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前高官稱貿易戰是中國福音,建議拜登(Joe Biden)政府恢復與中國的貿易往來。
拜登成功當選下一任美國總統讓貿易戰的終結出現新希望。(路透社)
前聯合國安理會主席、新加坡外交官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於1月2日發表文章稱,川普(Donald Trump)的貿易戰在許多方面對中國都是一個福音,美國的舉動將有助於觸發「雙循環」經濟,而這將減少中國經濟對美國經濟的依賴。在他看來,美國與中國打交道的基本劣勢是缺乏全面的戰略。
馬凱碩認為,美方對中國的各種制裁併沒能導致中美貿易逆差的明顯下降,而這種制裁也很快被中國方面找到了漏洞,如將出口到美國的貨品先轉運到越南等地再出口到美國。
美國政要此前也曾對川普政府發起的貿易戰提出過批評,預計將於2021年1月20日正式就任美國總統的拜登近日也在《外交事務》雜誌中對川普發動的貿易戰評論稱,「不顧現實的鴕鳥心態,一味的逃避任何貿易協議,是錯誤的做法」。
同時有分析認為,對華制裁對美國經濟的損害或許不比對中國的小。這一損害主要體現在其農業方面,在貿易戰期間美國對華的農產品出口從2017年的190億美元大幅下降至140億美元。這意味著25%以上的出口額下降,美國政府為此在2017年至2019年間將農業補貼增長了將近1倍來彌補農民的經濟損失。
然而,在恢復對華貿易一事上,各方的分析大多認為前景不佳。主要的原因在於川普及其所在的共和黨,川普本人在大選中獲得了超過7,000萬張選票,共和黨也拿下了眾議院。這意味著如果新上臺的拜登在對華政策上採取更加溫和的態度,就很可能會受到川普及共和黨的掣肘。
分析認為,這意味著拜登必須在表面上必須對話保持較為強烈的言辭,他必須讓民眾認為自己在維持強硬路線才會不陷入負面輿論和共和黨的指責。但拜登也不是沒有機會,就目前的分析看來,拜登可能向中方釋放善意但又不至於引起國內輿論反彈的方案有很多,比如暗示加拿大方面釋放孟晚舟,或者促進對華農產品出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