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複習】高考地理知識點:中國的地形,考前必過一遍!

2020-11-25 騰訊網

綜合整理自全國高考地理備考專家資料庫

地形的總體特徵

(1)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第一二級界線:崑崙山一一祁連山一一橫斷山;第二三級界線:大興安嶺一一太行山一一巫山一一雪峰山。各自特徵如下:

第一級階梯: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

第二級階梯:1000~2000米,有內蒙古、黃土、雲貴高原,塔裡木、準噶爾、四川盆地。

第三階梯:500米以下,有東北、華北、長江中下遊三大平原以及東南丘陵、遼東、山東丘陵。

大陸架的分布:黃海、渤海全部、東海大部(最寬廣)、南海一部分

(2)地形多種多樣,山區面積廣大(佔2/3)。

(3)山區:山地、丘陵、崎嶇高原統稱山區

(4)山脈縱橫交錯。我國多山,山脈構成地形骨架,成為地形區之間的分界線,其他地形鑲嵌其中。

各類地形的特徵和分布

(1)主要山脈的分布:

(2)走向:山脈脈絡延伸方向。

·東西走向: 北:天山—陰山;中:崑崙山—秦嶺;南:南嶺。

·東北-西南走向: 東:臺灣山脈;中:長白山-武夷山;西: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臺灣山脈主峰玉山(3997米),是我國東部最高峰

·南北走向:賀蘭山、六盤山、橫斷山脈。

·西北-東南走向:阿爾泰山、祁連山、小興安嶺、大別山。

·弧形山脈:喜馬拉雅山:海拔>6000米,世界最雄偉,主峰珠穆朗瑪峰位於中、尼邊境,海拔8844.43米。

還有:岡底斯山、唐古拉山、巴顏喀拉山。

附:中華五嶽:東嶽泰山(魯)、西嶽華山(陝)、北嶽恆山(晉)、南嶽衡山(湘)、中嶽嵩山(豫)。中華四大佛教名山:四川峨眉山、山西五臺山、安徽九華山、浙江普陀山。

四大高原

a.青藏高原:喜馬拉雅山-崑崙山-祁連山-橫斷山。特點:世界最高、我國最大(佔全國1/4);多大山脈,相對高度較小;(「遠看是山,近看成川」);多雪山、冰川、大河源頭、多湖泊(為高原湖區)。探究:高原形成原因。

b.內蒙古高原:甘新邊界,祁連山麓-大興安嶺,南到長城。特點: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蕩,是重要牧場(「天蒼蒼、野茫茫」);經度地帶性顯著:西北部多荒漠.戈壁;東、中部多草原。

c.黃土高原:長城-秦嶺,祁連山東端-太行山。特點:世界黃土分布最廣、最深厚區;地表千溝萬壑,支離破碎,水土流失嚴重。

【高原黃土和水土流失成因】

黃土是地質時期強勁的偏北風從北方乾旱地區吹來的(風力沉積作用)。黃土層土質疏鬆,地面植被覆蓋率低,夏季多暴雨,地表受雨水衝刷,水土流失嚴重,形成千溝萬壑。其生態環境脆弱,水旱災害頻繁,農業落後,貧困。但礦產豐富,煤、鐵、有色金屬等儲量豐富。人們利用黃土的直立性和乾燥性的特點,開鑿窯洞。窯洞冬暖夏涼。

d.雲貴高原:雲南東部、貴州大部。特點:地面崎嶇,起伏較大(「天無三日晴,地無三裡平」);石灰巖廣布,喀斯特地形發育(路南石林);地勢西高東低(西部「一山有四季,十裡不同天」);有許多「壩子」(山間小盆地)。

【雲貴高原的喀斯特】

雲貴高原因為石灰巖分布廣泛,本地氣候溼熱,長期受流水的溶蝕,形成峰林,溶洞、石林等奇異的喀斯特地形(雲南的路南石林、廣西桂林山水)。但其地面崎嶇,土壤瘠簿,不利於農耕。只有「壩子」,比較平坦,是當地主要的耕作業區。地面有漏鬥,地下多溶洞、地下河等,地質條件複雜,地表水易滲漏,並給修建水庫,工程建設增加了很大難度。

四大盆地

a.塔裡木盆地:南疆,天山-崑崙山。特點:中國最大內陸盆地;有中國最大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多綠洲,是新疆主要的農牧業區,天山、崑崙山麓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綠色通道。現在發現儲量較大的內陸油氣田。

b.準噶爾盆地:北疆,阿爾泰山-天山。第二大盆地,西北有缺口;沙漠廣布,風蝕作用明顯。

c.柴達木盆地:青藏高原東北部,青海省西北部,阿爾金山-祁連山-崑崙山。特點:地勢最高盆地,典型的內陸高原荒漠盆地;氣候乾燥,東部多沼澤、鹽湖。礦藏豐富(「聚寶盆」)。

d.四川盆地:四川省東部,青藏高原-大巴山、秦嶺-巫山-雲貴高原。特點:中國最大外流盆地,周圍山嶺、高原環繞(「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內部多低山、丘陵、西部有成都平原(是岷江的衝積扇平原),有肥沃紫色土,灌溉便利(都江堰),物產富饒。(「紫色盆地」、「天府之國」)。

【四川盆地成因】在地質史上是一個大湖盆,後來由於湖水外洩、下切,形成了三峽。

三大平原

·東北平原: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之間,包括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遼河平原三部分。特點:我國最大;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地勢坦蕩,中部稍高;黑土廣布、低地多沼澤。

·華北平原(黃淮海平原):燕山-淮河,太行山-渤海、黃海之間。特點:我國第二大平原;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地勢平坦,典型衝積平原,黃河是其形成的主力軍。

·長江中下遊平原:西起巫山,東到海濱。特點:我國第三大平原,東西呈狹長型;地勢低平,斷續相連,由江漢、鄱陽湖、洞庭湖、長江三角洲組成;河網密布,湖泊眾多,典型的水鄉和"魚米之鄉"。

主要丘陵

與平原交錯分布在第三級階梯上,主要有遼東、山東和東南丘陵。海拔在200~500米,多開闢成梯田、果林,或栽培經濟林木。有泰山、黃山、廬山、桂林山水等風景名勝。

地形對中國自然環境和經濟發展的影響。

地勢西高東低:a.利於溼潤氣流深入內地,形成降水; b.使許多大河東流,溝通東西交通;

c.河流從高一級階梯流入低一級階梯地段(階梯交界處),產生巨大水能。

五種基本地形齊全:為因地制宜、發展多種經營提供條件。如平原宜發展種植業,高原發展畜牧業的條件良好,山區在發展林業、畜牧業、旅遊業和採礦業等方面具有優勢。乾旱、半乾旱的平原、高原則適宜發展畜牧業;乾旱、半乾旱區只有在有水灌溉的綠洲區、平原區才可發展種植業。

山區面積廣大(佔2/3):不利於發展種植業,造成耕地資源不足;造成地形崎嶇,交通不便,經濟文化相對落後。但森林、礦產、水力、旅遊資源豐富,在山區宜發展林業,採礦業及旅遊業。

中國地震帶和火山的分布。

a.中國地震帶有:

東南部的臺灣和福建沿海;

華北太行山沿線和京津唐地區;

西南青藏高原和四川、雲南西部;

西北的新疆、甘肅和寧夏。

b.我國火山分布:「死多活少」,內蒙古高原

南部、東北山區、 臺灣、海南島等地。

c.泥石流分布:多產生在西部青藏高原邊緣山區,東部低山丘陵與平原交替處。

1、地形概況

(1)陸上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第一級階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界線:

第二級階梯——青藏高原邊緣以東和以北,一系列寬廣的高原和巨大盆地。海拔lOOO米~2000米。

界線:

第三級階梯——以丘陵和平原為主。海拔500米以下。

海上大陸架的分布:黃海、渤海全部、東海大部(最寬廣)、南海一部分

「沿北緯320緯線我國地形剖面圖」,

圖中數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填在表中相應處:

(2)地形多種多樣,山區面積廣大(如何評價中國的地形特點)參見書本88頁

五種基本地形齊全,山區面積廣大:佔三分之二

不利於發展種植業,在林、牧、礦、旅遊等方面有優勢

2、主要山脈

東西走向:

東北—西南走向:

弧形山脈:

主峰珠穆朗瑪峰位於中國、尼泊爾邊境,海拔8844.43米

西北——東南走向: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

南北走向:

具有重要意義的山脈:參見書本90頁

填寫省級行政區的簡稱及山脈名稱

完成下面的空格:

省區界線:山脈: (山西、河北)、 (內蒙古、寧夏)、_________(江西、福建)、_____________(湖南、廣東)、____________(四川、陝西)、_________(重慶、湖北)、___________(甘肅、青海)

流域界線:______________(黃河、長江)、____________(珠江、長江)、岡底斯山(雅魯藏布江、怒江)、_______________(怒江與瀾滄江、長江)

主要山脈兩側的地形

3、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

四大盆地的比較

4、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書本89頁)

4、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書本89頁)

5、地震、火山、泥石流

1.地震

a.位於環太平洋和喜馬拉雅兩大地震帶上,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

b.我國主要地震帶:東南部的臺灣和福建沿海;華北太行山沿線和京津唐地區;西南青藏高原和它邊緣的四川、雲南兩省西部,西北的新疆、甘肅、寧夏。

2.火山

a.山西大同附近——死火山。

b.白頭山天池,五大連池——休眠火山。

c.臺灣大屯火山群的七星山、新疆于田附近——活火山,

3.泥石流

a.形成條件:坡陡谷深、巖石破碎,松疏碎屑物質多,植被不良,夏季暴雨驟降或冰雪融水匯集。

b.多發生在青藏高原邊緣山區。

相關焦點

  • 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洋流知識專題複習
    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洋流知識專題複習 2013-04-25 12:24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地圖專題
    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地圖專題 2013-04-25 12:24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中考中國地理必背考點:地形地勢
    中國地勢  (1)特點: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布。優越性:①利於溫溼的太平洋空氣深入內地形成降水,②使許多大河東流,溝通東西交通;③階梯交界處,水流湍急,產生巨大的水能。  (2)三級階梯的分界線:  2.中國地形  (1)特點:地形複雜多樣  (2)評價:a.有利:多種多樣的地形為我國因地制宜
  • 高考文綜二輪複習備考策略+知識點最新歸納!必看提分錦囊
    最後,課後及時複習。哪怕是簡單過一遍書和筆記。因為這樣可以提高你學習的效率。反覆的鞏固才能確保萬無一失。高三題海浩瀚,要把所有做過的題目再重新看一遍,恐怕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我們高三的老師總是跟我們說:平時的錯就是為了考試時的對!那麼如何實現「錯」向「對」的轉化呢?那就是建立錯題集!我整理錯題的目的在於,考前複習時,看看自己曾經做錯的題目,針對考試中暴露出來的問題認真分析,弄清原因,在腦海留下深刻的印象,防止再犯同樣的錯誤。
  • 高考首輪複習:地理助記途徑探討
    在文科綜合的三個科目中,地理知識點的高考試題的難度普遍較大,而且這一科涉及的知識面廣,要求學生理解和記憶的內容多。在教學實踐中,對學生反饋的信息作分析之後,我嘗試就首輪複習中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地理知識作了多種努力。本文作一階段性小結,以備反思和後續完善。
  • 高考地理一輪複習指導
    二、時間與效率  考生一定要有時間與效率意識,即訓練做題的時間意識與知識點複習的時間意識。崔用亮建議備考考生按照目標制訂計劃,比如這周完成哪個章節哪個知識點的學習,一周過去以後,對複習計劃和複習效果做一次梳理,並針對薄弱環節制定下一階段的複習計劃。
  • 2020高考地理地球小專題
    2020高考即將開戰,你準備好了嗎?高考網小編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些高考複習方法,供大家參考閱讀!  高中地理的複習一直是文綜裡面最沒有章法可循的一科,尤其是系統性的總結很少,今天就精心總結了高中複習所需要的專題知識並分成專題,同學們可以對照著知識點來回憶所學內容,如果有忘記的,就標記下來著重複習,希望同學們能夠複習順利,爭取在地理科目不失分。
  • [二輪複習]高考地理專題訓練題之地球陸地環境
    [二輪複習]高考地理專題訓練題之地球陸地環境 2012-01-11 16:17 來源:新東方網 作者:
  • 史上最詳細:中國地形專題知識要點,暑假努把力,開學成績飛漲!
    眾所周知,在初中地理這門課程中,地形知識都是地理學習的重點知識板塊之一,不論是初中還是高中,都是我地理考試的重要考點。但在我國九百六十多萬平方公裡的只土地上,地形知識是非常複雜的。但是由於知識點眾多,而且許多知識學習起來也具備一定的難度,所以想要學好這些知識,那首先我們就要充分的吃透這些課本上的知識,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成績,而且,在學習之餘同學們還需要學會及時的複習和鞏固所學,積極預習將要接觸的知識,這樣才能保證我們把所有的知識點掌握清楚,理解透徹。
  • 高考地理乾旱及形成原因必背知識點
    乾旱及形成原因必背知識點  ⑴溫帶沙漠塔克拉瑪幹(卡拉庫姆)沙漠形成的原因:深居大陸內部,遠離海洋,降水稀少,蒸發旺盛;   變式:南美洲南部巴塔哥尼亞沙漠的成因:地處溫帶,盛行西風,在安第斯山脈的東側,處於背風坡,降水稀少。
  • 最後50天 高考各科複習衝刺戰略
    英語:得詞彙者得天下  點評人:吳小凰 泉州一中2008屆高三英語備課組組長  省質檢後,英語第二輪複習已經開始,對考生來說,接下來的重心要轉移到專項題型的強化和答題技巧的掌握上。  英語複習,詞彙是基礎,這個階段,詞彙一定要重新過一遍。
  • 英語、生物、地理高考後期怎麼複習?重慶市教科院專家這麼建議
    高考臨近,重慶高三學生複課在即,各學科的後期複習怎麼做?今(13)日,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三名教研員就英語、生物、地理學科的高考後期複習,提出了教學指導意見。課後優化作業設計,針對學生的典型問題布置相應的練習,提高複習的針對性,比如針對掌握不牢固的語法可把高中課本中學習過的項目,按一定的類別分成專項,讓學生在新的語境下開展變式練習。
  • 高考地理:這些必背知識點,你知道嗎?
    最後的倆個多月將開啟2020年的高考,這也是每一位高考生最後的收官之作,盡最大力量幫助孩子走好最後的這段時光是每一位家長的責任,為了自己的夢想拼搏吧。今天小編在此簡單地談點我的建議,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需要完整電子版,關注或者私信我,回覆:「高考複習資料」即可領取!
  • 高中地理,必背的690個知識點匯總,學渣提分必備
    高中地理知識繁多,而且雜亂。地理這門學科我們本身就不陌生,在初中就接觸過,但是高中地理的知識含量遠遠的超過了初中的知識含量。什麼天體分類、太陽主要成分、東西南北半球的劃分……,這些你都背會了嗎?馬上就要高考,那麼如何讓在短時間裡提高自己的地理成績呢?
  • 藝術生地理複習資料 微專題6氣候類型
    一、氣候類型1、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規律【注意】(1)該知識點在高考中的考查,需要考生從海陸位置、緯度分布兩方面把握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規律;>(2)該知識點在高考中的考查,還需要考生掌握一些重要經緯線(如0°、180°、東西經60°、東西經120°、西經100°、東經20°、赤道、南北回歸線、南北緯30°、南北緯60°等等),能夠準確定位,判斷氣候類型。
  • 政史地三科考前衝刺秘籍來了!
    2020年1月卷28題考查內容跨度很大:中國古代經濟政策、土地制度;孔子、孫中山和中國共產黨的土地主張;皖南古村落祠堂名稱和思想觀念。這就要求對各模塊的關聯知識有綜合調動、遷移、運用的能力。 歷史學科知識點繁雜,六冊課本、六本圖冊、眾多筆記全部看一遍是來不及的,如何突出重點,提高複習基礎知識的效率?以下三點建議供參考。
  • 高考地理必考知識點總結
    高考地理必考知識點總結高考地理可能是很多小夥伴的比較頭疼的科目,下面有途網小編跟大家說說高考地理答題模板,希望對你有幫助。必背高考地理大題答題模板自轉 方向:自西向東,北極上空俯視呈逆時針方向、南極上空俯視呈順時針方向速度:①線速度(由赤道向兩極遞減至0) ②角速度(除兩極為0外,各地相等)周期:①恆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 ②太陽日(24時,晝夜更替周)意義:①晝夜更替 ②不同經度不同的地方時 ③水準運動物體的偏移(北右南左)
  • 抓住這6點,拿下高考物理複習要領!
    相信各位考生都已經進行了一二輪物理複習,建議各位考生在高考前夕以複習之前做過的的電磁場複習專題為主,著重分析考點、解題思路以及錯因,有針對性的進行複習鞏固薄弱環節,並以解新題為輔,檢驗自己的複習效果。  受力分析與機械運動  複習建議:受力分析與機械運動不僅經常出現在高考物理的第一道計算題,還經常作為關聯考點出現在選擇題和實驗題,說其橫貫和串聯了整個高中的宏觀物理一點也不為過。
  • 高三地理二輪複習完勝法寶:大題萬能模板
    地理綜合題答題思路歸納  ☆如何描述地形特徵:  1.地形類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地勢起伏狀況  3.(多種地形條件下)主要地形分布  4.
  • 高考地理小專題——描述地理環境特徵
    往期精選高考地理小專題——節水農業高考地理小專題——乾熱河谷高考地理小專題——中國城市群(1)高考地理小專題——中國城市群(2)高考地理小專題——逆溫高考地理小專題——氣溫日較差高考地理小專題——天文觀測選址高考地理小專題——赤潮高考地理小專題——曲流、曲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