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一段時間以來,在歐盟,日本和美國所發生的一系列針對中國製造的食品、玩具、農產品、電器等出口產品的質量安全事件。充分說明,在世界貿易趨向全球化的今天,因受到WTO各項協議的制約,西方各國針對中國進口商品制定嚴格,甚至苛刻的技術標準、衛生安全標準、檢驗包裝、標籤等技術性貿易壁壘,成為當今貿易對峙的焦點。技術性壁壘特有的靈活多變性、隱蔽性和多樣性,引發一系列摸黑和制裁中國製造的產品事件的出現,造成中國製造的產品出口商品形象的極大破壞,嚴重威脅我國國家形象。對「中國製造=劣質產品」的摸黑是今後美國、歐盟和日本對中國的出口產品進一步打壓的理由和藉口。中國質量安全保障體系的可靠性受到嚴重挑戰和考驗。
培安公司總經理劉偉先生(中)
為了應對WTO的要求,國家已大力加強質量安全保障體系建設的投資力度,僅2005年儀器行業的進口總額已達138億美元,不比任何目前西方國家的投入低。引進的設備用於加強對工業、電子、農業、環境以及科研技術質量監控系統。儘管如此,質量安全保障體系的問題依然嚴重,原因是:1)起步晚、基礎差;2)實驗標準不規範;3)人員經驗不足;4)儀器質量水平參差不齊。特別是存在採購技術把關的漏洞,部分儀器廠為了商業利益依靠虛假宣傳和商業欺詐,使部分劣質儀器堂而皇之的進入質量監管系統,造成體系可靠性的嚴重隱患。
面臨食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的可靠性的挑戰,培安公司推出了CEM SprintTM真蛋白質分析儀真蛋白質含量測定儀,彌補了傳統蛋白質檢測方法非蛋白氮(NPN)冒充蛋白質的缺陷。
培安展位
傳統上蛋白質的測定一直採用凱氏定氮法。該法通過氧化還原反應,把低價氮氧化並轉為氨鹽,通過氨鹽中氮元素的量換算成蛋白質的含量。凱氏定氮針對有機氮化合物,主要是指蛋白質,aa,核酸,尿素等N3-化合物。除蛋白質以外的含氮化合物,在凱氏定氮過程中,被同樣消化成(NH4)2SO4,造成蛋白值虛高,我們統稱這些化合物為非蛋白氮(NPN)。因此,不法商人通過添加三聚氰胺等添加劑造成虛假蛋白質,不但無法檢測出真蛋白質的含量,而且使得偽劣產品矇混過關。區別蛋白質與NPN的意義在於可以獲得精確的蛋白質含量。這對需要進行蛋白質檢測行業如食品、飼料及蛋白研究領域中具有巨大的利用價值。
CEM SprintTM真蛋白質分析儀
CEM公司的SprintTM真蛋白質含量測定儀結合生物科學與食品科學技術,進行快速精確的蛋白質測定。該系統使用蛋白質融合標籤技術區分及測量蛋白質含量(而非氮元素),因此你不必為待檢樣品中添加過量含氮物質或被含氮物質汙染所造成的數據失真。
Sprint利用蛋白質融合標籤技術直接區分及測定蛋白質。
不被添加物誤導
Sprint使用的itap技術直接標明蛋白質中的氨基。當添加例如小麥麵筋蛋白時會產生錯誤結果。而凱氏定氮法和Dumas定氮法都無法區分來自不同成分的蛋白質成份。
·測量蛋白質(真蛋白質)
·確定待檢樣品中的蛋白質成份
·適用所有食品的快速分析
·無危害化學物質產生
·比凱氏更安全更精確的測定結果
·AOAC及AACC認可的檢測方法
多種選擇方案
Sprint在你的實驗開始前,有多種實驗方案供用戶選擇。它使用了完全創新的軟體,針對不同樣品您可以使用不同的實驗方案。軟體操作甚至簡單到如同您翻閱通訊錄查找朋友的聯繫方式。
易清洗
目前的蛋白質分析系統需要維護及清洗。Sprint使用的處理和過濾系統,包括樣品完全分析,所有過程都由Sprint自動清洗。Sprint的所有無毒樣品分析中的過濾器及樣品杯均可以更換處理。
CEM SprintTM真蛋白質分析儀真蛋白質含量測定儀
真蛋白質檢測的應用
1.食品行業
監控食品加工過程中的所有流程節點,包括原料採購、濃縮、勾兌、乾燥、儲存等。如假劣奶粉的危害就在於產品未達到國家蛋白標準限定,但在「國標」的凱氏定氮法檢測後通過檢測,其原因就在於攙加大量的NPN,造成蛋白質含量虛高。所添加的NPN大部分是化工產品,嚴重威脅食品安全。
2.飼料行業
飼料行業同樣面臨NPN造成的危害。例如最近引起社會關注的——三聚氫胺。三聚氫胺含氮量達66%,白色無味,與蛋白粉外觀相似,是被不法廠商大量使用的NPN。與「瘦肉精」、「蘇丹紅」等少數違禁添加劑一樣,損害動物機體健康,並最終通過食物鏈轉移到人體內。三聚氫胺高溫下會形成氰化物,長期或反覆接觸對腎臟器官形成巨大損害。
3.蛋白研究領域
植物原料中NPN的含量隨季節、地域及品種變化很大。精確檢測蛋白質含量,排除NPN幹擾對於保證科學研究的嚴謹性具有重要意義。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