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家鄉大地16億年的演變史「科學+」地質地貌科普系列活動首站在麗水蓮都區開講

2020-12-17 科學+

麗水是浙江充滿魅力的一塊土地,以多山聞名。這裡有浙江第一、第二、第四高峰,莽莽大地記載了漫長時間裡地質變化的痕跡。多年來,浙江的地質學家在這裡不斷發掘這些痕跡,繪製了一篇篇生動史詩。

16日上午,以「地質、生態、科學故事,跨界、共生、 融合發展」為主題的「科學+」活動在麗水蓮都區舉辦,邀請到四位不同領域的專家進行科普宣講,將浙江的地質史詩通過跨學科的方式呈現給了當地的青少年和公眾。活動由浙江省科協主辦,省科技館、省地質調查院、省植物學會、省第七地質大隊、省科普作家協會、麗水市科協等單位承辦。來自當地的100多名小學生以及相關單位人員參加了本次活動,並與嘉賓進行了熱烈地互動。

活動現場

省地質調查院正高級工程師、自然資源部平原區農用地生態評價與修復工程技術創新中心副總工程師、中國地質學會首屆「金羅盤」獎獲得者周宗堯作了題為《開啟地球奧秘的鑰匙》的主題演講,介紹了地球誕生至今的45億年內地質的變化過程,地球巖石的種類、成因,並帶領聽眾從巖石與礦物的角度出發,欣賞浙江省著名的地質公園和地質遺蹟。

周宗堯

周宗堯表示,巖石和礦物是屬於地球的歷史書,從裡面能讀到地球演變的浩瀚信息。儘管目前科技發展迅猛,但人類對於地球的了解還很膚淺。如果把地球比作一枚雞蛋,那麼目前人類連最外層的蛋殼(地殼)都沒有鑽透。同時,他也鼓勵在座的同學們能夠從多從地質的角度,帶著發現的心態去欣賞和觀察大自然。

金孝鋒

省植物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植物學會理事、杭州師範大學教授金孝鋒從浙江瀕危的香榧品種九龍榧入手,講述了他的科研工作。金孝鋒介紹,這種九龍榧是麗水當地名副其實的「土著」,至今已有幾十萬年的歷史。根據目前的調查結果,野生九龍榧在全球只剩17株。面對如此危急的情況,植物學家們開始了一系列保護行動,如就地保護、育苗技術保護等等。同時,他也呼籲在座同學們加入到生態保護的隊伍中去。

樓望平

省第七地質大隊高級工程師樓望平講述了從古元古代(地質年代,大約從距今約25億年到距今16億年期間)開始至今16億年來麗水地質的演變過程。漫長時間裡,麗水的地質結構因為地殼運動不斷被塑造和改變,歷經了滄海桑田式的變幻,最終形成了如今「山地+丘陵」為主的壯美地貌。

張一成

兒童文學作家、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張一成則結合自己的多篇獲獎作品,分享了自己參與科普創作的心路歷程。


互動交流環節

現場聽眾提問踴躍

省科協科普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讓科學流行,讓科學精彩是科普工作的初心,本次活動有效提升了青少年對地質科學以及家鄉文化的熱愛,也是科技文化省建設的一次有效探索。今後,省科協也將繼續圍繞「科學+」品牌,大力開展內容豐富、喜聞樂見的科普活動,做好資源下層,多渠道、多形式向公眾普及科學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


文並攝丨北京科技報記者 陳振宇

編輯丨唐娉婷

相關焦點

  • 名師公開課 快樂玩科學 電信智能電視暑期名師課堂系列活動首站...
    感受科技的神奇力量,暢想未來的智慧生活,7月25日中國電信安徽公司聯手安徽綜藝《小孩很忙》為青少年們量身打造的「沉浸式」《名師公開課》首站在滁州電信清流路營業廳順利開講!
  • 「科普萬裡行」活動首站在內蒙古啟動
    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段麗萍)10月16~17日,內蒙古科技館聯合索尼探夢科技館共同主辦的公益科普活動「科普萬裡行」在呼和浩特市正式啟動。17日上午,索尼探夢科技館將其超高人氣的科普童話劇《瘋狂馬戲團》搬到了內蒙古科技館。「瘋狂馬戲團」匯集了五名最受歡迎的科學實驗達人,他們身著趣味裝扮,上演了一場「科學實驗大比拼」。在孩子們的掌聲、尖叫聲和歡笑聲中,現場氣氛達到高潮。
  • 甘肅省民勤縣:「透視地球」科普講座開講
    10月10日下午,中國地質調查局地球物理調查中心公益性科普講座在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第一中學火爆開講,來自該中心酒泉-武威地區區域地球物理調查項目負責人範俊傑高級工程師以「透視地球」為題為1000多名師生帶來了精彩紛呈的科學大餐。
  • 「透視地球」科普講座甘肅民勤火爆開講
    10月10日下午,中國地質調查局地球物理調查中心公益性科普講座在甘肅省民勤縣第一中學火爆開講,來自該中心酒泉-武威地區區域地球物理調查項目負責人範俊傑高級工程師以「透視地球」為題為1000多名師生帶來了精彩紛呈的科學大餐。
  • 2020年全國科技活動周火熱進行 院士「科普講堂」開講
    央廣網北京8月28日消息(記者孫冰潔)8月27日下午,在全國科技活動周期間,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氣象專家許健民主講的首期「氣象科普講堂」在線上線下同步開講。許健民院士主要從事氣象科研、業務及衛星氣象的應用服務工作,曾任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主任、總工程師。
  • 蓮都區深化校企合作進一步加強科技特派員工作
    蓮都區深化校企合作進一步加強科技特派員工作發布日期:2020-11-26 11:03瀏覽次數:29次為更好服務蓮都區企業,深化校企合作,2020年11月24日,蓮都區科技局組織召開了2020年工業科技特派員工作會議,蓮都區企業家與麗水學院相關專家參加了此次會議並相互更緊密合作
  • 還記得麗水白前的恐龍化石嗎?它回麗水了! 就市博物館!
    8月31日,在我市蓮都區聯城鎮白前村黃弄崗頭出土的「麗水浙江龍」部分化石標本,在浙江自然博物館修復、整理、研究後返回「故鄉」,將在市博物館新館的「秀山麗水」自然展廳中與公眾見面,讓人們可見到本地恐龍的真化石。
  • 三星探知未來校園科普論壇首站在上海交大啟動
    東方網7月14日消息:2014年7月11日,中國上海科普專家演講交流、智能產品互動體驗、科普創意現場搜集……在三星探知未來校園科普論壇活動首站現場,來自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等10餘所高校的青年學生共聚一堂,一起分享這場科普盛宴。
  • 「中央媒體看甘肅」「透視地球」科普講座甘肅民勤火爆開講
    10月10日下午,中國地質調查局地球物理調查中心公益性科普講座在甘肅省民勤縣第一中學火爆開講,來自該中心酒泉-武威地區區域地球物理調查項目負責人範俊傑高級工程師以「透視地球」為題為1000多名師生帶來了精彩紛呈的科學大餐。
  • 科普中國品牌直播活動#未來耀科學#走進廣西百色
    11月6日,科普中國品牌直播活動「未來耀科學」走進廣西百色樂業縣天坑群,與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山克強博士一起,揭秘世界級天坑形成的原因,並帶領觀眾一起在大石圍天坑,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科普中國升級示範項目打造的全新直播活動品牌,以直播的形式,結合當下熱點或響應地方需求,邀請權威專家進行科學解讀,回應公眾關切。
  • 高鐵2.5小時可達,盡享「快旅慢遊」風採,麗水將成上海旅遊投資又一...
    隨後,麗水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小榮向與會朋友重點推介了蓮都區、龍泉市、青田縣、雲和縣、慶元縣、縉雲縣、遂昌縣、松陽縣、景寧縣九個縣(市、區)最特色的旅遊資源,並為上海市民展示麗水「一縣一品」的獨特風情。據統計,2018年1~6月,全市實現旅遊總收入325.44億元,同比增長19.21%,增幅列全省第5位;1~5月,全市完成旅遊投資55.25億元,同比增長16.98%。而在遊客市場上,上海是麗水重要的客源輸送地。
  • 世界地球日 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解密可燃冰」科普研學課雲端開講
    半島記者 王麗平  為做好以「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主題的世界地球日科普宣傳活動,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4月19日,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組織了一場特別的「解密可燃冰」科普研學課程網絡直播活動,邀請了自然資源部首席科學傳播專家、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吳能友研究員主講《可燃冰--未來新能源
  • 全國科普日活動:懷進鵬院士開講首場「院士科學人文課」
    懷進鵬院士開講首場「院士科學人文課」。主辦方供圖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沛然9月19日,在2020年全國科普日到來之際,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懷進鵬啟動「科技館裡的科學課」暨首場「院士科學人文課」活動,並以院士身份講授第一課。
  • 大連地球之光科普體驗館帶您穿越46億年時光,探索神秘地學世界!
    ◆ ◆ ◆ 大連地球之光科普體驗館 帶您穿越46億年時光 探索神秘地學世界
  • 葛慧君在麗水開展「三服務」活動:真誠傾聽真實反映真心服務
    葛慧君在麗水開展「三服務」活動時指出真誠傾聽真實反映真心服務根據省委統一安排,1月6日至7日,省政協主席葛慧君來到麗水調研,深入社區、鄉鎮、企業開展「三服務」活動。位於蓮都區巖泉街道的靈山社區,是浙江省首批未來社區試點創建項目之一、麗水首個未來社區項目,去年12月底成立了社區工作委員會。葛慧君詳細了解靈山未來社區整體建設情況,實地查看樣板房,並與社區工作人員親切交談,詢問工作情況,鼓勵他們在社區治理上繼續進行有益探索。
  • 「走進科學,走進自然」——2020年科技活動周科普大篷車系列展示活動再次開展
    為全面展示科技戰疫成效和科技創新成就,大力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促進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協調發展,推動科技創新成果和科學普及活動惠及於民,科技部、中央宣傳部、衛生健康委、中國科協將於8月23日—29日共同主辦2020年全國科技活動周。
  • 中國流動科技館區域常態化巡展活動雲南省首站在安寧啟動
    中新網雲南新聞12月2日電(丁豔)1日上午,中國流動科技館雲南省區域常態化巡展雲南首站活動在安寧市城市文化中心大雲端廳啟動,來自中國科技館的41件《鏡子世界》科學展品為人們構建出一個充滿科學魅力的鏡子世界。
  • 張掖國家地質公園依託四大優勢 申報創建世界地質公園
    中國張掖網訊 張掖國家地質公園是國內唯一的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景觀複合區,是一座集科學研究、科普教育、旅遊觀光、歷史文化、民族風情、地質遺蹟保護於一體的大型地質公園,並以其得天獨厚的特色資源優勢、豐富多樣的地質遺蹟景觀價值優勢、濃鬱獨特的少數民族風情優勢和國際知名的媒體評價優勢
  • 張掖地質公園精品研學旅遊線路如約而至【線路三】「探秘地球•...
    張掖地質公園是一座集科學研究、科普教育、旅遊觀光、歷史文化展示、民族風情體驗、地質遺蹟保護於一體的大型地質公園,具有重要的科考科研價值和極高的旅遊開發價值。高校地球科學專業師生、科研機構研究人員等線路特色億萬年的鬥轉星移,無數次的滄海桑田,使張掖地質公園富集了地球上絕大多數的地貌景觀,公園內115處地質遺蹟記錄了5億年以來地球板塊碰撞、海陸變遷、大地構造、河湖沉積的地質歷史。
  • 劉小漢:有幾年不去南極,就非常想念
    專家簡介:16次考察南極的中科院科學家登上南極格羅夫山的全球第一人主張「一流科學家做科普」的倡導者、踐行者劉小漢1984年參加我國首次南極考察,參加建立中國南極長城站,榮立2等功;1998年登上南極格羅夫山的全球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