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_學院簡介_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2020-12-05 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地質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教育部「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項目的大學;是國家批准設立研究生院的大學;是以地球科學為主要特色,擁有地質學和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兩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以理、工、文、管、經、法、教、哲、農、藝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創建於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唐山鐵道學院的相關係(科)合併組建而成的北京地質學院。學校於1960年被國家確定為全國重點院校,1970年整體遷出北京,1975年定址武漢,並更名為武漢地質學院。1978年,武漢地質學院在原北京舊校址設立武漢地質學院北京研究生部;1987年,國家教委批准武漢地質學院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北京兩地辦學,總部設在武漢。2000年2月,學校由國土資源部劃歸教育部管理。2006年10月,教育部、國土資源部籤署共建中國地質大學協議。

  

  學校於1956年開始舉辦成人高等教育;於2001年6月成立網絡教育學院開展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工作;根據教育部有關文件精神和要求,學校於2007年7月組建了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統籌管理學校遠程教育(網絡教育)、成人函授、成人自考以及非學歷培訓工作。多年來,學院利用學校的學科專業特色和優勢,通過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形式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合格的人才,為社會經濟和行業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學院學歷教育以面向行業和地方培養實用型應用型人才為目標,開設了土木工程、安全工程、區域地質調查及礦產普查、資源勘查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測繪工程、煤礦開採技術、珠寶鑑定與營銷、國土資源管理、公共安全管理等優勢和特色專業,以及經濟學、工商管理、行政管理、法學、會計、機電一體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通用專業。

  

  網絡教育和成人函授教育採用同一教學計劃教學、同一教學資源學習、同一教學平臺管理,實現了課程教學、學習要求、課程考核、畢業論文(設計)等教學過程的融合和統一。學院秉承「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教學資源和高效率的學習支持服務。採用以基於國際網際網路的遠程教學為主、以部分環節面授、助學、移動學習為輔的O2O(Online To Offline)混合式教學與學習模式,滿足學員隨時隨地不受網絡環境限制的學習需求。強調學生學習應注重5個環節:網上學習、網上答疑與討論、作業與綜合測試、面授輔導、考試,實行學分制和彈性學年制。

  

  學院學歷教育在規範辦學的前提下,充分依託學校的學科和資源優勢,建設了大量優質教學資源(已有2門入選國家網絡教育精品課程),主動適應時代和社會發展變革的需求,辦學質量不斷提高,獲得了廣泛的社會讚譽和用人單位的好評。

  

  學院非學歷培訓近年來發展迅速,形式多樣,行業特色鮮明。學院積極貫徹執行《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精神,不斷加大國土資源和地礦行業人才培養和培訓力度,努力打造國土資源和地礦行業人才培養和培訓平臺,於2012年8月獲批准建設「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滿足了國土單位、地礦單位、礦山企業對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大大緩解了國土資源和地礦單位、礦山企業專業技術人才供需矛盾。

  

  近幾年來,學院認真貫徹執行「積極發展、規範管理、強化服務、提高質量」的十六字方針,以服務國家資源能源發展戰略和社會經濟發展為宗旨,以企業和社會人才需求為導向,構建以遠程與繼續教育的人才培養體系、信息化體系以及管理體系為目標,讓「與學習者共享大學」的辦學理念逐步變為現實。

  

相關焦點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奏響就業戰疫「協奏曲」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質工程專業的畢業生熊燦陽說。疫情期間,他「逆行」為家鄉湖北麻城運輸救援物資,這次疫情的經歷讓他對就業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面對疫情防控和畢業生就業升學的雙重壓力,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及時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畢業生就業工作機制,深入開展「最後一課」思政教育,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就業攻堅戰。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MBA定點、定向支援武漢「抗疫」
    出於「危難時刻,黨員擔當」的責任使命和「兄弟情深,共克時艱」的校際情懷,中國地質大學(北京)MBA聯合會、經濟管理學院碩士生第十二黨支部在徵得經濟管理學院和MBA教育中心的同意後,與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專碩聯合會取得聯繫並了解該校醫院急需的醫療物資需求。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誰的實力更勝一籌
    我國有三所大學,分別在各自領域獨樹一幟,但是卻形成了兩地辦學的局面。分別是中國石油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和中國礦業大學。今天,我們來了解下中國地質大學。不同於中國石油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是我國一所以「地質」二字命名的大學。想必大家除了聽過中國石油大學,還聽過西南石油大學、東北石油大學、西安石油大學。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主題教育帶題下訪 「三全育人」見實效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黨委書記黃曉玫說,要深入一線,找準病灶,著力解決育人合力不強、育人元素分散等問題。2019年9月,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啟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把調研作為謀事之基,領導班子成員制定調查方案,黃曉玫帶頭「帶題下訪」,集中解決「三全育人」體制機制問題。
  • 就業大數據,北京和武漢的中國地質大學的差距在哪裡?
    中國地質大學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和唐山鐵道學院等院校的地質系(科)合併組建的北京地質學院。1960年躋身於64所全國重點高校行列。1970年遷校,1978年在鄧小平同志直接關懷下,在北京原校址恢復辦學。1987年成立中國地質大學,在京漢兩地相對獨立辦學,總部在武漢。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環境學院專業介紹
    環境學院  環境學院現有水資源與水文地質系、環境科學與工程系、生物科學與技術系、環境地質系和湖北省教學實驗示範中心等5個教學機構,並隸屬有生物地質與環境地質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城市環境與可持續發展華中分中心、廢物地質處置與環境保護湖北省重點實驗室、中匈聯合環境科學與健康實驗室、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水資源研究所
  • 2016中國地質大學(湖北武漢)環境學院誠聘大氣科學高層次人才公告
    中國地質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 是國家批准設立研究生院的大學,是國家「211 工程」、教育部「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的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位於武漢東湖之畔,南望山麓。學校以地球科學為主要特色,擁有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兩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學科涵蓋理學、工學、文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藝術學、教育學、哲學等門類。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大人才培養結碩果
    從北京到武漢,從南望山到未來城,學校經歷了北京地質學院、湖北地質學院、武漢地質學院、中國地質大學四個不同歷史時期,歷經滄桑和磨難,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為國家培養了近30萬名優秀人才,在新中國高等教育史上,寫下了值得驕傲的奮進之筆。  立足國家需求 培養拔尖地質人才  「是那山谷的風,吹動了我們的紅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們的帳篷。
  • 這就是中國地質大學
    11月7日,中國地質大學迎來了68歲生日。68年風雨兼程,68年波瀾壯闊,中國地質大學作為中國高等教育的重要建設者,為我國的地質事業作出了極為重要的貢獻。在中國地質大學68歲生日之際,地大學子也紛紛向母校送上自己的祝福,表達了對母校感恩和思念。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和武漢兩個校區有什麼不一樣?
    作為中國地質大學18級本科生,我覺得我可以粗略的回答你的問題:我覺得地大北京和地大武漢,同根同源:中國地質大學源於1952年創建的北京地質學院,由北京大學地質系,清華大學地質系,天津大學地質系等大學的地質系合併而成。文革期間北京地質學院遷入武漢成立武漢地質學院。
  • 中國氣象局與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深化局校合作
    中國氣象報記者宛霞報導 日前,中國氣象局副局長宇如聰一行赴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開展局校合作交流。雙方就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共商推進《中國氣象局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戰略合作協議》落實。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與中國地質大學有什麼區別?哪個更好?
    下面,小編就來說一說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和武漢的區別。1.辦學地點不一樣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辦學地點在首都北京,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辦學地點在湖北省會武漢。這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最明顯的區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所在的北京市是我國的政治、文化、科技中心,是世界級超級城市,人口眾多、交通便利、經濟發達,是我國高等教育資源最發達、最集中的城市之一。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好還是武漢的好?
    說起中國地質大學,很多考生都知道有兩個,一個是在武漢,而另一個是在北京,這兩所大學在各個省的錄取分數線相差不是很大,很多人都以為這兩所大學是一所大學,因為一所在北京,因此大部分人認為在武漢的那所中國地質大學是在北京中國地質大學的分校,其實並不是這樣的,這兩所大學各自都是獨立的大學,
  • 走進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逸夫博物館
    然而,我國大學博物館的發展還很不平衡,雖然有少數館在現代化建設方面取得了較大成就,但大多數館在適應現代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方面,還有較大差距。因此,如何建設一個現代型的大學博物館,仍然是各地和各大學面臨的一項艱巨任務。筆者所在的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逸夫博物館是一個規模較大、現代化程度較高的新型大學博物館,在構建現代型大學博物館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現與同行進行商榷。
  • 北京和武漢都有中國地質大學,是同一個學校嗎?畢業證書是否一樣
    始建於1952年,由北京大學地質學系、清華大學地學系、天津大學(原北洋大學)地質工程系和唐山鐵道學院採礦系地質組以及西北大學地質系共同合併組成中國地質大學的前身北京地質大學。中國地質大學1975年遷址湖北武漢,更名為武漢地質學院。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2020年招生政策解讀
    2.2020年有新增專業嗎?地下水科學與工程(中外合作辦學)於2018年開始招生,這是國內首個該專業本科教育中外合作項目,外方合作單位為加拿大滑鐵盧大學。該專業核心課程為英語授課,建議英語語種且英語成績較好的考生報考。學生第一、二、四學年在我校學習,符合要求的學生第三學年在滑鐵盧大學學習。符合畢業條件,授予雙學位,學生畢業後有75%的機會出國繼續深造。
  • 磨難造就幸福: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畢業典禮舉行
    6月26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長王焰新以《幸福與磨難》為題給畢業生們上最後一節「思政課」。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2020年畢業典禮現場。許小康攝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2020年畢業典禮,採取線上線下相互結合方式,在南望山校區弘毅堂舉行。中科院院士殷鴻福、金振民,校領導黃曉玫、王焰新,各學院、職能部門、群團組織和直屬單位負責人,教師代表、校友代表、250餘名畢業生代表參加現場典禮。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北京兩校部2020招生計劃:差別有點大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20年招生計劃均已出爐,這兩所學校該怎麼選?河北省以111人的計劃數量奪得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第一生源地。河北、山東、山西三省均進入了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校區和武漢校區的前五招生計劃生源地。
  • 武漢中國地質大學通報:兩研究生未請假赴邢臺和石家莊
    據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資源學院網站1月8日消息,該學院學工組當天作出《關於給予李某、趙某洋同學通報批評的決定》稱:李某,男,河南駐馬店人,資源學院2019級碩士研究生,學號1201920021。趙某洋,男,河南濟源人,資源學院2018級碩士研究生,學號1201820046。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以地球科學為特色 基地班、菁英班面向全國招生
    以地球科學為特色  基地班、菁英班面向全國招生 ——訪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招生辦主任周延菲 摘要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是以地球科學為主要特色,多學科協調發展,國家「211工程」、教育部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項目資助的全國重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