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國光熱發電核心技術首次走出國門

2020-08-05 光明網

7月17日,由浙江中控太陽能技術有限公司主要完成的「大規模塔式太陽能熱發電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榮獲2019年度浙江省技術發明獎一等獎,中控太陽能董事長金建祥作為完成人及獲獎單位代表上臺領獎。

2019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技術發明獎11項,其中一等獎僅3項。該項目經多年的技術開發及應用實施,攻克了光熱發電領域中的多項技術難題,成功研發了規模化塔式太陽能高精度聚光控制技術、安全可靠的大容量低成本熔鹽儲能技術、高溫吸熱器的網格化能量協調控制技術等核心技術,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塔式太陽能熱發電整體解決方案。

截至目前,「大規模塔式太陽能熱發電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成果先後應用於中控德令哈10MW及50MW塔式熔鹽儲能光熱電站、中電建青海共和50MW塔式熔鹽儲能光熱電站。並已申請發明專利151項(其中已授權75項),發表論文24篇,參與制定IEC國際標準1項、國家標準3項、行業標準2項。

去年11月11日,在中、希兩國元首的共同見證下,希臘MINOS 50MW光熱發電項目正式籤約,這也代表著中國自主研發的光熱發電核心技術首次走出國門。該項目由中國能建下屬中國葛洲壩集團國際工程有限公司與浙江中控太陽能技術有限公司組成聯營體負責項目EPC建設。

相關焦點

  • 浙江省科技獎一等獎 | 中國自主研發光熱發電核心技術首次走出國門
    在日前舉行的浙江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由浙江中控太陽能技術有限公司主要完成的「大規模塔式太陽能熱發電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被授予浙江省技術發明獎一等獎,中控太陽能董事長金建祥作為完成人及獲獎單位代表上臺領獎。
  • 光熱發電:中國下一張「國家名片」?
    項目利用光熱技術的儲能功能,降低島內對柴油發電依賴的同時,保護當地生態環境。該項目是葛洲壩國際公司與浙江中控太陽能技術有限公司(簡稱中控太陽能)組成的聯營體與英國投資商在希臘國別的成功合作,是中國光熱發電產業首次以完整的「技術+設備+工程」模式走出國門。看到這個消息,筆者深感欣慰。
  • 光熱發電技術淺析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關於太陽能的能源利用方面,目前有兩種,一種是光伏發電:利用太陽能電池板將光能轉化為電能;另外一種是光熱技術:利用太陽能的高溫將光能轉化成熱能。我國太陽能熱發電正處於起步階段,十一五規劃中的863計劃就有關於太陽能光熱發電的項目,此前一段時間內,光熱技術主要是以太陽能熱水器或者太陽能聚熱廚具為主。
  • 國內光熱發電最牛公司_光熱發電十大企業排名
    光熱發電企業排名一:精功科技   浙江精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由精功集團控股,2000年完成股份制改造,2004年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SZ002006、公司系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全國機械工業先進集體、全國電子信息行業優秀創新企業、中國太陽能光伏設備優秀供應商、中國建材機械行業20強企業、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副會長單位
  • 國家首批光熱示範項目在內蒙古烏拉特中旗實現滿負荷發電
    中國日報12月22日電(記者 趙磊)記者從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獲悉,國家首批光熱示範項目-內蒙古烏拉特中旗100MW槽式導熱油10小時儲能光熱發電項目近日實現滿負荷發電。在冬至前後光資源最差、環境溫度最低和大雪後空氣溼度最大等多重不利因素下,利用太陽能集熱實現滿負荷發電意義非凡,是項目建設的重要裡程碑節點。該項目是國家首批光熱示範項目中單體規模最大、儲熱時長最長的槽式光熱發電項目,項目由中國船舶集團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設計、建設、調試和運維。
  • 首航光熱1MWt槽式光熱系統首次成功發電
    首航光熱1MWt槽式光熱系統首次成功發電光熱發電  來源:CSPPLAZA光熱發電網    2014/6/26 15:36:12  我要投稿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2014年5月31日下午3點,首航節能光熱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首航光熱」)位於天津試驗基地的1MWt槽式光熱發電示範系統成功進行了首次衝轉小型汽輪發電機組發電的試驗
  • > 光熱發電的前景和弊端 - 光熱發電
    光熱發電是一種具有發展前景的可再生能源技術。太陽能光熱發電技術目前主要有槽式、塔式、碟式、反射菲涅爾四種,其中槽式光熱發電佔據裝機總量的70%以上,技術成熟度得到公認。槽...>光熱發電項目、青海中控太陽能發電有限公司德令哈50兆瓦太陽能熱發電項目榜上有名,上網電價為1.15元/度。
  • 塔式光熱發電創新技術之選擇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眾所周知,塔式光熱發電技術始自上世紀 50 年代,前蘇聯科學家最早建立小型實 驗裝置,在碟式聚光裝置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其目的是保留碟式聚光器高聚光比優勢, 探索光熱規模化利用或發電的可能性。上世紀 80 年代又在克裡米亞建立 5 兆瓦實驗裝 置。
  • 光熱發電的前景和弊端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光伏發電是利用半導體界面的光生伏特效應而將光能直接轉變為電能。這種技術的關鍵元件是太陽能電池,經過串聯後進行封裝保護可形成大面積的太陽電池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發電裝置。一、光熱發電光熱發電是指將太陽能聚集,通過換熱裝置提供蒸汽,進而驅動汽輪機發電。
  • 「中國製造」大幅降低光熱發電成本 曬太陽就能掙錢
    這個國家級自主創新示範區,拿出45億元投資,劃出580畝土地,對這個「前景無限」的光熱發電項目寄予厚望——要建成中國首個年產能200兆瓦規模、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太陽能光熱發電技術研發及產業化基地,計劃於2017年上半年調試並投產。2018年項目全部達產後,預計年產值超百億元。  一切都在以創新的方式向傳統告別。
  • 光熱發電為何熱不起來?
    光熱電站的加入顯著減少了棄風棄光,同時光熱發電成本也有所降低。在技術路線驗證可行的背景下,許多光熱資源豐富的地區正積極規劃建設含光熱發電技術路線的多能互補項目,例如,甘肅省玉門市擬與華東電力設計院、江蘇鑫晨光熱公司聯合開發投資光伏光熱多能互補電站項目,其中含光熱項目200兆瓦。
  • 能建技術帖|一文讀懂光熱發電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提起太陽能發電大家就會想起光伏其實,除了光伏還有一種太陽能的利用方式那這就是光熱今天小編就來跟你聊聊光熱發電那些事兒採用太陽能熱發電技術避免了昂貴的矽晶光電轉換工藝可以大大降低太陽能發電的成本而且這種形式的太陽能利用還有其他形式的太陽能轉換無法比擬的優勢那就是【太陽能加熱的熱能能儲存在容器中】
  • 中國太陽能光熱發電行業發展監測分析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1...
    停滯階段——**~**年      20 世紀**年代中後期以後,人們對建成的太陽能光熱發電站進行技術總結後認為,雖然太陽能光熱發電在技術上可行,但投資過大,且降低造價十分困難。所以各國都改變了原來的計劃,使太陽能光熱發電站的建設逐漸冷落下來。
  • 中國考古走出國門 首次奔赴非洲探秘人類起源
    「許昌人」發現者講述赴非探秘人類起源:若在肯亞發現化石中國將首獲命名權近日,中國考古學家首次組建的現代人類起源考古隊飛赴肯亞,進行為期近50天的考古發掘,尋找現代人起源的關鍵證據,探索人類起源奧秘。
  • 中國太陽能光熱發電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
    從**年全球光熱市場發展來看,光熱發電技術和應用市場正從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過渡,包括南非、印度、摩洛哥等新興經濟體,都開始陸續推進光熱發電技術研發和項目建設,各國在建光熱發電項目規模均達到200-300MW。  我國太陽能光熱發電起步較晚,隨著國家對可再生能源的日益重視,光熱發電產業的發展迅猛。
  • 同樣是太陽能發電,為什麼光熱發電一直「默默無聞」?
    出品:科普中國製作:陳勁濤、陳琳(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在已知的清潔能源中,太陽能無疑是目前地球上可以開發的、儲量最多的可再生能源。該技術的優點是液態熔鹽既可以收集能量,還可以將能量收集與發電分離。
  • 光熱發電關鍵技術真空集熱管玻璃金屬封接工藝獲突破
    一項制約我國光熱發電利用行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太陽能光熱發電中高溫真空集熱管玻璃-金屬封接工藝在山東淄博晟元新材料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目前取得重大技術突破,淄博晟元新材科技也有此成為目前國內能全面掌握光熱發電中高溫真空集熱管陶瓷-金屬連接、玻璃-金屬封接工藝的技術先行者。相關業內專業人士表示,該項目在光熱發電、電子、2雷射、照明等領域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
  • 為何「光熱發電」很陌生?
    該技術的優點是液態熔鹽既可以收集能量,還可以將能量收集與發電分離。 因此,在發電的可調度性上,光熱發電更優於光伏發電。 從導熱介質帶動發動機發電環節思考,光伏發電只需要進行光電轉化,而光熱發電是經過光電轉化後還要進行光熱的轉化,可見光熱的發電步驟更複雜。 不過,光熱發電多出的一個環節可應用於其他方面。
  • 成本是光伏發電3-4倍 光熱發電靠譜嗎?
    (一)什麼是太陽能光熱發電?太陽能光熱發電,是將比較集中的太陽光能通過傳遞介質轉化為熱能,然後再轉化為電能的技術。、技術較為成熟,商業化運營經驗豐富,仍是當前光熱發電的主流路線,但其聚光比小、系統工作溫度低、核心部件真空管技術尚未成熟、吸熱管表面選擇性塗層性能不穩定等問題仍舊存在;碟式的熱效率最高,結構緊湊、安裝方便,非常適合分布式小規模能源系統,但斯特林熱機關鍵技術難度大,目前仍處於試驗示範階段。
  • 光熱發電的前景和弊端分析
    1)槽式太陽能光熱發電技術是目前實現商業化運行最多,且技術最成熟的太陽能光熱發電站系統。槽式太陽能光熱發電技術是採用「線聚焦」原理,利用大面積槽式拋物面形式的反射鏡將太陽光聚焦反射到集熱管上,並將集熱管內的傳熱工質加熱至高溫,利用其熱量加熱水產生蒸汽,推動常規汽輪機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