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剛剛經歷完列強侵略的中華民族,可以說是千瘡百孔。為了不再受到列強的侵略,中國能做的就只有發展。俗話說:「落後就要挨打」。因為清朝末期我國長時間的閉關鎖國,導致我國跟不上西方各國的發展。而且在經歷了幾十年的戰爭後的中國更是不堪一擊。想要強大,經濟是必須發展的。但是除了經濟,科技也是必須發展的。
眾所周知,我國的科技在那個年代和其它國家相比是很差的。所以為了發展科技,我國做了很多努力。在這個過程中,湧現了一批批為國獻身的科學家,他們犧牲自己,只為讓自己的祖國強大起來。因此,很多科學家都遠渡重洋,出國學習深造,想要把最好的技術帶回祖國,讓祖國強大起來。
可那時候情況比較複雜,很多學成後想要回國的科學家都遭到國外阻擾,想要回來非常的難。眾所周知,我國的「飛彈之父」錢學森為祖國的兩彈一星做了很多貢獻。而且錢學森先生當初也是到國外學習,學成後想要回國就受到了多方阻擾,中國也是想了很多辦法才把錢學森先生給接回來。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位科學家也和錢學森先生一樣,當初想要回國時更加難,為了攔住他,他的阻攔令就發了三次。不過這位科學家大家可能不太熟,他的名字不像錢學森,楊振寧那樣令大家耳熟能詳。但這位科學家非常厲害,他可是我國好幾位著名科學家的老師,就比如楊振寧就是他的學生。
那這位科學家到底是誰呢?他就是趙忠饒。趙忠堯,浙江諸暨人,物理學家,中國核物理研究和加速器建造事業的開拓者。民國九年,考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學習,後來得到物理學家葉企孫的賞識,成為他的助教,並跟著他的老師來到清華大學,進行物理領域的研究。清華大學雖然是國內比較先進的科研基地,但趙忠饒覺得還不夠,就毅然決然赴美留學。
趙忠饒來到了美國加州理工學校,他的老師巧好是學校的校長密立根教授,所以就交給他一些課題,但他卻覺得這些課題很簡單,所以多次想要該課題。他的老師雖然知道這個學生不簡單,卻認為他太心高氣傲了,所以就教訓了他。因為這次教訓,趙忠饒終於明白了搞科研需要沉下心來,不能急躁。心氣安定下來的趙忠饒,很快就在課題上取得了好成績,沒讓他的老師失望。
很快,趙忠饒就完成了學業,想要馬上回國,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但當時國內情況十分複雜,抗日戰爭正進行的如火如荼,想要回國一點也不容易。而且他的老師給了他五十毫克用於原子彈研究的鐳,這些對於中國來說可是無價之寶。為了保護好這些東西,趙忠饒只能打扮成一個乞丐回國。他還把這些鐳放在胸口保護起來,但他的胸口卻因為這些鐳的輻射而受傷。
趙忠饒的敬業之心令人敬佩。因為在國外時,趙忠饒領會到了核武器的強大,所以他也想讓中國擁有核武器。趙忠饒一直都想讓祖國強大起來,想要中國擁有威力巨大的核武器。所以他一直奔波於各國,購買各種器材,潛心進行核武器研究,可以說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了我國的核武器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