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2020年是探索火星最為集中的一年,許多國家都把目光放在了火星上,我國的天文1號和美國的一例號也開始向火星正式進軍,其實在60多年前人類就已經開始了對火星的探索,但由於科技水平的限制,最初的探測器基本都墜落在了太空中,直到1964年,水手4號成功飛越了火星,拍攝了21張火星照片,是我們第1次看到了火星的模樣。
曾經的人類把火星作為人類的第二家園,如今地球環境已經今時不同往日了,許多的資源面臨著匱乏的境地,人類文明想要延續下去,必須要尋找第2顆適於居住的星球,火星變成了許多國家的首選,但是當水手4號的照片傳回到了地球,人類才看到了火星的惡劣。火星表面遍布著隕石坑,周圍一片死寂,根本不適合生命生存。為了看到真實的火星,許多國家也爭先向火星發射探測器和火星車,目前好奇號火星車仍在表面運行。
好奇號拍到的火星
好奇號把拍攝到的照片傳回到地球,科學家對這些照片進行了篩選,最後會選擇一部分發布到網絡上,通過這些照片我們也能夠看到火星的景象。火星號曾經發揮了一張自拍照,它在火星表面鑽出了三個小洞,並且在三個小洞旁邊拍攝到了照片。當我們仔細觀察的話會發現,這三個小洞還是非常明顯的,好奇號之所以選擇在這片區域鑽孔,其實是一位科學家懷疑在這片區域內或許掩埋著火星以前的痕跡。
不得不說,好奇號所拍攝的照片還是非常清晰的,這些照片使我們看到了真實的火星面貌,雖然與從前的照片唄沒有太大差別,但是卻能夠讓我們對火星環境有一個更加明顯的認知。隨著各個國家對火星探索腳步的加快,火星也承擔著人類移居的希望。
馬斯克的計劃
馬斯克就是忠實的火星移居愛好者,目前馬斯克也正打算建造一艘宇宙飛船。這艘宇宙飛船可以搭載100名人類登陸火星,如果這項計劃能夠順利實施,那麼每年都會製造出100艘這樣的飛船,到了2050年,地球上將會有100萬人成功進入火星,並且生存下去。
雖然設想看起來是10分美好的,但是實施起來卻有很多的困難,畢竟人類想要成功進入火星,並且改造的話,至少要花費數百年的時間。人類的文明若要延續下去,其實還是要把希望寄託於現在,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