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增多見於哪些疾病?發病症狀是什麼

2020-12-03 飛華健康網

人體正常的血小板參考值為100~300×10^9/L,當血小板數量大於400×10^9/L時,稱為血小板增多,那麼血小板增多見於哪些疾病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臨床血小板增多主要見於下列情況:

一、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

本病是由於骨髓過度增生引起的血小板增多。特徵為骨髓巨核細胞過度增生,外周血中血小板持續明顯增多,且有功能異常。

臨床有自發出血傾向及或有血栓形成,病人常有脾大,約有20%的病人,尤其年輕患者無症狀。1/3的病人有頭痛、頭昏、視覺模糊、手掌及足底灼痛感,末梢麻木。出血以胃腸道出血常見。血小板計數多在600×10^9/L以上,白細胞計數可正常或增高,因失血少數病人可致貧血。半數患者JAK2基因檢測陽性。

二、其他骨髓增生性疾病

包括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原發性骨髓纖維化等,可伴有血小板增多。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白細胞增多和脾大較為明顯,外周血和骨髓以中晚幼粒細胞、杆狀核粒細胞增多為主,Ph1染色體陽性,或BCR-ABL陽性。

真性紅細胞增多症以紅細胞、血紅蛋白增多為主,紅細胞大多在7~10X10^12/L,血紅蛋白在180~240g/L。除上述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的症狀外,真性紅細胞增多症還主要表現為皮膚黏膜紫紅,肝脾腫大常見,部分患者血壓升高,80%以上患者JAK2基因檢測陽性。

原發性骨髓纖維化常有脾大和貧血,外周血有幼粒-幼紅細胞和淚滴狀紅細胞,骨髓常幹抽,骨髓活檢有纖維化表現,約超過半數患者JAK2基因檢測陽性。

三、反應性(繼發性)血小板增多症

反應性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數一般不超過600×10^9/L,個別患者偶可超過1000×10^9/L,血小板功能基本正常,通常不伴有血栓形成和脾大,原發病控制或病因去除後血小板可恢復正常。

繼發性血小板增多症有急慢性炎症性疾病、血液疾病、血小板減少症的恢復期(反彈性血小板增多)、脾切除後、惡性腫瘤等幾個方面。

以上是血小板增多見於哪些疾病的詳細解答,血小板增多的原因較多,因此,如果檢查發現存在血小板增多的情況,要綜合病史、查體和有關檢查結果分析,方能明確原因和原發病。

相關焦點

  •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發病機制及治療研究進展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ET)是一組以血小板及骨髓巨核細胞增多為特徵的骨髓幹細胞惡性克隆性增殖性疾病。血栓和血管併發症是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少數患者可轉化為白血病或骨髓纖維化。MPL基因突變的發現為ET的又一重大發現,MPL基因突變見於3%~5%的ET患者。MPL編碼蛋白是一種促TPO的受體,且發現MPL突變不僅發生於JAK2V617F陰性的ET患者,還見於少部分JAK2V617F陽性的ET患者。
  • 血小板減少的早期症狀
    血小板低?早期症狀有哪些?了解疾病的早期症狀很重要,血小板減少也是如此,這樣就可以及時有效的發現疾病,並且治療,避免病情惡化導致危害的出現,那麼血小板減少的早期症狀有什麼呢?下面就由小編帶領大家一同認識血小板減少的症狀。
  • 神經系統疾病是什麼,具體症狀表現有哪些
    神經系統疾病有多種類型,發病集中於運動員、老年人等群體;不同神經系統疾病所對應的治療手段也不盡相同。不過,什麼是神經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還包括哪些表現?所謂的神經系統疾病,主要是指發生在中樞神經系統、周圍神經系統以及自主神經系統的病徵,同時也以感覺、聽覺、觸覺、運動、意識和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為主要疾病的特徵。
  • 血小板低可能會引發這些疾病,威脅生命
    在小血管破裂處,血小板聚集成血小板栓,堵住破裂口,並釋放腎上腺素, 5-羥色胺等具有收縮血管作用的物質,是促進血液凝固的重要因子之一。血小板還有營養和支持毛細血管內皮細胞的作用,使毛細血管的脆性減少。血小板低會引發哪些疾病?
  • 血小板減少的原因
    血小板減少的原因:1、急性型ITP多發生在病毒感染或上呼吸道感染的恢復期,如風疹、麻疹、水痘,腮腺癌等。患者血清中有較高的抗病毒抗體,血小板表面相關抗體明顯增高,故認為是病毒抗原引起的。發病機理可能是包括病毒抗原在內的抗原抗體複合物與血小板fc受體或是病毒抗原產生的自身抗體與血小板膜起交叉反應,損傷血小板,並被吞噬細胞所清除。
  • 帕金森發病症狀是哪些
    成都西南腦科醫院 顱內腫瘤、腦血管等神經外科疾病診治 帕金森發病症狀是哪些?
  • 血小板異常可能是哪些疾病導致的?
    血小板是由骨髓造血組織中的巨核細胞產生。形狀不規則,比紅細胞和白細胞小得多,正常值為100~300×109/L。血小板具有特定的形態結構和生化組成,在止血、傷口癒合、炎症反應、血栓形成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過程中有重要作用。不少血液病患者都會出現血小板計數的異常。那麼血小板異常要注意什麼疾病呢?下面就為大家講解一下。
  • 【燒腦】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的產生,為什麼會發病?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是由單個異常多能幹細胞克隆性增殖引起的疾病。致病巨核細胞數,平均巨核細胞數容量增多,血小板生成可達正常速率的15倍。 【燒腦】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的產生,為什麼會發病?
  • 血液病包括哪幾種疾病?有4個症狀需立馬就醫,不能耽擱!
    血液病也就是造血系統性疾病,血液病和多種因素有關如化學、物理、遺傳以及免疫等,其典型症狀是貧血、出血、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以及發熱等。最近這幾年現代工業持續性發展,從而使得血液病發病率逐年升高。
  •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什麼病 它有哪些症狀
    現在有許多疾病威脅著女性朋友的身體健康,子宮內膜異位症就是其中一種。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那麼,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什麼病呢?這種疾病有哪些症狀呢?我們應該如何預防呢?下面大家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什麼病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是有活性的內膜細胞種植在子宮內膜以外的位置而形成。本來內膜細胞應該生長在子宮腔之內,但因為子宮腔通過輸卵管和盆腔想通,所以內膜細胞可以異位生長。目前對此病發病的機制有多種說法,其中被普遍認可的是子宮內膜種植學說。本病多發生於生育年齡的女性,青春期前不發病,絕經後異位病灶可逐漸萎縮退化。
  • 血小板偏高是怎麼回事 血小板偏高的治療方法
    血小板影響人人體的健康,那麼血小板偏高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血小板會偏高,導致血小板偏高的原因是什麼呢?血小板偏高的危害有哪些?血小板偏高的治療方法是什麼?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血小板偏高是怎麼回事血小板升高一般沒有太大的臨床意義。
  • 膠質瘤多見於神經細胞,且常發病於顱內,症狀表現多,別亂用藥
    03膠質瘤的症狀表現有哪些?3、癲癇病:患者也可能在疾病的早期發作。(四)疾病進展1、在此基礎上,頭痛可間歇性加重。2、一些神經膠質瘤患者可能出現偏癱,失語和偏盲等症狀。另外,該疾病還可以引起併發症,例如顱內壓升高,腦水腫和癲癇。
  • 血小板少是什麼病 血小板少竟有這麼多危害
    血小板是血細胞的一種,它在人體中的功能是聚集和粘附,起到止血和凝血的作用。血小板小範圍內降低一般不會發生出血性問題。那麼,血小板少是什麼病?血小板減少的原因是什麼?血小板減少怎麼辦?來了解一下吧。血小板少是什麼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又分為急性型和慢性型兩種。
  • 原發性高血壓的發病原因是什麼?
    原發性高血壓的發病原因是什麼?  (二)發病機制  原發性高血壓的發病機制複雜,迄今尚未完全闡明。目前認為下列因素在高血壓發病機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1.發病機制  (1)心輸出量改變:早期高血壓患者常有心輸出量增加,表明心輸出量增加在原發性高血壓的始動機制中起到一定作用,可能與交感興奮、兒茶酚胺類活性物質分泌增多有關。
  • 血小板增多症進展為骨髓纖維化?這些症狀和治療你需要了解
    蘆可替尼是一種口服的 JAK-STAT 信號通路靶向藥物,不受 JAK2V617F 突變影響,用於治療中危和高危骨髓纖維化,包括原發性骨髓纖維化、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後骨髓纖維化和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後骨髓纖維化患者。本文通過一個病例為大家展示ET繼發的MF的診斷和治療的時機把握,提醒大家要及時洞察疾病變化,及時診斷,及時治療。
  • 血小板低吃什麼補的快 七種食療增加血小板
    在生活當中,很多人都會出現血小板低的現象,這種情況會給患者帶來非常大的影響,因此要趕緊治療這種病症。那麼在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會有哪些症狀的發生呢?哪些原因會引起血小板減少?出現血小板低是哪些補的快,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 導致血小板減少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導致血小板減少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患上血小板減少症會對整個家庭造成傷害,因此患者在得知病情後也應該去了解病情出現的原因,那麼,導致血小板減少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 光澤苔蘚,發病原因尚不明確,想預防疾病的發生,需注意個人衛生
    導語:本病為一少見的慢性炎性丘疹性皮膚病,無明顯症狀,病因不明。它具有特殊的臨床和組織病理學特徵。它可以在所有民族中找到。其中,患者大多數是兒童和青少年。男女之間無顯著性差異。家族性疾病很少見。01常見發病的部位有哪些?常見症狀有什麼?病因是什麼?
  • 崇文門中醫醫院張明輝:血常規到底該看什麼?
    出現頭暈了,或者出血了,很多時候都會建議大家先去做個血常規,而患者拿著血常規的檢查報告卻什麼都看不懂。那麼血常規究竟是要看什麼的?都可以看出那些可能會出現的疾病呢?血小板減少主要表現為皮膚、黏膜出血,鼻出血、齒齦出血、月經增多等,嚴重時可發生咯血、嘔血、黑便、甚至腦出血等。很多全身性疾病、腫瘤、血液病等均可引起血小板減少。
  • 慢性支氣管炎的病理變化及症狀變化有哪些?
    老年人隨著年齡的變化,機體逐漸衰老,而呼吸道的防禦功能也逐漸降低,老年人對於外界的氣溫、氣溫變化的適應能力也逐漸降低,因此也容易造成微生物的入侵從而導致慢支、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的高發。患者的身體也會出現一系列病理改變及症狀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