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亮明對華態度:俄羅斯是美國對手,但中國是一個重要的競爭者

2021-01-09 寰球瞭望臺

在今年美國總統大選唯一的挑戰者、民主黨候選人約瑟夫·拜登眼中,中國到底是個怎樣的存在?鑑於川普今年以來在對華問題上的一系列惡意炒作,如何處理與中國的關係儼然已經成為本次大選的致勝密碼。

如今,被川普攻擊「親華」的拜登,終於亮明了自己對中國的態度。在9月17日出席一場由CNN舉辦的競選電視活動時,他說出了一句耐人尋味的話:「俄羅斯是美國的對手,而中國則是一個競爭者,一個重要的競爭者。」

由於在錄製的前一天,FBI局長克里斯多福·雷剛剛跑到國會對著議員們宣稱:俄羅斯這一次試圖「幹預美國大選」。所以在節目一開始,主持人就再次向拜登提出疑問,稱如果今年俄羅斯繼續幹涉美國大選,那麼你將怎麼辦?

拜登的回答乾脆而利落:「我們將讓俄國人付出代價。」隨後更是進一步補充道,「俄羅斯就是美國的對手。」

鑑於民主黨這邊一直孜孜不倦的炒作「通俄門」的前科,拜登這樣的回答也在預料之內。但隨後主持人話鋒一轉,稱「那麼中國呢?」,「你是否將中國也視為一個對手?畢竟總統(川普)一直說你對中國太過寬容。」

此時拜登立刻就露出了他那招牌式的政客笑容:「我不是川普。川普讓我們現在與中國有著比任何時候都要嚴重的貿易逆差……而我則將中國視為一個競爭對手。一個重要的競爭對手。」

其實要談起拜登的對華態度,這位民主黨大佬給國人的印象顯然是頗為不錯——2011年的那碗炒肝實在是讓國人對其印象深刻。而在拜登本次宣布參選之初,面對川普在對華問題上的歇斯底裡,其在涉華問題的態度上也確實可以幾乎用「幫中國說話」來形容。

這樣的強烈對比之下,拜登自然讓不少國人對其心生嚮往,「親華派」的標籤甚至被一些國內媒體早早就釘在拜登的頭上。

然而到今年6月份,拜登卻突然臉嘴一變,稱他對中國在經濟和軍事上的迅速崛起深感擔憂,宣稱「我們需要對中國強硬」。與之相比,9月17日的這句「競爭者」,你甚至可以說已經是相當客氣的表態了。

拜登的態度究竟為何出現了180度大轉彎?

其實會產生這種疑問的人明顯是犯了一個常識錯誤:一個美國的政客,為何要無緣無故的「倒貼」中國?拜登一直在「討好」中國,說白了只是在為那些在中國賺到真金白銀的資本家在中國政府面前多說兩句好話,畢竟這些大資本家們大都是民主黨的支持者,而拜登本人就是民主黨的大佬,這點「小忙」當然要幫。

到6月份的突然變臉,也不過是拜登終於看清楚了新冠疫情導致的反華排外已經成為美國社會的主流政治情緒,這樣一個爭取票源的大好機會,拜登當然不能就這麼拱手讓給川普。

由於川普本身「微操」實在太爛,其僵硬的對華政策不僅讓美國在國際上顏面丟盡,讓中美經貿出現波折,更是讓很多支持川普反華的保守派都感到厭倦。

所以對於拜登而言,自己如何處理對華關係是其此刻需要認真回答的問題嗎?顯然並不是,如何利用川普在對華政策上的失敗才是當下最需要他去炒作的事情,而將俄羅斯視為「對手」,將中國視為「競爭者」就是拜登在這方面的圓滑:

視俄羅斯為「對手」,是在討好本國的保守群體和反俄鷹派勢力;而將中國視為「競爭者」,同樣也是在討好本國的保守群體和反華鷹派分子,但「競爭者」的定位顯然要遠比「對手」一詞來得寬容許多,對於那些反感川普過於僵硬的對華政策的利益群體而言, 這無疑是一個更能讓他們接受、更懂「變通」的對華詞彙。

換言之,比起川普將賭注全壓在堅決反華這一邊,拜登顯然更希望藉助「競爭者」這個詞彙讓自己在美國社會中兩邊通吃。

面對這樣一個狡猾如斯的美國政客,我們還需要對其上臺後的對華政策抱有什麼期望嗎?

歷史和事實已經多次告訴我們,用是否「親華」來對外國政客進行「劃線」,本身就是一個不理解政治運作複雜性的表現,所以在這方面我們的確要感謝拜登,感謝他用自己的嬗變讓更多中國人清醒過來。

相關焦點

  • 對中國的看法,大選後將改善對華關係?拜登公開亮明對華態度
    【撰文丨十三洲/編輯丨米高】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即將揭曉,這件事情備受國際上的關注。很多專家預測,這場大選的結果不光會影響美國內部的局勢,甚至對於國際來說都有可能產生非常重要的變動。如今,川普和拜登也都不負眾望,非常賣力地用演講來為自己拉票,而這兩個總統對於對待外交上的很多問題,都保持著截然相反的態度。拜登表示中國是競爭對手但是對於兩位總統競選人來說,不管在什麼時候,中國與俄羅斯都是他們最強大的競爭對手。很顯然,他們已經將中國有俄羅斯看作是美國的對立面的一種存在。據觀察者網報導,近日,拜登作為總統候選人接受了美國媒體的採訪。
  • 拜登也不是「善茬兒」?對華三條釋放重要信號,值得重視
    白宮易主將很可能成為現實,那麼拜登這位種子選手未來的對華態度將會是怎樣的呢?    拜登將推翻川普政策?之後拜登也親手兌現了自己的諾言,公布了13人新冠專家小組名單。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名專家剛被提名,就對媒體直言:美國「即將進入新冠地域」(CoronaHell)。  從拜登的勝選發言中,我們不難發現他對待新冠疫情的態度與川普政府天差地別。拜登坦白承認,在全球衛生安全等領域,美國與中國擁有著共同的利益,在這樣的前提下雙方是能夠進行積極合作的。
  • 拜登顧問:美國將中國視為最大對手,但中美太空合作非常重要
    據美國政治新聞網(Politico) 20日報導稱,儘管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將中國視為在幾乎所有其他領域的最大經濟和軍事競爭對手,但當選總統拜登的高級顧問認為,美國與中國在太空探索方面合作非常重要。此舉類似於美國和俄羅斯在冷戰高峰時期在民用太空項目上的合作。報導指出,這場美國的政策辯論最近變得更加緊迫,原因是中國成為第三個從月球取回土壤樣本的國家。報導稱,那是中國太空計劃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中的最新成果。
  • 拜登當總統並非是好事,演講時提到中國,說出的話看出其對華態度
    在總統大選的關鍵時期,美國也正處於不穩定的狀態。目前該國面臨的很多情況都沒有得到解決,然而總統大選也讓本國的很多局勢變得更加動亂。基本上現在就是拜登與川普的擂臺賽,他們相互之間不斷去進攻,同樣也會不斷去提高自身的支持率。
  • 如果拜登擊敗川普,美國對華態度會改變嗎?
    撰文丨泉泉 小野在美國政壇中,如今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那便是即將到來的「總統大選」。作為兩大黨派的候選人,川普與拜登如今都在為「2020總統大選」做全力衝刺。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拜登獲勝的機會遠大於川普。為何這麼說呢?因為民主黨內部日前已經明確表示:全力支持拜登。
  • 拜登欲提名新防長,為人低調靠譜,對華態度穩定
    據新華社報導,拜登欲提名新防長勞埃德·奧斯汀,目前來看奧斯汀儘管功勳卓著但為人低調靠譜,對華態度較為穩定,一旦決定後無疑將成為美國第一位執掌五角大樓的非洲裔國防部長,甚至有可能成為拜登戰略下中美和好的第一步。
  • 美國總統對中國的態度決定了兩國的關係,和平交流,才能更好發展
    對於前任總統歐巴馬,他本人也是表示自己曾經在對華的問題上有些猶豫不決,害怕對中國態度過於強硬,又害怕對中國的態度不夠強硬,總是在中間搖擺不定,最後也沒做出一個選擇,這就是美國對華的態度,總是忽冷忽熱,害怕中國崛起,但是還有"強強聯合"的想法。
  • 川普還是動手了,美黑名單再加89家中企,中方火速發聲亮明態度
    本月上旬,川普與拜登展開爭奪。經過投票,拜登搶先於川普獲得270張選舉人票,這是進入美國白宮需要的"選票門檻"。但是,川普及其團隊並不接受大選結果,所以拜登始終無法順利開啟過渡工作。前段時間,美國總務管理局表示,川普已經同意配合拜登開展過渡工作。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那麼拜登在明年1月份將會出任新一任的美國總統。
  • 拜登剛說要對抗中國,中方就宣布一重要消息,打了美國措手不及
    與此同時,伊朗方面表示,該國並不關心由誰繼續擔任美國總統,主要是看接下來美國對待伊朗的態度。如果美國的新政府班子,依然對伊朗實施非法的制裁,該國將會與美國強權抗爭到底。當然對於這一問題,也是中國網友時常關注的。
  • 中美關係緊張之際,拜登對華態度終於曝光,引發國際熱議
    據環球網報導,近期,拜登在一次講話中公開表示,為了與中國進行競爭,美國將聯合"理念一致"的夥伴,來確保自己的優勢地位。拜登將延續對華強硬戰略此前,不少分析人士指出,拜登上臺後,雖然不會像川普一樣毫無章法地在所有與中國相關的問題上展現強硬的姿態,但這位將中國視為"競爭對手"的政客,無疑也並不打算就此放棄對華施壓的總體戰略。
  • 拜登突然對華態度大變,入主白宮之際做出重磅表態,信息量巨大
    眾所周知,自川普上臺以來,美國就一直奉行對華強硬的外交政策,而進入2020年來,川普政府更是加大了對中國的打壓力度。隨著今年美國大選結果的出爐,美國當選總統拜登的對華政策一直備受外界高度關注。
  • 貿易戰被指中國福音,拜登或將恢復對華貿易
    聯合國前高官稱貿易戰是中國福音,建議拜登(Joe Biden)政府恢復與中國的貿易往來。拜登成功當選下一任美國總統讓貿易戰的終結出現新希望。(路透社)前聯合國安理會主席、新加坡外交官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於1月2日發表文章稱,川普(Donald Trump)的貿易戰在許多方面對中國都是一個福音,美國的舉動將有助於觸發「雙循環」經濟,而這將減少中國經濟對美國經濟的依賴。在他看來,美國與中國打交道的基本劣勢是缺乏全面的戰略。
  • 真實目的終於暴露了,拜登一改往日嘴臉,罕見對華釋放重磅消息
    【撰文:十三州/編輯:小懶】 在川普和拜登競爭了這麼久以後,美國總統大選最終還是以拜登獲得短暫性的勝利而告終。種種的一切都表明,川普不會再有逆襲的機會了,因為如今的美國主流媒體,都已經承認了,拜登是總統的內定人選。
  • 美國亂成一鍋粥,關鍵時,美專家給拜登指出明路,果然與中國有關
    【編輯/作者 日月軍武欄目 火光/魔魔】目前美國已經一片混亂,拜登即將上臺,上臺後如何處理與中國的關係,將會直接影響兩國現狀,甚至對於整個世界和平與否起到了關鍵作用。就在疫情讓美國經濟一蹶不振時,接踵而來的將是更嚴峻挑戰。只有尋求新方式克服困難,美國才能恢復發展。
  • 蓬佩奧野心必遭全世界唾棄,中國亮明態度,美國這次聽好了
    美國方面為了能繼續制裁伊朗,多次向聯合國提出延長請求,但因為大多數國家都反對,而且美國已經退出協議,所以聯合國並沒有同意美國相關協議。 雖然被聯合國拒絕,但美方還是堅持要制裁伊朗,國務卿蓬佩奧還多次表示美國不會就此放棄,還對中俄進行威脅。對於美國這種無賴行為,中國亮明態度。
  • 美媒密集猜測拜登內閣名單,美國將出現首位女性國防部長?
    《紐約時報》稱,在美國外交官和全球領導人被川普政府招搖的民族主義和跳脫的外交戰略折磨四年之後,布林肯在外交方面豐富的工作經驗有助於讓他們冷靜下來,同時,布林肯有可能會聯合所有美國盟友,開啟與中國的新一輪競爭。
  • 拜登這回「大放厥詞」,美國將要強勢歸來?果然,又與中國有關
    他強調稱,美國必須加強與盟友之間的合作,也有利於真正保護國家安全。他還表示,美國已經處於"首席"位置,要直面所有競爭對手。分析人士稱,拜登團隊都是一些"老兵",尤其是在外交和立法領域方面。拜登宣布內閣成員後,還不得不面臨一棘手問題。消息人士稱,一些共和黨議員已明確反對拜登的任命。美媒稱,內閣成員的任命,還需要參議院的通過。目前,共和黨在參議院中的席位領先於民主黨,還佔據微小優勢。
  • 歐洲緊緊束縛住雙手,俄羅斯絆住腳步,美國衰落成必然趨勢?
    歐洲不願意對華開展制裁措施 根據弗裡德裡希·默茨的預測,美國新上任的總統拜登在對歐洲的政策上可能會做出緩和舉動,可美國是絕對不會放棄對歐洲的控制權,這讓大多數歐洲國家感覺,美國的「優待政策」就好像是施捨一般,倒不如不要。
  • 川普對華政策將被摒棄!拜登釋放三大信號,中美關係或迎來轉機
    美國新總統拜登上臺後的對華政策將給中美關係帶來什麼變化?擺在中美面前的現實性難題又有哪些呢?對此,美國兩位國際政治學界大咖約瑟夫·奈和格雷厄姆·艾利森進行了深刻的分析,引發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拜登對華政策將更少個人色彩,與中國合作未嘗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