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英國古生物學家發掘出一種會飛的翼龍新物種,恐龍的發現受到了極大的歡迎。這種有翼恐龍是自2月以來發現的第四種恐龍,也是在非洲土地上發現的第一種。翼龍是不太為人所知的恐龍的近親,其特徵是它們的飛行能力。據樸茨茅斯大學的古生物學家稱,翼龍化石通常在歐洲、中國和巴西被發現。
但他們的最新發現標誌著這些有翼怪物中的一個首次在北非的Marocco被發現,新發現的翼龍物種屬於一群被稱為貘類翼龍。中等大小的恐龍在白堊紀時期大量繁殖,該時期開始於約1.4億年前,結束於約66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
這些新的翼龍擁有長達13英尺(4米)的翼展,以及在它們頭上掃過的又大又寬的脊峰。與之前的三次發現不同,這隻恐龍沒有牙齒,它是「無牙的」。
這一發現是由該大學環境、地理和地球科學學院的大衛·馬提爾教授領導的。對摩洛哥化石的研究表明,我們還遠遠沒有發現北非所有的古生物寶藏。即使是零碎的化石,比如新翼龍的顎骨,也能給我們提供關於過去生物多樣性的重要信息。
在撒哈拉沙漠工作是一次改變人生的經歷,而發現一種新的翼龍是錦上添花。這隻恐龍被命名為Afrotapejara Zouhrii,以紀念摩洛哥古生物學家Samir Zouhri教授,Zouhri教授因在摩洛哥發現許多史前爬行動物而聞名。
Samir Zouhri在摩洛哥古生物學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不僅通過他的出版物,還因為他在摩洛哥組織了科學會議,並為法國地質學會編輯了一整卷關於摩洛哥脊椎動物古生物學的書籍。
翼龍通常被稱為有翼恐龍,第一個翼龍是在18世紀被發現的,自那以後,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200多個物種。據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介紹,有翼爬行動物是繼昆蟲之後第一批進化出飛行能力的動物。有的和戰鬥機一樣大,有的不比模型飛機大。
翼龍與雷克斯暴龍幾乎在同一時期滅絕,大約在6600萬年前。當一顆直徑6英裡(10公裡)的隕石在今天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島附近撞擊地球時,恐龍滅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