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越來越悶熱、潮溼,人們對於蚊子的抱怨逐漸增多,與此同時也不禁疑惑到底什麼樣的人更容易招蚊子?事實上,夏季是蚊蟲活動與繁殖最旺盛的季節,也是蟲咬性皮炎的高發期。事實上,是否招蚊子和血型無關,而與個人體質有關。一般來說,敏感體質容易被叮咬,且叮咬後的痕跡明顯。專家提醒,目前對於防治蚊子叮咬仍以遮為主,少去花草茂盛的地方,儘量穿長袖,若被咬之處有不斷擴散和感染的趨勢,建議及時就醫。
很多蟲咬性皮炎患者都存在這樣一個疑問:平時家裡打掃很乾淨,沒有發現蟲子,怎麼還會被蟲子叮咬呢?事實上,很多蟲子是肉眼所看不到的。「比如床鋪上的涼蓆,由於汗液和掉落的皮脂存在於涼蓆的縫隙裡,容易滋生蟎蟲。」
據了解,嬰幼兒皮膚嬌嫩,容易被蚊蟲「盯上」。一旦發現被叮咬,有的家長會給寶寶塗牙膏、清涼油、花露水等。如果被叮咬處腫脹化膿,再在患處使用這些「止癢措施」,反而會加重病情,尤其對過敏體質患兒來說,可能會出現過敏性皮疹。另外,還應儘量避免用熱水燙洗,以免加重炎症反應,出現感染。
對於現在市面上熱賣的驅蚊液、驅蚊手環、防蚊水,其實也無需太過依賴,特別是對於嬰幼兒,驅蚊水塗抹在身上容易損害皮膚,最好的除蚊方式就是利用蚊帳、紗簾等設備防止蚊子侵入,少去郊外或公園活動,外出遊玩時儘量穿長衣長褲,減少暴露部位。此外,夏季應勤換衣服及床單、被褥等貼身物品,並經常清洗曝曬,建議每周一次。草蓆、涼蓆應洗清曬乾後再用,可以減少隱藏的蟎蟲而減少蟲咬皮炎的發生。
新民網出於傳遞健康資訊的目的刊登此文,不代表本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