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被指中國福音,拜登或將恢復對華貿易

2021-01-08 多維傳媒

聯合國前高官稱貿易戰是中國福音,建議拜登(Joe Biden)政府恢復與中國的貿易往來。

拜登成功當選下一任美國總統讓貿易戰的終結出現新希望。(路透社)

前聯合國安理會主席、新加坡外交官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於1月2日發表文章稱,川普(Donald Trump)的貿易戰在許多方面對中國都是一個福音,美國的舉動將有助於觸發「雙循環」經濟,而這將減少中國經濟對美國經濟的依賴。在他看來,美國與中國打交道的基本劣勢是缺乏全面的戰略。

馬凱碩認為,美方對中國的各種制裁併沒能導致中美貿易逆差的明顯下降,而這種制裁也很快被中國方面找到了漏洞,如將出口到美國的貨品先轉運到越南等地再出口到美國。

美國政要此前也曾對川普政府發起的貿易戰提出過批評,預計將於2021年1月20日正式就任美國總統的拜登近日也在《外交事務》雜誌中對川普發動的貿易戰評論稱,「不顧現實的鴕鳥心態,一味的逃避任何貿易協議,是錯誤的做法」。

同時有分析認為,對華制裁對美國經濟的損害或許不比對中國的小。這一損害主要體現在其農業方面,在貿易戰期間美國對華的農產品出口從2017年的190億美元大幅下降至140億美元。這意味著25%以上的出口額下降,美國政府為此在2017年至2019年間將農業補貼增長了將近1倍來彌補農民的經濟損失。

然而,在恢復對華貿易一事上,各方的分析大多認為前景不佳。主要的原因在於川普及其所在的共和黨,川普本人在大選中獲得了超過7,000萬張選票,共和黨也拿下了眾議院。這意味著如果新上臺的拜登在對華政策上採取更加溫和的態度,就很可能會受到川普及共和黨的掣肘。

分析認為,這意味著拜登必須在表面上必須對話保持較為強烈的言辭,他必須讓民眾認為自己在維持強硬路線才會不陷入負面輿論和共和黨的指責。但拜登也不是沒有機會,就目前的分析看來,拜登可能向中方釋放善意但又不至於引起國內輿論反彈的方案有很多,比如暗示加拿大方面釋放孟晚舟,或者促進對華農產品出口等。

相關焦點

  • RCEP和中國加入CPTPP將深刻影響世界貿易和中美貿易格局
    東亞太平洋在世界經濟和貿易中的比重及地位均將進一步提升,在世界貿易格局的重要性將增強。三大板塊的平衡將趨於改變,北美板塊地位可能下降。中國東協貿易額將進一步遠超美國東協貿易額,中國在日韓澳新對外貿易中的重要性進一步超過美國。美國對華貿易戰將加速失去中國市場。中國加入CPTPP又將進一步擴展太平洋兩岸貿易一體化。
  • 就像蚊子咬了一小口,與中國打貿易戰,澳大利亞是對手嗎?
    總體來看,澳大利亞自中國進口,與其對中國出口的持續高增速形成鮮明對比,這也使得澳大利亞對中國貿易順差繼續快速增長,中國也成為澳大利亞貿易順差最大來源,佔其順差比重超過80%,雙邊貿易不平衡現象持續。由於今年的「黑天鵝」事件,中澳貿易額也受到了影響,但是隨著疫情形勢的好轉,澳大利亞經濟也逐漸得到了部分恢復。
  • 美國為何挑起對華貿易摩擦
    川普政府目前表現出的態度是,全球貿易、投資和金融體系以現行方式繼續運作並不一定符合美國的戰略利益,對將中國等新興經濟體國家融入這一體系所帶來的價值強烈置疑甚至是否定。中國發展的成功使美國越來越傾向於將中國定位為戰略競爭者,這成為影響中美經貿關係走向的一個重要的非經濟因素。美國國內近年來的對華戰略辯論,得出了一個較為廣泛的共識,即美國過去30餘年採取的對華戰略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 外國學者眼中的美國貿易戰
    [摘要]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在「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口號下對其盟友及中國發起的貿易戰,給當今不穩定的資本主義世界更添迷亂。外國學者對這場貿易戰進行了審視。但這一切現在都已讓位於新的緊張、未知的局面:一方面是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呼籲「讓美國再次偉大」,肆無忌憚地對其盟友及中國挑起一系列貿易戰;另一方面是面對川普的貿易保護主義,中國堅定地捍衛全球化,維護多邊貿易,反對單邊主義。在貿易戰持續的背景下,外國學者對美國挑起貿易戰這一行為進行了審視:美國挑起的貿易戰是一場什麼性質的戰爭?它為什麼要挑起貿易戰?在貿易戰的背後美國資本主義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 美國為什麼對中國加徵關稅打貿易戰目的原因 美國結果會怎樣
    新華社北京5月23日電題:對華挑起貿易戰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業內專家評析中美經貿熱點問題  新華社記者鄭明達、王雨蕭  進入5月,美國政府大肆揮舞加徵關稅的大棒,屢屢升級貿易摩擦。對此,中方予以堅決回應。中國不會屈從於任何外部壓力,有決心、有能力捍衛自身合法正當權益。
  • 中美貿易戰最新進展:中美貿易摩擦結局會是什麼?
    相較於中美兩國的經濟體量,受影響的貿易總額相對較小,但從美國的角度來看,這是自20世紀30年代《斯穆特-霍利關稅法案》實施以來涉及範圍最廣的進口保護措施。川普還準備對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10%的進口關稅,甚至威脅對涉及5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關稅。中美貿易摩擦將對兩國產生怎樣的影響?結局會是什麼?
  • 拜登突然對華態度大變,入主白宮之際做出重磅表態,信息量巨大
    此前,就有美媒曾透露,拜登在上臺後會持續川普政府時期的對華立場,且拜登可能會聯合其他盟友共同應對來自中國的「挑戰」。 據環球網援引「美國之音」12月30日報導,當地時間28日,拜登再次強調了「聯合其他國家」對中國施壓的立場。
  • 中美貿易戰最新消息:美國政府挑起貿易摩擦的雙重目的
    一、美國政府挑起貿易摩擦的雙重目的:保護國內市場和擴大國外市場  2018年第一季度以來,美國政府已先後對比利時、哥倫比亞、泰國、加拿大、南非、烏克蘭、中國、印度、韓國、希臘、土耳其等國家進行了貿易制裁。據統計,從2008年經濟危機到2018年8月,美國政府開展的貿易幹預約1700餘次,位居全球首位。
  • 中美貿易戰最新消息:經貿摩擦明顯升級 美頻用長臂管轄措施
    談及中美能否恢復談判時,高峰表示,中方對於談判的立場始終是明確的。如果美方想要繼續談,就應該拿出誠意,糾正錯誤做法。對於美方宣布對13個中國企業或個人實施制裁,高峰表示,堅決反對任何國家依據其國內法進行「長臂管轄」。  會上有記者問,在美國對華2000億美元輸美商品進一步加徵關稅之後,美國總統川普仍表示與中國的貿易談判沒有破裂,稱貿易戰只是「一場小爭吵」。
  • 鄭永年:拜登對華將是可預期的理性強硬
    那麼川普剛上臺,剛開始他側重經濟面,因為他要解決美國的經濟問題,所以美國跟中國打貿易戰,主要是經濟,後來再慢慢的惡化,擴展到全方位。  美國對華的強硬路線已經形成了,美國的對華強硬力量也是已經都動員起來了,動員起來的力量一下子也不會消失。我想會延續到拜登政府,如果他當選總統。那麼我覺得唯一不同的川普對中國是非理性的,我們說經常是不可預期的。
  • 以史為鑑:美國如何利用貿易戰稱霸世界
    下面,我們就看看美國是如何利用貿易戰實現大國崛起並保持大國地位的。本文摘選自《千年貿易戰爭史》,該書從貿易戰爭史看國運變化和世界未來,獲得原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副部長谷永江、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顧學明、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郭衛東聯袂推薦。
  • 美國又幹了件蠢事,最大盟友向中國示好,拜登計劃還沒開始就結束
    據環球網報導,拜登公開表示自己對華態度和川普保持一致,並再次呼籲歐洲和美國聯手合作來應對中國威脅。但令拜登沒有想到的是,歐洲並不同意,因為兩者之間早有嫌隙,歐洲方面認識到孤立中國的措施不但不會帶去好處,甚至還影響了歐洲國家的經濟發展。因此歐洲這回並沒有聽拜登的話,而是直接繞過美國和中國達成了談判。
  • 拜登:暫不取消對中國加徵關稅,與川普目標相同,政策自然相近
    據美國媒體報導,當選總統拜登近日對媒體表示,雖然他不贊同川普政府對中國的貿易政策,但他不會立即取消此前已經加徵的關稅,也不會立即放棄川普與中國籤署的第一階段貿易協定。拜登將優先恢復美國與盟友的關係,通過共同施壓的方式,調整美國對華貿易政策。
  • 貿易拉鋸戰,美國試圖改變中國「行為模式」?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報 記者 李紫宸美國東部時間4月3日,美貿易代表公布對華301調查徵稅建議,並公開徵求意見。徵稅產品建議清單將涉及中國約500億美元出口,建議稅率為25%,涵蓋約1300個稅號的產品。隨後,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並將於近日依法對美產品採取同等力度、同等規模的對等措施。
  • 外媒: 貿易戰做法遭本國農民抨擊,川普「與天下為敵」不得人心
    2018年6月15日,美國政府發布了加徵關稅的商品清單,將對從中國進口的約500億美元商品加徵25%的關稅,其中對約340億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實施加徵關稅措施,同時對約16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開始徵求公眾意見。
  • 拜登還沒上臺,對華強硬已經明確?美媒評論一針見血:必須學習共存
    尤其在最後一場辯論中,中國被提到了幾十次,兩人都指責對方從中國那裡接受了好處。其中川普的一則廣告稱,對於拜登,「中國說了算」;而拜登的廣告也說,川普已經「向中國人輕易認輸」。顯而易見,兩人在對華問題上的態度基本保持一致。
  • 任澤平:大蕭條,美國1929貿易戰啟示錄
    在金本位下,當一國國際貿易出現逆差時,將導致外匯供不應求,若外匯匯率超過黃金輸送點,將導致黃金流出,國內貨幣供應量下降,總需求收縮、物價下跌,進口減少、出口競爭優勢增加,貿易逆差減少,國際收支狀況改善。反之亦然。
  • 馬媒:中國與東南亞的貿易聯繫更緊密
    來源:環球網馬來西亞《新海峽時報》7月15日文章,原題為「由於同華盛頓的衝突在繼續,中國在東南亞建立新的供應鏈」。與美國的貿易戰迫使北京重新調整其全球供應鏈。今年上半年,東南亞已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
  • 拜登亮明對華態度:俄羅斯是美國對手,但中國是一個重要的競爭者
    在今年美國總統大選唯一的挑戰者、民主黨候選人約瑟夫·拜登眼中,中國到底是個怎樣的存在?鑑於川普今年以來在對華問題上的一系列惡意炒作,如何處理與中國的關係儼然已經成為本次大選的致勝密碼。如今,被川普攻擊「親華」的拜登,終於亮明了自己對中國的態度。
  • 川普對華政策將被摒棄!拜登釋放三大信號,中美關係或迎來轉機
    美國新總統拜登上臺後的對華政策將給中美關係帶來什麼變化?擺在中美面前的現實性難題又有哪些呢?對此,美國兩位國際政治學界大咖約瑟夫·奈和格雷厄姆·艾利森進行了深刻的分析,引發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拜登對華政策將更少個人色彩,與中國合作未嘗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