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17日,僑居美國的著名工程物理學家錢學森踏上了回國的輪船"克利夫蘭總統號",同行的還有他的妻子蔣英和他們可愛的兩個孩子,一家四口經香港轉火車入內地,終於在1955年10月1日清晨回到了自己魂牽夢縈的祖國。這場景既真實又夢幻,可誰又知道,為了回到自己的祖國,這位世界聞名的飛彈專家和其家人曾經歷了怎樣的磨難。
錢學森1911年12月11日出生於上海,他自小學習成績優異,國內風雲變幻的革命環境不僅沒有影響他的學習,還堅定了他報效祖國的心。1929年考入鐵道部交通大學鐵道工程系,1934年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現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並於同年6月考取清華大學第七屆庚子賠款赴美留學生,可以說是學霸中的學霸。此後,錢學森在加州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學院學習和工作,由於在空氣動力學和超音速飛行方面的卓越成就,36歲他便已成為麻省理工學院最年輕的終身教授。在取得學術成就的同時,錢學森的愛情也十分美滿,1947年,錢學森與青梅竹馬的蔣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從此,錢學森不再是一個人漂泊在異國他鄉。
錢學森在國外事業有成,生活優裕,然而,大洋彼岸祖國的風雲變幻,卻始終牽動著他的赤子之心。1949年10月6日,錢學森夫婦和十幾名中國留美學生在加州理工學院附近的一個街心公園共度中秋佳節,他們興奮地談起新中國成立的特大喜訊,並商議著如何早日回國服務。此時蔣英夫人懷有身孕,不適合長途跋涉,於是夫妻倆商定等錢學森教完這學期的書,孩子順利出生,二人就返回祖國。但到了第二年,美國的政治形勢發生變化,全國掀起了一股反共浪潮,錢學森不僅未能如願回國,反而受到迫害。
1950年,錢學森以探親為名,訂了前往香港的船票,但當他即將踏上開往香港的"威爾遜總統號"時,美國海關非法扣留了錢學森的行李和書籍,移民局通知他不得離境,理由是他的行李中攜帶有與美國國防有關的"絕密"文件。在這種無端的指控下,錢學森和蔣英只得把飛機票退了,一家人被迫又回到了加州理工學院。聯邦調查局派人繼續監視他家每個人的行動。半個月後,幾名警務人員突然闖進了錢學森的家。他們又以"錢學森是共產黨"的罪名,非法將其逮捕,並送往特米那島,將錢學森關押在這個島上的拘留所裡,這一關就是15天。
在錢學森被關押期間,蔣英一面抱著剛剛出生兩個月的女兒永真、拉著蹣跚學步的兒子永剛,四處奔走呼籲,一面度日如年地承受著種種威嚇和擔憂,膽戰心驚地等待著丈夫的消息,苦苦地盼望著錢學森的歸來。加州理工學院師生知曉此事後非常憤怒,他們向社會籌資募款了1.5萬美金才得以將錢學森保釋。經過半個月的折磨,錢學森的身心受到嚴重傷害,體重整整減少了30磅。但被保釋的他仍無人身自由,聯邦調查局和移民局繼續對他進行監視和跟蹤。並舉行了多次所謂的"聽證會"。
檢察官在一連串例行提問後,突然問錢學森忠於什麼國家的政府。
錢學森略作思考,回答說:"我是中國人,當然忠於中國人民。所以我忠心於對中國人民有好處的政府,也就敵視對中國人民有害的任何政府。"
檢察官窮追不捨,"你現在要求回中國大陸,那麼你會用你的知識去幫助共產黨政權嗎?"
錢學森毫不示弱:"知識是我個人的財產,我有權要給誰就給誰。"
美國政府軟硬兼施,在威逼的同時利誘,承諾給錢學森發布永久居留證,也就是美國綠卡(當時十分稀有,現在還有多少人擠破了頭),同時向錢學森開出9000美元的高價年薪,但被錢學森一一拒絕。錢學森是一個不屈不撓,個性十足的人。面對美國政府長達五年的百般刁難,他不卑不亢,不急不躁,用自己的智慧與毅力與不公正做抗爭。而面對美國人給予的最高榮譽和獎勵,他更是無動於衷,表現了中國人的民族氣節。
美國當局的蠻橫阻擋並沒有鎖住錢學森的歸國之心,他和夫人蔣英繼續採取各種方式進行抗爭。回到加州理工學院後,錢學森便潛心進行工程控制論的研究,1954年在美國公開出版了30餘萬字的英文《工程控制論》。錢學森之所以進行這項研究,一方面是以此顯示中國人在工程技術上的才華,另一方面則是要讓美國當局看到他已經改變了原來致力噴氣推進的研究方向,消除他們的戒心。夫人蔣英是一位歌唱家,那時候,美國聯邦調查局的人員經常闖入錢學森的辦公室和住地。為了防止意外,她不惜荒廢了自己的專業,毅然留在家中操持家務,以便照料丈夫和孩子。在那艱難的歲月裡,蔣英夫人總是在家裡擺好3隻輕便的箱子,以便隨時可以動身回國。
1955年5月,錢學森夫婦從一張海外華人的報紙上看到關於中國"五一節"的報導,其中有他們熟悉的陳叔通(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和毛主席等國家領導人檢閱遊行隊伍的消息。錢學森的父親錢均夫和陳叔通是舊交,於是他們給陳叔通寫了一封信,說他們"無一日、一時、一刻不思歸國,參加偉大的建設高潮",請求祖國幫助他們早日回國。蔣英把給陳叔通的信夾在給比利時的妹妹蔣華的家書中,投進了郵筒,書信很快就到了陳叔通和周總理的手中。
1955年8月1日,中美大使級會談在日內瓦開始。周恩來立即指示王炳南大使,以錢學森這封信為依據,以釋放抗美援朝期間俘虜的11名美國飛行員為條件,與美方進行交涉。儘管會談開始時美國大使詹森矢口否認美國政府扣留了任何中國公民,但當王炳南大使拿出錢學森的信當場宣讀以後,詹森啞口無言了。他立即要求休會,並請示美國國務院。考慮到美國民眾對於韓戰的不滿,以及"人權"的臉面,艾森豪還是同意了放走錢學森。
1955年8月5日,錢學森接到美國政府通知,說他可以回國了。錢學森十分激動地說:"我很高興能回到自己的國家,今後我將竭盡努力,和中國人民一道建設自己的國家,使我的同胞能過上有尊嚴的幸福生活。" 對於錢學森的離去,他的導師、科學家馮·卡門感慨地說道:"美國把火箭技術領域最偉大的天才、最出色的火箭專家錢學森,拱手送給了紅色中國!"離別時,這位導師充滿深情地對錢學森說:"你現在在學術上已經超過我,回你的祖國效力去吧,科學是不分國界的。"
美國一位海軍次長丹尼·金布爾曾說:"錢學森無論在哪裡,都抵得上5個師,我寧可把這傢伙槍斃了,也不讓他回到中國!"但他顯然還是低估了錢學森的能量,由於錢學森等一批優秀科學家回國效力,中國的飛彈、原子彈發射時間至少向前推進了20年。周總理在上世紀50年代曾意味深長地說:"中美大使級會談雖然沒有取得實質性成果,但我們畢竟就兩國僑民問題進行了具體的建設性的接觸,我們要回了一個錢學森。單就這件事來說,會談也是值得的,有價值的。"
隨著中國的強大,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有機會到國外留學深造,希望他們都可以向錢老學習,待學業有成報效祖國,這是中國之幸,也是世界之幸。
如果您喜歡偵探君的文章,請用您勤勞的小手關注、點讚、轉發、評論一下,您的支持是我創作下去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