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20年內有望實現通用量子計算

2020-12-03 極客網FromGeek
  • 人閱讀
  • 2020-11-11發布
  • 來源:C114通信網

  • 相關關鍵詞

11月10日消息(顏翊)量子科技作為一個國家戰略一直受到國家高度重視,10月中旬,習近平總書記專門在中央政治局主持了關於量子科技的學習並指出,要統籌基礎研究、前沿技術、工程技術研發,要培育量子通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搶佔量子科技國際競爭制高點,來構築發展的新優勢。

在量子信息技術的應用場景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從長期來看,其產業應用場景十分廣泛,包括網絡信息安全、量子通信幹線、量子城域網、金融、國防等方面。

在這些應用場景中,我國在量子通信領域目前處於領先地位,近年來多次取得突破性進展。2016年8月,中國發射了自主研製的世界上首顆空間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此後,中國科研人員利用量子衛星在國際上率先成功實現了千公裡級的星地雙向量子糾纏分發等成果。2017年,全球首條量子保密通信骨幹網「京滬幹線」項目通過總技術驗收。

今年3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潘建偉院士團隊等研究人員實現了500公裡級真實環境光纖的雙場量子密鑰分發和相位匹配量子密鑰分發,傳輸距離達到509公裡,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9月,郭光燦院士團隊與奧地利同行合作,首次實現了高保真度的32維量子糾纏態,顯著提高了量子通信的信道容量。

而在量子計算賽道,谷歌、微軟、英特爾等西方科技企業擁有先發優勢,通過不同技術路徑不斷實現對更多量子比特的操縱。谷歌在2019年底宣布實現量子優越性,其基於一個包含54個量子比特的量子晶片開發了量子計算系統,該系統在200秒內完成的計算任務,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需要1萬年的時間才能完成。

不過,中國研究人員也在量子計算方面奮起直追。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近年來都在量子計算領域取得一些階段性成果。百度、阿里巴巴、騰訊、華為等科技企業也相繼出臺了量子計算研究計劃。今年9月,百度、本源量子等企業先後發布了自己的最新量子計算雲平臺,使普通用戶也能通過雲技術使用量子計算。

近日,在2020天翼智能生態博覽會開幕式暨第十二屆天翼智能生態產業高峰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介紹了其有關量子計算方面的一些部署:首先第一步是造出一臺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速度更快的計算機,第二步是製造幾百個量子比特的專用量子模擬機,最後再通過20年左右的努力實現通用量子計算。

他認為,量子計算目前的發展比想像中更快。近期,我國在光子體系和超導體系也有望超越谷歌的量子優越性。從長遠看,中國要通過20年、30年的努力先推廣量子保密技術,隨著量子技術的發展,能夠在雲上提供強大的計算能力,最終就可實現天地一體的量子網際網路。此外,實現這一目標的前提是我國還需具備基本功能通用的量子計算機。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並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連結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智慧財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依法儘快聯繫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連結。 )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20 年內有望實現通用量子計算
    2016 年 8 月,中國發射了自主研製的世界上首顆空間量子科學實驗衛星 「墨子號」;此後,中國科研人員利用量子衛星在國際上率先成功實現了千公裡級的星地雙向量子糾纏分發等成果。2017 年,全球首條量子保密通信骨幹網 「京滬幹線」項目通過總技術驗收。
  • 潘建偉:未來10-15年有望研發出通用量子計算原型機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1月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在今天舉行的2020騰訊科學WE大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首席科學家潘建偉在展望量子領域未來發展時提到:「我們希望通過10到15年的研究,能夠研發具備基本功能的通用量子計算原型機,來初步探索對密碼分析
  • 中國科學院潘建偉院士:量子計算正從「玩具」變成「工具」
    量子科技是融合量子調控和信息技術而產生的新興學科。在這一領域,我國已經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突破,並在部分方向實現國際領先。我國量子科技將如何深化發展,自主創新科技體系將如何構建,從基礎研究到實用化、工程化的轉化之路將如何實現引領性突破?科技日報記者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進行了專訪,請他談談對量子科技發展的思考。
  • 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十年實現有量子通訊保障的網際網路
    2016年8月16日下午1時40分,我國發射了世界上首顆量子通信衛星「墨子號」。同時,我國京滬幹線量子保密通信骨幹網絡也正在建設。你可能也關心我國量子通信和量子技術的發展,2016年11月17日,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大數據論壇上,「墨子號」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院士分享了相關進展。
  • 離真正造出量子計算機還有多遠?潘建偉:10到20年
    由於該計算機目前尚屬於早期的實驗室階段,在運算能力上還無法與現代的計算機相比,因此這是我國量子計算機研究取得的重大國際突破,並不是真正造出了可投入應用的量子計算機。潘建偉院士也表示,要造出有一定應用價值的量子計算機,還需要10到20年的努力。
  • 中科院院士潘建偉:下一代衛星量子通信將實現全天候工作 更低成本...
    11月7日,在2020天翼智能生態博覽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在演講中介紹,目前衛星量子通信單顆低軌衛星無法直接覆蓋全球,而且目前只能在地影區白天工作,隨著技術發展,未來有望實現低成本的微鈉量子衛星組網,並且做到全天候的量子通信,成本大幅度降低,實現小型化、輕量化載荷。
  • 潘建偉團隊:希望通過15到20年,研製出通用的量子計算機
    攝影:馬瀟漢,梁競,鄧宇皓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所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計算玻色採樣問題,「九章」處理5000萬個樣本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需要6億年。
  • 潘建偉團隊:希望通過15到20年,研製出通用的量子計算機
    攝影:馬瀟漢,梁競,鄧宇皓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所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
  • 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實現「量子優越性」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 潘建偉:「九章號」展示了量子計算的強大的算力。我們將把它初步用於量子化學的一些研究,圖論裡面的一些組合數學方面的一些研究,甚至也可以用於一些機器學習的研究,所以它就可以把有些傳統上認為是比較困難的問題,用我們的計算機就可以來做一些有效的有益的探索。
  • 我國科學家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 計算速度指數級增加
    這一成果使我國成功實現了量子計算研究的第一個裡程碑——量子計算優越性,相關論文今天(4日)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發表。科研團隊介紹,「九章號」量子計算原型機確立了我國在國際量子計算研究中的第一方陣地位,為未來實現規模化量子模擬機奠定了技術基礎。隨著計算能力的進一步提升,量子計算機將有望在密碼破譯、材料設計、藥物分析等具有實用價值的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 潘建偉、陸朝陽團隊實現量子優越性:原型機九章登Science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介紹說,量子優越性的實現是量子計算研究的第一個裡程碑性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們在高斯波色採樣實驗當中構建了一個量子計算的原型機,比目前最快的超算快 10 的 14 次方倍。我國科學家最新研製成功的量子計算原型機。
  • 潘建偉、陸朝陽團隊實現量子優越性:原型機九章登Science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介紹說,量子優越性的實現是量子計算研究的第一個裡程碑性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們在高斯波色採樣實驗當中構建了一個量子計算的原型機,比目前最快的超算快 10 的 14 次方倍。
  • 我國科學家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計算速度指數級增加
    央視網消息: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成功研製出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其處理特定問題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一百萬億倍。這一成果使我國成功實現了量子計算研究的第一個裡程碑——量子計算優越性,相關論文今天(4日)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發表。
  • 潘建偉團隊透露光量子計算最新進展:「量子優越性」比谷歌快百萬倍
    日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創校校董潘建偉教授在西湖大學首場公開課演講上向公眾透露光量子計算機最新進展:已經實現了光量子計算性能超過2019年10月谷歌53比特量子計算機的100萬倍。我國有望向「量子霸權」發起衝擊。
  • 中科大潘建偉宣布已實現100萬倍谷歌量子優越性
    中科大常務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創校校董潘建偉教授近日在西湖大學首場公開課演講上向公眾透露光量子計算機最新進展:「就在上個星期,我們剛剛完成了對50個光子的玻色取樣,相比谷歌的『量子優越性』大概可以快100萬倍。」
  • 中科大潘建偉宣布已實現100萬倍谷歌量子優越性
    中科大常務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創校校董潘建偉教授近日在西湖大學首場公開課演講上向公眾透露光量子計算機最新進展:「就在上個星期,我們剛剛完成了對50個光子的玻色取樣,相比谷歌的『量子優越性』大概可以快100萬倍。」
  • 中科大潘建偉團隊放話:預計年內超越谷歌奪取量子霸權
    近日,在中科大學術交流論壇「墨子沙龍」上,中科大常務副校長潘建偉院士團隊成員、超導量子計算負責人朱曉波教授表示,中科大團隊年內即將實現60比特量子計算,將超越谷歌實現的53比特量子計算水平。這一次潘建偉團隊透露的量子計算研發進度將超越谷歌創下的紀錄,有望實現中國在量子計算領域的霸主地位。
  • 潘建偉:量子計算正從「玩具」變成「工具」
    在這一領域,我國已經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突破,並在部分方向實現國際領先。我國量子科技將如何深化發展,自主創新科技體系將如何構建,從基礎研究到實用化、工程化的轉化之路將如何實現引領性突破?科技日報記者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進行了專訪,請他談談對量子科技發展的思考。
  • 中科院院士潘建偉做客「高能論壇」
    量子通信克服經典加密技術內在的安全隱患,提供原理上無條件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計算具有較強的並行計算和模擬能力,為人工智慧、密碼分析、氣象預報、石油勘探、基因分析和藥物設計等需要的大規模計算難題提供解決方案;量子精密測量可大幅提升導航、醫學檢測和引力波探測等的準確性和精度。此外,潘建偉介紹了量子信息技術的物理實現,特別是多年來學術界對構建廣域量子通信網絡的努力,以及量子計算的發揮現狀和趨勢。
  • 潘建偉團隊量子計算原型機問世
    (攝影:馬瀟漢,梁競,鄧宇皓)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即「量子霸權」),中國科學家取得裡程碑式進展——成功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實現了具有實用前景的「高斯玻色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根據現有理論,其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一百萬億倍,比去年穀歌發布的53個超導比特量子計算原型機「懸鈴木」快一百億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