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這麼高,一個陽臺就佔了3~5平米。無論它是不是贈送面積,就這樣閒置下來,未免太可惜了。於是我們就要考慮一個關鍵問題:裝修時如何設計,才能讓陽臺的利用率最大化呢?
其實這個問題早有標準答案,人們往往利用兩大手段對陽臺進行設計。
一、改變空間屬性
當這個空間是陽臺的時候,無論是生活陽臺還是景觀陽臺,一定與通風、採光等詞彙分不開——換句話說,陽臺的主要功能,是裝飾性,其次才是實用性。想要增強陽臺的實用性,首先要改變的,就是陽臺的屬性問題。具體做法有二:
1.與相鄰房間打通
很多人在提到不要陽臺門的時候,最喜歡說的理由是「顯大」。其實不要陽臺門的好處遠不止顯大這麼簡單,更重要的,是能夠增加空間利用率。
不要小看這一道陽臺門,有了它,兩個空間的分界就會很明顯。如果不要陽臺門,陽臺上的一部分空間就變成了室內空間——比如陽臺與客廳相連,不要陽臺門,客廳在實際使用時,就可以佔用一部分陽臺空間,這樣就顯得更大了▼
2.直接改變屬性
這種做法非常容易想到——陽臺的實用性太低了,那我們就不把這部分空間當作裝飾性較強的陽臺。具體做法有很多種,比如做書房、做儲物間、做健身房等等活動性房間。
二、增加陽臺功能
我們能夠在陽臺上幹什麼呢?晾衣服、種花草——無論哪種做法,對於空間利用上都鮮有幫助。一個房間裡的功能越多,相應的利用率也就越高。
比較常用的陽臺附加功能也有兩點:
1.增加儲物功能
儲物空間,是裝修中長盛不衰的話題。無論有多少儲物空間,我們都不會嫌多的。陽臺恰恰是一個有很大儲物潛力的房間——吊櫃、落地式儲物櫃、地臺等等,都非常適合陽臺使用。
2.增加用水功能
非常建議在陽臺上做好上下水,它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多到我們想不到——比如可以做一個洗手臺,分擔衛生間的壓力;可以放置洗衣機,使用方便又節省了其它房間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