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偉團隊:希望通過15到20年,研製出通用的量子計算機

2021-01-08 西部網(陝西新聞網)

光量子幹涉實物圖。圖片來源: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攝影:馬瀟漢,梁競,鄧宇皓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所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計算玻色採樣問題,「九章」處理5000萬個樣本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需要6億年。

這是我國首次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這一突破也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12月4日,《科學》雜誌發表了該成果。

難點眾多 在設備的自主研發、技術革新上下功夫

「九章」,既是中國古代的數學專著《九章算術》,也是牢固確立了我國在國際量子計算研究中第一方陣地位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二者皆有裡程碑意義。

「量子計算優越性」,指的是作為新生事物的量子計算機,一旦在某個問題上的計算能力超過了最強的傳統計算機,就證明了量子計算機的優越性,跨過了未來在多方面超越傳統計算機的門檻。

「這將實驗各方面的技術推進到遠超以前的水平。」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教授蒂姆·拉夫說:「該設備的規模是非凡的:100模式幹涉儀、25個壓縮器提供輸入的量子態、使用100個單光子探測器進行探測,並且實現了同時保持高效率,穩定性和量子不可分辨性——這都是展示量子計算優越性所必需的。」

從20光子輸入60模式幹涉線路的玻色取樣,到76個光子100個模式的高斯玻色取樣,必須在設備上下功夫。「一開始,高效率100通道超導納米線單光子探測器性能很低,只有4%。我們通過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合作,自主研發、技術革新,現在其性能已經提升到了98%。」陸朝陽說,不斷增強量子光源、量子幹涉、單光子探測器等領域的自主創新,是下一步研究的重點。

「利用量子器件來解決日益複雜的問題並體現量子優勢,是量子科學前沿中的最重要問題之一。」美國科學院院士、沃爾夫獎得主、狄拉克獎章得主彼得·佐勒認為,潘建偉團隊的研究,在量子系統的大小與擴展性、實際應用的前景方面把研究水平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意義非凡 在不增加能耗的基礎上,提升計算能力

「大數據時代,全球數據量呈指數增長,每兩年翻一番。龐大的數據若不提取,則沒有意義。」潘建偉說。目前,計算機傳統的發展模式受限,超級計算機能耗巨大。在潘建偉看來,「九章」問世,其意義在於在不增加能耗的基礎上,提升計算能力。

眼下,研製量子計算機已成為世界科技前沿的最大挑戰之一,是全球角逐的焦點。去年,谷歌公司推出53個超導量子比特的計算機「懸鈴木」,對一個數學算法的計算效率遠超當時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率先實現了「量子優越性」。而「九章」則實現了「高斯玻色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

處理5000萬個樣本的高斯玻色取樣問題,「九章」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超算則需要6億年;處理100億個樣本,「九章」需10個小時,超級計算機則需要1200億年。正如陸朝陽所說的那樣:「『九章』在一分鐘時間裡完成了經典超級計算機一億年才能完成的任務。」

對量子計算機的研究,國際同行公認有3個指標性的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發展具備50至100個量子比特的高精度專用量子計算機,實現計算科學中量子計算優越性的裡程碑;第二階段是研製可相干操縱數百個量子比特的量子模擬機,以解決若干超級計算機無法勝任的具有重大實用價值的問題;第三階段是大幅度提高可集成的量子比特數目至百萬量級,實現容錯量子邏輯門,研製可編程的通用量子計算原型機。

據陸朝陽介紹,與「懸鈴木」相比,「九章」具有運算速度更快、環境適應性更強、克服技術漏洞這三大優勢。「懸鈴木」只有在小樣本的情況下快於超算,「九章」則在小樣本和大樣本上都超過了超算,「好比賽跑,谷歌的機器短跑能跑贏超算,長跑跑不贏;我們的機器短跑、長跑都能跑贏。」

前景廣闊 在機器學習、量子化學等領域具有潛在應用

在合肥,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幾乎佔據了半個實驗室,包含上千個部件。目前,「九章」和「懸鈴木」一樣只能用來解決某個特定問題。潘建偉認為,這是由於目前可用來搭建量子計算機的材料有限,全球都在朝著為數不多的幾個方向努力,「未來量子計算機的突破,更有可能依賴於新材料在量子計算硬體上的創新。」

如今,基於「九章」的高斯玻色取樣算法在圖論、機器學習、量子化學等領域具有潛在應用,將是後續發展的重要方向。潘建偉團隊表示,儘管「九章」算力驚人,但只是在量子計算第一階段樹起的一座裡程碑。「希望能通過15年到20年的努力,研製出通用的量子計算機,來解決密碼分析、氣象預報、藥物設計等應用非常廣泛的問題。」潘建偉表示。

《科學》雜誌審稿人評價,這是「一個最先進的實驗」「一個重大成就」。「量子優越性」實驗並非一蹴而就的工作,而是更快的經典算法和不斷提升的量子計算硬體之間的競爭。但最終,量子並行性會產生經典計算機無法企及的算力。潘建偉團隊希望,這個工作能夠激發更多的經典算法模擬方面的工作。

(原標題:「九章」有多牛?它花1分鐘,超算需億年)

編輯:秦秦

相關焦點

  • 潘建偉團隊:希望通過15到20年,研製出通用的量子計算機
    從20光子輸入60模式幹涉線路的玻色取樣,到76個光子100個模式的高斯玻色取樣,必須在設備上下功夫。「一開始,高效率100通道超導納米線單光子探測器性能很低,只有4%。我們通過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合作,自主研發、技術革新,現在其性能已經提升到了98%。」
  • 20年攻克三大技術難關,潘建偉團隊解說「九章」量子計算機
    去年9月,美國谷歌公司宣布研製出53個量子比特的計算機「懸鈴木」,對一個數學問題的計算只需200秒,而當時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頂峰」需要2天,因此他們在全球首次實現了「量子優越性」。近期,中科大潘建偉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
  • ——潘建偉團隊解說「九章」量子計算機
    去年9月,美國谷歌公司宣布研製出53個量子比特的計算機「懸鈴木」,對一個數學問題的計算只需200秒,而當時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頂峰」需要2天,因此他們在全球首次實現了「量子優越性」。近期,中科大潘建偉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
  • 裡程碑式突破 潘建偉團隊解說』九章』量子計算機
    去年9月,美國谷歌公司宣布研製出53個量子比特的計算機「懸鈴木」,對一個數學問題的計算只需200秒,而當時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頂峰」需要2天,因此他們在全球首次實現了「量子優越性」。近期,中科大潘建偉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
  • ——潘建偉團隊解說「九章」量子計算機
    去年9月,美國谷歌公司宣布研製出53個量子比特的計算機「懸鈴木」,對一個數學問題的計算只需200秒,而當時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頂峰」需要2天,因此他們在全球首次實現了「量子優越性」。加拿大卡爾加裡大學量子研究所所長巴裡·桑德斯說,毫無疑問,這個實驗結果遠遠超出了傳統機器的模擬能力。據了解,潘建偉團隊這次突破歷經了20年努力,從2001年開始組建實驗室,他們曾多次刷新量子糾纏數量的世界紀錄。「九章」的突破,主要攻克了三大技術難關:高品質量子光源、高精度鎖相技術、規模化幹涉技術。
  • 潘建偉:未來10-15年有望研發出通用量子計算原型機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1月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在今天舉行的2020騰訊科學WE大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首席科學家潘建偉在展望量子領域未來發展時提到:「我們希望通過10到15年的研究,能夠研發具備基本功能的通用量子計算原型機,來初步探索對密碼分析
  • 離真正造出量子計算機還有多遠?潘建偉:10到20年
    由於該計算機目前尚屬於早期的實驗室階段,在運算能力上還無法與現代的計算機相比,因此這是我國量子計算機研究取得的重大國際突破,並不是真正造出了可投入應用的量子計算機。潘建偉院士也表示,要造出有一定應用價值的量子計算機,還需要10到20年的努力。
  • 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20 年內有望實現通用量子計算
    2016 年 8 月,中國發射了自主研製的世界上首顆空間量子科學實驗衛星 「墨子號」;此後,中國科研人員利用量子衛星在國際上率先成功實現了千公裡級的星地雙向量子糾纏分發等成果。2017 年,全球首條量子保密通信骨幹網 「京滬幹線」項目通過總技術驗收。
  • 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研製成功 問鼎全球最快計算機
    央廣網北京12月5日消息(記者王利)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成功研製出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要用6億年。
  • 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20年內有望實現通用量子計算
    2016年8月,中國發射了自主研製的世界上首顆空間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此後,中國科研人員利用量子衛星在國際上率先成功實現了千公裡級的星地雙向量子糾纏分發等成果。2017年,全球首條量子保密通信骨幹網「京滬幹線」項目通過總技術驗收。
  • 潘建偉、陸朝陽團隊實現量子優越性:原型機九章登Science
    潘建偉給出了一個形象的解釋:「就相當於我這裡算一分鐘的東西,用『富嶽號』拿來算的話,要算一億年才能算完,這就叫做量子優越性。」這意味著,「我們總算可以演示(量子計算機的)某個功能比傳統的超級計算機算得好了,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進一步地去尋找各種各樣的應用。」
  • 潘建偉、陸朝陽團隊實現量子優越性:原型機九章登Science
    潘建偉給出了一個形象的解釋:「就相當於我這裡算一分鐘的東西,用『富嶽號』拿來算的話,要算一億年才能算完,這就叫做量子優越性。」這意味著,「我們總算可以演示(量子計算機的)某個功能比傳統的超級計算機算得好了,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進一步地去尋找各種各樣的應用。」
  • 超越谷歌「量子霸權!潘建偉、陸朝陽團隊研製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
    目前,量子計算原型機有望通過特定算法,在計算能力上實現相比於經典計算機的指數級提升,從而為解決一些具有重大社會和經濟價值的問題,如密碼破譯、大數據優化、材料設計、藥物分析等提供可能。當前,研製量子計算機已成為世界科技前沿的最大挑戰之一,也是歐美發達國家競相角逐的焦點。潘建偉團隊一直在光量子信息處理方面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 潘建偉團隊量子計算原型機問世
    今天凌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科學》雜誌在線發表了這一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研究團隊的重磅成果。量子計算機在原理上具有超快的並行計算能力。目前,量子計算原型機有望通過特定算法,在計算能力上實現相比於經典計算機的指數級提升,從而為解決一些具有重大社會和經濟價值的問題,如密碼破譯、大數據優化、材料設計、藥物分析等提供可能。當前,研製量子計算機已成為世界科技前沿的最大挑戰之一,也是歐美發達國家競相角逐的焦點。潘建偉團隊一直在光量子信息處理方面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 潘建偉團隊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原型機「九章」誕生
    剛剛,潘建偉團隊實現 「量子計算優越性」 裡程碑。具體來說,量子計算機的超快並行計算能力,有望通過特定算法在密碼破譯、大數據優化、材料設計、藥物分析等領域,實現比經典計算機呈指數級別的加速。就本次研究,潘建偉稱:「我們已經證明,我們可以使用光子來展示量子計算能力,這遠遠超出了傳統的計算機」。
  • 答卷2020|潘建偉:身家超27億的中國「量子之父」
    「九章」成為世界級重大科研成果,也讓被媒體譽為中國「量子之父」的中國科技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潘建偉成為「頂流明星」。200秒與6億年由潘建偉、陸朝陽等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所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
  • 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 問鼎全球最快計算機
    最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與合作者成功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根據現有理論,在經典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任務中,「九章」一分鐘完成的任務,超級計算機需要一億年。量子計算機的速度有多快?
  • 潘建偉團隊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裡程碑 比谷歌快一百億倍!
    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該校潘建偉、陸朝陽等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實現了具有實用前景的「高斯玻色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中國團隊首次突破量子優越性門檻「九章」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要用6億年。
  • 潘建偉團隊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裡程碑 比谷歌快一百億倍
    業內認為,「九章」的出色表現,牢固確立了我國在國際量子計算研究中的第一方陣地位,為未來實現可解決具有重大實用價值問題的規模化量子模擬機奠定了技術基礎。潘建偉團隊一直在光量子信息處理方面處於國際領先水平。2017年,該團隊構建了世界首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ENIAC)的光量子計算原型機。
  • 【中青在線】潘建偉團隊打開量子世界大門
    2004年,潘建偉團隊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五光子糾纏和終端開放的量子態隱形傳輸,這一成果被《自然》雜誌發表,並同時入選英國物理學會和美國物理學會評選出的年度國際物理學重大進展,這對中國科學家來說是首次。此後,潘建偉團隊分別於2007年製備出六光子糾纏、2012年製備出八光子糾纏,並一直保持著糾纏光子數目的世界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