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評比人類最痛恨的動物,蚊子一定可以名列榜首,這種生物叮咬人後會發癢,還可能導致感染傳染病。可是,最氣人的在於一群人同處一室,結果蚊子往往只追著一個人咬。
也是因此,才會有人說蚊子吸你血是因為你「體香血甜」,那麼蚊子喜歡叮誰,真的跟體質、血型或者性別有關嗎?讓我們打開西瓜視頻,搜索西瓜視頻創作人【科學探索貓】跟隨創作人的視角,一探究竟!
動物的行為一定存在動機,蚊子也一樣,想要揭開蚊子叮人吸血是否跟體質、血型或性別有關就要知道它們叮人吸血是為了什麼。很早以前,動物學界一直認為蚊子叮人吸血是為了補充自己的營養,就跟動物吃草吃肉是為了生命存活一樣的道理,可是後來昆蟲學家發現這一邏輯不合常理。
因為他們經過研究發現,只有雌性蚊子才吸血,而雄性蚊子是吸取水果、花蜜和植物汁液為食的。
顯而易見,蚊子叮人吸血的謎底就在雌性蚊子身上。
我們知道,每年夏天的5到8月是蚊子的高峰活動時期,等秋冬天氣變冷它們就會「消失無蹤」,而從其活動高峰期看,蚊子吸血活動最多後恰恰就進入了繁殖期,因為,答案呼之欲出。
後來的很多實驗也表明,雌性蚊子吸血並不是給了自己補充營養物質,因為即使不吸血它也不會餓死,而是動物尤其是人體血液中含有的一種特殊蛋白是雌性蚊子產下正常胚胎卵必不可少的物質,就像人類胚胎的形成也離不開一種神秘病毒的參與一樣,他們就像二者創造生命的「神秘添加劑」一樣。
也就是說,雌性蚊子在交配前後吸血,其實不是為了生命存活,而是為了繁殖後代。
蚊子頭部和腿部上的觸鬚其實就是一種精細入微的「化學感受器」和「機械性刺激感受器」,通過這一組織,蚊子能通過感知人體溫度、溼度、呼出的二氧化碳、散發出的氣味以及視覺線索來鎖定目標。
因此蚊子愛咬誰和血型其實關係不大,不同血型的人被蚊子叮咬的機率沒有差異,那到底哪些人最招蚊子叮呢?
通常「招蚊」的是以下幾類人:
首先是二氧化碳排出多、出汗多、體溫較高的高代謝人群,這類人體除了本身呼出大量二氧化碳「招蚊」之外,還會因汗液中存在的大量胺基酸、乳酸、丙酮等體味物質而「招蚊」,常見為運動者、孕婦、嬰幼兒以及喝酒者、甲亢患者等等;其次是穿深色衣服的人,因為蚊子具有趨暗的習性,喜歡在弱光環境下吸血,對蚊子來說沒有反光作用,再加上深色衣服吸熱造成人體溫度更高一些,是蚊子理想的「作案場所」;再次是化妝或噴香水的人,香水、洗面奶、面霜等花香味的化妝品普遍含有硬脂酸,而硬脂酸恰恰是蚊子的最愛。
所以,綜上所述蚊子喜歡咬的人其實是具備特殊的物質和一定的特質,不一定是香的或者臭的,跟個人「血香肉甜」沒關係。更多詳細請打開西瓜視頻,搜索西瓜視頻創作人【科學探索貓】觀看完整視頻!
但是,除了以上幾個「招蚊」人群,科學研究還表明:蚊子能優先識別出人群中血液健康的人,因為健康的血液裡,蚊子所需的那種特殊蛋白的單位含量更高。
其原理事實上正是源自二氧化碳和熱量,正如前文所講,蚊子具備這樣高精度的「化學感受器」和「機械性刺激感受器」,而二氧化碳和熱量釋放最旺盛的人代表其新陳代謝快,一般來說身強體壯的更招蚊,而小朋友、運動員、身體偏胖的人則高於普通人。
但是,正是基於這樣的判斷,在一個只有健康普通人和患有高血脂和血液病肥胖者的「招蚊」實驗中卻出現了令人意外的結果。
在那次實驗中,儘管肥胖者的二氧化碳和熱量釋放高於普通人,但10隻雌性蚊子裡面卻有6隻直接鎖定了普通人,而另外4隻先是飛到了肥胖者的表皮上停留片刻,似乎察覺到肥胖者有病而沒有叮咬,隨後又飛向了健康的普通人,隨後他被叮咬吸血了。
這個實驗結果很明顯,表明雌性蚊子確實能夠判斷誰的血液更優質,從而優先叮咬。既然蚊子如此招人討厭,為什麼人類不想辦法將它消滅呢?或者通過其他一些手段改造蚊子的基因,使它不會咬人?科學家也曾嘗試過一些辦法,但是為什麼都沒能成功呢?了解更多關於蚊子的有趣知識,打開西瓜視頻,搜索西瓜視頻創作人【科學探索貓】觀看完整視頻,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