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質量最大的類星體

2020-12-05 冥維空間

在宇宙中有一種神秘而強大的天體,它能夠照耀到100億光年以外的區域,它的體積遠遠小於星系但是它所能爆發出的能量是一個星系的千萬倍之上,我們很難想像一個天體所擁有的能量能夠超越整個銀河系,這就是宇宙中最強大的天體-類星體。而想形成這麼大質量的超級黑洞,至少需要數萬個黑洞或者恆星合併在一起,目前科學家已經在宇宙中發現了20多顆的類星體。

類星體究竟是什麼?

1964年5月美國華裔天文物理學家-丘宏義,在學術雜誌進《今日物理》上發表了一篇論文,論文中丘宏義創造了一個名詞叫「類星體」,「類星體」是一種光度非常高,距離我們非常遠的奇異天體,它們的大小不到一光年,而光度卻比我們的銀河系還要高數千倍,它璀璨的光芒使我們能在100億光年之外還能觀測到它們。

黑洞質量最大的類星體被發現了

2015年3月3日,中國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距離地球,128億光年,430萬億倍太陽光度、中心黑洞質量約為120億個太陽質量的超類星體,這是人類目前已觀測到的遙遠宇宙中發光最亮,中心黑洞質量最大的類星體。

類星體巨大的能量從何而來呢?

類星體的中心是一個巨大的黑洞,它不斷的吞噬周圍的物質並且輻射出能量,也有可能類星體的中心是一個白洞,和黑洞一樣,白洞-同樣是廣義相對論預言的一類天體,與黑洞不斷吞噬物質相反,白洞源源不斷的輻射出能量和物質。類星體的能量或許來源於宇宙中的正反物質的湮滅。

進入21世紀,隨著人類觀測技術的提高,類星體的謎團才逐漸被揭開。由於類星體的光芒過於明亮,天文學家在天文望遠鏡上安裝了類似日冕一樣的儀器,遮擋住類星體明亮的光,發現了類星體的「宿主星系」,類星體實際是一類活動星系核,在星系的核心位置有一個特大質量黑洞,在黑洞的強大引力作用下,物質掉入黑洞裡,伴隨著巨大的能量輻射,形成了物質高速噴流,在一些類星體中發現的超光速運動的現象,只是一種光學錯覺,(正確為:視超光速現象),讓我們產生錯覺的起因是,類星體發出的亞光速噴流與觀測者視線方向夾角很小,看起來數倍於光速,實際上並沒有超過光速,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類星星體實際上是它們許多年以前的樣子。

領頭羊「類星體」

銀河系對於人類來說浩瀚無邊,10萬光年的直徑是一個無法越過的天塹,整個銀河系擁有數10千億顆恆星,而這些恆星所有的能量加起來,在某些強大的類星體面前顯得那麼的微不足道。類星體,從地球上觀測和恆星類似,但是由於它強大的能量使得它又不符合恆星的某些特徵,因此科學家將其命名為「類星體」、

黑洞、白洞、反物質、巨型脈衝星都成為了類星體構成的猜測,然而這些猜測無一例外都證明了類星體是宇宙中最強大的天體。

類星體-耀眼的天體

類星體的距離地球非常遙遠,科學家們推測,類星體的中心是一個超越太陽千萬倍質量的巨大黑洞,巨大的黑洞賦予類星體強大的吞噬能力,由於中心強大的引力,使得類星體附近的物體以一個超高速的速度落入其中心地帶,在這個高速墜入的過程中,爆發出巨大的能量,而這種能量使得類星體成為宇宙中最耀眼的天體。

遠離地球

類星體距離我們如此遙遠,而亮度上又與銀河系裡普通的恆星差別不大,那麼他們一定具有相當大的輻射功率,類星體的輻射功率遠遠超過了普通星系,有的竟達到銀河系輻射總功率的數萬倍。

經過對類星體電磁輻射的測量,類星體有很大的紅移值,根據哈勃定律,紅移的大小和星系與我們的距離成正比,這就代表著類星體正以飛快的速度在向地球遠離,我們應該慶類星體距離我們如此遙遠,都在幾十億甚於幾百億光年之外,也就是說,在某些類星體開始發光的時候我們的太陽系還沒有出現,太陽系只有50多億年。

類星體距離我們如此遙遠,儘管如此,我們依舊在地球這宇宙的角落裡能夠發現它釋放出的能量。

相關焦點

  • 最大黑洞,最亮類星體
    一個超遙遠的類星體,在其中心有大量的證據證明超大質量黑洞的存在。黑洞如何如此迅速地變得如此巨大,是一個有爭議的科學爭論的話題,但可能有一個符合我們標準理論的答案。Garlick到目前為止已知的第六個最明亮的類星體,其質量是在2009年的研究中確定的:相當於400億個太陽。黑洞的質量是視界半徑的唯一決定因素,它是一個非旋轉的、孤立的黑洞。其中最大規模的是目前S5 0014 + 81,是40億太陽倍質量。
  • 迄今質量最大類星體現身 宇宙早期的它或將改寫黑洞形成理論
    迄今質量最大類星體現身 宇宙早期的它或將改寫黑洞形成理論天聞頻道類星體是宇宙中最明亮的天體,其中心黑洞瘋狂吞噬周圍物質而發出極強的光芒。通過長期的觀測研究,天文學家確定早期宇宙的類星體中含有超大質量黑洞。
  • 天文學家發現了宇宙中最古老、最遙遠的「超大質量」黑洞和類星體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非常非常遙遠的星系裡…… 天文學家周二宣布,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古老、最遙遠的「超大質量」黑洞和類星體。 黑洞和類星體的年齡超過130億歲,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黑洞和類星體,這讓天文學家對早期宇宙中巨大星系的形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宇宙中最的大黑洞,最明亮的類星體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博科園-科學科普】一個超遙遠的類星體,在其中心有大量的證據證明超大質量黑洞的存在。黑洞如何如此迅速地變得如此巨大,是一個有爭議的科學爭論的話題,但可能有一個符合我們標準理論的答案。
  • 黑洞裡面是什麼?宇宙中最大的黑洞超大質量形成之謎
    宇宙中最大的黑洞  2015年6月29日,美國史丹福大學的天文學研究小組在遙遠的宇宙中發現了到目前為止堪稱最龐大最古老的黑洞,其質量是太陽的180億倍。同時,通過在這個巨大黑洞旁的小型黑洞的觀測,天文學家用較強的重力場作用現象證實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 我們發現了宇宙早期的超級黑洞和最亮類星體
    在這篇論文裡,我們團隊宣布發現了一顆距離我們128億光年、發光強度是太陽的430萬億倍、中心黑洞質量約為太陽120億倍的超亮類星體。它成為了目前已知的遙遠宇宙中發光最亮、中心黑洞質量最大的類星體。我們銀河系的中心也有一個質量約400萬倍太陽質量的大黑洞,但這個大黑洞周圍幾乎沒有什麼物質來供它「享用」,所以我們銀河系中心的黑洞是一個不活躍的「沉睡」中的黑洞,它周圍稀少物質的發光強度就很弱。與此相反,宇宙中有些天體其中心黑洞是活躍的,周圍有著非常豐富的物質資源,所以黑洞周圍的發光巨大。類星體就是這樣一類天體。
  • 美國華裔科學家發現迄今為止最古老最遙遠的超大質量黑洞和類星體
    天文學家在一個遙遠的發光類星體的中心發現了一個特大質量的黑洞,或許有助於幫助科學家們更好地了解古老的黑洞是如何形成的。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顆距地球130.3億光年的類星體。它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距離地球最遠的類星體,形成於宇宙大爆炸後的6.7億年後。
  • 天文學家稱發現「宇宙黎明時分」已知最大質量的黑洞
    原標題:天文學家稱發現「宇宙黎明時分」已知最大質量的黑洞   原標題:天文學家發現罕見大質量黑洞   新華社華盛頓2月25日電 (記者林小春)中外天文學家25日報告說,他們發現了「宇宙黎明時分」已知最大質量的黑洞。
  • 科學家發現目前最大黑洞 質量相當於120億個太陽
    本報訊(記者張航)在好萊塢大片《星際穿越》中,黑洞具備超強的吸引力,不僅能吞噬所有附近的星體,還能在附近的星球掀起滔天巨浪。人類目前發現的最大黑洞有多大?答案是質量相當於120億個太陽。這個黑洞近日被北京大學吳學兵教授帶領的團隊發現,每秒30萬公裡的光線從地球到那裡需要128億年。
  • 驚天逆轉:黑洞竟然能變成類星體
    如果沒有較全面的了解,的確很難把黑洞和類星體聯繫起來。能夠吞掉一切的黑洞,怎麼就變成了宇宙中最明亮的天體了呢?首先要先了解類星體。類星體是一種非常有意思的天體。它是一種明亮的點狀射電源,是在射電天文學出現後才被發現的,但在發現之初,人們並不知道它們是什麼。
  • 宇宙中最大的黑洞-雙黑洞系統
    芬蘭科學家發現了一個巨大的雙黑洞系統,經過研究,科學家們發現,這是目前宇宙中最大的黑洞,它的體積等同於整個銀河系,質量是太陽的180億倍!    這個宇宙最大黑洞是此前天文學家所記錄最大黑洞的6倍,它距離地球35億光年,形成在OJ287類星體的中心位置.據悉,類星體是一種非常明亮的星體,這種星體在持續螺旋進入一個大型黑洞後釋放出大量輻射線。    史瓦西黑洞就是所謂的「尋常黑洞」。它是直接由較大的恆星演化而來的。恆星到晚期時核燃料消耗殆盡,輻射壓(光壓)急劇減弱,星體在其自身引力的作用下坍縮。
  • 發現最遙遠的類星體與最古老超大質量黑洞,形成於大爆炸後6.7億年
    宇宙從誕生到發出第一束光歷經了數百萬年時間,接著恆星開始形成、聚集成星系,然後星系氣體與塵埃圍繞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旋轉,形成整個宇宙中最明亮的物體:類星體。最近,天文學家再觀測到當今距離最遙遠的類星體與最古老的黑洞,形成於大爆炸後僅6.7億年,打破了3年前的最遠類星體記錄。
  • 比黑洞更可怕的是什麼?宇宙中最厲害的星體是類星體
    類星體圖類星體是又超大質量黑洞引發的一種更具毀滅性力量的天體。當超大質量黑洞不斷吞噬物質直至完全飽和後,無法再吞入物質的黑洞就會將這些多餘的物質轉換成純能量波噴射而出,一些能量波的噴射距離可以長達數萬光年之遠。這些被噴射出的能量束就被稱為類星體。類星體具有毀滅性的能量,可以摧毀沿途的一切天體,由於破壞距離遠遠超過黑洞本身,它們也成為了宇宙中最危險的天體。
  • 宇宙中最恐怖的天體竟然不是黑洞?科學家:類星體了解一下!
    銀河系目前為止人類觀測到的發光最亮、中心質量最大的類星體是2015年中國科學家為主的科研團隊發現的。這顆類星體距離地球大約128億光年,擁有430萬億倍太陽的亮度,其中心黑洞的質量大約是太陽的120億倍!
  • 15億倍太陽質量黑洞首次發現,科學家:黑洞形成理論遭最大挑戰!
    幾周後,我們的團隊在Keck天文臺預定了觀測時間,用NIRES光譜儀來觀測這個新的類星體,以確認它極高的紅移,並測量它的黑洞質量」合著者、加州大學物理和天文學系教授Aaron Barth說。15億倍太陽質量的黑洞!Poniua'ena是第二個在宇宙紅移大於7.5的距離被探測到的類星體,它擁有一個比同時代已知的其他類星體大兩倍的黑洞。
  • 「直接坍塌」的黑洞可以解釋宇宙中神秘類星體
    在第一批恆星和星系形成後不久,發現了第一批類星體:從電波到X射線,輻射的光線都是跨越電磁波譜的。只有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才有可能成為這些宇宙巨獸之一的引擎,而像類星體、blazar和AGNs等活躍物體的研究都支持這一觀點。但是有一個問題:可能很難有這麼大的黑洞來解釋我們所看到的這些年輕的類星體。
  • 科學家確認最亮的類星體是一顆超級黑洞,每天能吞掉一個太陽!
    目前天文學家對於宇宙中天體的種類研究並不完善,其中對於宇宙中最神秘的類星體的了解非常有限,只知道這是一種比普通黑洞更為強大的神秘天體,很可能是由眾多黑洞合併後形成的超級黑洞,最近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的科學團隊對已知最亮的類星體J2157提出了新的結論,認為這個編號為J2157的最亮天體可能是一個超級質量的黑洞
  • 北大學者發現宇宙中迄今最亮類星體 挑戰黑洞形成理論
    ■最新發現與創新   科技日報北京3月3日電 (記者劉霞 徐玢)在北京大學3日上午舉行的通報會上,物理學院天文學系教授吳學兵稱,他所領導的團隊在距離地球128億光年的類星體中,發現了質量為120億個太陽的黑洞,該黑洞在宇宙大爆炸9億年後形成,最新研究向現有的黑洞形成和演化理論提出了挑戰。最新研究成果發表在2月26日出版的《自然》上。
  • 科學家發現宇宙中最大黑洞 質量為太陽的180億倍
    據國外媒體報導,芬蘭科學家日前發現了宇宙中最大的黑洞,它的質量為太陽的180億倍,大小相當於整個銀河系。在它的旁邊有一個質量略小的黑洞,科學家通過測量小黑洞的軌道,用較強的重力場作用現象證實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這個宇宙最大黑洞是此前天文學家所記錄最大黑洞的6倍,它距離地球35億光年,形成在OJ287類星體的中心位置。據悉,類星體是一種非常明亮的星體,這種星體在持續螺旋進入一個大型黑洞後釋放出大量輻射線。
  • 超大質量黑洞:宇宙的締造者?
    如果沒有超大質量黑洞產生的噴流催生出銀河系,也許人類就不會出現在這個宇宙中。不過天文學家們並不打算就此重寫宇宙的歷史。他們關注的是超大質量黑洞和星系之間的聯繫,這也是縈繞在星系形成上的一個關鍵問題。20世紀60年代中,當類星體首次被發現時,這個問題第一次浮出了水面。類星體都是非常明亮、緻密的天體,可以釋放出超過銀河系100倍的輻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