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汙染百害無利,徹底治理迫在眉睫。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11月19日從周口市獲悉,日前,該市出臺了《周口市白色汙染治理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也就是通常說的「禁塑令」,從多個方面對白色汙染進行治理。
根據制定的行動方案,周口市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是逐步實施推進的。其中,今年年底前,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籤;禁止生產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全市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吸管,中心城區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餐具。
到2022年年底,禁止銷售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全部縣城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全市星級賓館、酒店等場所不再主動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可通過設置自動購買機,提供續充型洗潔劑等服務。而到2025年年底,實施範圍擴大至全市所有的賓館、酒店、民宿。
此外,到2022年年底,周口市中心城區建成區和縣城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等場所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提供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全面提供可降解購物袋、紙袋、布袋等產品。到2025年年底,上述區域的集貿市場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周口市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在建成區範圍外的城鄉接合部、鄉鎮和農村地區集市等場所停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而且,全市範圍內郵政快遞網點全面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塑料膠帶、一次性塑料編織袋等。
周口市的整體目標是,2025年年底前,全市塑料製品生產、流通、消費和回收處置等環節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多元共治體系基本形成,塑料汙染得到有效控制,禁限結合,加快推進白色汙染治理。
而在禁限的同時,周口市也鼓勵大型超市、商場等採取積分有獎兌換等方式,加快推廣使用環保布袋、紙袋等非塑料製品;鼓勵消費者自帶購物袋;鼓勵發展綠色快遞,開展包裝標準化、減量化行動。
為加快培育替代產業,周口市將支持塑料製品生產企業提質轉型發展,利用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生產塑料替代品,支持引導現有包裝產品生產企業生產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的材料和產品,實現轉型發展。
來源:大河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