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正版圖書,請添加編輯個人微信
圖 書 簡 介
根據加強普通高校本科生地質技能培養的需要,本書系統介紹野外地質工作的基本內容和工作方法。全書共分五篇:第一篇巖礦鑑定,主要介紹常見礦物、巖石、礦石的鑑定特徵、鑑定方法、鑑定技巧等,包括手標本鑑定和薄片鑑定兩種不同的工作方法,以培養學生的巖礦鑑定能力;第二篇古生物地層,主要培養學生對古生物化石的鑑定能力,以及地層的劃分和對比中最基本的野外工作方法;第三篇構造地質,主要介紹了地質羅盤與手持GPS的應用、地形圖的使用以及構造特徵的觀察和描述,培養學生野外工作的能力;第四篇礦產勘查,簡要介紹礦產勘探工程的部署和工程編錄的方法,主要培養學生在礦產勘查方面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能力;第五篇區域地質填圖,培養學生在地質調查過程中的基本方法以及製圖方法和實際工作能力。
本書既是普通高校地質類專業本科生、研究生室內和野外實習的指導書,又是野外一線地質人員在實際工作中的一本實用參考工具書。
前 言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發〔2010〕12號)、《教育部等部門關於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見》(教思政〔2012〕1號)等文件要求,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不斷增強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於探索的創新精神、善於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實踐教學是學校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深化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是學生獲取、掌握知識的重要途徑,要充分發揮學生在實踐育人中的主體作用,建立和完善合理的考核激勵機制,激發學生參與實踐的自覺性、積極性。
教育部《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管理辦法》(教高廳〔2016〕3號)要求,努力提升大學創新人才培養能力,加強實踐育人工作,進一步推進實驗教學改革,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河北地質大學在強化地學實驗中心管理的同時,加強高水平實驗類教材的建設,尋求推進實踐教學的方式和方法。
本教材根據加強普通高校本科生地質技能培養的需要,旨在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科技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等方面發揮重要推動作用。教材結合地球科學本身實踐性強的學科特點,通過理論與實踐訓練相結合的方式,使學生在系統學習與掌握野外地質調查和研究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更好地適應和應對當代地球科學發展和社會發展的新要求。
本教材是以培養大學生實際工作能力為目的,結合地質工作中的基本工作方法編寫的。全書共分五篇十三章,各篇內容及編寫目的如下。第一篇巖礦鑑定,結合結晶學與礦物學、巖漿巖巖石學、沉積巖巖石學、變質巖巖石學、礦床學及礦相學、晶體光學等課程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培養學生對礦物、巖石及礦石的鑑定能力,學會運用基本理論和技術方法進行綜合地質思維分析,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二篇古生物地層,以古生物地史學、地層學、沉積學的基本理論為指導,培養學生對古生物化石的鑑定能力,以及地層的劃分和對比中最基本的野外工作方法,提高解決沉積地質學方面問題的能力。
第三篇構造地質,結合構造地質學、測量學的基本理論,介紹地質羅盤與手持GPS的應用,地形圖、地質圖的判別和應用,以及構造形跡特徵的觀察和描述,培養學生的野外工作能力,學會綜合分析構造地質的方法。第四篇礦產勘查,簡要介紹礦產勘探工程的部署和工程編錄的方法,主要培養學生在礦產勘查方面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能力。
第五篇區域地質填圖,根據地質類各門課程的基礎理論和工作方法,介紹地質填圖的基本程序和地質圖的編制方法,培養學生在地質調查過程中的基本方法以及製圖方法和能力,提高獨立解決地質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和創新能力,為創新型地球科學人才和卓越工程師的培養奠定基礎。
本書是河北地質大學資源學院實踐教學團隊的教學成果總結,由王立峰擔任主編。具體編寫分工如下:前言、第四篇、第五篇第十三章由王立峰、管琪執筆;第一章由張敏傑執筆;第二章由王對興、王青春、張素梅執筆;第三章由王芳、趙佩佩執筆;第二篇由王麗娜執筆;第三篇由杜江民執筆;第五篇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由於延秋、李冬執筆。全書由王立峰統編定稿。
書稿完成後,中國科學院國連傑研究員、北京大學徐備教授、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申俊鋒教授、河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韓玉醜教授級高工等分別審閱,根據教學、科研、生產等方面的需要提出了許多寶貴的修改意見,在此謹向他們表示由衷的感謝!
本書是普通高校地質類專業本科生各年級室內和野外實習的實驗類指導教程,也是大四學生綜合實踐和學位論文開題的重要培訓教材,更是野外一線地質人員在工作實踐中的一部重要參考書。
王立峰
2019年5月於河北地質大學
目 錄
目錄
前言
第一篇巖礦鑑定
第一章 礦物鑑定 (2)
第一節 礦物的鑑定標誌 (2)
第二節 常見礦物的鑑定 (8)
第二章 巖石鑑定 (27)
第一節 巖漿巖的觀察與描述 (27)
第二節 碎屑巖的觀察與描述 (48)
第三節 碳酸鹽巖的觀察與描述 (69)
第四節 火山碎屑巖的觀察與描述 (85)
第五節 變質巖的觀察與描述 (95)
第六節 巖石的綜合鑑定 (106)
第三章 礦石鑑定 (115)
第一節 礦石的一般特徵 (115)
第二節 礦石的觀察與描述 (117)
第三節 常見礦石礦物的特徵 (121)
第二篇古生物地層
第四章 古生物 (127)
第一節 古生物化石及古生物分類 (127)
第二節 古生物化石的觀察和描述 (128)
第三節 常見古生物化石的特徵 (129)
第五章 地層 (140)
第一節 多重地層劃分 (140)
第二節 巖石地層 (142)
第三節 地層對比 (153)
第四節 實測剖面 (160)
第五節 信手剖面 (167)
第三篇構造地質
第六章 地形圖的基礎 (171)
第一節 地質羅盤與手持 GPS 的應用 (171)
第二節 地形圖的判讀 (178)
第七章 構造觀察與描述 (185)
第一節 地層的接觸關係 (185)
第二節 褶皺構造 (188)
第三節 斷裂構造 (192)
第四篇礦產勘查
第八章 勘探工程部署 (202)
第一節 地表簡易工程部署 (202)
第二節 勘探線與勘探網部署 (204)
第三節 深部工程部署 (207)
第九章 探槽編錄 (209)
第一節 探槽 (209)
第二節 探槽編錄準備工作 (210)
第三節 探槽的編錄 (211)
第四節 硐探的編錄 (221)
第十章 巖芯編錄 (222)
第一節 概述 (222)
第二節 準備工作 (223)
第三節 檢查原始數據 (223)
第三節 巖芯編錄 (227)
第四節 巖礦芯布樣 (228)
第五節 柱狀圖的繪製 (230)
第五篇區域地質填圖
第十一章 地質路線的部署與觀察 (232)
第一節 地質路線的觀察 (232)
第二節 數字填圖記錄 (235)
第十二章 地質圖的編制 (239)
第一節 編圖準備 (239)
第二節 地質點的標定 (239)
第三節 地質界線的連接 (242)
第四節 圖面整飾 (245)
第十三章 區域地質調查報告編寫提綱 (249)
參考文獻 (251)
內 文 節 選
版 本 信 息
字數:400千字
版次:2020年5月北京第1版
印次:2020年5月河北第1次印刷
定價:48.00元
書號:ISBN9787116120761
購 買 方 式
開發票可以添加小編微信
添加時請備註單位和姓名
學地質、搞礦業、賞美石
就關注礦業在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