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蚊子,恐怕所有人都會用深惡痛絕、厭惡至極這些詞去形容它們。我們在睡覺的時候經常會被蚊子發出的嗡嗡聲吵醒,可是蚊子發出的聲音那麼小,為什麼還能能把人們吵醒呢?
圖片來自嗶哩嗶哩專欄
生物學家已經證明蚊子本身是不會發出嗡嗡的叫聲的,我們聽到的叫聲是蚊子翅膀拍打空氣發出振動的聲音,並不是蚊子的叫聲。飛行中的蚊子其翅膀的振動次數大約在500次/秒,換算為頻率是20Hz上下,剛好在人耳能聽到的範圍之內(人類耳朵能聽到頻率20Hz~20000Hz的聲音)。
我們容易被蚊子聲音吵醒原因是:我們睡覺的環境噪音相對比較小,而蚊子是通過二氧化碳定位攻擊目標,人的嘴巴、鼻孔是身體向外排放二氧化碳的主要器官,人睡覺的時候,通常會把身體裹得嚴嚴實實(夏天有空調嘛),所以蚊子只能從「頭」下口,臉和頭部就成了它們最佳的攻擊對象,人的耳朵又恰恰長在頭部,所以我們一聽到嗡嗡聲便會條件反射一樣的從夢中醒來。
生活中有些人特別招蚊子咬,有人說是因為血型的原因,真的是這樣嗎?我們來了解一下蚊子是如何尋找目標的:
蚊子尋找目標的方式有三種
1.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蚊子尋找獵物蹤跡最重要的物質之一。科學研究發現二氧化碳和乳酸是蚊子尋找獵物最重要的引誘劑。人類呼吸排放的二氧化碳和皮膚排放的二氧化碳是引誘蚊子攻擊的重要原因之一,蚊子可以在超過30米的距離發現人類排放二氧化碳。所以,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越大(也就是人體新陳代謝越快)越容易「招蚊子」。
2.溫度
蚊子對溫度和溼度尤其敏感,人皮膚的溫度和溼度對是否招蚊子有重要影響,這也是愛出汗和愛喝酒的人(皮膚溫度高)為什麼招蚊子咬的原因。
3.氣味
人體散發的汗液中含有乳酸、脂肪酸,而蚊子靠感知汗液中乳酸、脂肪酸的氣味來迅速尋找吸血目標。
通過以上三個方面你知道有些人為什麼特別招蚊子咬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