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和地下相關的工程項目都離不開工學地質類的專業人員。
上一講介紹的地質學專業授予的是理學學位,本期將介紹授予工學專業的地質類專業。工學門類下的地質類專業主要包括地質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資源勘查工程、地下水科學與工程、旅遊地學與規劃工程等。
上述專業中將主要介紹地質工程和地下水科學與工程兩個專業。前者是地質類專業普遍需要學習的代表性專業,後者則聚焦於地下水領域。至於兩個勘查專業則合併至下一講的地礦類專業中進行介紹。旅遊地學較為小眾,一般理學地質類專業出身的人才即可勝任相關工作,因此也不過多贅述。
地質工程是以地質學為基礎的工程應用專業,在課程設計上大體是地質和工程課程的合併。這一專業關注的是工程涉及的地質體,以及工程所在的地質環境。在水利水電建設、大型工礦開採、道路橋梁建設等工程領域,對地質工程工作者都有大量的需求。
地下水科學與工程是將地質學和地下水工程應用相結合的專業。在學習了地質學的基礎課程之後,高年級會學習地下水形成、埋藏、分布和運移規律,學習如何分析解決地下水相關的地質工程問題,以及地下水環境保護和修復等內容。在實際應用中,各種需要地下作業的工程都需要這一學科的知識。
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
專業開設情況
可以明顯看出,地質類工學專業的課程構成是地質學和工程學的結合。在低年級段主要學習數理化和地質學基礎,在高年級段主要學習工程應用方面的內容。與理學地質一樣,工學地質類專業也要進行地質教學實習。作為工程學科,不僅需要進行地質學實習,還有工程類的實習,比如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資源勘查工程專業會去大冶的礦床,石油工程專業會去江漢油田。
在就業方向上,工學地質類專業相比於理學地質類專業更加明確。後者雖然學習了大量地質學方面的基礎理論,但是如果不繼續研究深造,直接將學習的知識轉化到生產應用中還是有難度的。而工學地質類專業就有更加明確的應用方向,比如說資源勘查工程即為面向固體礦產的勘查和石油天然氣的勘查,地下水科學與工程則聚焦到地下水相關的地質工程問題。這種和工程結合的培養方式,能夠直接為工程項目輸送技術人員。
在具體的就業單位上,地質工程類的專業可以分為幾個方向。第一是中鐵中建這樣的國字頭施工單位,吃住在工地,跟著項目全國各地跑;第二是考巖土工程師,從地質勘察往土木、巖土的方向轉型,進入各類設計院;第三是進入各地的地質隊,做地調填圖等工作;第四是考自然資源局、地震局、水利局等單位;其他的還有從事能源工程、監測預警等方面的工作。
地質工程類的專業儘管在收入上能達到一般水平,但在就業環境方面,工作大部分都要隨著工程項目的變化而調動,難有固定的駐地,很多人常年在外出差。且項目地多位於遠離城市的荒郊野外,風吹日曬不可避免,生活上存在諸多不便,長此以往難免與社會脫節。因此,一個大概率不會大富大貴的工作加上並不友好的工作環境,對於並非真正熱愛這份工作的人來說,實在是「勸退」。
以下是教育部陽光高考信息平臺對地質工程專業的官方解析:
要點總結:
1. 地質工程類專業在培養內容上可以抽象地理解為地質學和力學的結合;
2. 相比於地質理學,地質工程的應用性更強,更適合沒有從事科研計劃的同學;
3. 地質工程類專業的就業環境報考時需要慎重納入考慮。
下期預告:
下一講我們要介紹的是地礦類地質專業,這是一個地質與資源開發相結合的專業。我們下一講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