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在第63屆聯合國大會上指定每年的6月8日為「世界海洋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講話中指出,人類活動正在讓海洋世界付出可怕的代價。個人和團體有義務保護海洋環境並認真管理海洋資源。
2009年,聯合國舉辦了第一個世界海洋日,主題是「我們的海洋,我們的責任」。
今天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所有的生命都來自大海。我們不要向大海排放汙染,也不要擅自向大海扔垃圾,為了拯救這個藍色!
對於海洋、海洋生物,以及那些依靠海洋來獲取生存所需的食物並創造出海洋文化的人們而言,海洋汙染物正在影響他們的健康。
目前,每年有1300萬公噸的塑料流入海洋,每年造成10萬海洋生物死亡和其他破壞。這些塑料最終將成為塑料顆粒,在被魚類和其他海洋野生動物吞食後將迅速進入全球食物鏈。
塑料垃圾在風和太陽下逐漸變成碎片,而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垃圾被稱為塑料顆粒。不要認為這些塑料顆粒與你我們的生活無關。這些微粒被海洋生物攝入後,會危及整個海洋生態系統,進而危及我們人類的生存。
而除開塑膠,深海還面臨有害的化學物汙染。
從海洋汙染的角度來看,陸地汙染物佔海洋汙染物總量的80%,其中大部分是人類在生產生活過程中產生的垃圾和廢水,我們通常使用的塑料製品就是代表。因此,減少塑料製品的使用,特別是一次性塑料製品,可以為保護海洋做出巨大貢獻。
20世紀50年代以來,海洋無氧「死區」的面積增加了一倍,是氣候變化、汙染、水溫上升的直接結果。死區現階段的面積相當於歐盟的面積。低氧沿海地區是營養物(氮和磷)、有機化合物和廢水徑流的直接結果,其總面積是之前的十倍。沿海生態系統在很短的時間內由於人類活動而發生了巨變,生態影響巨大。
今天是「世界海洋日」,我們要鄭重告訴大家,廢棄物如果沉到海底,基本上就沒辦法撿起來了。
面對海洋垃圾,人類幾乎無能為力。幸運的是,越來越多的志願者加入了保衛海洋的隊伍。
到2050年,海裡的垃圾會比魚多。在過去的30到40年裡,數百萬噸塑料垃圾被我們排放到海裡。高達80%的海洋廢棄物是從人類生活中排出的。僅太平洋的海洋垃圾就已經超過300萬平方公裡,超過了印度的陸地面積。
陸地和海洋一直是緊密相連的有機體。海洋環境生態的破壞對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也是持續和長期的。
所以我們要做海洋環境的保護者,向親人、親朋好友宣傳海洋環境保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