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總醫院:腸胃道症狀可能是感染新冠病毒的預兆

2021-01-13 健康界

麻省總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日前發表在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網際網路上關於胃腸道症狀的搜索增加預示著數周后新冠肺炎病例會增加。

2020年1月20日至4月20日,美國有15個州報告出現了新冠肺炎患者。新冠肺炎患者常自稱出現了胃腸道症狀,如味覺減弱、食慾減退、腹痛或腹瀉等,這引起了麻省總醫院研究人員的關注。

麻省總醫院研究人員猜測,某地區居民廣泛搜索胃腸道症狀,可能成為一種新預警,意味著該地區是潛在的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的危險區域。

通過谷歌趨勢在線工具,他們比較了這段時間內這15個州的新冠肺炎發病率與與胃腸道症狀的搜索記錄數據,並發現在三到四周後,新冠肺炎疫情較重的地區如紐約、新澤西州、加利福尼亞州、麻薩諸塞州和伊利諾州的胃腸道症狀的網絡搜索量也最高。

麻省總醫院腸胃病專家、胃腸道運動實驗室主任凱爾·史泰勒表示,「我們的研究數據顯示,出現胃腸道症狀可能是感染新冠病毒的預兆,需要引起人們的重視。除此之外,研究表明谷歌趨勢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工具,能夠預測有胃腸道症狀表現的流行病。」

該研究也證實,十多年前用於監測流感的方法同樣適用於監測新冠肺炎疫情。

除了通過網絡監控預測新冠肺炎的危險區域外,科學家們還在測試廢水中的新冠病毒痕跡,以確定新冠病毒的傳播情況。

原文來源:The National

原文標題:How internet searches for stomach symptoms helped predict Covid-19 hot spots

相關焦點

  • 以營養學抵禦新冠病毒入侵,新冠病毒症狀自查表單
    抵禦新冠病毒,至少還可以做些什麼?(一) 作為一種回到未來的預防策略:如果我們終究無法阻擋新冠感染發生,有沒有可能最大化無症狀感染者?除了可能會在半年後失效的疫苗方案,還有沒有人類第二重防線? 如何布置對抗病毒的三級預防?
  • 浙大一院與美國麻省總醫院共商對策
    《外科學年鑑》(Annals of Surgery)主編、麻省總醫院外科主任、首席外科醫師Keith Lillemoe從醫學學術期刊對於疾病信息傳播的角度出發,就《外科學年鑑》在新冠大流行期間傳播新信息的重要作用做了分享。「急性闌尾炎的新冠患者應該做手術麼?手術後的新冠患者情況如何?」
  • 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慧可通過咳嗽聲識別新冠無症狀感染者
    西媒稱,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創建了一個人工智慧模型,該模型可以通過咳嗽聲識別無症狀感染者。據西班牙《先鋒報》網站11月2日報導,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沒有明顯的身體症狀,所以一般不會主動接受病毒檢測。而這就是導致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成為病毒傳播媒介的因素。然而,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可通過檢測咳嗽聲將無症狀感染者與健康人群區分開來。這些都是人耳無法察覺的細微差別,但人工智卻可以擔此重任。報導稱,研究人員利用志願者自願提交的數萬份咳嗽和語音樣本來訓練該人工智慧模型。
  • ADI基金會向麻省總醫院疫苗和免疫治療中心(VIC)捐助50萬美元
    推進新冠病毒疫苗的開發和測試ADI和MGH合作開發檢測技術,以推進新冠肺炎患者的快速疾病檢測和生命體徵監測北京2020年4月24日 /美通社/ -- Analog Devices, Inc.(Nasdaq: ADI)與旨在創建更具可持續性未來的ADI基金會共同宣布捐助50萬美元,用於資助由醫學博士Mark Poznansky領導的麻省總醫院(MGH)疫苗和免疫治療中心(VIC)開展的研究。 該筆款項將直接用於支持VIC針對新冠病毒的疫苗和護理點病毒檢測技術的開發,這對於逐步開放經濟、提高醫護工作者及患者的安全至關重要。
  • 麻省理工開發新冠檢測AI:聽咳嗽聲識別無症狀感染者
    【僑報網綜合訊】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有大量無症狀感染者不知不覺地傳播病毒。為了檢測出這一部分人群,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款人工智慧(AI)工具,可通過咳嗽聲的細微差別發現無症狀感染者。目前,研究者正對這一AI工具進行臨床測試,並向美國食品和藥物監督管理局(FDA)提出申請,希望能用來篩查無症狀感染者。
  • 嗅覺味覺喪失可能感染新冠病毒
    英國科學家藉助一款症狀追蹤應用程式收集的數據發現,嗅覺和味覺失靈可能是判斷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最佳方法。路透社1日報導,這款應用程式可以幫助監測新冠肺炎疫情。研究人員分析數據後發現,近60%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喪失嗅覺和味覺。
  • 新冠病人出現頭頸強直,可能是病毒感染了中樞神經
    3月4日,我國地壇醫院的專家發表了一篇個案介紹,這個特殊的個案是新冠肺炎病人合併了腦膜炎的案例。新冠病毒感染流行已經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了,但是大家對他的認識還在繼續進行當中在不斷深入。地壇醫院的這個病例的報告告訴我們,新冠病毒很可能對中樞神經系統、腦膜系統也存在一定的感染性。
  • 新冠病毒為何能引發全球疫情?專家:無症狀感染是關鍵
    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新冠疫情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全球累計確診病例超過358萬例。新冠病毒為什麼造成了全球暴發,而同為冠狀病毒的SARS和MERS被控制在了較小範圍內?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病理及實驗醫藥系研究副教授張洪濤認為,新冠病毒造成的無症狀感染是其形成全球流行的關鍵。
  • 可能是感染新冠病毒的徵兆!
    突然失去嗅覺、味覺或是感染新冠病毒的徵兆「最近吃什麼都沒味兒,鼻子也不靈了。」這是感冒後人們最常說的一句話。失去嗅覺是因為病毒感染導致鼻腔黏膜充血水腫,造成嗅覺的障礙;而味覺減退則是因為感冒後病毒感染導致味覺神經的敏感性減退,因此味覺也會出現障礙。
  • 美國麻省總醫院超全就醫攻略來了
    ALS患者通常存在呼吸肌無力,難以排痰的情況,這會使身體更難以抵抗肺部感染,因此對於ALS患者及其家人採取嚴密的防護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注意接觸患者前後需要洗手。如果您還有其他具體的問題,建議通過遠程諮詢麻省總醫院ALS小組。
  • 嬰兒感染新冠病毒途徑或查明
    來源:科技日報研究人員對新生兒感染新冠病毒進行分類。圖片來源:《自然·通訊》在線科技日報北京10月20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通訊》雜誌19日發表一項醫學研究稱,歐洲科學家團隊根據對176個報告病例的分析認為,大部分新生兒感染新冠病毒是由環境暴露引起的。這一發現同時也表明,30%的報告病例可能是從母親那裡感染的。
  • 川崎病、腳趾「凍瘡」、缺氧不難受……新冠感染還有哪些怪症狀?
    Anthony Fauci姬智 /文隨著新冠病毒感染人數的增加,臨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非典型感染症狀,促使我們更為深入地了解這一新發病毒病。就在4月下旬,CDC(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更新了COVID-19的症狀列表。
  • 中國團隊在精液中發現新冠病毒,新冠可能對男性威脅更大
    實驗過程:康復與否都檢出病毒這一研究由解放軍總醫院第八醫學中心呼吸科主任趙衛國、河南商丘市立醫院感染科副主任張世璽等聯合完成。5月7日,《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子刊在線發布其結果。據稱,研究小組於2020年1月26日-2月16日招募50例男性新冠肺炎患者。
  • 8月24日深圳新增6例無症狀感染者!全球首例!港大證實有康復者二次感染新冠病毒
    8月24日0-24時,深圳新增6例無症狀感染者。6例無症狀感染者,均為中國籍,從俄羅斯返回。入境後即被集中隔離,後轉至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觀察治療,情況穩定。中新社香港8月24日消息,一名新冠肺炎康復者自歐洲返回香港後,其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再次呈陽性。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團隊證實,該患者是第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屬全球首例。
  • 嗅覺和味覺是否失靈 可能是判斷感染新冠病毒好方法
    英國科學家藉助一款症狀追蹤應用程式收集的數據發現,嗅覺和味覺失靈可能是判斷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最佳方法。路透社1日報導,這款應用程式可以幫助監測新冠肺炎疫情。研究人員分析數據後發現,近60%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喪失嗅覺和味覺。倫敦國王學院的研究人員說,這些結果經由網際網路發布,尚未經過同行審議,但在預測新冠病毒感染方面比自我報告的發燒要有力。
  • 專家提醒:新冠無症狀感染者可能有後遺症
    參考消息網8月24日報導 外媒稱,厄瓜多流行病學家卡塔利娜·耶佩斯認為,新冠病毒可能會留下後遺症,甚至連無症狀患者也不例外。因為有研究表明,已感染但未出現症狀的人可能會患上心腦血管疾病。據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8月22日報導,曾任泛美衛生組織顧問的耶佩斯指出,另一個後果是所謂的「新冠霧」:患者會出現精神混亂,連說話或者做簡單的算術都困難。報導稱,即使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感染的運動員,在病好之後,也會在進行某些以前毫不費力的活動時感到疲倦。
  • 恆河猴實驗表明:新冠康復後可能不會再次感染
    感染後28天,有3隻恆河猴已經無臨床症狀,並且連續兩次新冠病毒檢測呈陰性,達到了類似目前患者臨床出院的評估標準。因此,研究人員認為它們已經從初次新冠病毒感染中恢復。在隨後的再次感染試驗中,研究人員讓其中兩隻恆河猴再次暴露在新冠病毒中,劑量與之前感染時相同;另一隻恆河猴則不進行攻毒試驗,作為對照組。
  • 英國研究發現新冠抗體短暫存在 有可能多次感染病毒
    BBC 10月27日報導,英國研究人員稱,感染新冠病毒後人體內的抗體水平「迅速消失」。倫敦帝國理工學院(The Imperial College London)研究小組發現,在6月至9月間,抗體檢測呈陽性的人數下降26%。
  • 澳大利亞:新冠感染者出現症狀幾周前,廢水中就可以檢測出新冠病毒
    >廢水檢測可以在新冠病毒感染者出現症狀幾周前就發現社區中存在的病毒,該研究有助於構建有針對性的早期檢測系統。結果發現,最早在當地公開報告首批新冠肺炎病例前三周,就已能從廢水樣本中檢測到新冠病毒的基因。研究人員還表示,如果採樣足夠頻繁和廣泛,該技術可以在有患者感到不適前通過廢水檢測出新冠病毒感染,這是因為他們在得知自己被感染前,身體已開始通過糞便將病毒碎片排入廢水系統中。
  • 感染時不滿7歲!美國首例感染新冠病毒的狗死亡 生前可能患有淋巴瘤
    美國首例感染新冠病毒的狗死亡 生前可能患有淋巴瘤  Winnie Lee • 2020-07-31 16:54:46 來源:前瞻網 E1562G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