至於很多人只參觀一層就心滿意足的離開了。

兩個展廳都是橢圓形,每個展廳放置了三幅莫奈長方形畫作。

隨著牆壁的弧度,莫奈的睡蓮世界在潔白的空間內向觀眾打開。

這裡是印象派的聖殿,六幅作品是20世紀上半葉畫壇最大型的組畫之一。

近百米長的路線展開的是一幅睡蓮、柳枝、樹影、雲影交映的水景,就像莫奈自己說的那樣,「一片波光粼粼的水面,沒有地平線,也沒有堤岸,猶如沒有盡頭的幻影」。

橘園對莫奈組畫的藝術呈現,極為別致,讓人難忘。

參觀建議位於B1的禮品店與咖啡廳,有非常出色紀念品

(四)小皇宮美術館看點:免費人少庭院美小皇宮美術館是朋友力薦的,她只說了兩個理由,就把我打動了:人少,免票~!

欣賞藝術品需要平心靜氣,如果人太多,的確會影響欣賞時候的觀感。

小皇宮美術館雖然人少,但在巴黎藝術節的分量一點也不輕。

這裡典藏巴黎市政府的藝術品及文物,是自1870年起巴黎市政府開始在有系統的文化政策下開始收集的,所以這裡擁有豐富的19世紀藝術品。

小皇宮的入口非常華麗,建築師設計的那扇皇宮正面的金色鐵藝大門,深受新藝術的影響,是法國鐵飾藝術的傑作之一。

一層兩側穹形走廊展示的是雕塑作品,從漂亮的鐵藝樓梯走到地下展廳,展覽類別更拓展到家具、名媛珠寶、宗教用品、繪畫等等。

我被這樣一副油畫作品吸引,果實、蝴蝶的觸角、露水每一樣都栩栩如生。

特別要推薦的,是小皇宮的庭院。

這裡也是小皇宮咖啡廳所在,庭院中花草、池塘、噴泉、小道精美別致,美侖美奐,難怪成為很多網紅小姐姐們的打卡聖地。

參觀建議適合拍攝人像的位置:連接1層和2層的鐵藝樓梯;花園咖啡廳

在小皇宮旁邊,我們還路過了知名的米其林三星餐廳:LepavillonLedoyen。

下此來巴黎,要來試試~

(五)聖禮拜堂看點:美輪美奐的彩繪玻璃聖禮拜堂坐落在西岱島上,緊挨著巴黎聖母院。

當我看到聖禮拜堂的照片後,就毫不猶豫把它加入了行程中。

法國是哥德式教堂的起源地,聖禮拜堂就是一幢典型的哥德式建築。

聖禮拜堂分為兩層,下層比較低矮,入口左側有一副十三世紀的壁畫「天神報喜」,這是巴黎最古老的壁畫。

扁圓形拱頂被連接側牆肩柱體的鏤空橫向支撐體承接。

從狹窄的石階進入二層,就是超級震撼的彩色玻璃區域。

細長的大廳中間沒有一根柱子,四面虔誠頌揚耶穌受難的雕塑與彩繪玻璃窗,使禮拜堂沉浸於光影與色彩之中。

每扇大窗戶的尺寸都相當大,平均高13米,寬6米左右。

共計15面彩繪玻璃窗繪製出1113幕講述人類歷史的場景,從創世紀一直到耶穌復活。

在這裡,一定要用廣角頭,才能拍出現場身臨其境的感覺。

(六)瑪德萊娜教堂看點:在巴黎遇見「希臘神殿」巴黎教堂很多,為什麼一定要去看看瑪德蓮娜教堂呢?教堂坐落在巴黎協和廣場皇家路的北端,從很遠的地方就能一眼望見。

從塞納河往教堂方向走,周圍的氛圍也在悄悄發生變化,奢侈品、世界頂級大牌的廣告多了起來,路人的著裝也越發華麗。

人們今天到希臘去其實看不到完整的古希臘建築,那裡只剩下古遺蹟的廢墟,而在巴黎,在瑪德萊娜,卻能看到完整版的古希臘建築。

52根高達20米的潔白科林斯圓柱支撐起山門,山門上雕刻的是《最後的審判》。

教堂內部的建築與裝飾也有獨到之處,與哥德式教堂四周圍繞著絢麗的彩繪玻璃窗不同,這座新古典主義希臘式建築充滿莊嚴、肅穆的氣氛。

唯一的光源來自於三個小圓頂的自然光線。

教堂內有很多雕塑,其中最值得一看的是中央祭壇後方的聖母升天像。

這一尊由19世紀義大利著名雕刻家夏樂馬羅切提創作,表現了聖母在一群小天使的簇擁中徐徐升入天堂的場景。

惟妙惟肖的雕刻技藝,讓冰冷的大理石獲得了生命。

(七)凱旋門看點:人生必打卡地標到巴黎沒有去凱旋門,就如同到北京沒有去過長城一樣。

凱旋門的位置距離塞納河兩岸集中的景點區域稍遠,但好在地鐵有一站。

從地下鑽出來,就能看到這座高達50米的建築。

攤開巴黎地圖,不難發現,這一地區是以凱旋門所在的圓形廣場為中心,向四方輻射出12條道路,每條道路都有將近40-80米寬,最有名的一條就是香榭麗舍大道。

在凱旋門的正下方,可以體驗到它的宏偉,步行攀爬273級的螺旋形石梯,可以抵達凱旋門最上層的大平臺,欣賞360度巴黎全景。

(八)艾菲爾鐵塔看點:人生必打卡地標艾菲爾鐵塔最初的建立是為了慶祝法國大革命勝利100周年,拍攝鐵塔最好的地方不在鐵塔下方,而是在戰神廣場的遠端。

在這裡,總停著幾輛豪華跑車,我們開始以為會有人利用跑車設置騙局,但很多人都和這臺車合影,也沒發生任何意外。

最讓我驚奇的是,我朋友一年前到這裡拍的照片,也有這臺車~!

看來車主是巴黎鐵塔景觀的常客。

(九)蒙帕納斯大廈看巴黎夜景,有幾個選擇,免費的可以選擇聖心堂、老佛爺奧斯陸旗艦店頂層露臺,收費的有鐵塔、凱旋門頂層平臺和蒙帕納斯大廈。

蒙帕納斯大廈在巴黎的天際線中與周圍格格不入,但這裡是巴黎看夜景最好的地方之一。

登上電梯直接上56樓,可以在室內欣賞巴黎落日與亮燈的艾菲爾鐵塔。

在巴黎看夜景體驗比日本好太多,歐洲客人都比較佛系,不會霸著玻璃窗倆小時不動。

每逢整點,可以看到鐵塔閃燈,想像一下無數大閃閃從鐵塔頂流下,現場是超級華麗。

閃燈持續大約5-10分鐘。

相關焦點

  • 大藤峽工程右岸首臺機組尾水肘管啟動安裝
    11月10日,隨著指揮人員一聲令下,大藤峽工程右岸首臺機組尾水肘管首節頂襯板緩緩吊起,歷經39分鐘後,順利吊入安裝位置,拉開了大藤峽工程右岸機電及金屬結構安裝的帷幕。圖片來源:廣西日報大藤峽工程共布置8臺軸流轉槳式水輪發電機組,分左右岸兩期建設,其中,左岸布置3臺,右岸布置5臺
  • 白鶴灘水電站右岸第二臺機組轉子成功吊裝
    11月28日17點37分,白鶴灘水電站右岸第二臺機組(15號機組)轉子成功吊裝就位。15號機組轉子吊裝在此之前, 8月18日,白鶴灘水電站左岸1號機組轉子成功吊裝,拉開了世界首臺單機容量100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轉子吊裝的序幕;9月9日
  • 白鶴灘水電站右岸首臺百萬千瓦機組轉子成功吊裝
    9月9日,目前世界在建規模最大、單機容量最大的水電站——白鶴灘水電站右岸首臺單機容量100萬千瓦機組轉子成功吊裝入位。此前,其左岸首臺機組轉子於8月18日成功吊裝。兩岸均完成這一重要裡程碑節點,為白鶴灘水電站首批機組按期投產發電奠定了堅實基礎。
  • 大藤峽工程右岸混凝土月澆築量再創新高
    中國水利網站12月2日訊 (通訊員 梁芷妍)11月,大藤峽水利樞紐右岸主體工程混凝土月澆築量達10.9萬立方米,打破了右岸工程此前單月澆築量最高紀錄。其中,單日最高澆築強度達到5035立方米。  今年,受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右岸工程工期一度滯後,建設時間緊、運行壓力大,防洪度汛責任大,為右岸工程建設增添了諸多挑戰。大藤峽公司全面總結左岸工程建設經驗,團結帶領參建各方,科學制定施工計劃,完善超標準洪水應急預案,優化設計方案,深入研究重大技術難題,細化實化施工方案,壓實質量安全責任,確保工程建設按計劃推進。
  • 左岸派:在政治立場上一般都偏左,普遍有著反權威反體制的傾向
    導語:左岸派:在政治立場上一般都偏左,普遍有著反權威反體制的傾向作家電影也被稱為左岸派,有人曾認為這一稱謂的由來是因為這些導演們經常在巴黎塞納河的南岸聚集或活動,而更可信的說法則是,左岸派的導演在政治立場上一般都偏左,普遍有著反權威反體制的傾向,故而得名「左岸派」。
  • 塞納河測試水翼船(1)
    新華社照片,外代,2019年9月17日(外代一線)(3)塞納河測試水翼船9月16日,在法國巴黎,一款水翼電動船在塞納河上行駛。有關方面16日在法國巴黎塞納河上測試一款水翼電動船。它外形接近小轎車車身,船底水翼讓船體可以在河面上懸空而行。路透社報導,這款水翼電動船由法國企業「海洋泡沫」開發,目前尚在測試階段。企業創始人之一阿蘭·泰博說,船身水翼設計不僅能夠減少河水對船身阻力、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還可減少噪音。
  • 李耀文:歐洲四國遊記 遊義大利「五漁村」 ​【原創作品】
    李耀文:歐洲四國遊記【原創作品】七、遊義大利「五漁村」2018年5月18日至30日,與弟弟一家隨團參加義大利、瑞士、法國、德國四國遊。深度遊覽了義大利羅馬城的鬥獸場、君士坦丁凱旋門、真理之口、許願泉、萬神殿、西班牙廣場;佛羅倫斯市政廳、百花大教堂;比薩大教堂、比薩斜塔;米蘭大教堂;威尼斯水城、五漁村;法國的凡爾賽宮、乘船遊覽了巴黎的塞納河、觀賞了艾菲爾鐵塔、凱旋門、羅浮宮、巴黎聖母院、協和廣場及老佛爺購物店;乘索道遊覽了瑞士的皮拉圖斯山、琉森湖、卡貝爾橋、獅子紀念碑、因特拉肯風情小鎮;德國的海德堡、內卡河、海德堡大學
  • 法國藝術家:「改道」塞納河 與古監獄對話
    巴黎全城癱瘓,位於塞納河中心的西岱島也未倖免於難。在與巴黎聖母院隔街相望的巴黎古監獄內,至今還保留著這場大洪水留下的印記:憲兵廳的一根圓柱上還標記著當年的洪水水位,高達3米有餘。 這個春天,塞納河水再次進入巴黎古監獄,但卻是以藝術的形態,不再是野性狂暴的災難。
  • 新民晚報數字報-持續降雨 塞納河水位不斷升高
    由於連日降雨,法國多地洪水泛濫,特別是流經巴黎的法國第二大河塞納河水位不斷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