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首次進行排外情況調查
光明日報東京4月3日電(記者 張冠楠)日本法務省日前公布了以在日外國人為對象實施的有關歧視和偏見的調查結果,這種調查在日本是首次開展。過去5年在日本找房子的2044名受訪者中,曾遇到過因是外國人或沒有日籍擔保人而被拒絕入住的比例均達到約4成。
-
日媒:許多日本人無法積極接受外國人,外國網民:日本人比較排外
隨著日本老齡化以及生育率低下等問題,安倍政府一直以來都在尋求積極的引入外國人政策,希望重振日本經濟。但日本人內心並不願意更多接受外來人群,他們的骨子裡所認同的日本並非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民族。加上日本人日常社交裡不喜歡被人打擾的潛在規則影響,導致外國人很難融入日本這個國家。
-
日本人是否排外?居住在日本的外國人這樣回答
——外國人在日本會感到被排斥嗎?外國人在日本生活的感覺如何?就整個亞洲的情況來說,中國一直對外國人保持開放的心態,韓國次之,日本則相對保守。已經不是第一次聽到赴日留學的學生提到難以融入日本人的圈子。這並不是說完全無法融入,而是日本相對整個亞洲的其他國家來說比較排外。▲日本人是否排外?
-
紀錄片 | 排汙不排外:保衛魚骨天線
可沒過幾天,他就接到了總書記胡耀邦打來的電話,說中央政治局的常委們認為,廣東的同志思想還不通,還有些問題沒「講清楚」,很不放心,請任仲夷再次進京。 兩省會議後,中紀委副書記章蘊專門來廣東住了半個多月,之後給中央寫了一份調查報告。這份報告對廣東和任仲夷的個人工作是持肯定態度的。後來,任仲夷得知,鄧小平把章蘊的報告批給中央政治局的常委們傳閱了。他這才感到壓力減輕了許多。
-
市政工程公開招標豈能變成排外招標
張家港市是全國百強縣第三名,屬經濟發達地區,這些金額並不高的市政工程,即便「肥水」流入「外人田」,也談不上多大稅收影響;更何況,項目是在張家港,哪怕由外地企業承包,除企業所得稅外的絕大多數稅收,都不受影響。倘若為了「保障本地稅收」,公開招標變成排外招標,地方保護主義大行其道,置法律於何地?政府部門帶頭不守法,招投標市場又焉能不劣幣驅逐良幣,陷入混亂境地?
-
為什麼外國人在日本呆不長久?外國網友:無聊的國家,排外主義
近日界通小編看到老外針對日本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Why do many foreigners leave Japan after 5-6 years? If it is so good a country, why don't people stay?
-
中國留學生遭毆打 法華媒:暴力排外丟法國的臉
中新網6月18日電 法國《歐洲時報》17日刊文指出,近年來,法國經濟社會矛盾加劇,極右思潮抬頭有蔓延之勢,這導致社會刑事犯罪案件增多,一些地方的排外情緒冒頭。中國留學生在法國遭襲擊就是法國一些民眾暴力排外行徑的縮影。文章摘編如下:6名中國留學生14日夜間在法國葡萄酒產區波爾多的一座小鎮遭人毆打,其中一名女生傷勢嚴重。
-
說北京人排外?你們真是吃鐵絲拉笊籬,可真能編!!
這類話似乎表達了北京人對獨霸帝都的無限懷念,甚至被當做北京人「排外」的證據。然而,說北京人「排外」真是冤到家了。這些「排外」言論,只是北京人對外來文化的無奈慨嘆。老話講「入鄉隨俗」,入鄉的人多了,不隨俗的人也多。於是本地文化與外來文化發生了衝突,看起來就像是在「排外」。其實用西洋話說,這大概是叫「Culture Shock」。
-
是「排外標語」還是「大實話」?這張紙條讓德國公交司機失業了
德勒斯登的一位公交車司機對此應該深有體會,他因一句「大實話」而失業了。這句話是:Diesen Bus steuert ein deutscher Fahrer.即 「本車司機是德國人」。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事情原委:以上截圖來自《世界報》,圖註:一名公交司機在車窗上張貼了排外標語(ausländerfeindlicher Slogan),現在他被德勒斯登公交公司停職了。這張紙條上用德文尖角字體(Frakturschrift)寫著:「這輛公交車由德國司機駕駛。」
-
日本人為何動輒排外?還得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這麼來看,為了便於讀者理解,舉個不恰當的例子的話,這就好像我國的區縣級人大代表在國務院網站上為民族歧視和盲目排外建言獻策,然後還被國務院公開發布了出來……從2016年開始,日本政府的在線公關部門在別的網站上重構了意見募集制度,於是「國民監督」制度便停止了更新。
-
美國限制我國留學生籤證,排外調查華人教授,昏招之路還要走多久
又由於限制對象的範圍界定不是很清晰,這對有赴美留學意向的留學生來說這個措施就是一個不可控的不安定因素,保不準什麼時候自己就會被波及,嚴重打擊了赴美留學的積極性,雖然有可能這些赴美意向留學生是商科、文科的專業。
-
長三角最不排外的大城市,以包容博愛著稱,當地人還被稱作大蘿蔔
說起「長三角」的大城市,由於特殊的文化傳統與風俗習慣,多多少少都會給人一些「排外」的感覺,外地人似乎很難融入到當地的生活圈。不過,要說到「長三角」最不排外的大城市,那恐怕還要數江蘇省的省會「南京」了。南京,不僅是江蘇省的省會,同時也是我國「四大古都」之一,有著「六朝古都」的美譽。
-
排外的腦殘為什麼總是自我感覺良好?
僅僅因為對方開的是日本車卡羅拉,這在」熱血青年「看來是大逆不道的行為。日本人那麼壞,你還買日本車,這不是在投敵賣國嗎?打你都是輕的。蔡洋們不明白的是,國際貿易都是互利互惠的。並不是買了日本車,美國車,就是賣國了。許多腦殘認為,引進外資,和外國人做生意是殖民地思維,是賣國。一切自給自足是最好的。
-
「排外+佔地」亂成一團,外籍商人逃離開普敦郊區
最近發生在開普敦Lwandle和Nomzamo兩個郊區的排外暴行以及人們的佔地風潮,讓這裡的索馬利亞商戶倉皇逃命。但是另一位店主阿布迪則表示,火燒商店的行為並不是排外暴行:「我只是不明白,他們為什麼這麼喜歡用我們的商店撒氣?」當時有一些人用石頭砸他的商店,並要求他離開:「我都不知道我究竟做錯了什麼,他們就是這樣把我趕走了。」當時他走出自己的商店,人們就開始縱火焚燒他的商店:「這讓我非常難過,我從2003年開始經營這家商店;現在我所有的努力都被付之一炬了。」
-
日本人大量湧入中國,這兩座城市成為聚集地,其中一地很排外!
日本人大量湧入中國,這兩座城市成為聚集地,其中一地很排外!日本就是一個典型的島國,他們的佔地面積並不大,雖然擁有很美麗的風景,以及發達的經濟,但是物產資源等卻還是比不上中國,所以現在有很多的日本人選擇來到中國定居,有些日本老闆還在中國開起了自己的工廠,建立起了自己的事業,並且發展得如火如荼的,這也為中國人提供了更多的就職機會。
-
我國這5個城市「很厚道」,這裡人不排外,沒有北京和上海
我們都知道, 像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經濟發展很快,但其中也有人有排外心理, 我知道北京上海的房價, 外國人想在北京買房很難啊, 今天介紹這五個城市。二是東莞、廣東東莞,有中國工廠之稱,每年給國家帶來的生產總額達7000多億, 很多人去東莞打工,雖說是東莞,也沒有對外國人的排外心理。第三個是南京, 南京作為六朝古都,都是歷史的錯, 對外人,也有包容的心情。
-
日本「反移民」團體遊行引市民抗議 形成緊張對峙局面
參考消息網10月15日報導 日媒稱,主張反對移民政策的團體主辦的遊行活動10月14日在日本全國各地展開。對於他們要求撤回接納外國人的發言,很多市民等抗議稱「反對歧視」,周圍籠罩著異樣的氣氛。據日本共同社10月14日報導,在橫濱市鶴見區,約30名團體成員發表演講,200多名市民喊著「不要以歧視為樂」、「這是日本之恥」,幾乎無法聽到演講內容。一名德國男遊客(35歲)批評稱「這是以移民問題為藉口的仇恨言論」。報導稱,在東京都銀座等地也有約50名團體成員一邊喊「日本不需要移民」一邊遊行。
-
因為這廣告 NIKE在日本被抵制了!日本網友氣炸了!
▲ NIKE發布新廣告在日本引爭議 「NIKE」近日在日本發布一則新廣告,廣告劇情內容影射了日本人從小到大排外、種族歧視問題,在官方廣告推出後,立刻在日本「炎上」,引發大批日本網友憤怒,更有網友揚言「再也不會購買NIKE」。
-
「黑船號事件」後,日本人也曾盲目排外,最後為何改變了觀念?
而相比於世界其他地區,東亞相對獨立,這也就註定了之後是東亞災難的時代,於是,中國、日本都受到了影響。1840年—1842年,中國便與英國爆發了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籤訂了不平等條約,大門被迫打開,而與中國一衣帶水的島國日本,也同樣面對這一問題。1853年,美國海軍準將佩裡率艦隊駛入江戶灣浦賀海面,以武力威脅日本打開國門。
-
黑人留學生被扣馬來西亞移民站猝死皆因歧視?大馬網友這樣還擊
近日,馬來西亞一名來自奈及利亞的留學博士生託馬斯·奧希恩斯·伊萬西哈在Bukit Jalil移民站被扣留期間,因在睡眠中突發癲癇而死亡。這引起了馬來西亞許多社會人士的關注。雖然大家還在等待著他的屍檢報告,但已經有許多人在Twitter上對此事件發表了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