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實用!39張野外經典地質現象圖

2020-11-24 騰訊網

諸多經典的地質現象,變化多端,錯綜複雜,它們究竟是什麼樣,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01尖稜褶皺

尖稜褶皺是兩翼較平直,轉折端急劇轉折、甚至成尖頂的褶皺。

02縫合線構造

縫合線是壓溶構造的一種,是碳酸鹽巖中常見的一種裂縫構造。

03雁列節理

雁列節理帶實際是一條剪切帶,常被巖脈充填而成雁列脈。

04火焰狀構造

火焰狀構造是屬於由負荷引起的軟沉積變形,具有指示意義,其舌尖指向巖層頂面。

05混合巖

混合巖由於混合巖化作用(是變質作用向巖漿作用過渡的類型)形成,由基體和脈體兩個基本組成部分組成。

06斜長巖原生構造

斜長巖是一種由90%或更多的基性斜長石組成的深成巖。深色礦物有各種輝石、橄欖石和角閃石等。

07剪切帶

剪切帶是發育在巖石圈中具剪切應變的強烈變形帶,可以從微觀的剪切面到幾十米、幾十公裡、甚至幾百公裡長。

08斷層擦痕

斷層擦痕是斷層兩盤相對錯動摩擦時,由斷裂帶中的巖石碎塊在斷層面上移動留下的平行線狀溝槽刻痕。

09碎斑結構

是指當破碎劇烈時,在粉碎了的礦物顆粒中還殘留有部分較大的礦物碎粒,形似斑晶(即碎班),稱為碎斑結構。

10柱狀玄武巖

當稠密的熔巖流冷卻並從垂直角度進行收縮時,它就會沿著與熔巖流動方向相垂直的角度裂開,使其形成非常規則的幾何形狀。

11S-C組構

S-C面理組構是一種普遍發育於韌性剪切帶中的構造組合形式,即由S面理和C面理組成。

12滑脫褶皺

滑脫褶皺又稱浮褶。一套地層沿基底滑脫面滑動,並單獨形成褶皺而基底巖石不捲入褶皺中。

13巖脈

巖脈是一種分布較為普遍的脈狀侵入體,它們在塊狀侵入巖體發育地區及巖體內部相對集中,成群成帶分布,而有些巖脈具有區域性分布的特點。

14褶皺樞紐

褶皺樞紐又稱樞紐線。是同一褶皺面上最大彎曲點的聯線,即褶皺軸面與同一褶皺面的交線。

15石英脈褶皺

石英脈多為白色,細粒結構,條帶狀構造,主要成分為石英。

16球狀糜稜巖

糜稜巖由基質和碎斑構成。基質主要由石英、雲母類礦物微粒組成,緻密堅硬,肉眼無法辨認礦物顆粒。

17球狀風化

巖石出露地表接受風化時,由於稜角突出,易受風化,故稜角逐漸縮減,最終趨向球形。這樣的風化過程稱球狀風化。

18劈理

劈理是指變形巖石中能使巖石沿一定方向劈開成無數薄片的面狀構造。其基本構造特徵表現為巖石內部發育有由劈理域和微劈石域相間排列而成的域構造。

19濁積巖鮑瑪序列

指濁積巖中由具遞變粒序層理的砂巖或砂礫巖段(A)、下平行層理細砂巖段(B)、沙紋旋渦層理粉砂巖段(C)、上平行層平泥質粉砂巖段(D)和泥巖頁巖段(E)等五個具特徵構造的沉積單元組成的垂向層序系列。

20雨痕

雨點降落在未固結的泥質、砂質沉積物表面,所產生圓形或橢圓形的凹穴。可用來判斷巖層的頂面和底面。

21流褶皺

流褶皺是塑性很高的巖石(如巖鹽、石膏等)或在高溫高壓下塑性增大的巖石,受力時呈類似黏稠流體或固流體發生流變而形成的不規則複雜褶皺。

22斷層角礫巖

由於斷層錯斷,斷層面的內巖石被揉碎成角礫,後期充填的礦物流體將其膠結。

23重荷模

重荷模是指覆蓋在泥質巖之上的 砂巖底面上的不規則瘤狀突起。

24波痕

波痕按成因可主要分為流水波痕、浪成波痕和風成波痕三種類型 。

25剪節理

剪節理係指巖石受剪應力作用產生的節理,一般發育於壓應力呈45度角左右的平面上,即最大剪切面上。

26不整合

不整合是上下兩套不同時代地層之間出現過沉積間斷或地層缺失的地層接觸關係。

27交錯層理

交錯層理是由一系列斜交於層系界面的紋層組成,斜層系可以彼此重疊、交錯、切割的方式組合。

28走滑斷層

走滑斷層即斷層兩盤順斷面走向相對運動的斷層。其主要特徵為斷面平直光滑、近於直立,剪切性質突出。

29球狀構造

巖石中礦物圍繞某些中心呈同心層分布,外形呈圓球或橢球體的一種構造。

30包卷構造

它是在一個層內的層理揉皺現象,表現由連續的開闊「向斜」和緊密「背斜」所組成,一般細層向巖層的底部逐漸變正常,包卷層理向頂部扭曲細層被上覆層截切,表明層內扭曲發生在上覆層沉積之前。

31鉛筆構造

鉛筆構造是輕微變質的泥質或粉砂質巖石中常見的使巖石劈成鉛筆狀長條的一種線狀構造。

32共軛斷層

共軛斷層又稱共軛剪切帶,是在統一構造應力場作用下形成的兩組方向不同、剪切方向相反、大體同時發育的交叉剪切帶。

33石香腸構造

典型的石香腸形成於較薄(通常最厚約1m)且比圍巖較強硬的巖層中,因此圍巖往往呈韌性狀態伸長並流入石香腸之間的空隙中。

34枕狀熔巖

枕狀熔巖指具有枕狀構造並認為是在水下環境中枕狀熔巖形成的熔巖的總稱。它由稍不規則的橢圓體或多數球體聚集而成。

35繩狀熔巖

熔巖表面呈繩索狀扭曲的構造稱為繩狀構造,常見於玄武巖流層面之上。

36捕擄體

如果圍巖破碎,則巖塊易混入巖漿,混入巖漿中的圍巖碎塊可以部分或完全被融化,部分未融化的巖塊則稱為捕擄體。

37泥裂

是沉積物未固結即露出水面,受到日曬,水分蒸發,體積收縮而產生的。

38羽飾構造

羽飾構造是發生在比較均勻細粒脆性的巖層中節理面上的紋飾,主節理面上發育的羽狀或人字形花紋,指示節理面的破裂擴展方向,人字紋尖端指向裂紋源。

39軟沉積變形

軟沉積變形是指沉積物在沉積過程中或尚未固結成巖時發生的變形。

文章來源於網絡。本文僅做學習交流使用不做商業用途,如不慎侵權請聯繫礦小雲。感謝理解~~

相關焦點

  • 超實用!39張野外經典地質現象圖
    諸多經典的地質現象,變化多端,錯綜複雜,它們究竟是什麼樣,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它是在一個層內的層理揉皺現象39軟沉積變形
  • 超實用!39張野外地質現象實拍合集!
    在地球漫長的演化過程中,  大自然鬼斧神工般  創造了無數神奇的地質現象!  今天,就讓我們通過地質實拍圖  一起來看一看吧!  圖為美國喬治亞州埃爾伯頓附近  埃爾伯頓花崗巖中的捕虜巖,  直徑可超過數十米,  也可小於數釐米,  見於侵入體之邊緣。
  • 29張野外地質實拍圖,太震撼了,值得收藏轉發!
    29張野外地質實拍圖,太震撼了,值得收藏轉發!
  • 圖解地質|野外地質現象圖解(斷層)
    17、挪威卑爾根的斷層褶皺:    29、猶他州的莫阿布(Moab)地區的兩條斷層對比圖:    30、上圖中的莫阿布地區斷層大圖:    猜你喜歡:  地質|圖解地質:野外常見的褶皺類型  地質|圖解地質:礦物礦石集錦(一)金、銀、鉑、錳、鐵
  • 印度-亞洲大陸碰撞帶野外地質考察指南
    圖0-5 印度-亞洲大陸碰撞模式示意圖(Wu et al., 2014, 有修改)圖0-5a是經典的碰撞模型,它認為印度大陸與亞洲大陸在55 Ma左右直接碰撞,其間的新特提斯洋不存在洋內島弧,屬陸-陸直接碰撞。
  • 第四屆野外青年地質貢獻獎揭曉 7名煤炭化工地質人捧得「金羅盤」
    近期,中國地質學會發布「第四屆野外青年地質貢獻獎——金羅盤獎」評選結果,100位來自地質勘探野外一線的科技工作者獲獎,細數其中,總局7名煤炭化工地質人榜上有名,捧得「金羅盤」。
  • 巢湖地質地貌實習報告
    ,使我們鞏固,充實《資源環境地學基礎》或《普通地質學》、《構造地質學》、《礦物巖石學》、《古生物地層學》、《測量學》、《水文地質學》等基礎地質學的理論教學內容,加深對課程相關內容的理解,學會典型地質現象的觀察、描述、綜合分析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基本技能,以及團結互助、吃苦耐勞的精神。
  • 美國地質調查局公布首張完整月球地質圖
    整合多項月球實測和衛星資料,詳細劃分月表地質年代歷經多年勘測,美國地質調查局終於公布了首張完整月球地質圖。這張用各種顏色仔細標出月表各種地質結構與年代的 1:5,000,000 地圖(源文件圖片相當巨大),結合了阿波羅時代的小區域地圖、NASA Lunar Reconnaissance Orbiter 的雷射高度計資料、以及日本 SELENE 衛星的立體相機資料,並且統一了過去地圖的標記與註記,可以說是目前關於月表地質(月質?)最權威的一張地圖了。
  • 美國地質調查局釋出首張完整月球地質圖
    經過了多年的準備,美國地質調查局終於釋出了首張完整的月球地質圖。這張用各種顏色仔細標出月表各種地質結構與年代的 1:5,000,000 地圖(警告:圖片相當巨大),結合了阿波羅時代的小區域地圖、NASA Lunar Reconnaissance Orbiter 的雷射高度計資料、以及日本 SELENE 衛星的立體相機資料,並且統一了過去地圖的標記與註記,可以說是目前關於月表地質(月質?)最權威的一張地圖了。
  • 好書推薦丨《地質工作方法概論》很實用,適用於每一位地礦工作者!
    購買正版圖書,請添加編輯個人微信  圖 書 簡 介  根據加強普通高校本科生地質技能培養的需要,本書系統介紹野外地質工作的基本內容和工作方法。  本書既是普通高校地質類專業本科生、研究生室內和野外實習的指導書,又是野外一線地質人員在實際工作中的一本實用參考工具書。
  • 我所研究生順利完成法意西阿爾卑斯造山帶野外地質實習
    2019年6月19-30日,我所師生14人與法國奧爾良大學M.Faure教授和Y.Chen教授在法意西阿爾卑斯造山帶開展聯合野外地質實習。左右滑動,領略阿爾卑斯山的魅力橫貫歐洲南部的阿爾卑斯山系是世界上最為經典的造山帶之一,不僅以旖旎的風光聞名全球,更是許多地質學基本概念的誕生地,被譽為孕育地質學的「搖籃」,是令人嚮往的研究生野外地質教學和實習基地。
  • 「土衛六」 首張全貌地質圖亮相 顯示多樣化地貌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近日,科學家們根據美國國宇航局(NASA)「卡西尼」號的探測器數據,繪製了土星最大衛星「土衛六」的首張全貌地質圖。地質圖顯示,「土衛六」可能是太陽系中地質最多樣化的星體,存在大量有機物,或可孕育生命。
  • 老一輩地質工作者40年前的素描圖曝光!
    野外地質現象是繁雜紛亂的,我們要用地質素描或者地質攝影真實地記錄它們,必須加以選擇,分清主次。地質素描在決定取捨,突出地質內容方面較為自由。地質攝影由於受光線、地質體出露等條件的限制,有時候不容易拍攝到理想的照片。目前,很多高科技應用到地質領域,但是素描作為地質基本功,學習它仍然是地質人必不可少的一門課程!
  • NASA公布土衛六首張地質圖:與地球相似 或能孕育生命
    11月19日,美國宇航局(NASA)在官網公布了全球首張土衛六泰坦全球地質圖。這張地質圖覆蓋了土衛六全球,揭示了其地表上沙丘,湖泊,平原,火山口和其他地形的動態世界。土衛六是我們太陽系中除地球外唯一已知在其表面具有穩定液體的行星體,存在大量有機物,或可孕育生命。
  • 這些經典地質現象的成因,居然真的有人不知道
    小桔整理了一系列的地質構造動圖,可以將野外「靜止」的地質現象和枯燥的地質理論完美地結合起來,必定是地質工作者的絕頂收藏!5濁流沉積和遞變層理圖中顯示了三個不同期次的濁流形成的沉積序列。17冰劈作用 水在巖石裂縫中不斷結冰融化,會造成巖石的破裂,這種現象叫做冰劈作用
  • 野外生存大作戰!野外出行必備技能
    野外出行,那就需要提前做足功課,了解野外生存方法。由自然資源部科技發展司、陝西測繪地理信息局編著的《自然資源野外工作和生活指南》一書匯集了眾多測繪、地質工作者長年累積的野外生活經驗,讓我們一起翻開這本書,跟著他們get那些野外出行時必不可少的實用技能吧!
  • 看懂地質圖的「三部曲」,地質人必須掌握的基本功!
    從地質圖上可以全面了解一個地區的地層順序及時代、巖性特徵、地質構造(褶皺、斷層等)、礦產分布、區域地質特徵等內容。因此地質圖是指導生產實踐,進行區域地質、地理、自然環境研究的重要資料。一般所說的地質圖是指平面圖,但也往往製成地質剖面圖(實測或從平面圖上按指定方向繪製),以便更清楚地反映地下地質情況。
  • 各種地質圖件
    它是依據野外探明和收集的各種地質勘測資料,按一定比例投影在地形底圖上編制而成的,是地質勘察工作的主要成果之一。         一般地質現象:地層、巖性、產狀、斷層等。         特殊地質現象:崩塌、滑坡,泥石流、喀斯特、泉及主要蝕變現象。
  • 「拿起地質錘,我還是一名地質人」
    如同每次去野外考察一樣,這一次,77歲的張永勝也是「有備而來」。 三份手寫稿、數張地質圖、十來張野外考察圖,準備之細,讓筆者震撼。「如果需要去野外,還得帶上羅盤、溫度計、地質錘、放大鏡和磁鐵等,一樣都不能少。」77歲的老黨員、省地調院高級工程師張永勝說話依然洪亮。
  • 9張圖,畢業論文目錄自動生成,簡單又實用
    以目錄製作為例,這是一個最基礎的技巧,也是最常用,最實用的技巧,然而有一些夥伴對此類接觸不多,可能用起來真的有點費勁,導致效率及其低下。正常情況,論文的目錄大都設計為三級,只要把每個章節以及標題目錄設置好大綱級別後,可以自動生成目錄,而且不管後續論文內容如何更改,只要刷新一下目錄,即可更新到最新的目錄,頁碼也會自動更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