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2月3日報導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12月1日發表題為《執行長們對拜登執政期間在中國做生意越來越樂觀》的觀察報導稱,上海美國商會發現,在美國大選一周後接受問卷調查的50家全球收入超過10億美元的公司中,62.9%的受訪企業對在華業務持更為樂觀的態度,84.7%的受訪企業認為貿易限制或關稅措施不會增加。
調查發現,中美關係仍是跨國企業最關心的問題。
報導稱,儘管拜登的對華貿易策略存在不確定性,但美國大公司對新政府上臺後的商業前景持樂觀態度。
上海美國商會會長季愷文(克爾·吉布斯)在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發布的一份聲明中說:「企業的態度表明,拜登政府將給中美關係帶來更多穩定。這種情況令人可喜。美國公司數年來不得不應對政策的不確定性和反覆無常。」
阿汗半導體公司創始人兼執行長亞當·汗認為,拜登政府將以更得體的方式與世界貿易組織接觸,並重啟與中國的對話。
博克斯公司創始人兼執行長阿倫·利維在推特上發文說:「這對美國的競爭力很有利。拜登無法帶來奇蹟,但這就是重點所在。企業需要市場穩定性、不會隨心所欲改變的全球貿易關係、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才、長期規劃和不會持續受幹擾等等。」
報導稱,總部設在華盛頓的非營利組織商業圓桌會議的成員是美國各大企業的執行長,該組織已經向新政府建議了一些政策重點。
這個遊說集團的執行長喬舒亞·博爾滕表示,他們認為拜登應該開始削減川普政府對一些國家和特定外國商品徵收的關稅。
英特爾公司執行長鮑勃·斯旺在一封致拜登的公開信中呼籲加大對半導體行業的投資,因為美國對全球產能的貢獻僅為12%。
維納布爾律師事務所國際貿易團隊負責人阿什利·克雷格說,貿易逆差並不總是壞事,它反映出世界供應鏈高度整合的現實。「我們是一個消費大國,依賴從世界各地採購商品,中國仍是我們的主要貿易夥伴。」
不過,波士頓學院副院長亞歷山大·託米奇說:「(美國與中國的)緊張關係不會很快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