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大數據平臺建設_構建醫院智能BI平臺的關鍵技術

2021-01-11 來碗茶in

在新技術層出不窮的當下,世界各地的組織正在以閃電般的速度變化和進化,以便在新技術可用時加以利用。其中目前最具活力的一個領域是商業智能(BI)。想一想,你可能已經習慣以每周或每月IT或數據科學家交付給你的度量標準的形式使用BI數據。然而,一個現代的BI在一個醫院中應該具備什麼樣的關鍵技術?接下來以Smartbi大數據分析系統為例為大家做詳細介紹。

一個醫院大數據平臺建設必須具備四個關鍵技術,它們分別是ETL技術、數據倉庫技術、OLAP技術、BI展現技術。

1) ETL技術 — 跨多個業務系統的數據來源抽取、加工、整合特性

ETL (Extraction-Transformation-Loading)實現整合日益增長的數據量、通過捕捉數據的變化降低數據裝載量、簡化數據插入和更新進程、剖析信息以識別髒數據等功能,從而使準確、乾淨、一致的數據進入數據倉庫。

2) 數據倉庫技術 — ETL處理過後的數據分類集中存儲並隨時間不斷累積特性

數據倉庫主要工作的對象為多維數據,因此又稱為多維資料庫。多維資料庫的數據以數組方式存儲,具備極強的查詢能力,實現聯機事務分析(OLAP),OLAP包含交互式的數據查詢。數據倉庫具備以下四個關鍵特徵:面向主題(Subject Oriented)的數據集合、集成(Integrated)的數據集合、時變(Time Variant)的數據集合、非易失(Nonvolatile)的數據集合。

3) OLAP技術 — 數據主題化,構建多維數據模型,建立醫院多維分析資料庫的特性

方案提供聯機分析處理(OLAP)和數據挖掘功能,可設計、創建和管理包含從其他數據源(如關係資料庫)聚合的數據的多維結構。OLAP是以數據倉庫為基礎對數據進行多維化和綜合分析,構造面向分析的多維數據模型,從多個不同角度對多維數據進行分析、比較,找出它們的內在聯繫,多維數據模型是OLAP的基礎。

4) BI展現技術 — 平臺化、多樣式、多通道、隨心所欲的數據分析展現特性

系統提供豐富的數據展現方式。除了提供用戶自定義報表和傳統的面積圖、曲線圖、柱狀圖、餅圖外,還提供了散點圖、正態分布圖、雷達圖、電子地圖導航等多種展現方式,使數據分析更加直觀。系統生成的查詢分析結果,可以靈活地輸出EXCEL、WORD、PPT、PDF等各種格式的報告,供用戶進行二次加工。

圖:Smartbi某醫院案例總體架構圖

圖:Smartbi某醫院每日運營數據分析圖

上圖是以Smartbi的醫院BI系統展示的數據效果。將業務信息與知識,圖文並茂、利用數據可視化大屏展現給相關用戶,讓他們及時獲取業務洞察力、敏捷、精準地做出業務決策。讓醫院領導的決策不再是拍腦袋,而是根據數據的分析結果,用數據說話,科學管理。醫院也可根據患者的就醫情況,合理調配資源,為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

相關焦點

  • 北京醫院「老年病大數據平臺」瞄向京津冀
    人們對北京醫院往往有這樣一種印象:這是一家以幹部醫療保健為中心、老年醫學研究為重點的綜合醫院,是中央幹部保健基地。不過,最近幾年,北京醫院不甘寂寞,搞起了醫療大數據,將一個京津冀互通互聯的老年病大數據中心做得有聲有色。 5月7日,「2016年京津冀地區醫療協同醫院院長論壇」在北京召開。
  • 太美醫療科技助力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建設 智能臨床試驗平臺(GCP...
    近日,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臨床研究中心的智能臨床試驗平臺(GCP-X)正式上線,該平臺由太美醫療科技提供主要技術支持。目前,平臺處於一期建設階段,主要針對臨床試驗數據分散、有效利用率低等問題,通過院內各系統的數據對接與交互,實現數據結構化整合和高效利用,提高臨床試驗質效。
  • 構建崇明「智慧大腦」 建設一流城鄉智能管理平臺
    城鄉管理過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難題雖然看似棘手,但通過城鄉智能管理平臺的"智慧大腦",將會極大提升崇明城鄉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  4月2日上午,區委副書記、區長李政在區科委調研城鄉智能管理平臺建設工作,現場觀摩了城鄉智能管理平臺運行基本流程。
  • 阿里、騰訊的智能醫療暗戰從平臺走向生態
    比如騰訊推出的覓影產品,就是將圖像識別、大數據處理、深度學習等AI技術應用其中,以實現智能輔助診斷;阿里雲健康醫院推出的「醫蝶谷」平臺,則是將雲計算技術和醫療行業結合,為用戶提供線上診療服務。另外,騰訊、阿里還在智能設備、健康管理、醫療影像等多個領域展開布局,進一步擴展各自在智能醫療市場的應用布局。
  • 盤點上海醫院最「潮」大佬:打造智能醫療
    億歐大健康根據醫院醫療機構級別、院長/主任/醫生自身的知名度等指標選取了10位上海範圍內醫院大佬進行了盤點(排名不分先後),並選取部分「大佬」和醫院做簡單介紹,以探究他們的成長路徑、醫院管理策略以及如何運用AI、大數據等新技術賦能醫生和醫院。
  • 醫學領域大數據科研平臺應用依靠它實現
    通過建立大數據科研平臺,提高臨床科研的效率及質量,並促進研究成果有效轉化。根據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實際情況,建立以智能醫學數據中臺為核心的大數據科研平臺,通過專病庫建立、描述性統計分析、統計挖掘、單病種分析及疾病預測等,優化科研流程,提升科研質量,實現科研成果的臨床應用。
  • 數位化進階在即,智慧醫院建設迎來黃金期
    「政策和臨床業務需求影響智慧醫院數位化應用採納度·智慧醫院是以患者為中心、以臨床需求為起點,將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應用於醫療場景,全方位提升醫療服務的效率和質量。但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技術的滲透必不可少,正是在技術的加持之下,智慧醫療、智慧服務、智慧管理的實現才具備可行性。從智慧醫院建設目標以及應該具備的功能層面考慮,智慧醫院是以患者為中心、以臨床需求為起點,將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應用於醫療場景,全方位提升醫療服務的效率和質量。
  • 助力智慧城市建設,雲&大數據平臺遍地開花 | 智慧城市周報
    合肥主展區將環繞大數據生命之樹分布展示內容規劃,包括智慧社區、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環保、智慧教育、智能服務機器人等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和產品。在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合肥市發揮數據資源的開發利用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中的作用,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和電子政務頂層設計,推動各大平臺建設,實現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運行和服務各方面的均衡發展。
  • 智慧東營時空大數據與雲平臺構建全市數據底圖 發掘城市管理密碼
    智慧東營時空大數據與雲平臺建設試點項目是國家級試點項目,2018年2月由原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批覆,2019年8月份實施,於今年11月28日順利通過自然資源部組織的專家驗收。一年多來,該試點項目始終扭住「創新突破和突出地方特色亮點」這一關鍵,從項目定位、數據匯聚、示範應用、城市管理、技術創新五個維度進行摸索和探索,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  立項之初,試點項目建設定位於打造新時期的標杆和典範,設計書提出的無人機一體化更新、網際網路實時抓取等內容被納入全國時空大數據平臺技術大綱(2019版)和國家新型基礎測繪技術體系。
  • 海納百川 風雲際會——氣象大數據云平臺「天擎」
    中國氣象報記者 劉釗 谷星月集億兆數據於一體,聚業務系統於一身,硬體、數據、流程、平臺、監控全部集約化管理,數據秒級同步、需求秒級響應……長期以來,這樣一個能夠整合氣象部門信息化資源,極大提高業務科研效率的平臺,都存在於構想中。而如今,這個夢想正在照進現實。它,就是正在建設中的氣象大數據云平臺「天擎」。
  • 鄭州啟動城市地質大數據云平臺建設
    近日,河南省地質調查院與鄭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籤訂「城市地質大數據云平臺建設」項目合同,標誌著鄭州市多要素城市地質調查工作邁入新階段。城市地質大數據云平臺包括:一個中心——地質大數據交換中心,三大基礎系統——雲平臺基礎系統、地質大數據基礎系統和雲平臺與地質大數據融合系統;並在基礎系統上開發三大應用系統——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系統、地質空間資源開發利用管理系統和地質雲信息共享服務系統。
  • 青島科技大學獲批山東省大數據發展創新平臺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金震 日前,山東省工信廳發布了《關於公布2020年度山東省大數據發展創新平臺的通知》(魯工信數據[2020]238號),依託青島科技大學建設的「山東省大數據科學與智能技術發展創新實驗室」獲批建設。
  • 青島科技大學獲批省大數據發展創新平臺
    日前,山東省工信廳發布了《關於公布2020年度山東省大數據發展創新平臺的通知》,依託青島科技大學建設的「山東省大數據科學與智能技術發展創新實驗室」獲批建設。山東省大數據科學與智能技術發展創新實驗室以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慧優化技術應用成果為基礎,整合大數據智能採集與傳輸、大數據智能處理技術服務資源和體系,圍繞衛星大數據、海洋大數據、工業大數據和醫養健康大數據等關鍵技術進行研究和攻關,旨在建立合作共贏的運行模式,形成大數據應用的新業態。
  • 哈五院啟動「網際網路+」智慧醫院建設 造福冰城百姓健康
    東北網健康頻道訊(通訊員王甦 高軍震)8月25日上午,哈爾濱市第五醫院、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哈爾濱市分公司、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分行共同籤署了「網際網路+」智慧醫院戰略合作協議,三方的強強聯合將推動哈爾濱市第五醫院「網際網路+」智慧醫院的跨越式發展。
  • 智慧醫院系統建設範圍和基礎建設內容
    智慧醫療通過打造健康檔案區域醫療信息平臺,利用最先進的物聯網技術,以醫療雲數據中心為核心,以電子病歷、電子健康檔案和醫療物聯網為基礎,綜合應用物聯網、數據融合傳輸交換、智能建築、移動計算和雲計算等技術,打造健康檔案區域醫療信息平臺,實現患者與醫務人員、醫療機構、醫療設備之間的互動,滿足相應醫療衛生生態圈內的需求。
  • 鄭州市啟動城市地質大數據云平臺建設
    9月4日,從省地礦局傳來消息,河南省地質調查院與鄭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日前籤訂「城市地質大數據云平臺建設」項目合同,標誌著鄭州市正式啟動城市地質大數據云平臺建設。近年來,河南省地質調查院成功推動鄭州市入選國家「多要素城市地質調查」試點城市,基本查明規劃建設區的地下空間、地熱、地下水資源、土地等資源狀況,評價資源環境承載力,為鄭州市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提供了科學可靠的地學支撐。河南省地質調查院院長張古彬介紹,鄭州市城市地質大數據云平臺包括一個中心、三大基礎系統和三大應用系統。
  • 構建乘客大服務平臺 騰訊布局軌道交通助力智慧交通建設
    騰訊智慧軌道交通首席專家劉新宇在信息化分論壇發表主題演講,他表示,騰訊希望通過構建和開放乘客大服務平臺,與合作夥伴共建智慧軌道交通行業服務生態,實現為乘客提供一個入口式服務,同時提升軌道交通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2020中國智慧軌道交通大會騰訊劉新宇發表主題演講)自 2017年起,騰訊以乘車碼為新起點服務軌道交通領域。
  • 中國首個質子重離子治療大數據云平臺籌劃啟動
    會上,北京亞信數據有限公司與杭州(中國)重離子綜合技術研究院(籌)、浙江新科瑞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為充分發揮在各自業務領域的資源優勢,共同拓展質子重離子醫療產業市場,本著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籤訂了關於質子重離子產業信息化建設的戰略合作協議。亞信數據副總裁王二虎受邀發表中國重離子質子治療大數據基礎平臺與運營管理系統建設的主旨演講。
  • 結合影像 AI 技術,構建5G智能影像中心
    5G智能影像中心網絡建設需求醫學影像中心是遠程影像會診中必不可少的部分。5G+智能影像中心的建設將成為未來主流大中型醫院重點關注的方向。利用5G網絡、人工智慧技術、大數據及雲計算等技術,可實現患者完成超聲、CT、DXR、磁共振等掃查後,圖像數據通過5G網絡傳輸至院內醫療雲,實現醫療影像數據的雲端存儲與跨區域查閱。
  • 理邦儀器助力構建縣級智慧醫院
    以深圳市寶安人民醫院(集團)為例,遠程心電診斷服務中心於2018年8月成立並正式上線運行,中心利用網際網路數位化醫療設備和雲平臺技術,憑藉遠程醫療相關分級診療服務模式,以深圳市寶安人民醫院為核心中心專家通過對疑難病例心電圖判讀等形式,讓患者在基層醫院就可以及時得到大醫院專家的心電診斷,同時提高基層心電工作者的技術水平。自該中心上線運行以來,中心數據存儲量達600,000+,日均診斷量:720+ ,累計危急值報告:500+ 。為接入機構及邊遠地區(新疆-喀什、西藏-察隅縣、甘肅-隴南、內蒙-牙克石等)提供了高效、快捷的心電診療服務。