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發現翼龍化石研究價值如何?中國十大恐龍化石排名

2020-11-24 閩南網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汪筱林介紹,十餘年間,科考隊考察面積達2000多平方千米,翼龍面積約幾十平方千米,一平方米差不多存在一個翼龍個體。

  

  翼龍3D還原圖。繪畫:趙闖;科學指導:汪筱林

新疆發現翼龍化石研究價值如何?

  早在2014年,汪筱林團隊就在哈密發現了三維立體保存的大量雌、雄哈密翼龍個體及它們的5枚蛋化石。哈密翼龍這一新的類群及其蛋化石的發現和研究,在翼龍的性雙型、個體發育、生態習性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重要進展。這一發現被認為是「翼龍研究200年來最令人激動的發現之一」。

  新疆發現翼龍蛋化石

  據悉,在這之前,全世界共發現了11枚翼龍蛋,其中有5枚三維立體的翼龍蛋發掘於哈密,另外6枚翼龍蛋大都是以二維壓扁形式保存的,僅阿根廷發現了一枚三維保存的翼龍蛋。因此,很多生物學問題如胚胎發育和生殖策略等很少被了解。

相關閱讀:

翼龍基本信息

  翼龍又名翼手龍(Pterosauria),是一種已經滅絕的爬行類,共有近100多個品種。 儘管與恐龍生存的時代相同,但翼龍並不是恐龍。希臘文意思為「有翼蜥蜴」,是飛行爬行動物演化支。 生存於晚三疊紀到白堊紀末,約2億10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

  翼龍類是第一種飛行的脊椎動物,翼龍的翼是從位於身體側面到四節翼指骨之間的皮膚膜衍生出來的。較早的物種有長而布滿牙齒的顎部,以及長尾巴;較晚的物種有大幅縮短的尾巴,而且缺乏牙齒。翼龍類的體型有非常大的差距,從小如鳥類的森林翼龍,到地球上曾出現的最大型飛行生物,例如風神翼龍與哈特茲哥翼龍,翼展超過12米,牙齒有10釐米長,有巨大的尖嘴。

  沉積作用,骨骼完全礦物化而得以保存。

  礦物質在地下往往會分解和重新結晶,變得更為堅硬,這一過程被稱為「石化過程」。隨著上面沉積物的不斷增厚,遺體越埋越深,最終變成了化石。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恐龍化石的知識吧。

相關焦點

  • 新疆哈密現「翼龍伊甸園」 全球首次發現立體保存翼龍胚胎化石
    央廣網哈密12月2日消息(記者吳卓勝)「發現史前伊甸園,破解翼龍生命史,大量3D翼龍蛋與胚胎化石全球首現」新聞發布會昨天在新疆哈密舉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員汪筱林領導的新疆哈密科考隊經過十多年的野外考察,發現了「翼龍伊甸園」。
  • 新疆發現翼龍化石 三維立體胚胎化石16枚
    12月1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學汪筱林研究員帶領科考隊在新疆哈密考察十餘年,發現了這份令科學家驚喜的化石標本。215枚翼龍蛋,呈橢圓形,長軸多約為6釐米。其中,有16枚翼龍蛋是含有三維立體結構的胚胎化石,這是人類的首次發現。
  • 新疆哈密發現三維翼龍胚胎化石
    □新華社記者 王菲攝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哈密市人民政府1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員汪筱林領導的新疆哈密科考隊,經過十餘年連續的野外科考工作,在哈密戈壁下白堊紀地層中發現並搶救性採集了一件超過200枚翼龍蛋、胚胎和骨骼化石三維一體保存的重要標本,其中16枚翼龍蛋含有三維胚胎,是全世界首次發現三維翼龍胚胎化石。
  • 1978年,甘肅慶陽發現的翼龍化石,價值很高
    再比如:1978年,甘肅慶陽發現的翼龍化石,也說明了這一點。下面,我們簡單來聊聊1978年,甘肅慶陽發現翼龍化石的大致過程。比如:1784年義大利的古生物學家科利尼在德國發現第一件翼龍化石。而甘肅慶陽這裡,當時,是首次發現翼龍化石,因這具翼龍化石,發現於我們甘肅慶陽環江邊,所以,取名為「環江翼龍」。
  • 天山哈密發現世界最大最富集翼龍化石遺址
    ,對外發布了一項關於恐龍的重大發現。這支新疆哈密科考隊與地方合作,在當地發現一處新的白堊紀翼龍動物群。這一翼龍化石分布區,不但是世上已知最大和最富集的翼龍化石產地,也是目前唯一一處三維立體保存的翼龍蛋和雌雄個體共生化石遺址。(記者 徐瑞哲)  翼龍是會飛的爬行動物,比鳥類早約7000萬年飛向天空。
  • 億年「翼龍伊甸園」胚胎化石首現,原來翼龍是卵生?
    >11月30日,由中國科學家領導的一個國際團隊表示,經過多年野外科考工作,他們在新疆哈密的戈壁灘發現超過200枚翼龍蛋化石以及大量翼龍骨骼化石,幫助還原了這一史前「空中霸主」的發育成長史。其中,有16枚含有三維立體的翼龍胚胎化石,系人類首次發現。砂巖中保存的兩百多個翼龍蛋(圖片來自網絡)翼龍VS恐龍,傻傻分不清楚一直以來,很多人都有一個誤區,就是把翼龍當做恐龍。
  • 中國第一具翼龍化石最新研究:揭秘顎區特徵演化與生態習性
    研究團隊 供圖中新網北京4月4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4日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獲悉,該所汪筱林研究員團隊對中國發現的第一具較完整的翼龍化石骨架——魏氏準噶爾翼龍的頭骨顎區研究獲得新進展:發現準噶爾翼龍在顎區的主要特徵變化集中在翼骨的形態上,並通過喙、牙齒等相關研究,進一步佐證準噶爾翼龍具有挖掘捕食泥沙中貝殼類食物等生活習性。
  • 新疆將進行恐龍化石挖掘活動 探秘十大懸疑
    2006年8月15日 中國將在新疆進行大規模恐龍化石挖掘活動 8月15日,兩名記者在新疆奇臺縣恐龍溝採訪拍攝恐龍溝開挖啟動儀式和新聞發布會。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研究所專家本月底將在新疆奇臺縣恐龍溝進行大規模恐龍化石挖掘活動。
  • 【盤點】2019年十大古生物化石發現
    恐龍是喬裡略組地層的主角,目前已經發現了大型的蜥腳類恐龍、大型食肉恐龍及小型食肉恐龍的化石,此外還發現了恐龍蛋殼碎片等。 目前已經命名的來自喬裡略組地層的恐龍包括了大型的蜥腳類恐龍努魯巨龍(Nullotitan glaciaris)和小型的禽龍類伊薩西奔龍(Isasicursor santacrucensis)。
  • 科學雜誌評出2019年十大古生物化石發現
    恐龍是喬裡略組地層的主角,目前已經發現了大型的蜥腳類恐龍、大型食肉恐龍及小型食肉恐龍的化石,此外還發現了恐龍蛋殼碎片等。目前已經命名的來自喬裡略組地層的恐龍包括了大型的蜥腳類恐龍努魯巨龍(Nullotitan glaciaris)和小型的禽龍類伊薩西奔龍(Isasicursor santacrucensis)。
  • 新疆的矽化木與化石
    3)、恐龍化石化石本身價格高昂,其中保存完好的,產量少的,清修水平高的更是價格不菲。新疆是重要的化石產地,但進行專業的化石開採,清修,銷售的幾乎為0。目前零散的化石愛好者,普遍缺乏古生物知識,也無清修化石的設備,加之法律法規等原因,沒有專業、高水平的化石商店等銷售渠道,基本散落在民間。恐龍化石主要發現於準噶爾盆地東、西部,侏羅及白堊地層,有蘇式恐龍、準噶爾翼龍、加斯馬口龍、單棘龍、克拉美麗龍、巧龍、天山龍、工部龍、鄯善龍、暴龍等。
  • 古生物學家在遼寧發現翼龍化石,它只有一個手掌的大小
    一談到恐龍,我們腦海中出現對它們的第一印象就是龐然大物。雖然有些種類的恐龍天生就是龐然大物,但是在恐龍的世界裡也有大有小。翼龍就是一種有大有小的恐龍,這種恐龍因為長著翅膀能夠在天上飛而被稱為「翼龍」。大的風神翼龍其臂展超過了十米,應該是地球上最龐大的飛行動物了。
  • 昌吉恐龍館啟動翼龍主題展 3D翼龍蛋等稀有化石亮相!
    4月29日,以恐龍時代空中霸主翼龍為主題的「飛向白堊紀——中國翼龍化石展」在昌吉恐龍館拉開序幕,大量世界稀有的翼龍化石及恐龍生活復原場景等在該館與觀眾見面,為廣大市民提供一個不一樣的科考學習之處。昌吉恐龍館建於2009年,於2012年5月18日正式開館,全館佔地面積83畝,建築面積8729平方米,是目前我區最大的室內恐龍主題博物館。
  • 發現恐龍新物種!科學家首次在非洲發現翼龍化石,翼展長達4米
    隨著英國古生物學家發掘出一種會飛的翼龍新物種,恐龍的發現受到了極大的歡迎。這種有翼恐龍是自2月以來發現的第四種恐龍,也是在非洲土地上發現的第一種。翼龍是不太為人所知的恐龍的近親,其特徵是它們的飛行能力。據樸茨茅斯大學的古生物學家稱,翼龍化石通常在歐洲、中國和巴西被發現。
  • 絲綢之路進入新疆的第一個城市,藏有世界上最大的翼龍化石遺址
    博物館以展板的形式對哈密地區重大科研成果進行了展示——世界上最大的翼龍化石遺址。哈密地區發現了世界上已知最大和最富集的翼龍化石產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處三維保存的翼龍蛋和雌、雄個體共生的翼龍化石遺址,對翼龍的研究具有巨大的科研價值。
  • 最大翼龍之一,部分化石讓人以為是大海鳥,敢捕食恐龍的巨型翼龍
    在恐龍時代,恐龍是佔據統治地位,但還有一類不是恐龍的翼龍,也是和恐龍生存的時代相同,一些體型巨大的翼龍甚至能獵食恐龍,這次來認識一種最大的翼龍之一——哈特茲哥翼龍,哈特茲哥翼龍和風神翼龍是體型最大的翼龍,翼展都超過12米,遠遠超過其它品種的翼龍。
  • 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發布 揭秘翼龍生命史等入選
    據了解,「2017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的成果,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北京自然博物館、西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雲南大學等科研團隊完成,內容涉及早期生命(後口動物)、古無脊椎動物(腕足類)、古脊椎動物(恐龍類、古鳥類、早期哺乳類)、地質微生物、早期陸生植物、白堊紀琥珀動物、古植物與古生態和古人類等多個學科領域。
  • 鳥類歷史將被改寫,內蒙古發現翼龍化石,翼龍是恐龍還是鳥?
    人類不僅對事情感興趣,對動物同樣有著極大的研究,人類一直在研究動物的進化,以及它們的起源等。特別是在動物上的羽毛研究,我們都知道,人類是不長羽毛的,因此對於羽毛也有非常大的興趣。就在近日,科學家發現了一個全新的羽毛,這羽毛將顛覆了人類的認知,鳥類的歷史將被改寫。
  • 中國有哪些地方發掘出了恐龍化石?哪些地方被稱為恐龍之鄉?
    中國地域廣袤,而且地形多樣,有利於各種化石保存,目前,已在中國境內出土了大量的恐龍化石。比較著名的有四川自貢、雲南祿豐、內蒙古二連浩特、新疆準噶爾、山東諸城、遼西熱河等地區。下面我們就一一介紹中國著名的恐龍化石發現地,有機會你也可以去探索發掘恐龍化石哦。
  • 呂君昌專訪:此次化石新發現解決了翼龍性別鑑定之謎
    然而,科學界一直沒能找到判斷翼龍性別的直接證據,所有的結論亦只是推想。 現在這個100多年以來科學界懸而未決的難題,終於被攻克了。由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呂君昌博士主持,浙江自然博物館和英國雷切斯特大學的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小組最近發現了與蛋保存在一起的雌性翼龍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