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長春電影製片廠上映了一部軍事題材的劇情片——《佩劍將軍》。講述的是淮海戰役期間我軍潛伏在國民黨軍隊內部的中共地下黨員賀堅、嚴軍率部在賈汪起義,為我軍殲滅黃伯韜兵團做出了巨大貢獻的故事,影片播出後,影響很大,不少人根據這個影片認識了兩位愛國將軍,也就是賀堅、嚴軍的原型——何基灃和張克俠將軍。
張克俠將軍一生事跡主要體現在這次賈汪起義,何基灃將軍則不然,早在抗戰初期,也就是盧溝橋事變的時候,他就已經是譽滿中國的抗戰名將了。
何基灃,1898年10月出生,河北藁城人。1919年,何基灃考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後投身馮玉祥的西北軍。1929年,何基灃進入北平陸軍大學特別班深造,在此期間,加入中國國民黨。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蔣介石命令張學良採取不抵抗政策,日軍輕而易舉佔領東三省。然而慾壑難填,蔣介石的妥協助長了日寇的野心。1933年,日寇繼續南下,侵佔我長城沿線,奪取河北熱河兩省的交通咽喉喜峰口。
日軍的狼子野心終於激怒了二十九軍的愛國將士們,軍長宋哲元向全軍發出「寧為戰死鬼,不做亡國奴」的誓言,發起長城抗戰。何基灃當時在二十九軍擔任團長,他帶領麾下部隊和日軍展開激戰,先是反覆鏖戰奪回喜峰口,後又率領大刀隊雪夜奇襲,一戰擊斃日軍53名少佐以上的軍官。在當時的新聞上,何基灃和二十九軍的其餘將軍們一起成為了當時全中國最耀眼的明星。
因為長城抗戰有功,何基灃晉升為二十九軍一一〇旅旅長,率軍駐紮盧溝橋、宛平城、豐臺站一帶。在此,他與日軍對峙長達兩年,多次挫敗日軍挑釁,捍衛國家尊嚴。
1937年7月7日,日寇藉口有士兵失蹤,意圖進入宛平城搜查,何基灃對日寇恨之入骨,怎會答應這種無理條件,當即嚴詞拒絕。
日軍本就是來故意找茬,遭到拒絕後也不生氣,隨即就向盧溝橋發起進攻。東三省的丟失是當時每個中國軍人最大的痛,何基灃早就想報仇了,當即親臨前線,下令開火,打響了八年抗戰的第一槍。在何基灃的指揮下,盧溝橋守軍奮勇殺敵,當場擊斃日軍指揮官松遊少將。
消息傳到蔣介石的廬山官邸,他還是不敢和日軍開戰,命令二十九軍停火,何基灃要保持忍耐,除非自己親自下令開火,否則不得回擊。
當然,戰場形勢瞬息萬變,何基灃可不想被國人戳著脊梁骨罵,蔣介石命令他的,自己打自己的。
日軍本來是想故伎重施,仗著蔣介石不敢開戰佔點便宜的,沒想到何基灃打這麼猛,部隊傷亡慘重,不得已只好假稱談判等待援兵。
何基灃作為前線將領,臨危受命前往與日軍開展談判,日軍橋本參謀長顛倒黑白,指責我盧溝橋守軍率先開火,遭到何基灃的痛斥。日方威脅何基灃要求二十九軍後撤,不然沒有好果子吃,何基灃不吃這一套,指著不遠處的盧溝橋說:
如果橋上的480隻獅子異口同聲讓你們過去,我就後撤!你們要知道,中國人不是好欺侮的!中國的軍隊也不是好惹的!中國的領土一寸也不讓人踐踏!
有何基灃這麼硬核的將軍,談判自然草草收場。
談不攏,就只有打,然而蔣介石還是沒有下定決心抵抗,反而連發兩道命令,讓何基灃率部從盧溝橋後撤。何基灃接到命令,氣得差點日了蔣介石的先人,但在二十九軍副軍長馮治安的勸說下,最終還是同意後撤了。
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我們並不能因此就指責何基灃不敢抵抗沒有血性。他不知道蔣介石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也怕因為自己的堅持抵抗引發中日大戰,帶來一些不堪設想的後果。他擔不起這個責任,畢竟他只是一個旅長。
1937年7月28日,日軍在援軍到達後向南苑發起進攻,二十九軍副軍長佟麟閣,一三二師師長趙登禹以身殉國,二十九軍被迫撤離北平。
1937年11月,何基灃率部退守大名府,在這裡,他帶領將士們與日軍血戰,在惡戰三天兩夜後,終究還是因為彈盡糧絕,大名府失守了。
這一次,何基灃不想再退了,中國古代向來有城在人在城亡人亡的說法,這一次,他也想城亡人亡了。
但是不得不說,這是個愚蠢的決定,在明知不可敵的情況下,保存有生力量才是最重要的。何將軍的部下們沒辦法,強行把他拉上了馬,撤退到了南樂縣城。
接連敗退,何基灃心情鬱悶,自感對不起百姓,舉起手槍對準自己的左胸就是一槍。
當然,何基灃將軍命大,在部下和醫生們的全力搶救下,最終活了下來。後來,何基灃見蔣介石實在不靠譜,不是真心為百姓考慮,就秘密前往延安申請入黨,成了我黨的一位特別黨員,長期潛伏在國軍內部。抗戰時期,何基灃將軍對新四軍多有照顧,解放戰爭時期,又在關鍵時刻率部起義,為我軍全殲黃伯韜兵團做出了巨大貢獻。
正是有無數像何基灃將軍這樣的愛國將士,我們才能打跑日寇,打疼美帝,創建幸福美好的新中國。
感謝閱讀,敬請關注!
本文作者:天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