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發現史前翼龍化石,翼展達4米,或比同類滅絕要晚千萬年!

2020-12-08 騰訊網

翼龍,在《侏羅紀世界》的電影裡,它們的鏡頭不算多,要麼從天空中飛過,要麼就是翼龍群起攻擊遊客,這也是多數人對翼龍的印象。據《每日郵報》10月3日報導,日前發表於《科學報告》的一項報告稱,在澳大利亞內陸發現了翼展達13英尺(約4米)的翼龍化石,而且它們比人類所認為的滅絕時間要晚1000萬年。

據悉,該化石是由一位叫鮑勃·埃利奧特(Bob Elliott)的牧民於2017年在昆士蘭州西部溫頓一個恐龍墓地發現的,他從小就喜歡參觀當地的恐龍博物館。所以發現時候第一時間告知了博物館的工作人員。

從挖掘出的化石看,該翼龍的骨架保存得非常好,而且下頜很長、牙齒很鋒利,表明可以捕捉和食用活的獵物。由於該化石出自鐵礦層,故命名為「Ferrodraco lentoni(鐵翼龍)」。發現的化石包括八個肢體骨骼以及大部分的頜骨和頭骨,還有40顆牙齒和5塊椎骨,是澳大利亞有史以來發現最完整的翼龍化石。

澳洲斯威本科技大學古生物學家阿黛爾·彭特蘭(Adele Pentland)通過CT掃描初步推斷這隻翼龍屬於剛成年的翼龍。她表示:「這隻鐵翼龍的翼展約4米(13.1英尺),頭長60釐米(2英尺)。大約生活在9600萬年前的溫頓地區,屬於頂級的空中掠食者。那裡曾是一片泛濫平原和布滿河道的針葉林,棲息著長頸恐龍、甲龍及霸王龍等。」

復原圖

通過與另一種澳洲翼龍——迷圖加翼龍(Mythunga)進行比較,這種鐵翼龍應該屬於鳥掌翼龍科、古魔翼龍(Anhanguera)家族的晚期倖存成員。古生物學家曾經認為大部分鳥掌翼龍和它們的同類都在這一時期消失了,但從出土的鐵翼龍以及其他一些翼龍化石來看,古生物學家推測生活在澳洲內陸的鳥掌翼龍類和南方獵龍,溫頓巨龍,迪亞曼提那龍存活了更長的時間,比學界認為的滅絕時間要推遲1000萬年左右。不過這個觀點需要尋找更多的證據。

翼龍是最早進化為能夠飛行的脊椎動物,它們出現在約2.28億年前,從三疊紀,到白堊紀末期一直都統治著天空,時間長達1.6億年。可惜的是,翼龍演化到中晚期,開始向大型翼龍方向發展,翼展從4-18米不等,如15米翼展的風神翼龍。要知道演化之進程是不可逆的,所以在白堊紀末氣候環境變化、食物減少時,普遍體型大型化的翼龍只能走向滅絕。

如果翼龍沒有滅絕,人類能不能馴化翼龍作為飛行坐騎呢?如果能行,那畫面是不是有點像阿凡達裡面的斑溪獸一樣呢?

相關焦點

  • 發現恐龍新物種!科學家首次在非洲發現翼龍化石,翼展長達4米
    隨著英國古生物學家發掘出一種會飛的翼龍新物種,恐龍的發現受到了極大的歡迎。這種有翼恐龍是自2月以來發現的第四種恐龍,也是在非洲土地上發現的第一種。翼龍是不太為人所知的恐龍的近親,其特徵是它們的飛行能力。據樸茨茅斯大學的古生物學家稱,翼龍化石通常在歐洲、中國和巴西被發現。
  • 翼展僅4米!新發現的澳大利亞翼龍可能是現存的最後一種翼龍
    新發現的澳大利亞翼龍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完整的陸地標本,更重要的是,它可能是被稱為anhanguerians的一群翼手龍的最後倖存者之一。雖然翼龍經常被誤認為是恐龍的一種,儘管它們與恐龍及其有羽毛的現存親戚的關係比鱷魚等爬行動物更近但它們實際上是會飛的爬行動物。
  • 發現史上最大翼龍 翼展可達10米
    發現史上最大翼龍 翼展可達10米 2019-09-13 08:25:25
  • 紐西蘭發現一隻史前帝企鵝化石,身高1.6米
    經常有考古學家發掘到一些很久以前的生物化石,通過和現代同類生物對比,總會發現一些驚人的差別。考古學家發現一隻史前帝企鵝化石,體型堪比成年人根據2019年8月15日的一個新聞消息,有考古學家發現了一隻帝企鵝化石
  • 翼展達10米!7千萬年前,翼龍是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大的飛行動物
    一份最新報告顯示,一種翼展比倫敦公交車還寬的新發現恐龍是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大的飛行動物之一。 來自翼龍類動物阿茲達奇龍(常被錯誤地稱為「翼手龍」)是一種會飛的爬行動物,翼展可達10米。
  • 「史上最大飛鳥」桑氏偽齒鳥 翼展可達7米(圖)
    它立高可達1.25米,平均翼展長達3.5米,身長1.15米,體重能達8.5公斤。不過,如果縱觀歷史而論「最大的鳥」,則可能是一種史前巨鳥「桑氏偽齒鳥」。早前《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的一篇文章稱,美國科學家已鑑定了一種史前巨鳥遺骸,翼展可達6.1米至7.3米,或許它會是史上最大的飛鳥。
  • 紐西蘭發現巨型鸚鵡化石,身高可達1米,距今至多1900萬年
    弗林德斯大學副教授特雷弗·沃西說,紐西蘭以恐鳥、巨鵝和巨鷹等巨型鳥類而聞名,「但截至目前,沒有人發現過滅絕的巨型鸚鵡」。研究人員在紐西蘭南島中奧塔戈的聖巴森斯附近發現「意外赫拉克勒斯」鸚鵡化石。化石距今至多1900萬年。
  • 【盤點】2019年十大古生物化石發現
    :大洋洲,澳大利亞,昆士蘭州 生存年代:晚白堊世,距今9000萬年前 體型數據:翼展4米 鐵翼龍的化石來自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的溫頓組(Winton Formation)地層,是目前澳大利亞發現的最完整的翼龍化石,編號:AODF
  • 新疆發現翼龍化石研究價值如何?中國十大恐龍化石排名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汪筱林介紹,十餘年間,科考隊考察面積達2000多平方千米,翼龍面積約幾十平方千米,一平方米差不多存在一個翼龍個體。    翼龍3D還原圖。繪畫:趙闖;科學指導:汪筱林新疆發現翼龍化石研究價值如何?
  • 科學雜誌評出2019年十大古生物化石發現
    生存年代:晚白堊世,距今9000萬年前體型數據:翼展4米鐵翼龍的化石來自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的溫頓組(Winton Formation)地層,是目前澳大利亞發現的最完整的翼龍化石,編號:AODF 876。生存年代:晚三疊世,距今2.09億年前體型數據:體長超過3米嵌徵盜龍的化石發現於瑞士,化石在2006年於格魯哈爾德黏土層(Gruhalde clay)中被採集,化石保存了連結狀態。
  • 阿根廷巨鷹,世界最大的鷹,翼展8米,重144斤
    說起龐然巨物,肯定要說的就是就要屬史前各個時期出現過的恐龍大家族,像雷龍,阿根廷巨龍這種種生物,體長竟能達到而彼時空中的最強霸主,就應該屬於翼龍家族中的「風神翼龍」了。 它們的翼展最大可以達到16米,身高可達10米左右,和一頭長頸鹿差不多高,人類的高度不及它的五分之一,它自身的體重最重可以達到500斤。如此龐大的生物已經不適合飛行,只能藉助上旋空氣進行滑翔。可是風神翼龍和鷹確實是千差萬別的兩種生物,那麼世界上曾經出現過體型龐大的鷹嗎?
  • 十大已滅絕的史前動物,個個長相稀奇古怪,看完令人大吃一驚!
    我們知道滅絕理論,你甚至可能有自己的理論。然而,有成千上萬的其他生物生活在恐龍中間,你可能不知道有些動物是很怪異的,看起來很嚇人,而且有些還有攻擊性,它們都有幾百萬年的歷史。 以下是十大最奇怪的史前動物;通過考古學家們的研究,我們每年會發現越來越多的史前動物。 10.
  • 史前十大巨獸,霸王龍是小角色,人類應慶幸它們都已滅絕
    【霸王蠑螈】霸王蠑螈,是一種遠古的蠑螈物種,體長最大可達2米,生活習性與現在的鱷魚相似《鬼吹燈精絕古城》裡就有它的特效。【旋齒鯊】體長7.5-15m。這種2.7億年前的古老魚類,一副讓人目瞪口呆的牙齒:它們盤成圓形,狀如電鋸。而且新牙會不斷長出並把舊牙推到前端。
  • 外媒:科學家發現翼展達七米遠古巨鳥化石(圖)(2)
    【延伸閱讀】路透社:「最大翼展」鳥類化石在美出土2014-07-09 14:39:08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桑氏偽齒鳥」復原圖參考消息網7月9日報導 它的翼展幾乎達到3.5米,是現存鳥類中最大的。但是,如果同一種叫「桑氏偽齒鳥」的已滅絕鳥類相比,信天翁只能算是鴿子。今天,科學家在南卡羅來納州的出土化石中識別出了這種鳥類。桑氏偽齒鳥生活在2500萬-2800萬年前,它有著鳥類歷史上最大的翼展,大約6.1米-7.4米。僅靠大小還不足以讓它顯得獨特。它的長顎中還伸出一系列類齒骨突。這些類齒骨突能幫助它在北美東海岸鏟起魚和烏賊。
  • 地球史前十大怪物,棘龍第一
    1986年被發現,它從頭到尾測量了大約有36.6米,可能重達近100噸。伶盜龍的模式種為蒙古伶盜龍,化石發現於蒙古國及中國內蒙古等地。第二個種為奧氏伶盜龍,是在2008年被命名,化石是一個發現於中國內蒙古的頭骨。過去曾經有其它的物種,但現多已不被承認。
  • 最大翼龍之一,部分化石讓人以為是大海鳥,敢捕食恐龍的巨型翼龍
    在恐龍時代,恐龍是佔據統治地位,但還有一類不是恐龍的翼龍,也是和恐龍生存的時代相同,一些體型巨大的翼龍甚至能獵食恐龍,這次來認識一種最大的翼龍之一——哈特茲哥翼龍,哈特茲哥翼龍和風神翼龍是體型最大的翼龍,翼展都超過12米,遠遠超過其它品種的翼龍。
  • 史前逆天巨獸:巨齒鯊完爆恐龍
    長達13米,牙齒長20釐米,重達3噸。  鯊齒龍蒙古安氏中獸1923年在蒙古發現了蒙古安氏中獸的化石,這是史上最大的食肉哺乳動物的化石。風神翼龍它是最大的能再天上飛的生物,翼展達12米,250公斤重,速度達每小時130公裡。
  • 最大的飛行動物之一風神翼龍
    風神翼龍的骨架模型第一個風神翼龍化石是在1971年,由道格拉斯·勞森(Douglas A. Lawson)發現於德州大彎曲國家公園。這個標本包括部分的翼(由前臂與延長的第四手指構成),從翼推測翼展超過10米。
  • 億年「翼龍伊甸園」胚胎化石首現,原來翼龍是卵生?
    200枚翼龍蛋化石以及大量翼龍骨骼化石,幫助還原了這一史前「空中霸主」的發育成長史。而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大滅絕中,翼龍徹底地從地球上消失了,唯一給我們留下的就是那些或完整、或稀少的翼龍化石。如何識別翼龍?在翼龍存活的1.7億年歷史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翼龍類型。
  • 科學家發現世界上最小的樹棲翼龍
    雖然新的翼龍看上去如此弱小,全然看不出空中霸主的風採,但是科學家卻認為,它們是那些體型巨大的進步的鳥掌翼龍類的祖先類群。這件標本來自遼西葫蘆島市建昌縣要路溝下白堊統九佛堂組(距今約1.2億年)湖泊沉積的地層中,這裡的九佛堂組分布廣泛,厚度巨大,曾經發現大量鳥類、帶羽毛恐龍等化石,是熱河生物群的重要化石分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