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錢學森順利回國,當初究竟付出了什麼樣的代價?

2020-09-16 歷史營地

錢學森先生當年回國給,國家提供了很多幫助,因為貢獻比較突出的緣故,他後來被人尊稱為中國航天之父。有不少人認為,若是錢學森先生當年沒有回歸的話,中國的科學技術,根本沒有辦法發展那麼快,肯定會走許多彎路。因此我們應該對錢學森先生保持尊敬,向這位老先生學習。

現如今,大部分人都了解錢學森先生為祖國做出的種種貢獻,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錢學森先生回國之時,國家付出了非常大的代價。那麼,當年國家為了讓錢學森先生順利回歸祖國,究竟付出了多大的代價呢?我們來大概了解一下。

錢學森先生早年去美國留學,參與了很多核心計劃,在該國有著很高的學術地位。新中國成立之時,錢學森立刻打算回國,放棄自己在美國的一切。美國高層對錢學森這樣的人才非常忌憚,有一個美國的海軍將領明確表示,錢學森威脅很大,寧可將他擊斃,也不能放他回去。

在這種情況下,執意回國的錢學森,被美國以非常無理的藉口關押起來,美國用這種方式將錢學森先生軟禁後,對他進行威逼利誘,可是他始終沒有放棄。他的夫人晚年回憶說,他們當時準備了三個輕便的行李箱,隨時都在等祖國迎接他們回家。

日內瓦會議召開時,我國領導多次要求跟美國對話,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將錢學森接回來。美國趁機獅子大開口,列出了種種要求,面對美國的野蠻行為,中國選擇妥協退讓,提前釋放了幾名美國飛行員。在那個年代,每一個飛行員都非常的珍貴,其價值甚至比一架飛機還高。

可是美國卻沒有直接答應,他們執意扣押錢學森,後來雙方又進行了更加深入的談判。最後我們釋放了其他的美國飛行員,同時又答應了一些條件,才讓錢學森先生如願回歸祖國。從結果來看,錢學森先生的價值,遠遠超過了那些飛行員,他為祖國的核武器研究,作出了不可磨滅的突出貢獻,也正是因為擁有了這樣的武器,中國才在國際上徹底站穩腳跟。

相關焦點

  • 當年為了讓錢學森回國,究竟付出了多大的代價?
    而說到科技我們第一時間想起的便是火箭,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是如何克服回國的種種困難並將國外的航天技術帶入中國的。而這個時機在1949年10月1日被他等到了,這一天新中國成立了,他與妻子蔣英毅然選擇回國奉獻自己畢生所學。
  • 錢學森回國途中,收到一份神秘電報,直到50年後真相才被公布出來
    就是因為這些人在背後為中國默默的付出,中國才會取得今天這種成就,所以我們生活在如今這個時代中,更應該去牢牢記住他們。就比如錢學森,當初他在美國留學,而錢學森回國途中,收到一份神秘電報,直到50年後真相才被公布出來。說起錢學森這個人,相信大家並不陌生,而且還都非常的熟悉,因為他曾為中國的飛彈研究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 "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當初回國有多難?
    1955年9月17日,僑居美國的著名工程物理學家錢學森踏上了回國的輪船"克利夫蘭總統號",同行的還有他的妻子蔣英和他們可愛的兩個孩子,一家四口經香港轉火車入內地,終於在1955年10月1日清晨回到了自己魂牽夢縈的祖國。這場景既真實又夢幻,可誰又知道,為了回到自己的祖國,這位世界聞名的飛彈專家和其家人曾經歷了怎樣的磨難。
  • 錢學森可抵五個師,回國後有一待遇,十大元帥都不曾享受
    建立新中國的過程中,中國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國家經歷了長期的戰爭,在一片廢墟之上新中國終於成立,因為國家經歷了長期的戰爭,國民教育幾乎處於停滯狀態,所以國內人才凋零,國家建設上需要的科研技術人員完全不足,在原子彈的研發計劃上更是如此。新中國成立的時候,不僅處於內憂外患的危機之中,國家建設的開展也主要是依靠蘇聯的援助。
  • 美國為何會把關押的錢學森放回國,中國到底開出了什麼樣的條件?
    他為我國的科學領域做出了巨大的付出,可以說如果沒有他我國的科技事業不可能發現的那麼快速,說到他的名字無人不知,因為有他,我國原子彈和飛彈才可以研製成功,因為他,我國的科技才可以在短時間內發展迅速,也是他帶領著中國一眾人員研究出飛彈等先進的武器,他就是錢學森。
  • 第二個「錢學森」:在美國待遇優厚,卻毅然決然選擇回國
    作為近代著名科學家,錢學森這個名字想必每一個人都很熟悉。在錢學森的帶領下,我國的飛彈和原子彈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如果沒有他的幫助與支持,我國這兩項事業至少需要延後二十多年。除了在科學領域做出巨大貢獻外,人們敬佩錢學森的另一個原因是,他有著濃厚的愛國情懷。
  • 錢學森放棄美國高薪,回國後月薪335.8元,在當時待遇如何?
    現在的中國科學發展迅速,都是有賴於科學家的辛苦付出換來的,如果沒有他們的汗水,我們就不會有今天安逸的生活。所以我們要學會感恩,特別是那麼些面對外國高薪誘惑,仍舊能夠堅持回國發展的科學家,我們更要銘記在心中。
  • 34歲大學畢業的錢永剛:如果我不是錢學森兒子,或許會擁有更多
    現如今隨著社會的進步,中國已然變得十分強大,當然這些離不開每一個優秀人才的貢獻,錢學森這位科學家大家應該都認識吧,他就為我國的科研事業做了巨大的貢獻,當時海外留學的他自己在美國有了一定的成就,但在聽到祖國的召喚之後,他便棄美歸國,他的愛國精神值得我們所有人為之敬佩,而錢學森的兒子錢永剛,他對自己父親的看法卻有所不同,34的他曾表明如果自己不是錢學森的兒子,或許會擁有更多,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 又出一個錢學森!頂尖科學家棄美回國,曾放言不回國就像欠了債
    在這些人中,最受關注的應該就是錢學森,當初的他,在美國明明有著大好的發展,可是他卻著急著想要回到中國,希望能夠為建設新中國,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如今的中國,又出現一位錢學森,美科技界炸了,他曾放言說:不回國就像欠了債一樣
  • 錢學森和蔣英相濡以沫62年,蔣英晚年卻用5字評價丈夫,讓人心酸
    他所學到的知識,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回到自己的國家,為自己的國家做貢獻。他也在不停的尋找回國的機會。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消息傳到錢學森的耳朵時,錢學森就和妻子商量著要回國,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他等這一天不知道等了多久,然而,回國的路程是艱難的。那時的美國對共產黨人實行全面追查,錢學森被懷疑為共產黨人,被美國軍事部門突然吊銷了參加機密研究的證書。
  • 錢學森回國時收到電報,提醒他中途不要下船,50年後才知其身份
    ,在種種阻礙的情況下,錢學森終於回到自己的祖國,但是那些為了讓他安全回國的人卻被我們遺忘。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為何最後出手,那是因為他們在消磨其他國家的實力,專心搞科技,用現代化的方式結束戰爭,並且因為折損最小,順利接替了歐洲國家的世界霸主地位,所以他們深知科技力量的重要性,如果把錢學森放走,那麼未來的中國必然會危及自己國家的地位,這一點現在的中國已經實現了。
  • 回國之路難關重重!錢學森初心不改,為國家科研事業付出一生
    文丨草木文社Li(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錢學森,一個使兩個國家多次交鋒才得以艱難回國的人;一個回家路上重重阻礙卻毅然堅持回國的人;一個回國以後生活仍然暗藏殺機的人。眾所周知,錢學森回國的道路是無比艱難。從1949年聽聞新中國成立以後,錢學森就與妻子商量,兩人都毅然決定回國。
  • 錢學森這類的科學家,回國後的待遇會有多高?
    導語:錢學森這類的科學家,回國後的待遇會有多高?因此,各國爭搶科研人員的事例數不勝數,為了爭取到科研人員,國際各國都紛紛給予科研人員最高的待遇,中國也不例外。拿錢學森這位偉大的科學家舉例,在當初國家科技剛起步之際,錢學森便毫不猶豫放棄美國的高薪資高待遇,毅然決然回國。
  • 錢學森夫婦的回國之路到底有多艱難?
    然而,蔣英這名偉大女性,始終對錢學森不離不棄,即使害怕也勇敢地護衛和堅守在他身邊。為了丈夫,她毅然放棄了自己對藝術的追求,同美國聯邦調查局的特務和不懷好意的記者周旋。   但是,美國國防部「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海軍副部長丹尼·金布爾給司法部打電話說:「無論如何都不要讓錢學森回國。他太有價值了,在任何情況下都抵得上3至5個師的兵力,我寧可斃了他,也不要放他回中國。」
  • 他比錢學森還厲害,美國曾下三道令阻止他回國,與諾貝爾擦肩而過
    在新中國剛剛成立的時候,處於近代社會戰爭的影響,我國的科技發展水平較為落後,而當許多身處海外的中國科學家得知這一消息之後,也紛紛選擇回到了祖國,並參與到新中國的建設事業當中,而在那個時候,一些優秀的科學家掌握著許多科技機密內容,因此,他們的回國之路也受到其他國家的阻攔。
  • 他師從錢學森,從美國學成回國,愛惜人才,破格錄取殲20總設計師
    錢學森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是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於錢學森回國效力,中國飛彈、原子彈的發展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說錢學森一個人頂5個師,這說法一點也不為過!當初美國百般阻撓,不讓錢學森回中國,可見錢學森有多厲害了!
  • 錢學森回國後,為何沒再去過美國?美國多次邀請,都被錢學森回絕
    ,他的想法很簡單,要為了中國的發展,多去學習先進技術,讓國家再度成為世界的中心。但錢學森從來沒有在意過這些,他是來學習的,不是來交朋友的。由於本身對於物理就很有天賦,再加上又學習很刻苦,因此錢學森很快得到導師的認可,在他順利畢業後,更是引薦他到麻省理工成為最年輕的教授之一。對於錢學森而言,成為教授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接觸到更先進的實驗室環境,所以他欣然接受了這些條件。
  • 14歲天才考上中科大,破世界難題拒美回國,打破錢學森之問
    大家都聽過這位科學家的名字,他就是錢學森,錢學森為我國原子彈的研究付出了很大的心血,為中國科技的發展做出卓越的貢獻。錢學森不僅在中國科技界有著卓越的貢獻,對中國教育的發展也有很大的貢獻。錢學森曾經針對中國的教育提出這樣的疑問,這個疑問被世人稱為錢學森之問。這個疑問就是為什麼中國這些年來培養不出來新一代的年輕人才?難道中國真的沒有新一代的年輕人才了嗎?
  • 中國回國最艱難的科學家,美國發3條「死令」阻止,不是錢學森
    為了不再受到列強的侵略,中國能做的就只有發展。俗話說:「落後就要挨打」。因為清朝末期我國長時間的閉關鎖國,導致我國跟不上西方各國的發展。而且在經歷了幾十年的戰爭後的中國更是不堪一擊。想要強大,經濟是必須發展的。但是除了經濟,科技也是必須發展的。眾所周知,我國的科技在那個年代和其它國家相比是很差的。所以為了發展科技,我國做了很多努力。
  • 錢學森先生回國路上那些不為人知的事情
    當錢學森先生得知1949年建國時,毫不猶豫的放棄了國外優越的待遇,選擇回國,選擇建設我們百廢待興的新中國。所以就有了那句「赤字歸國的熾熱之心」。但是錢學森先生的回國之路可謂是荊棘重重,波濤洶湧。在得知錢學森先生回國的消息後,最新露出強盜嘴臉的自然是美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