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吉里巴斯共和國恢復外交關係

2021-01-18 中華網

原標題: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吉里巴斯共和國恢復外交關係

當地時間9月27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紐約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同吉里巴斯共和國總統兼外長馬茂籤署《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吉里巴斯共和國關於恢復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主要內容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吉里巴斯共和國,根據兩國人民的利益和願望,茲決定即日恢復大使級外交關係。

兩國政府同意在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的原則基礎上發展兩國友好關係。

吉里巴斯共和國政府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吉里巴斯共和國政府即日斷絕同臺灣的「外交關係」,並承諾不再同臺灣發生任何官方關係,不進行任何官方往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吉里巴斯共和國政府的上述立場表示讚賞。(央視記者李慶慶朱曦莉呂牧)

相關焦點

  • 中國挪威恢復關係正常化 挪威曾向劉曉波、達賴頒諾貝爾和平獎
    據外交部網站報導,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外交部長王毅今天分別在北京會見到訪的挪威外交部長布蘭德,兩國發表「雙邊關係正常化聲明」,標誌著因為2010年劉曉波獲諾貝爾和平獎事件而中斷的兩國交往正式恢復。 聲明說,長期以來中挪關係總體發展良好,但由於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頒授及同該獎有關的事件,中挪關係惡化。
  • 韓國副外長:韓美同盟關係是外交基礎,不會搞等距離外交
    韓國不會對中美兩國搞等距離外交,因為同盟關係是外交的基礎。崔鍾健用了一種迂迴的方法來解釋中韓美三國之間的關係,同盟關係是外交的基礎,就是指在與美國之間的同盟關係。明確表示出了韓美和韓中之間關係的不一樣,雖然沒有直接指出,但是話語間已經將中國推遠。同時如今的韓國將先從韓美同盟出發。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_正義網
    10月2日 蘇聯政府決定同新中國建立外交關係。3日,周恩來復電錶示,歡迎立即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蘇聯之間的外交關係,並互派大使。中蘇正式建交。1964年1月27日,中國同法國建交。法國成為第一個與新中國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國。到2019年9月21日,中國已同179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   10月9日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舉行。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草案)》(摘要)
    新華社北京3月6日電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草案)》(摘要)   第三十二條 憲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修改為「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
  • 日媒:印度轉換「等距離外交」 欲加強與日本關係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日本經濟新聞》12月14日報導稱,印度決定該國首條高速鐵路建設採用日本新幹線,其背景是印度改變了與各國保持同程度關係的「等距離外交」。在《日經新聞》看來,莫迪政權不惜忽視經濟合理性,以加強日印關係,有牽制中國的姿態。
  • 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外交思想 推動構建新型中國與世界關係
    習近平外交思想堅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使命,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堅持以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為宗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並把兩者有機統一起來。面對「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的時代之問,習近平外交思想給出了攜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答案,為人類社會實現共同發展、持續繁榮和長治久安指明了方向。 要牢牢把握「需要一種什麼樣的中國與世界關係以及如何構建這種關係」這一主題。
  • 道義理想主義:中國外交的政治邏輯
    在一個複雜的現代世界中,確立中國外交的自洽政治邏輯,既有利於維護中國國家利益,又有利於世界各國融洽相處。  一、 自閉與外交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來的外交歷史進程,可以分為兩大階段,即改革開放前後兩個階段。①這是從一個時間向度上做出的劃分,也是一個從中國政治自身發展的角度進行的區分。
  • 日本將發外交白皮書:中日關係出現「改善趨勢」
    據參考消息網4月6日轉引日媒報導,日本發布了2016年版外交白皮書概要,概要中指出,2015年中日關係出現了關係改善的趨勢,但也表示,中國在「尖閣群島」(即我國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頻繁動作是「在東海單方面改變現狀」,日本將「堅決保衛領土、領海和領空」。
  • 均勢外交——俄羅斯的外交策略
    一、均勢外交均勢,即勢力均衡,包含兩種形態。從客觀上看,它是指國家間在資源條件的限定和利益關係的導引下,相互作用、相互牽制所形成的一種特殊的、穩定的狀態。從主觀看,它則表現為某個國家所奉行的外交政策和原則,是一種追求穩定的藝術和策略。
  • 印度猛搞「藥物外交」,和中國有多大關係?
    新冠疫情的持續蔓延讓大眾對這款「抗疫神藥」充滿期待,重新出口意味著世界藥房印度似乎迎來了一個「藥物外交」的重大機遇,但能否把握機遇,物盡其用,卻充滿變數。 作為一種抗瘧疾藥物,羥基氯喹治療新冠肺炎的效果尚有爭議。但在疫情國際大流行,疫苗、特效藥尚缺的當下,該藥被賦予了「醫療奇蹟」的寄託。
  • 「實力與外交」-中國社會科學網
    自20世紀40年代進入國務院後,他曾先後擔任助理國務卿、副國務卿、國務卿,兼任總統顧問、民主黨外交委員會主席。他是「冷戰時期」美國外交政策的主要決策者之一,尤其在塑造戰後美歐關係方面的業績頗為後世稱道。他是杜魯門主義、馬歇爾計劃重要的幕後推手,他傾力籌建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使「美歐多領域聯合」成為美國外交政策的主流思維。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坦噶尼喀共和國政府文化合作協定
    當前位置: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坦噶尼喀共和國政府文化合作協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坦噶尼喀共和國政府為了增進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好關係,以及發展兩國間的文化交流和合作        第七條    締約雙方為實施本協定,可自本協定生效之日起在每年底提出各自對下年度執行計劃的建議,並通過外交途徑商定。        第八條    本協定將由雙方政府批准並自交換批准書之日起生效。批准書將儘早在三蘭港交換。        本協定自交換批准書之日起有效期為三年,並將在期滿後繼續有效。
  • 川普願與菅義偉合作加強美日關係,日媒:後者外交能力待觀察
    在日本前任首相安倍晉三的任期內,美日關係得到了加強。白宮在一份聲明中稱:「川普總統準備繼續追求他和前首相安倍晉三共同打造的自由開放的印太願景,包括進一步加強美日同盟,推進我們的共同目標。」聲明說:「美國和日本的關係從未像現在這樣牢固,川普總統期待與菅義偉首相合作,使之更加牢固。」
  • 回眸2020|雲上外交
    這一年,是人類歷史進程中具有分水嶺意義的一年,是國家發展進程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也是中國外交徵程中具有開創性意義的一年。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雖然影響了「面對面」的國際交往,但中國外交依然蹄疾步穩。習近平主席以大國領袖的全球視野和使命擔當,以「雲外交」等創新方式密集開展元首外交,為全球抗疫凝聚共識。
  • 李文: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外交的變革與成就
    這40年間,中國同世界體系與秩序的關係,經歷了由對立者、挑戰者、革命者到跟進者、參與者、貢獻者的重大變化;中國外交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總體布局;中國率先把建立夥伴關係確定為國家間交往的指導原則,為國與國交往開闢了新路徑;中國創造性地提出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思想,為不確定性增多的世界指明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