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戰接近尾聲的時候,此時戰爭的局勢對日本越來越不利,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是節節敗退,日本海軍在中途島海戰、瓜達爾卡納爾海戰、庫拉灣海戰、布幹維爾海空戰、吉爾伯特海空戰、馬裡亞納海戰等海戰中均以失敗而告終。在中途島海戰之後,盟軍在太平洋戰場上逐漸由劣勢轉為優勢。到了1944年,面對盟軍的節節推進,日本海軍已經難以抵擋盟軍猛烈的進攻。但是狂熱的軍國主義思想的日軍不甘心就此失敗,於是就把戰備重心轉到了特攻作戰上。
當時第一次有組織實特攻作戰的是日本陸軍航空隊第5飛行戰鬥隊,在1944年5月27日,當時擔任第5飛行戰鬥隊隊長高田勝重少佐在參加比阿克島戰役中,眼看戰場上日軍不利,就率領了當時的4架飛機撞向一艘美軍軍艦,並成功將其撞沉。此戰後,日軍對高田勝重少佐的這種自殺式攻擊行為大肆宣揚,讚美他們是為國獻身。
後來日軍將此種參加自殺式攻擊成為神風特攻隊,因為神風曾經對日本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早在元朝的時候,忽必烈曾經計劃兩次東徵日本,企圖徵服日本,但都因為當時海上的颱風所致元軍人馬毀於風暴中,最終放棄徵服日本的念頭。於是日本人也把這兩次颱風稱作神風。
佐佐木友次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被迫參加了當時日軍的神風特攻隊,他當時是在教導飛行師團的飛行員,是「萬花朵」特攻隊的成員。按理作為神風特攻隊的成員,基本每次出擊都是抱著必死之心出發地,而佐佐木友次就是個例外,他不願意去為軍國主義送上自己的性命。所以他每次出發每次都能找到各種理由回來。
第一次出發,之前和戰友們在一起吃了人生的最後一次飯,然後其他都死了,他卻一個人飛回來了,給出的理由是自己跑偏了,沒有跟上大部隊,所以找不到敵人了。
第二次出發也平安回來了,給出的理由是飛機出故障了。
後來有幾次又出發執行神風特攻隊的任務,基地以為這一次他應該為國捐軀了,然後也通知給了佐佐木友次的家人,說這次佐佐木友次已經戰死了。正當家人為他舉辦葬禮沉浸在悲痛中的時候,他又安然無恙地回來了。
就這樣來來回回,佐佐木友次一共參加了8次神風特攻隊的任務,每次都能安然無恙地返回基地。對此他的上司也非常厭惡他,知道他很滑頭,不容易洗腦。於是上司警告佐佐木友次下次假如再敢飛回來就把你給擊落。面對巨大壓力,佐佐木友次也做好了思想準備,準備最後一次同敵人同歸於盡算了。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還沒開始第九次任務,日本就已經投降了。看來這佐佐木友次真的是被神風護佑了。戰後,佐佐木友次也一直活到了92歲才壽終正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