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書丨中國地質圖(西北)(1:150萬)及說明書

2021-01-12 澎湃新聞
薦書丨中國地質圖(西北)(1:150萬)及說明書

2020-06-08 02: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可快速關注我們

圖書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圖(西北)(1∶1500000)及說明書》是「國家地質資料庫建設與整合(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質調查中心)」成果之一。通過綜合集成近十幾年來西北地區區域地質調查、基礎地質科學研究的新成果和新資料,系統更新西北地區區域地層、建立並完善區域地層層序與格架、更新侵入體時代、建立侵入巖時空演化序列,以初步完成的西北地區地質圖(1∶100萬)為基礎,以板塊構造學、大陸動力學和洋板塊地質學等理論為指導,重新釐定了西北地區蛇綠巖、蛇綠混雜巖以及構造混雜巖等的類型、區域分布,採取以年代地層單位為主、構造–地層和構造巖塊為輔的表達方法,編制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圖(西北),劃分了西北地區地質構造單元,比較系統地闡述了西北地區地質構造特徵及演化歷史,為西北地區礦產資源開發、地質環境治理和地質災害預防提供基礎資料,對促進我國大陸造山帶對比研究、開展國際交流等具有一定的科學意義。同時,1∶150萬地質資料庫的建立,為編制更小比例尺地質圖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本圖及說明書可供地質科學領域地質礦產調查、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者參考。

前 言

西北地區的行政區劃包括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北部以中低山脈與高原和盆地相間構成,南部以高山與高原和盆地相間構成,形成獨有的盆山地質構造體系。主要的山脈有,北部的阿爾泰山、中部的天山–北山、龍首山、祁連山、六盤山和秦嶺,南部的西崑侖山、東崑崙、巴顏喀拉山等。較大的盆地有塔裡木盆地、準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等。北部中低高原以黃土高原為特徵,南部青藏高原號稱世界屋脊。西北地區地質演化歷史漫長,區域地質構造複雜,各構造單元地質發展歷史亦不盡相同。從老到新,區域地層發育齊全、沉積類型多樣複雜;高山與盆地相間分布、相互制約,具有典型的盆山地質構造演化特徵;無論是火山作用還是侵入巖漿作用,巖漿活動頻繁,既有階段性,又有旋迴性;變質作用類型多樣,變質程度差異很大。凡此種種,複雜的沉積、巖漿、變質和構造作用等,為形成豐富的礦產資源提供了優越的成礦背景和成礦條件。

西北地區基礎地質調查和研究經歷了百餘年,特別是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幾十年工作已經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為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了大量的基礎地質資料,發揮了應有的作用。1999年以前,西北地區先後開展過1∶100萬、1∶50萬、1∶20萬及1∶5萬5種比例尺的區域地質調查,其中以1∶20萬為主。至20世紀80年代末,除新疆西崑侖及天山、阿爾金少數無人地區外,1∶20萬區域地質調查已基本覆蓋基巖區。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的1∶5萬區域地質調查,至90年代中期完成的面積已達34.87×104km2。地球物理方面,截至2000年底,航空磁測基本覆蓋了除國界15km以內的所有地區,青海南部及新疆部分地區有約45×104km2空白區,西北地區1∶100萬區域重力調查覆蓋面積約264×104km2,1∶20萬區域重力調查約108.25km2;1∶20萬化探也基本覆蓋全區。自1999年以來,通過實施新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和地質礦產調查專項,西北地區區域地質工作程度得到了大幅度提高:1∶5萬區域地質調查覆蓋率提升到35%,1∶5萬航磁測量覆蓋率提升到44%。同時,在綜合研究成果基礎上,編寫出版了《崑崙及鄰區地質》《天山及鄰區地質》《中國西北部地質概論》等系列專著,使得西北地區的基礎地質調查工作程度和水平已躍居世界先進行列。

地質編圖方面,20世紀80~90年代,原地質礦產部統一部署編寫並出版了各省(區)區域地質志及其系列地質圖件,比例尺為1∶50萬,並建立了相應的地質圖資料庫。國土資源大調查以來,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組織編制的1∶250萬「中國西部及鄰區地質圖」於2003年完成,首次開展了國內外統一地層劃分對比,對火成巖巖性特徵和地質時代分期比以前更加詳細。2004年,西北地區1∶250萬地質圖(全國地質圖西北部分)和西北地區1∶500萬地質圖(亞洲地質圖的組成部分)完成,代表著西北地區最早的小比例尺地質圖。同時,圍繞重要成礦帶,以1∶25萬區域地質調查新資料為基礎,編輯出版了一批重要成礦帶地質圖、成礦地質背景圖、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圖件和基礎地質系列專著。其中包括中國天山及鄰區地質圖(1∶100萬)、東天山–北山地區成礦地質背景圖(1∶100萬)、崑崙山及鄰區地質圖(1∶100萬)、祁連山及鄰區地質圖(1∶100萬)、中國西北地區(北部)斷裂系統圖(1∶200萬)、中國西北地區(北部)侵入巖分布圖(1∶200萬)和西北地區(北部)旅遊地質資源分布圖(1∶250萬)等,建立了相應的資料庫及西北地區基礎地質調查成果數據管理系統(1.0版)。編制出版了青藏高原北部環境地質圖(1∶200萬)、西北地區(北部)旅遊資源分布圖(1∶250萬)和青藏高原北部旅遊地質與地質資源圖(1∶200萬),秦嶺及鄰區地質圖(1∶50萬),編制了中國西北地區地質圖(1∶100萬)。這些編圖工作系統地總結了西北地區的地層、巖漿巖及構造系統,為開展西北地區1∶150萬地質圖的編制奠定了基礎。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圖(西北)(1∶150萬)(簡稱西北地區1∶150萬地質圖)是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質調查中心依據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二級項目「基礎地質數據更新項目」2014年啟動、2015年正式下達部署的全國1∶150萬地質圖件之一。編圖的目的是,綜合集成近十幾年來西北地區區域地質調查、基礎地質科學研究的新成果和新資料,系統更新西北地區區域地層,完善區域地層層序、地層區劃;在劃分構造–巖漿巖帶的基礎上,建立侵入巖時空演化序列;建立1∶150萬西北地區基礎地質圖資料庫,為西北地區礦產資源開發、地質環境治理和地質災害預防提供基礎資料,為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促進我國大陸造山帶對比研究和地質科學國際交流。1∶150萬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圖(西北)的編制,擴大了區域地質和專題研究成果的應用範圍,為全國1∶250萬地質圖編制提供了基礎,為國土資源管理規劃、地質調查、重大工程建設和地下空間利用、資源保障、環境保護、軍事安全、國際合作等提供快捷有效的基礎地質信息;填補了國家地質資料庫體系的空白,為地質大數據、「地質雲」建設和服務提供基礎數據源;為編制各類專業性、專題性圖件提供了基礎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圖(西北)(1∶150萬)的編制,是在初步完成的1∶100萬西北地區地質圖的基礎上,通過收集整理相關圖件資料,包括前面提到的各種不同比例尺地質圖,以及中國西南地質圖(1∶150萬,尹福光等,2014)、青藏高原及鄰區地質圖(王立全等,2010)等圖件,按照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所編制的《1∶150萬地質圖編圖細則》的要求編制完成。

說明書的編寫,主要參考了《西北地區重要成礦帶基礎地質綜合研究》《西北礦產資源潛力評價綜合研究》、《天山及鄰區地質》和《西北地區重要成礦帶地質圖及其說明書》等報告或專著,以及大量已經發表的文獻。主要編寫人員分工如下:第一章,李智佩、朱濤、吳亮;第二章,李智佩、朱濤、張二朋、王洪亮;第三、四章,李智佩、李婷;第五章,李智佩、朱濤;第六章,李智佩、徐學義、馬中平;第七章,李智佩、馮益民、朱濤;第八章,李智佩。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圖(西北)(1∶150萬)的編制過程中,得到了中國地質調查局領導嚴光生、徐學義、前局長葉天竺、前區域地質調查處處長其和日格等的親切關懷,受到西安地質調查中心副總工程師李榮社,校培喜、王永和的親切指導;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李仰春、王陽剛,武警黃金部隊黃輝,成都、天津、瀋陽、南京和武漢等大區地質調查中心的尹福光、谷永昌、付俊彧、楊祝良和趙小明等專家也對地質圖提出了寶貴的修改意見,在此一併致以深深的謝意!

說明書目錄

前 言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編圖範圍與指導思想

一、編圖範圍

二、指導思想

第二節 資料收集與利用

一、地理底圖

二、地質資料應用

第三節 編圖方法與圖面表達

一、編圖要求與方法

二、圖面表達

第四節 創新與新進展

一、本次編圖特色

二、編圖新進展

第二章 區域地層

第一節 地層區劃

一、指導思想和原則

二、地層區劃

第二節 區域地層特徵

一、區域地層概貌

二、主要地層特徵

第三章 侵入巖

第一節 西北地區構造巖漿巖區劃

一、基本原則

二、構造巖漿巖區劃和命名

第二節 西北地區侵入巖漿作用

一、阿爾泰–天山構造巖漿巖省

二、塔裡木克拉通構造巖漿巖省

三、塔裡木克拉通周緣構造巖漿巖省

四、華北克拉通構造巖漿巖省

五、華北克拉通周緣構造巖漿巖省

六、揚子克拉通構造巖漿巖省

七、泛揚子構造巖漿巖省

第四章 火山巖

第一節 古亞洲構造域火山巖漿作用

一、阿勒泰–準噶爾地區

二、天山–北山地區

第二節 特提斯構造域火山巖漿作用

一、阿爾金–祁連–秦嶺構造巖漿巖區

二、崑崙–揚子北緣構造巖漿巖區

第五章 區域變質巖

第一節 區域變質巖系

一、前南華紀

二、南華紀—早古生代

三、晚古生代—晚三疊世

第二節 變質作用及演化

一、區域變質作用

二、高壓變質作用

第六章 蛇綠巖

第一節 蛇綠巖類型

一、古亞洲構造域

二、特提斯構造域

第二節 西北地區蛇綠巖的時空分布

一、阿爾泰–準噶爾地區

二、天山–北山地區

三、阿爾金–祁連山–柴北緣–秦嶺地區

四、崑崙–北羌塘地區

第三節 蛇綠巖與構造演化

一、元古宙蛇綠巖

二、古生代蛇綠巖

第七章 地質構造

第一節 地質構造單元

一、構造單元劃分原則

二、構造單元劃分方案

三、主要構造單元地質特徵

第二節 地質構造發展演化

一、陸核形成、匯聚及早期超大陸重組階段

二、古元古代超大陸裂離和新元古代超大陸形成階段

三、新元古代超大陸裂解及洋陸演化階段

四、碰撞期後板內伸展階段

五、陸內盆山構造演化階段

第八章 結 語

第一節 結 論

第二節 存在主要問題

主要參考文獻

附 圖1

附 圖2

版 本 信 息

責任編輯:肖瑩瑩 宋永存 鄭長勝 楊建超

版 次:2019年6月北京第1版

印 次:2019年6月北京第1次印刷

定 價:680.00元

書 號:ISBN 978-7-116-11466-1

購 買 方 式

原標題:《薦書丨中國地質圖(西北)(1:150萬)及說明書》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薦書| 中國地質圖(中南)(1:150萬)及說明書
    可快速關注我們圖書簡介《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圖(中南)(1∶1500000)及說明書》是「國家地質資料庫建設與整合(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成果之一,充分利用了新近完成的1∶5萬、1∶25萬區域地質調查資料和1∶50萬成礦帶地質圖
  • 中國地質圖(1:150萬)
    、「國家地質資料庫建設與整合(中國地質調查局瀋陽地質調查中心)」項目成果之一,充分利用了近年獲得的1∶5萬、1∶25萬區域地質調查成果資料及成礦帶1∶50萬地質圖、部分省區地質志1∶50萬地質圖成果資料,以板塊構造理論和地球系統科學思想為指導,以古生代—中生代為主造山期,系統總結了東北基礎地質背景。
  • 薦書| 下裡巴蟲:iPhone時代的昆蟲記
    薦書 | 下裡巴蟲:iPhone時代的昆蟲記 2021-01-07 22: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走近·人類圖丨微課試聽:薦骨中心+閘門59
    ,其餘30%的其他類型人群也在吸收和放大這股能量,深入的了解薦骨,深入地體驗薦骨的能量,當生產者充分活出薦骨的能量就是對世界最大的貢獻。歡迎你收聽微課試聽:薦骨中心+閘門59薦骨中心:你的天賦性能量(1小時15分),請參考以下分享目錄
  • 《中國礦產地質志·貴州卷》將出版
    10月9日,《中國礦產地質志》系列志書全國項目辦公室在貴陽組織召開成果終審會,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毓川領銜、全國18位專家組成的評審組,對《中國礦產地質志·貴州卷》進行終審,並評定為優秀級。
  • 「中國海域1:100萬區域地質調查專題系統」在地質雲上線
    近日,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自主研發的中國海域1:100萬區域地質調查專題系統正式在地質雲上線服務,該專題系統集中展示了中國海域1:100萬區域地質調查專題成果。近日,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自主研發的中國海域1:100萬區域地質調查專題系統正式在地質雲(http://www.mg.cgs.gov.cn:9100/ocean_map_home/home.html)上線服務,該專題系統集中展示了中國海域1:100萬區域地質調查專題成果。
  • 【悅讀薦書】西北大學出版社:《張載思想研究(修訂本)》
    【悅讀薦書】西北大學出版社:《張載思想研究(修訂本)》 時間:2021-01-06 08:10:17  來源:西北大學出版社
  • 1000餘幅1:5萬區域地質圖首次提供網上服務
    為進一步加大公益性地質工作成果對社會公眾的服務力度,按照國土資源部的總體部署,10月22日,中國地質調查局在2015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最新發布了一批中國地質調查成果地質資料服務信息。為進一步加大公益性地質工作成果對社會公眾的服務力度,按照國土資源部的總體部署,10月22日,中國地質調查局在2015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最新發布了一批中國地質調查成果地質資料服務信息。
  • 薦書| 深解地球
    薦書 | 深解地球 2020-12-01 15: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我國科學家著手繪製 1 250萬比例尺全月球地質圖
    (原標題:我國科學家著手繪製 1 250萬比例尺全月球地質圖)
  • 《中國及比鄰海區活動斷裂分布圖(1:500萬)》(中英文版)出版發行
    近日,作為《中國地質環境圖系》的重要部分,新編完成的《中國及比鄰海區活動斷裂分布圖(1:500萬)》(附說明書)(中英文版)已正式出版發行。該圖在充分吸收國內外前人成果資料的基礎上,利用多源遙感等新數據,綜合「中國地質大調查」近15年來在新構造與活動構造領域的調查研究資料編制而成。新編圖件突出展示了中國及毗鄰海區已知主要活動斷裂的類型及其活動強弱程度。
  • 我國科學家著手繪製 1∶250萬比例尺全月球地質圖
    原標題:我國科學家著手繪製 1∶250萬比例尺全月球地質圖   新華社長春1月5日電 (記者孟含琪)記者從吉林大學了解到,目前我國科學家正加快繪製1∶250萬比例尺的全月球地質圖,幫助人類更清晰地認識月球。
  • 《南海地質地球物理圖系(1∶200萬)》出版
    近日,《南海地質地球物理圖系(1∶200萬)》(中英文版)出版發行。圖系由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組織編制,是30年來我國對南海地質調查工作最為系統全面的總結,對開展南海地質科學研究、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等具有重要作用,已被列入中國地質調查局百項成果。圖系運用現代地學理論指導編繪而成,取得了多項創新性的研究成果。
  • 歷時7年,《全國地質環境圖系》編制完成
    目前,《中國地質環境圖系》36張圖件及說明書均已正式出版發行,分省地質環境圖系也將陸續出版面世,已出版的圖件及相關成果數據信息均可在「地質雲」全國地質環境圖系專題系統瀏覽和查閱。全面反映我國地質環境區域特徵我國幅員遼闊,地質條件複雜,地質環境呈多樣化特點。
  • 尉遲薦書丨沒看過這10本政治類讀物,別說你懂中國
    閒侃大事丨笑談財經丨趣說人物話不多說,直接薦書。先來三本領袖書籍:第一本是《毛澤東傳》。寫毛爺爺的書很多,但有這麼硬核的作者並不多。這本書最早出版於1980年,是澳大利亞人羅斯·特裡爾寫的。羅斯·特裡爾是用獎學金去哈佛深造的硬核人物,他的老師有前美國國務卿亨利·基辛格、中國問題專家費正清。
  • 人類圖丨生產者的特質
    上篇文章我們認識了人類圖丨投射者的特質。
  • 薦書| 畫給孩子的歷史地圖繪本《地圖上的全景中國/世界簡史》來啦!
    薦書 | 畫給孩子的歷史地圖繪本《地圖上的全景中國/世界簡史》來啦!兩套書都繪有上百條時間線,跟隨不同時期的時間線可以清晰地了解不同時間段的歷史事件。《地圖上的全景世界簡史》時間線還特別增加「世界和中國」兩條時間線對比,同步了中國與世界的發展軌跡。
  • 了解天文學,從這本《DK天文大百科》開始丨蝌學薦書
    《DK天文大百科》,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DK天文大百科》目錄書中通過生動的講解,珍貴的資料,精確的圖表和1300多幅專業機構提供的寶貴圖片和照片,帶你暢遊天文世界。多幅跨頁高清大圖,展現太空之美,讓你仿佛親臨浩瀚的宇宙。《DK天文大百科》內頁你知道人類探索宇宙的徵途是從哪裡開始的嗎?
  • 化石:遠古的饋贈 | 薦書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化石:遠古的饋贈 | 薦書 2020-11-20 12: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每日有書今日薦書|《時間旅行者的妻子》
    「每日有書·書香望城」系列活動通過每日薦書、每日贈書、每日評書等內容,號召全區廣大市民「讀好書、好讀書、多讀書」。「望城發布」聯合雷鋒圖書館每日向市民推薦一本書籍,大家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推薦您想看到的書籍;通過搭建讀書交流平臺,為廣大讀者打開一扇看世界、享文化、品人生的交流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