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實用!39張野外地質現象實拍合集!

2021-01-08 網易

2020-03-10 01:49:02 來源: 桔燈勘探

舉報

  

  在地球漫長的演化過程中,

  大自然鬼斧神工般

  創造了無數神奇的地質現象!

  今天,就讓我們通過地質實拍圖

  一起來看一看吧!

  01

  大型角度不整合

  

  這種接觸關係的特徵是:

  上、下兩套地層的產狀不一致

  以一定的角度相交;

  兩套地層的時代不連續,

  兩者之間有代表長期風化剝蝕與

  沉積間斷的剝蝕面存在。

  02

  火山角礫巖

  

  火山角礫巖是由火山作用

  形成的稜角狀和次稜角狀

  礫石含量>50%的角礫巖。

  直徑一般大於4毫米,

  所含熔巖碎片以凝灰巖居多,

  玻璃細片及整石較少。

  03

  共軛斷層

  

  共軛斷層是在統一

  構造應力場作用下

  形成的兩組方向不同、

  剪切方向相反、

  大體同時發育的交叉剪切帶。

  04

  板劈理

  

  板劈理是板巖或其它

  均質沉積巖石在變形作用和

  低級變質作用下,

  於垂直壓縮的方向上

  所普遍發育的片狀或板狀礦物,

  呈平行排列而形成的面理。

  05

  石香腸構造

  

  石香腸構造是指變形期間,

  當較強的巖層伸展和拉長時,

  可能分隔成一些巖塊或

  形成被狹窄的「頸」分離開的

  透鏡狀或枕狀構造。

  06

  糜稜巖

  

  糜稜巖是顆粒很細

  呈條帶狀分布的動力變質巖。

  由原來粗粒巖石(花崗巖等)

  受強烈的定向壓力破碎成粉末狀,

  再經膠結形成堅硬巖石,

  礦物成分與原巖無多大變化。

  07

  包卷構造

  

  在細砂、粉砂沉積物液化過程中,

  流水施加的剪切力或

  在斜坡上的重力作用,

  使沉積地發生滑動,

  使一個層內的原始的層理構造

  發生複雜的「褶皺」,

  形成連續分布的開闊向前和

  緊密背斜組成的「包卷」狀態,

  稱為包卷構造。

  08

  巖石剪切帶

  

  為發育在巖石圈中

  具剪切應變的強烈變形帶。

  這一變形帶可以是

  應變不連續的面狀構造( 斷層),

  或者在露頭尺度上見不到

  幾何不連續性而呈

  連續應變的韌性剪切帶。

  09

  低角度的角度不整合

  

  時代不連續,

  產狀不一致的兩套地層,

  以低角度相交形成的不整合。

  10

  捕虜巖

  

  圖為美國喬治亞州埃爾伯頓附近

  埃爾伯頓花崗巖中的捕虜巖,

  直徑可超過數十米,

  也可小於數釐米,

  見於侵入體之邊緣。

  11

  繩狀熔巖

  

  屬熔巖流表面構造。

  是結殼熔巖流表層局部受到

  不同程度的推擠、扭動、捲曲而成,

  外表與麻繩、草繩等極為相似,

  表面粗糙成束出現。

  12

  混雜巖

  

  混雜巖是指由成分、

  時代、 來源不同的巖塊

  混雜堆積在一起的地質體,

  它通常由基質、原地巖塊、

  外來巖塊三部分組成。

  13

  縫合線構造

  

  縫合線主要產於

  比較純淨的碳酸鹽巖中,

  有時也出現於石英砂巖、鹽巖、

  矽質巖中,指的是橫剖面中

  將相鄰兩個巖層或

  同一巖層的兩個相鄰部分

  連接起來的鋸齒狀接縫。

  14

  雁列節理

  

  雁列節理常被巖脈

  充填而成雁列脈。

  根據雁列節理 不同的力學性質,

  可以判斷剪切帶 相對位移的方向。

  15

  不協調褶皺

  

  不協調褶皺是指

  各層彎曲狀態明顯不同,

  褶皺大小、形態各異,

  各層的褶皺形式出現

  突變或不具幾何規律。

  16

  泥裂

  

  泥裂多見於泥巖、泥質砂巖中,

  裂紋常具上寬下窄形態,

  其中被泥沙填充,

  充填物與上覆巖層的成分相當。

  17

  不對稱褶皺

  

  不對稱褶皺是指

  兩翼不等長褶皺的中面與

  軸面互相不垂直,

  以軸面為標誌面 褶皺兩翼

  不呈鏡像對稱的褶皺。

  18

  波痕

  

  波痕是沉積巖中最常見的構造之一。

  它是由於介質 (風、流水、

  波痕、潮汐流) 的運動,

  在沉積物表面所形成的

  一種波狀起伏的構造。

  19

  角閃巖線理

  

  線理是巖石中發育的

  一般具有透入性的線狀構造。

  根據成因可分為

  原生線理和次生線理。

  20

  頁巖層理

  

  層理是巖石沿垂直方向 變化

  所產生的層狀構造。

  它通過巖石的物質成分、

  結構和顏色的突變或漸變顯現,

  是沉積巖和某些火山碎屑巖

  的重要成因標誌。

  21

  火焰狀構造

  

  火焰狀構造是屬於

  由負荷引起的軟沉積變形,

  具有指示意義,

  其舌尖指向巖層頂面。

  22

  地塹

  

  地塹是地殼上

  廣泛發育的一種地質構造,

  為兩側被高角度斷層圍限,

  中間下降的槽形斷塊構造。

  23

  斷層擦痕

  

  斷層擦痕是斷層兩盤

  相對錯動摩擦時,

  斷裂帶中的巖石碎塊

  在斷層面上移動留下的

  平行線狀溝槽刻痕。

  24

  走滑斷層

  

  走滑斷層為斷層兩盤

  順斷面走向相對運動的斷層。

  其主要特徵為斷面平直光滑、

  近於直立,剪切性質突出。

  25

  階步

  

  階步是斷層兩盤巖石

  相對錯動時在斷層面留下的痕跡。

  若陡坎指示對盤運動方向,為正階步;

  指示本盤運動方向,為反階步。

  26

  枕狀熔巖

  

  枕狀熔巖呈橢球狀,

  橢球的表面是玻璃質,

  內部有發射狀構造,

  外形渾圓,狀似枕頭,

  是熔巖在水中迅速冷卻、凝結而成。

  27

  劈理扇

  

  劈理扇是指在褶皺轉折端

  呈扇形排列的劈理,

  可分為正劈理扇和反劈理扇。

  28

  鉛筆構造

  

  鉛筆構造是輕微變質的泥質或

  粉砂質巖石中常見的

  使巖石劈成鉛筆狀長條的

  一種線狀構造。

  29

  膝折帶

  

  膝折帶又稱扭折帶。

  葉理或片理發生

  尖稜狀轉折的平板狀條帶,

  此帶即稱為膝折帶。

  30

  斷層角礫巖

  

  斷層兩側巖石團

  因斷裂而破碎,

  碎塊再經過膠結形成的巖石

  叫做斷層構造巖。

  其中,碎塊為大小不一的菱角狀,

  無定向排列者,

  稱為斷層角礫巖。

  31

  交錯層理

  

  交錯層理是由一系列

  斜交於層系界面的紋層組成,

  斜層系可以彼此重疊、

  交錯、切割的方式組合。

  32

  疊瓦狀斷層

  

  疊瓦狀斷層指一系列

  產狀相近的逆斷層的組合型式。

  各斷層的上盤依次相對上升,

  在剖面上呈屋頂蓋瓦式或

  鱗片狀而依次疊覆,

  故稱疊瓦狀斷層。

  33

  雙重逆衝構造

  

  頂板逆衝斷層和底板逆衝斷層

  在前鋒和後緣匯合,

  構成一個封閉體系;

  如果各疊瓦狀次級斷層在上部

  沒有聯成頂板逆衝斷層,

  則構成疊瓦扇。

  34

  遞變層理

  

  遞變層理是指以

  組分顆粒的粒度遞變

  為特徵的一個沉積單元,

  層面基本上相互平行,

  沒有交切與交錯。

  除粒度變化之外,

  一般沒有任何內部紋層。

  35

  新月形沙丘

  

  沙丘的平面形如新月,

  丘體兩側有順風向延伸的兩個翼,

  兩翼開展的程度取決於

  當地主導風的強弱,

  主導風風速愈強,交角角度愈小。

  36

  槽模

  

  槽模指砂巖底面上的舌狀凸起,

  一端較陡,外形較清楚,

  呈圓形或橢圓形,另一端寬而平緩,

  與層面漸趨一致。

  一般認為槽模是流水成因的。

  37

  疊層石

  

  疊層石是是由藻類

  在生命活動過程中,

  將海水中的鈣、鎂碳酸鹽及

  其碎屑顆粒粘結、

  沉澱而形成的一種化石。

  38

  遺蹟化石

  

  遺蹟化石是指地質歷史時期的

  生物遺留在沉積物表面或

  沉積物內部的各種生命活動的

  形跡構造形成的化石。

  39

  柱狀節理

  

  柱狀節理是火山巖

  冷卻時形成的柱狀體節理,

  通常見於基性熔巖、

  酸性熔巖形成巖體中。

  節理柱以六邊形或

  五邊形最為常見。

  圖片整理自網絡

  版權歸著作權人所有!

  - END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超實用!39張野外經典地質現象圖
    諸多經典的地質現象,變化多端,錯綜複雜,它們究竟是什麼樣,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30包卷構造 它是在一個層內的層理揉皺現象,表現由連續的開闊「向斜
  • 超實用!39張野外經典地質現象圖
    諸多經典的地質現象,變化多端,錯綜複雜,它們究竟是什麼樣,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它是在一個層內的層理揉皺現象39軟沉積變形
  • 29張野外地質實拍圖,太震撼了,值得收藏轉發!
    29張野外地質實拍圖,太震撼了,值得收藏轉發!
  • 圖解地質|野外地質現象圖解(斷層)
    猜你喜歡:  地質|圖解地質:野外常見的褶皺類型  地質|圖解地質:礦物礦石集錦(一)金、銀、鉑、錳、鐵
  • 第四屆野外青年地質貢獻獎揭曉 7名煤炭化工地質人捧得「金羅盤」
    近期,中國地質學會發布「第四屆野外青年地質貢獻獎——金羅盤獎」評選結果,100位來自地質勘探野外一線的科技工作者獲獎,細數其中,總局7名煤炭化工地質人榜上有名,捧得「金羅盤」。
  • 第九次中緬聯合生物多樣性野外科考--動物大合集
    2019年11月26日至12月28日,應緬甸自然資源與環保部的邀請,在中國科學院東南亞中心(簡稱"東南亞中心")常務副主任權銳昌研究員的帶領下,來自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昆明動物博物館、東南亞中心緬甸辦公室、緬甸林業研究所及緬甸實皆省德曼迪(Htamanthi)野生生物保護所等14人組成的中緬聯合科考隊,在德曼迪野生生物保護區開展了一個多月的野外多樣性考察
  • 巢湖地質地貌實習報告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巢湖地質地貌實習報告   一、實習目的與任務  1、實習目的:  通過野外實習
  • 89張三大巖高清圖集:火山巖,沉積巖,變質巖!
    37頁巖基質中的石炭蚌屬38白堊(紅色)39往期精選 Editors' Choice 動畫合集構造地質演示動畫太贊了!一次性把構造地質現象講清楚! 專業知識關於九寨溝地震,你最好弄清楚這10件事!三大巖標本圖集(超全,超高清)!
  • 山東地礦八〇一隊趙振華榮獲「第四屆野外青年地質貢獻獎——金羅盤獎」
    中國山東網訊(通訊員 劉潔茹) 近日,中國地質學會公布了「第四屆野外青年地質貢獻獎——金羅盤獎」評選結果,八〇一隊城市地質中心主任趙振華同志獲此殊榮。據了解,「中國地質學會野外青年地質貢獻獎——金羅盤獎」由中國地質學會、國土資源部地質勘查司、科技與國際合作司、人事司於2014年共同發起設立,每兩年評選一次,每屆評選100人,旨在鼓勵野外一線青年地質工作者立足基層
  • 礦業人,這些地質地貌現象不可不知…
    砂巖的鹽風化:一種差異風化現象野外褶皺野外褶皺野外褶皺黃山世界地質公園
  • 好書推薦丨《地質工作方法概論》很實用,適用於每一位地礦工作者!
    全書共分五篇:第一篇巖礦鑑定,主要介紹常見礦物、巖石、礦石的鑑定特徵、鑑定方法、鑑定技巧等,包括手標本鑑定和薄片鑑定兩種不同的工作方法,以培養學生的巖礦鑑定能力;第二篇古生物地層,主要培養學生對古生物化石的鑑定能力,以及地層的劃分和對比中最基本的野外工作方法;第三篇構造地質,主要介紹了地質羅盤與手持GPS的應用、地形圖的使用以及構造特徵的觀察和描述,培養學生野外工作的能力;第四篇礦產勘查,簡要介紹礦產勘探工程的部署和工程編錄的方法
  • 《鬥仙》史上超血腥怪物大合集 _網路遊戲新聞_17173.com...
    這次就為大家帶來《鬥仙》史上超血腥怪物大合集,驚悚至極的恐怖怪物絕對讓你大呼hold不住!【超血腥怪物之——千手陰奴】《鬥仙》鬼城秘殿BOSS——千手陰奴原畫千手陰奴是《鬥仙》【超血腥怪物之——食人花魔】《鬥仙》中立地圖怪物——食人花魔食人花魔是《鬥仙》特色中立地圖的野外
  • 野外生存大作戰!野外出行必備技能
    野外出行,那就需要提前做足功課,了解野外生存方法。由自然資源部科技發展司、陝西測繪地理信息局編著的《自然資源野外工作和生活指南》一書匯集了眾多測繪、地質工作者長年累積的野外生活經驗,讓我們一起翻開這本書,跟著他們get那些野外出行時必不可少的實用技能吧!
  • 印度-亞洲大陸碰撞帶野外地質考察指南
    中國境內之青藏高原,佔全中國陸地面積的26%,因而這裡也是中國地質學家開展地質科學研究的重要根據地。儘管青藏高原在地質科學研究中佔據著重要地位,但由於高寒缺氧,人們對該區眾多重大地質問題的認識仍相當有限,卻也留給後人追趕地質科學研究步伐的絕佳時機。
  • 「拿起地質錘,我還是一名地質人」
    如同每次去野外考察一樣,這一次,77歲的張永勝也是「有備而來」。 三份手寫稿、數張地質圖、十來張野外考察圖,準備之細,讓筆者震撼。「如果需要去野外,還得帶上羅盤、溫度計、地質錘、放大鏡和磁鐵等,一樣都不能少。」77歲的老黨員、省地調院高級工程師張永勝說話依然洪亮。
  • 15張圖走近集成灶 火星人E4Z集成灶實拍集錦
    巧的是日前編輯部的同學就實拍了幾張火星人E4Z集成灶的美圖,話不多說,讓我們湊近點感受一下它的魅力~ 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15張圖走近集成灶火星人E4Z集成灶實拍集錦http://sh.zol.com.cn/745/7455523.html /slide/745/7455523_1.html
  • 我所研究生順利完成法意西阿爾卑斯造山帶野外地質實習
    2019年6月19-30日,我所師生14人與法國奧爾良大學M.Faure教授和Y.Chen教授在法意西阿爾卑斯造山帶開展聯合野外地質實習。左右滑動,領略阿爾卑斯山的魅力橫貫歐洲南部的阿爾卑斯山系是世界上最為經典的造山帶之一,不僅以旖旎的風光聞名全球,更是許多地質學基本概念的誕生地,被譽為孕育地質學的「搖籃」,是令人嚮往的研究生野外地質教學和實習基地。
  • 魯南院開展崩塌地質災害專項勘查工作完成野外初驗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影 通訊員 張燕 王元新 濟寧報導近日,省魯南地質工程勘察院與新疆地勘局第一地質大隊合作的崩塌地質災害專項勘查項目完成了全部的野外工作及野外資料整理工作,並通過了主管單位組織專家進行的初步驗收。
  • 地質調查工作方法指導手冊——《地質構造形跡識別鑑定手冊》
    本書為野外地質構造識別、觀測和解釋的基礎指南手冊。
  • 中國地質大學「學霸」野外為家 大二修成「科研帝」
    班級第一大一勇闖「李四光計劃」  李四光走遍祖國數以萬計的崇山峻岭,不畏艱險地進行油氣資源勘察活動的故事,從小便激勵著喬楓,也讓他對「地質人」的生活充滿憧憬。進入地大後,師兄師姐執著的科研精神再次震撼了喬楓。聽說學校的「李四光計劃」能為學生科研創造更多條件,他暗自下定決心成為其中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