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曾正
編輯:正昊
在2020年美國大選進入白熱化階段時,也許是為了報復民主黨對自己展開的曠日持久的"通俄門"的調查,川普曾經不止一次指責以拜登為代表的建制派政客"通中",甚至在2020年12月轉發了中國政論節目中的一句調侃性說法,暗示中國正在通過華爾街收買拜登一方的政客。
不過,從實際情況來看,拜登的上臺恐怕並不會讓過去四年間一度跌入低谷的中美關係出現"急轉彎"式的回暖。事實上,在美國,對華強硬已經成為了超越黨派矛盾的共識。就在不久之前,美國國會以壓倒性的支持率通過了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案,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直接指出,該計劃將會"做好威懾中國的準備"。
據環球網報導,近期,拜登在一次講話中公開表示,為了與中國進行競爭,美國將聯合"理念一致"的夥伴,來確保自己的優勢地位。
拜登將延續對華強硬戰略
此前,不少分析人士指出,拜登上臺後,雖然不會像川普一樣毫無章法地在所有與中國相關的問題上展現強硬的姿態,但這位將中國視為"競爭對手"的政客,無疑也並不打算就此放棄對華施壓的總體戰略。美國企業研究所國防政策研究員扎克·庫珀明確指出,"拜登團隊執政以後,在中國議題上也會相對強硬"。
拜登任命的新任國務卿布林肯長期以來也被視為研究中國問題的專家,在過去幾年間,這位政治精英開設了專門的諮詢公司為跨國企業提供服務,而這家公司在簡介中直接把"戰略競爭時代管理和中國相關的風險"列為重要的業務範圍。
而最近拜登的表態更明確地證明了這一點,他聲稱為了保護美國自身的國家安全,同時維護印太地區的"安全和繁榮",自己將會聯合一切和美國有著相同意願的國家,並以此作為和中國談判的籌碼。
美媒:不太可能
拜登的表態在全世界範圍內引發了廣泛的爭論。《華爾街日報》評論稱,雖然拜登長期以來都強調自己將會帶領美國重返多邊主義的合作框架之下,但考慮到中國的經濟體量以及過去四年間川普政府徒勞無功的對華強硬政策,恐怕沒有多少國家願意完全追隨他的計劃。
《華爾街日報》的說法是正確的,事實上,十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拜登做出這番表態的僅僅兩天之後,歐洲就無視了他選定的新任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林肯的公開呼籲,拒絕在經貿領域與華盛頓站在一起,轉而與中國正式籤署了中歐投資協定。
日媒"對號入座"
歐洲的"背叛"無疑讓美國感到憤怒,但與此同時,也有國家將拜登"孤立無援"的景況視為鞏固自己地位的契機。在歐洲與中國籤署中歐投資協定的同時,日本積極地對號入座,認領了拜登口中"有著相同意願的國家"。日本共同社稱,拜登的表態展現了白宮對鞏固美日同盟關係的積極姿態。在報導中,日媒還強調,日本即將在拜登政府的對華策略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忙於"對號入座"的日本,也不止一次積極地表達了和中國的合作意願。日本不僅和中國同樣成為了RCEP的籤署國,同時還積極地邀請中國加入CPTPP。就如《華爾街日報》指出的,沒有一個國家願意與中國"脫鉤"——即使他們無比積極地想要成為美國的盟友。
免責聲明:本文由《沙漠軍志》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