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經濟學人》:拜登應選擇與川普不同的對華戰略
參考消息網11月24日報導 英國《經濟學人》周刊11月21日文章稱,喬·拜登應該選擇與川普不同的對華戰略。今天的新戰場是信息技術:半導體、數據、5G行動網路、網際網路標準、人工智慧和量子計算。所有這些都有助於決定美中兩國誰將擁有軍事優勢,更具經濟活力,甚至決定誰在科學研究上佔據優勢。
-
如果拜登擊敗川普,美國對華態度會改變嗎?
作為兩大黨派的候選人,川普與拜登如今都在為「2020總統大選」做全力衝刺。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拜登獲勝的機會遠大於川普。為何這麼說呢?因為民主黨內部日前已經明確表示:全力支持拜登。而川普在共和黨內部的聲望卻越來越低,所以川普的「連任夢想」可能要泡湯了。美國政壇大佬發話支持拜登據相關報導,由於美國疫情依舊十分嚴峻,所以民主黨此次採取全新的「線上會議」形式。
-
真實目的終於暴露了,拜登一改往日嘴臉,罕見對華釋放重磅消息
【撰文:十三州/編輯:小懶】 在川普和拜登競爭了這麼久以後,美國總統大選最終還是以拜登獲得短暫性的勝利而告終。種種的一切都表明,川普不會再有逆襲的機會了,因為如今的美國主流媒體,都已經承認了,拜登是總統的內定人選。
-
中美關係緊張之際,拜登對華態度終於曝光,引發國際熱議
據環球網報導,近期,拜登在一次講話中公開表示,為了與中國進行競爭,美國將聯合"理念一致"的夥伴,來確保自己的優勢地位。拜登將延續對華強硬戰略此前,不少分析人士指出,拜登上臺後,雖然不會像川普一樣毫無章法地在所有與中國相關的問題上展現強硬的姿態,但這位將中國視為"競爭對手"的政客,無疑也並不打算就此放棄對華施壓的總體戰略。
-
拜登也不是「善茬兒」?對華三條釋放重要信號,值得重視
從5號美媒放出消息:拜登拿下「關鍵搖擺州」威斯康星州開始,就註定了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之間「可能遲到但永不會缺席」的每四年一選的「廝殺」已經開始。究竟誰會入主白宮,目前美國官方並未給出明確答案,但是從川普的發推內容看來,兩大黨派對目前結果依然存在巨大分歧。不可否認的是,外界通過兩者支持票數對比,拜登目前票數明顯高於川普,似乎已經鎖定勝局。
-
來自大西洋對岸的這一條消息,川普要失望透頂
川普現在幹嗎?在籌備100天後的大選,如何在選情對自己不利的情況下,超越對手,面對國內不利形勢,川普可以說是遭遇四面楚歌,然而大西洋對岸發過來的這條消息,真的讓川普失望透頂了。如何在短時間內突破重圍,川普前段時間又更換了競選經理,臨陣換帥這是兵家大忌,但川普還是這樣做了,這說明他確實想改變這種劣勢,另外川普和拜登目前仍然在相互攻擊對方 ,忽悠美國民眾為自己拉票,當然近日川普在被主持人問及是否能接受對手拜登在大選中獲勝時,川普則拒絕給出直接回應。主持人還援引最新民調數據稱,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的支持率目前已領先川普。
-
川普對華政策將被摒棄!拜登釋放三大信號,中美關係或迎來轉機
美國新總統拜登上臺後的對華政策將給中美關係帶來什麼變化?擺在中美面前的現實性難題又有哪些呢?對此,美國兩位國際政治學界大咖約瑟夫·奈和格雷厄姆·艾利森進行了深刻的分析,引發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拜登對華政策將更少個人色彩,與中國合作未嘗不可?
-
貿易戰被指中國福音,拜登或將恢復對華貿易
(路透社)前聯合國安理會主席、新加坡外交官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於1月2日發表文章稱,川普(Donald Trump)的貿易戰在許多方面對中國都是一個福音,美國的舉動將有助於觸發「雙循環」經濟,而這將減少中國經濟對美國經濟的依賴。在他看來,美國與中國打交道的基本劣勢是缺乏全面的戰略。
-
拜登欲提名新防長,為人低調靠譜,對華態度穩定
據新華社報導,拜登欲提名新防長勞埃德·奧斯汀,目前來看奧斯汀儘管功勳卓著但為人低調靠譜,對華態度較為穩定,一旦決定後無疑將成為美國第一位執掌五角大樓的非洲裔國防部長,甚至有可能成為拜登戰略下中美和好的第一步。
-
川普最後時刻加緊對華出手,我國嚴正警告
據美國Axios新聞網站率先披露了川普政府「計劃在最後時刻發起對華打壓」的消息。報導稱,了解有關計劃的美國政府高級官員透露,川普將在任期最後10個星期鞏固自己的對華政策遺產。美國彭博社等媒體報導稱,一名官員表示,不管川普承不承認,川普已經輸給了拜登,川普政府現在不再擔心對華貿易協議瓦解,所以將把握最後任期,加緊對華下手。報導還稱,新上臺的代理防長米勒被告知,要在川普政府繼續執政的剩餘時間內重點關注網絡和非常規衝突,特別是和中國有關的網絡和非常規衝突。川普究竟意欲何為?
-
對中國的看法,大選後將改善對華關係?拜登公開亮明對華態度
如今,川普和拜登也都不負眾望,非常賣力地用演講來為自己拉票,而這兩個總統對於對待外交上的很多問題,都保持著截然相反的態度。拜登表示中國是競爭對手但是對於兩位總統競選人來說,不管在什麼時候,中國與俄羅斯都是他們最強大的競爭對手。很顯然,他們已經將中國有俄羅斯看作是美國的對立面的一種存在。據觀察者網報導,近日,拜登作為總統候選人接受了美國媒體的採訪。
-
川普最後時刻加緊對華出手,中國撂下強硬警告
據環球網報導,美國媒體爆料稱,川普政府計劃在執政的最後兩個多月採取對華強硬政策,發起一系列打壓中國的舉動,以在對華問題上鞏固自己的「政治遺產」,再現反華「最後的瘋狂」,從而給拜登挖坑,令拜登上臺後更難扭轉中美關係的局面。
-
拜登:暫不取消對中國加徵關稅,與川普目標相同,政策自然相近
據美國媒體報導,當選總統拜登近日對媒體表示,雖然他不贊同川普政府對中國的貿易政策,但他不會立即取消此前已經加徵的關稅,也不會立即放棄川普與中國籤署的第一階段貿易協定。拜登將優先恢復美國與盟友的關係,通過共同施壓的方式,調整美國對華貿易政策。
-
拜登正式談及上臺後的對華策略,將用「軟刀子」對抗中國?
就在各方輿論發表對中國關係趨勢的預測時,正在準備權力交接的拜登終於談及了上臺以後的對華政策。《紐約時報》12月2日發表專欄作家託馬斯·弗裡德曼對拜登的專訪,題目為《拜登:我們將拼命投資美國第一》。在專訪中,拜登談及了上臺以後會立刻施行的政策,以及4年內的施政目標。
-
白宮收到2個壞消息,川普選票造假被曝,指責拜登自己卻翻車?
內容卻是缺乏新意,依然是控訴民主黨及其候選人拜登團隊操縱選舉的陳詞濫調。視頻中,川普一副滿腔憤怒的模樣,手舞足蹈的不斷重複著相同的語句:「大選結果被竊取了!民主黨人利用新冠疫情,操縱了2020年大選。」白宮收到2個壞消息,川普選票造假被曝光,指責拜登自己卻翻車?
-
拜登又反超!美媒更新賓州計票數據,拜登暫時領先川普
拜登在講話中稱, 「在美國,投票是神聖的,它是人們表達意願的方式,是選民的意願,而不是選擇美國總統之類的其他任何事。」英國天空新聞消息,川普競選團隊在發布會上宣布,在內華達州提起競選訴訟,要求停止計票。(環球網)北京時間6日00時40分:川普在推特上發文稱:「所有最近拜登都聲稱(擁有)的州,都將因選舉舞弊和州選舉舞弊而受到我們的法律挑戰。(這個有)大量的證據——看看媒體就知道了。我們會贏的!美國優先!」
-
臺退將:川普當選總統沒有天理,拜登輕忽臺灣沒有地理
臺灣島內輿論普遍認為,川普當選對於臺灣地區更加有利,而拜登當選則很可能會改變川普時期的對臺政策,導致臺灣地區受到負面影響。日前,臺退將慄正杰就此問題在社交媒體上發文,他認為,拜登當選之後並不會忽略臺灣。如果「川普當選總統沒有天理,拜登輕忽臺灣沒有地理」。
-
美媒分析拜登應對核問題時應採取的四個步驟
川普和拜登在核武器政策上的觀念截然不同,川普對待核戰爭的態度較為隨意,而拜登則同意前美國總統裡根的名言「核戰爭沒有贏家,因此決不能開打」。如今拜登已在總統大選中獲勝,美國將再次在全球減少核風險的工作中發揮領導作用。文章提出,拜登重置核議程應採取四個步驟。
-
包道格:為什麼拜登的頭等大事應是美國而非中國?
近日,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前副會長包道格發表文章,他認為美國在西太平洋無可匹敵的霸權時代已經結束,下屆政府的第一要務應是重拾美國實力,重建國內競爭力與國外領導地位。以下為包道格文章摘編:拜登需要將精力集中在少數幾個議題上,他已表明打算解決包括抗擊疫情、促進經濟發展、解決種族爭議在內的幾個主要問題。拜登還需要恢復內部秩序,以使政府能夠繼續專注於上述目標,不輕易改變方向。當前美國的力量和影響力已被大大削弱。因此,重建國內競爭與國外領導力應是拜登政府的當務之急,具體的中國議題須排在其後。
-
拜登突然對華態度大變,入主白宮之際做出重磅表態,信息量巨大
眾所周知,自川普上臺以來,美國就一直奉行對華強硬的外交政策,而進入2020年來,川普政府更是加大了對中國的打壓力度。隨著今年美國大選結果的出爐,美國當選總統拜登的對華政策一直備受外界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