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為了讓錢學森回國,究竟付出了多大的代價?

2020-09-11 沁流史

科學技術是我們時代進步的基礎,而毛澤東也曾說過:自然科學是人們爭取自由的一種武器。而我們如今有如此領先的科學技術,可以說是由先輩們的血和汗換來的,正是這麼一批批科學先驅帶領著我們走向強國之路。而說到科技我們第一時間想起的便是火箭,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是如何克服回國的種種困難並將國外的航天技術帶入中國的。

學習航天,出國深造

錢學森於1911年12月11日生於上海,在長大成人後考入了鐵道部交通上海學校,而他此時就讀的專業是機械工程學院鐵道工程專業。

畢業後錢學森獲得了赴美留學的資格,在見識了西方的航空研究之後,錢學森做出了一個決定,他決定將西方的航天知識體系學成之後帶回中國。於是他在麻省理工學院專心學習研究航天理論知識,只為豐富國內所缺少的知識

在美專心研究的過程中錢學森也獲得了不少的榮譽,他跟自己的授課老師共同研究並建立了「卡門-錢學森公式」,年紀輕輕就成為了世界知名的空氣動力學家。

這些名譽並非是他出國留學的目的,而他在等待著一個時機,一個把自己腦中的所有的知識帶回中國的時機。而這個時機在1949年10月1日被他等到了,這一天新中國成立了,他與妻子蔣英毅然選擇回國奉獻自己畢生所學。

歸途困難,決心不變

而在知道錢學森想回國之後,美國海軍次長並不答應,他認為錢學森作為友軍來說是一個天才,而將他放回中國將會是極大的損失,同時會給他們帶來極大的威脅。所以美國移民局將錢學森和他的妻子扣押在美國,不止如此錢學森的生活也遭受到了監視,他喪失了自己的自由。

可是這並不能讓錢學森屈服,他想回國的決心並沒有減少一點。而在這個消息傳到中國之後,中國政府發表聲明,譴責美國政府違背了錢學森的意願,並有許多的中國科技界的朋友也紛紛為錢學森聲援。

1954年在日內瓦召開的會議中,美方提交了一份美國在華僑民和被中國拘禁的一些美國軍事人員名單,並要求中國釋放。我國以美國釋放錢學森等留美人員作為前提,不過遭受到了美國的反對。

在之後的會談中,為了表示誠意,中國釋放了4個扣押的美國飛行員。而美方卻以錢學森並未有申請回國的緣由拒絕了。

錢學森並沒有因此放棄,他將請求回國的申請通過香菸盒傳回了中國,此時美方就失去了扣押錢學森的理由,只能交出了錢學森,不過依然讓中國釋放了11名美國飛行駕駛員。

回歸國土,引領科技

最後錢學森終於得償所願地回到了中國,將自己畢生所學帶了回來。中央軍委成立並任命他為航空工業委員會的委員。而他與錢偉長、錢三強一起為中國航空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之後錢學森等科學研究人員的努力研究當中,中國第一顆原子彈、中國第一顆氫彈、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這幾個第一次的成功將我國的航空航天技術帶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也正是這幾個第一次的成功也讓其他國家見證了我們祖國的強大,從此中國在科學研究的領域有了質的飛躍。

結語

1999年,錢學森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他所給我們國家所帶來的並不止於此,而真是有了如他一般的無數個先驅者才給我們的國家帶來了繁榮富強

錢學森將自己在國外所獲得的成就視之為知識的積累與沉澱,最後只為了能夠回歸故土將知識的種子帶回,於我們土生土長的中國國土之中生根發芽。我們後世之人才有此機會安然棲身,所以我們定然不能忘本,方能繼承前人之志,使祖國繁榮富強!

相關焦點

  • 為了讓錢學森順利回國,當初究竟付出了什麼樣的代價?
    錢學森先生當年回國給,國家提供了很多幫助,因為貢獻比較突出的緣故,他後來被人尊稱為中國航天之父。有不少人認為,若是錢學森先生當年沒有回歸的話,中國的科學技術,根本沒有辦法發展那麼快,肯定會走許多彎路。因此我們應該對錢學森先生保持尊敬,向這位老先生學習。
  • 錢學森回國途中,收到一份神秘電報,直到50年後真相才被公布出來
    就是因為這些人在背後為中國默默的付出,中國才會取得今天這種成就,所以我們生活在如今這個時代中,更應該去牢牢記住他們。就比如錢學森,當初他在美國留學,而錢學森回國途中,收到一份神秘電報,直到50年後真相才被公布出來。說起錢學森這個人,相信大家並不陌生,而且還都非常的熟悉,因為他曾為中國的飛彈研究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 當年,錢學森回國的時候,月薪是335.8元,他當時的待遇有多高?
    而在這些歸國科學家中,錢學森可謂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那麼,當年錢學森回國的時候,月薪是335.8元,他當時的待遇有多高? 在美待遇驚人 在美工作期間,由於錢學森的才能出眾,因此美方便招募他工作,當時錢學森所參與的工作就是進行原子彈的研發。
  • 錢學森可抵五個師,回國後有一待遇,十大元帥都不曾享受
    建立新中國的過程中,中國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國家經歷了長期的戰爭,在一片廢墟之上新中國終於成立,因為國家經歷了長期的戰爭,國民教育幾乎處於停滯狀態,所以國內人才凋零,國家建設上需要的科研技術人員完全不足,在原子彈的研發計劃上更是如此。新中國成立的時候,不僅處於內憂外患的危機之中,國家建設的開展也主要是依靠蘇聯的援助。
  • 錢學森侄子,拿下諾獎後卻說:我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不是中國人
    不過最值得提及的是不論在美國擁有多大的成就,心繫祖國的錢學森經過多方努力終於在1955年回到祖國的懷抱,盡心盡力的效力中國。今天要提到的主題並不是錢學森本人,而是他的侄子,也是一位化學天才,並拿下了諾貝爾獎。
  • 錢學森回國路上接到電報:沿途切勿下船,50年後才知是誰發的
    在那段艱苦時期,有些人來到西方求學,但大家的選擇各不相同:有些人因為誘惑,留在了美國,有些人抵制了誘惑,而毅然回國。例如,我們的飛彈之父錢學森,在美國畢業之後,就回到國內,為我國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在飛彈技術方面,有著突出的貢獻。據悉,當年錢學森在回國路上曾接到一份電報,上面寫到:沿途切勿下船。
  • 錢學森這樣的科學家,回國後的待遇有多高?
    ​在北鬥三號導航系統的最後一顆衛星成功發射之際,有一位偉人不要忘記了,那就是我國「兩彈一星元勳」,「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正是有了錢老的卓越貢獻,我國的飛彈和航天才能快速發展起來,才有了今天這樣傲人的成績。
  • 回國之路難關重重!錢學森初心不改,為國家科研事業付出一生
    文丨草木文社Li(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錢學森,一個使兩個國家多次交鋒才得以艱難回國的人;一個回家路上重重阻礙卻毅然堅持回國的人;一個回國以後生活仍然暗藏殺機的人。眾所周知,錢學森回國的道路是無比艱難。從1949年聽聞新中國成立以後,錢學森就與妻子商量,兩人都毅然決定回國。
  • 錢學森放棄美國高薪,回國後月薪335.8元,在當時待遇如何?
    現在的中國科學發展迅速,都是有賴於科學家的辛苦付出換來的,如果沒有他們的汗水,我們就不會有今天安逸的生活。所以我們要學會感恩,特別是那麼些面對外國高薪誘惑,仍舊能夠堅持回國發展的科學家,我們更要銘記在心中。
  • 中國又出一個「錢學森」?美國阻攔其回國,印度想要他的技術
    但是總有一些愛國人士願意拋棄國外的優越生活,一心建設祖國,例如當年的錢學森先生,他在美國獲得了極為豐厚的報酬和穩定的工作後,毅然決然放棄在美國的優越生活,選擇回國支持我國剛剛起步的飛彈和航空航天事業。當年美國為了阻止錢學森先生回國使盡渾身解數,畢竟人才的流失意味著科技的流失,美國不可能放任像錢學森這樣偉大的科學家離開美國為中國報效。所幸的是克服種種阻礙,錢學森先生還是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並為祖國的事業奮鬥終生。
  • 錢學森回國後遭美國多次暗殺,是這些人懷必死之心保護他
    錢學森對中國的重要性有多大,恐怕怎麼讚譽都不為過。如果說解放軍是我國的一柄利劍,那錢學森就是為這柄劍開刃的人。一顆顆遠程飛彈的誕生,讓我們在戰略上再也不怕任何國家。
  • 錢學森先生回國路上那些不為人知的事情
    當錢學森先生得知1949年建國時,毫不猶豫的放棄了國外優越的待遇,選擇回國,選擇建設我們百廢待興的新中國。所以就有了那句「赤字歸國的熾熱之心」。但是錢學森先生的回國之路可謂是荊棘重重,波濤洶湧。在得知錢學森先生回國的消息後,最新露出強盜嘴臉的自然是美國人。
  • 又出一個錢學森!頂尖科學家棄美回國,曾放言不回國就像欠了債
    在這些人中,最受關注的應該就是錢學森,當初的他,在美國明明有著大好的發展,可是他卻著急著想要回到中國,希望能夠為建設新中國,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如今的中國,又出現一位錢學森,美科技界炸了,他曾放言說:不回國就像欠了債一樣
  • 錢學森夫婦的回國之路到底有多艱難?
    然而,蔣英這名偉大女性,始終對錢學森不離不棄,即使害怕也勇敢地護衛和堅守在他身邊。為了丈夫,她毅然放棄了自己對藝術的追求,同美國聯邦調查局的特務和不懷好意的記者周旋。   但是,美國國防部「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海軍副部長丹尼·金布爾給司法部打電話說:「無論如何都不要讓錢學森回國。他太有價值了,在任何情況下都抵得上3至5個師的兵力,我寧可斃了他,也不要放他回中國。」
  • 錢學森回國後,就再也沒去過美國,美方多次邀請都被拒絕
    提起錢學森,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中國飛彈之父」,一位偉大的著名科學家。除此之外,還是中國載人航天的奠基人,可以說,為中國科學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正是因為錢學森的優秀,讓當年美國也不願讓他回國,而錢學森的回國之路也非常坎坷。
  • 錢學森回國後,為何沒再去過美國?美國多次邀請,都被錢學森回絕
    ,他的想法很簡單,要為了中國的發展,多去學習先進技術,讓國家再度成為世界的中心。為了早日回到祖國,錢學森拒絕再回麻省理工學院工作,他在家中靜待時機。為了麻痺監視人員,錢學森假裝自己已經受刺激,精神不正常,並且在家做研究時更換了研究對象,不再研究飛機動力。
  • 錢學森回國時收到神秘電報:沿途切勿下船,多年後才知發報人是誰
    錢學森在航天系取得成就1911年,錢學森出生在上海,其實老家是在杭州。錢學森上學期間,成績優異,中學時期在北京師範就讀,以優秀的成績考取了交通大學。在交通大學畢業的當年,錢學森就考取了清華大學,並且獲得赴外留學的名額。
  • 他比錢學森還厲害,美國曾下三道令阻止他回國,與諾貝爾擦肩而過
    在新中國剛剛成立的時候,處於近代社會戰爭的影響,我國的科技發展水平較為落後,而當許多身處海外的中國科學家得知這一消息之後,也紛紛選擇回到了祖國,並參與到新中國的建設事業當中,而在那個時候,一些優秀的科學家掌握著許多科技機密內容,因此,他們的回國之路也受到其他國家的阻攔。
  • 錢學森回國的選擇,改寫了兒女的命運,他們如今過得怎樣?
    錢學森,作為我國的科制之父,更是火箭之王,還是世界上最為著名的科學家。正是因為有了錢學森的回國效力,這才使得我國的飛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20年, 可以說,他回國的這個選擇對我國來說有著倒巨大的作用,與此同時,錢學森的這個選擇,同樣也改變了兒女的命運。也讓不少人都十分關心,他的一雙兒女們如今過得怎麼樣了?
  • 錢學森回國途中接到密電:中途不要下船,50年後才知誰發的
    但是美國人知道,放錢學森回去就是給自己增加了一個潛在的強大對手,他們是不可能輕易放錢學森回國的。他們拘留了錢學森先生,沒收了他的行李和資料。錢學森知道回國無望,於是他一直在找尋機會把自己的處境告訴中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